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57511 上传时间:2020-10-2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5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四川省内江市威远县2021届高三上学期(10月)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内江市威远县高内江市威远县高 20212021 届届高三上高三上第一次月考语文第一次月考语文试试卷卷 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3636 分)分) (一)论述类文阅读(一)论述类文阅读(9 9 分,每小题分,每小题 3 3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系统,是中国古典美术的基础。中国人对自然的亲和态度,对山水 林木的深情凝望,对植物鸟虫细腻的审美,对四季规律的准确把握,对田园生活的诗意美化, 对安土乐居、落叶归根的期盼,无不体现出温带大陆性气候中农耕民族的自然审美偏向。士人 和僧道构筑的精神天地与世俗社会现实世界拉开了些许距离,但关注的焦灼目光从未移开

2、, 甚 至是以退为进、以隐促出,以超脱之姿态求深度精神介入,无为而无不为。 中国古典美学把中和之美奉为至高标准, 在世界美学之林独树一帜。 大俗大雅、 雅俗共赏、 雅俗转化,使高雅艺术和民间艺术内在沟通,村夫石匠可能在造园立石中有天机野味,世外高 人担水砍柴间也解悟土风妙道,艺术家则在曲水流觞、渔樵唱晚的生活嬉戏中感悟艺术真谛。 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日用品直接成为艺术品系列,工艺美术中体现文 人雅趣, 虽然缺失话语权的实用艺术和生活审美观没能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优势,但以器物形 式实实在在支撑起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如石器、玉器、陶器、青铜器、铁器、金器、漆器、木 器、竹器、藤器、瓷

3、器、丝绸、刺绣等等,民俗文化与器物制作水乳交融,处处体现出丰富的 精神内涵和意义支撑。 与西方体系性美学自上而下的哲学血统不同,中国古典美学是从艺术品评经验中滋蔓出的 经验形态,自下而上,升华而成,与艺术体验息息相关。诗品、词话、画论、书法、曲论、剧 评、小说评点等等,无一不细致入微曲尽其妙。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能分出上中 下品,能成为艺术家知音,具备精微的内行品味和深厚的艺术涵养,真的是内行看门道。 在宗教意识相对淡薄、崇尚文治科举取士的中国,文人趣味便成了审美领域的引领者,权 贵和百姓均乐于附庸风雅,文人趣味曲高和寡但自命不凡。文人因本身就是艺术生产者和专业 评判者,尽管常常遭受

4、宗教道德,政治文化的强势冲击,但长久看来仍始终把握圈内话语权, 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独特传承系统。 (摘编自杨岚当代中国美学精神理论建构的文化引领作用)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中国传统农耕文明及其文化传统,影响了中国古典美学崇尚自然美的倾向。 B艺术家只有在曲水流觞的雅和渔樵唱晚的俗中才能感悟到艺术的中和之美。 C实用艺术以器物形式支撑着中国人的审美情趣,却没有在文字系统获得传承。 D因为文人始终把握着圈内的话语权,所以能形成中国古典美学的传承系统。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士人和

5、僧道追求对现实世界的超脱,但关注点没变,甚至是为了更深入体会自然之美。 B文章第三段用丰富的例证,充分说明了中国古典美学与日常生活审美密切联系。 C文章最后两段使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阐述中国古典美学产生及传承的独特之处。 D文章围绕着中国古典美学这一主题,逐层递进地论述了其主要特征和产生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中国古典美学与西方体系性美学在产生的过程上有极大区别,后者是自上而下的。 B如果不读中国古典美学,就无法找到写诗作画的门径,无法成为艺术家的知音。 C如果审美领域的引领者因为曲高和寡就改弦更张,就很难形成一种独特的传承系统。 D崇尚文治科举取士,

6、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了文人趣味成为审美领域的引领者。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212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5 月 16 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人工 智能人才短缺问题发表了看法。 他说道: “先说一个坏消息, 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上极度缺乏, 几乎没有人才。再说一个好消息是,全世界都缺乏。” 马云进一步说道,就人工智能而言,我们没有未来的专家,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 家。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要改革。教育必须要让孩子有创造力,有担当,这是 机器做不到的事。“我

7、们国家从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赢得未来。”(摘编自马云:中国没有 人工智能人才,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2018 年 5 月 16 日澎湃新闻) 材料二: 今天,由商务印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商汤科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 中心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会”在华东师 范大学举行。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等出席发布会,共同见证了 这一中国 AI 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 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商汤科技、上海知名高中优秀教师共同编著的全球 第一本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正式发布,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交通 大学附中、

8、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等全国 40 所学校成为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 验基地校”。 国内中等教育体系首次引入 AI 教材,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正式迈入基础教育阶段。由 此人工智能这一当今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将走出“象牙塔”,成为每一个在校高中生都可以掌握 的基本技能。(摘编自唐小丽普及 AI 教育首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 2018 年 4 月 28 日人民网) 材料三: 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 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 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

9、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 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 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 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 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 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 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 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今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伯克曼 克莱因互

10、联网与 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 AI 伦理研究计划,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 立了 AI 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 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 祉为前提。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 势。面对高阶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 弹性。在这方面,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 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 (摘编自人民时评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

11、理为界,2017 年 8 月 23 日人民日报) 4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所有人工智能目前仍没有超出人类已界定的“智能”概念的水平,它们在现在甚至将 来一段时间都属于人类工具。 B韩少功认为人机关系中人对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人类有价值观,这个观点与材料一中 马云说人“有担当”的看法有相似性。 C 智能社会将面临诸多的法律、 伦理和社会问题, 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 需要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 D专家建议人工智能安装记录机器决定与行为的“道德黑匣子”,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 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5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

12、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首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是我国 AI 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目 的在于普及 AI 教育,把 AI 纳入我国的新高考。 B作家韩少功认为人类不能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怀疑自身,应深刻地探索人类自身存在 的本质,坚信只有人类的存在才有意义和价值。 C马云认为人工智能人才短缺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应通过改革教育来解决。目前我国已 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尝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 D我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的规划,美国大学的 AI 伦理研究计划,微软等巨头 AI 伦理委员会的设立,都表明人工智能风险完全可控。 6 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目前发展 AI 智能遇到的

13、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6 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3 小题,小题,1515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医者医者 周国华 读高二那年,我妈病了,痛得满床打滚。我背着她到赤脚医生那里。医生为她打了针止痛 剂,手一摊:“怕是大病,赶紧送县医院。” 我借了辆三轮车,把我妈拉到县医院。医生诊断后,把我叫到一边:“你妈得的是癌症, 晚期了,花再多钱也没用,你自己决定吧。” 癌症?我眼前一阵发黑。我爸走得早,这些年来,我妈就靠种那点承包田供我上学,如 今 不能这么放弃!我刚想办住院手续,我妈含笑进来说:“医生,给我开点药吧,止疼的

14、就 行,我命硬,能挺过去。” 拗了半天,我还是按我妈的意思做了。我知道,我妈一旦决定了的事,没人能改过来。回 家的路上,我拼命憋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兜里只有三百块钱,那是全家仅剩的那么一点点。 或许天不绝人,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无意中听到有人说,邻乡有个老中医挺神的,治好 过一些大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我立马找了过去。 老中医家里坐着很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话不多,而且声音很轻,只是在搭脉 后简单地问上几句,就摇头晃脑开起了方子,完了,又叮嘱几句,也看不出有啥高明之处。最 后一个轮到我,老中医瞅了我一眼:“病人呢?” 我拿出医院的诊断书,讲了我妈的病情和家里的情况。我说来得急,我妈也下不

15、了地,先 来问问。说到最后,我的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老中医瞪了我一眼:“这么大了还哭,没出息。走,带我去看看。” 老中医给我妈搭完脉,捋着花白的山羊胡子在屋里踱来踱去。我垂手,惶惑地盯着他。老 中医让我把三轮车上那个蛇皮袋子拿进来。一打开,里面全是草药。老中医告诉我把这几把药 分均匀,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了,不行的话,再去找他。 我连连点头,掏出三百块钱:“只有这些了,别嫌少。” 老中医没接钱,双手把玩着桌上的青花瓷瓶,左看右看,还不住地点头:“不用了,你留 着做学费吧,这个东西卖给我吧。” 我妈连忙摇手:“不,这是我的嫁妆,几块钱买来的,乡下人没闲心插花,我常说,还不 如碗勺来得实用呢。”

16、老中医晃头捻须,说:“实用不实用我不管,家里有一个,正好配个对。” 送走老中医,我和我妈还真不敢相信天下竟有这种好事,诊费、药费没付不说,还白白拿 了一千块钱! 半年后,我陪着我妈去了医院,诊断结果让我欣喜若狂,我妈竟痊愈了! 我拿着锦旗去谢老中医,老中医一笑:“有钱了,就把瓶子赎回去,价钱嘛,翻倍。”我 点头。 我如愿考上了医学院。用那些钱,我撑过了第一个学期。之后,我勤工俭学,再没用过家 里一分钱。毕业后,我凭着优异的成绩,被省城一家大医院聘用。我接我妈进城,贷款买房, 娶妻生子,进修深造 二十多年后的一天,我偶然观看鉴宝节目,里面一个青花瓷瓶引起了我的注意,那个 瓶子,看上去跟我家的一模

17、一样。专家几百万的估价让我又吃惊又愤怒,原来老中医早就知道 瓶子的价值。我想起了老中医眯着眼的神情,哼,狡诈,虚伪! 我憋着满肚子怨气去找老中医。老中医已去世,他儿子接过我的字条,一笑:“家父说你 会成为医生,果然没错。” 我突然想起,那天我对老中医说,我想放弃学业,赚钱养活我妈。我有点发蒙,是不是自 己太小人了? 里屋的橱柜上,摆放着两个青花瓷瓶,花纹一样,成色迥异。老中医的儿子取过那个釉色 发暗的瓶子:“民国的,不过也值几千块钱。” 我脸红了。瓶子的内壁上,依稀还能看到我儿时调皮的涂鸦,是我家的那个!我疑惑地望 着另一个青翠欲滴的花瓶。 “这个是我祖上为一官宦人家诊病时,那家主人给的。”

18、我掏出一万块钱,老中医的儿子执意只收下两千:“家父嘱咐,不敢有违。” 对着老中医的遗像, 我郑重地磕了三个头。 泪眼婆娑中, 我又看到了那双似笑非笑的眼睛, 温馨,深邃。 一块匾额悬在墙上,上面的两个字熠熠生辉“医者”。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文章开头“读高二那年”暗示妈生病时家境的窘迫,和“我”需要治好妈的病的迫切,也 为后面突出老中医的医术医德做铺垫。 B老中医要青花瓷瓶并给一千块钱瓶钱是想帮助“我” ,使“我”能治好妈的病并完成学业, 这体现了老中医高尚的医德。 C虽然文章很短,内容也是平常生活之事,但仍写得跌宕起伏而非平铺直叙,很

19、有可读性。 D “我”去送锦旗的时候,老中医说赎瓶子价钱要翻倍,这体现了老中医也爱财,这样就写出 了小说人物性格的复杂和真实。 8老中医医术高超。文章是怎样写出老中医的医术高超的?(6 分) 9文中画波浪线的段落起了什么作用?试做简析。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小题,19 分)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 汪泽民,字叔志,徽之婺源州人。少警悟,家贫力学,既长,遂通诸经。延祐 初,以春 秋中乡贡,上礼部 ,下第。五年,遂登进士第。以母年八十,上书愿夺所授官一等或二等, 得近地以便

20、养,不允。南归奉母之官。州民李氏,以赀雄,其弟死,妻誓不他适,兄利其财, 唆族人诬妇以奸事,狱成而泽民至,察知其枉,为直之。会朝廷征江南包银,府檄 泽民分辨, 民不扰而事集。 镇守万户朵儿赤,持官府短长,郡吏王甲,殴伤属县长官,诉郡,同僚畏朵儿赤,托故不 视事 ,泽民独捕甲,系之狱。朵儿赤赂巡按御史,受甲家人诉,欲出之,泽民正色与辨,御史 沮怍, 夜竟去, 乃卒罪王甲。 潮州府判官钱珍, 以奸淫事杀推官梁楫, 事连广东廉访副使刘珍, 坐系者二百余人,省府官凡六委官鞫问,皆顾忌淹延弗能白,复檄泽民谳之,狱立具,人服其 明。 有僧净广,与他僧有憾,久绝往来,一日,邀广饮,广弟子急欲得师财,且苦其棰

21、楚,潜 往他僧所杀之,明日诉官,他僧不胜考掠,乃诬服,三经审录,词无异,结案待报。泽民取行 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僧人惊以为神。 十五年,蕲黄贼陷徽州,时泽民居宣州。已而贼来犯宣州,江东廉访使道童雅重泽民,日 就之询守御计,城得无虞。明年,长枪军琐南班等叛,来寇城,或劝泽民去,泽民曰: “我虽 无官守,故受国厚恩,临危爱死,非臣子节。 ”留不去,凡战斗筹画,多泽民参决之,累败贼 兵。既而寇益众,城陷,泽民为所执,使之降,大骂不屈,遂遇害,年七十。 ( 元史卷一百八十五列传第七十二 ) 10.下列对文中的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22、A.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 僧人/惊以为神/ B.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 僧/人惊以为神/ C.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 僧/人惊以为神/ D.泽民取行凶刀/视之刀上有铁工姓名/召工问之/乃其弟子刀也/一讯吐实/即械之而出他 僧人/惊以为神/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延祐,元朝元仁宗的年号,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一个皇帝可以有多个年号。 B.檄,即檄文,指古代用于晓谕、征召

23、、声讨等的政府公告或者文书。 C.礼部, “六部”之一,掌管礼乐、祭祀、户籍、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等。 D.视事,旧时指官吏到职办公,如张衡传中“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 A.汪泽民勤勉好学,博学多才。汪泽民从小聪明好学,长大之后,通晓经文,凭借自己的 才华,最终在科举考试中进士及第。 B.汪泽民孝顺母亲,甚至愿意为此降职。母亲年老之后,为了方便奉养自己的老母,愿意 就近任职,但是母亲却不允许。 C.汪泽民刚正不阿,断案如神。汪泽民凭借自己的智慧,为妇女伸冤,逮捕罪人王甲,找 出杀害僧人的真凶,使很多案件水落石出。 D

24、.汪泽民忠于国家,宁死不屈。在与敌人的战斗中,参与守城筹划,多次击败敌军,但是, 不幸在战斗中被敌人逮捕杀害。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 分) (1)其弟死,妻誓不他适,兄利其财,唆族人诬妇以奸事。 (5 分) (2)明日诉官,他僧不胜考掠,乃诬服,三经审录,词无异,结案待报。 (5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二)古代诗歌阅读(9 9 分)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闻武均州报已复西京 陆游陆游 白发将军亦壮哉,西京昨夜捷书来。 胡儿敢作千年计,天意宁知一日回。 列圣仁恩深雨露,中兴赦令疾风雷。 悬知寒食朝陵使,驿路梨花处处开。 【注】武均州:

25、即武巨。当时武巨任果州团练使,知均州,兼管内安抚使,节度忠义军。 西京:指洛阳。朝陵使:朝祭陵墓的使者。北宋诸代皇帝的陵墓皆在西京,收复西京 后即可派朝陵使前往祭扫。 14. 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 分)( ) A. 首联写得知捷报后兴奋不已,挥笔喜赋此诗,歌颂白发将军武巨收复西京的壮举,感佩 武将军老当益壮,雄心犹存。 B. 颔联用“千年计”和“一日回”进行对比,强调天道正义在南宋一方,金主想千年统治 中原的计谋终成迷梦,一朝破灭。 C. 颈联运用“疾风雷”的比喻,形象地写出了国家中兴的的赦令会像风雷一样迅速颁布到 收复的西京,安抚归顺后的臣民。 D. 本诗和杜甫的闻官军

26、收河南河北的感情同中有异,相同的是都有收复失地的快意, 不同的是本诗含有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 15. 这首诗的尾联广受后人的称道,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小题,6 分)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杜甫 登高 “ , ” 两句描述了自己一生漂泊, 命运坎坷, 饱受磨难,常陷入病痛孤独之境。 (2)苏轼的赤壁赋中“ , ”两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感 叹在浩瀚无穷的自然宇宙中,人作为个体生命是多么的渺小。 (3)文天祥过零丁洋中,用比喻表现宋朝国势危亡,个人身世坎坷的句子是: “ , ” 三、语

27、言文字运用(三、语言文字运用(2020 分)分) 近一段时间以来,各地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当真是令人_。这些 “招数”,乍一看很吸引人,但细细的思考来却有_之感,均是通过落户、补贴、购房 等政策吸引人才。 要“量身定做”,不要“_”。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 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 极大消耗浪费。引才数量应因地制宜,要仔细参考社会发展情况、本地人才数量、产业结构格 局等基本城市指标,进行“量身定做”,穿“合身的衣服,才会美观得体。 要“实用主义”,不要“贪慕虚名”。诚然,博士海归人人都爱,引来一个诸如

28、“百人计 划”等高层次人才,就会让本地人才层次“跃升一个台阶”,这样的“虚名”可能会让部分地 区背上“沉重的负担”,陷入高层次人才引不来、实用人才不想引的“两难之地”。 (_)。立足自身环境、优化自身环境是人才发展的基本条件,惟有把握这一要点, 才能制定出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 中_,牢牢把握断时代人才发展的新优势和主动权。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手忙脚乱 千人一面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B. 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C. 眼花缭乱 千篇一律 蜂拥而上 崭露头角 D. 手忙脚乱

29、千人一面 一哄而上 脱颖而出 18.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 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B.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 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C.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人才数量,易造成城 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极大地消耗浪费。 D. 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则指标,但如果片面地强调

30、人才数量, 易造成城市间“恶性竞争”,使得行政成本、人才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 A.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B.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 C.人才能否留得住、是否用得好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也是引才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D.人才是否用得好、能否留得住是引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是评价政策成功与否的关键标准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 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5 个字。(6 分) _

31、。睡眠充足有利于身心健康,劳累一天之后,好好睡上一觉,身心都 得到放松,又能精神十足地迎接新的一天。相较于人体其他器官,_,因为 良好的睡眠可以让大脑对当天接收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删除无用的部分,进行自我更 新。_,比如影响食欲、情绪、决策力,造成免疫系统受损,导致肥胖、糖 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等。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缺乏睡眠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有 关。 21. 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 过 60 个字。(5 分) 总部位于日内瓦的世界经济论坛 2020 年 6 月 3 日发布新闻公报宣布,第 51 届世界 经济论坛年会将于 2021 年 1

32、月举行,年会主题为“世界的复兴”。新闻公报介绍,“世 界的复兴”这一目标将致力于共同迅速地建立起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社会体系的基础,以 塑造一个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和更具韧性的未来。届时,年会将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 进行。世界经济论坛将和瑞士政府一道,确保会议安全。 四、四、写作(写作(60 分)分)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魏征说:“殷忧而道著。”杜甫说:“穷年忧黎元。”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陆 游说“位卑未敢忘忧国。”“忧”不是无故寻愁觅恨,“忧”不是自伤自恋,“忧”是一种担 当,“忧”是一种责任。在追求幸福快乐的同时,也应在心底为国家,为社会,为家庭,为自 我,存一份虑

33、,留一份牵挂。 请以“忧”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1A(B 项,流觞曲水只是例子,用“只有在”说法过于绝对。C 项,原文只是说没有获 得传承优势。 D 项, 要想获得传承系统, 还有一个条件是有禁得住艺术史考验的审美标准。 ) 2D(文章的论证结构应该是并列而不是递进。) 3B(原文说“读中国美学能找到写诗作画门径”,并不意味着不读就找不到。) 4D(“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这一结论, 原文无据) 5C(A 项,原文无“把 AI 纳入我国的新高考”的信息

34、。B 项,文章是“坚定人类本身 的存在价值”,并未否定其他物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D 项,所举事例意在表明人类因 意识到人工智能发展的风险而做防范准备,不能得出“风险完全可控”的结论) 6问题一:人工智能人才短缺。建议:改革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进行人工智能教育 的普及,加快人才培养与储备的步伐。 问题二:人工智能中人机关系未理清。建议:建立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 规范和政策体系,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安全评估和风险防控。 7D要表现老中医想不动声色地帮助人家,不想让人家知道真相而博得感激,文章这 样写仍是表现其医德之高。 8对比手法。将我妈“痛得满床打滚”病之重与老中医轻松将病治好进行对比;将赤

35、 脚医生、县医院治不好妈的病与老中医药到病除进行对比,都突出老中医医术之高。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文中写我去村里小店买东西听到有人说老中医挺神,治好了一些大 医院都没法治的怪病;老中医家里坐着许多病人,得什么病的都有;老中医从容诊断, 毫不忙乱。直接描写/正面描写。老中医从容自信交代将那些药半年服完,应该就可以 了,不行再去找他。而母亲真的痊愈了。(每答一点给 2 分) 9 推动情节发展。 正因为我怀疑青花瓷瓶的价值, 才有下文我去赎瓶子发现瓶子真相, 看到老中医的高尚品质的情节; 使情节出现起伏,吸引读者,使情节内容更为完整丰富。我的愤怒使情节骤然紧张,而 后又逐渐缓和,这样故事就起伏有致,

36、使读者很想继续看下去;又展示给人一个完整的故 事和完整的人物形象,这样就使文章内容更为完整丰富; 使人物形象更为突出。正是我的怀疑使后文表现老中医高尚智慧的情节出现,使老中 医形象更为突出; 使主题更为突出。此情节的存在使老中医的品质高尚更为突出,这样就使文章赞美人 间真善美的主题更为突出。 (每点 2 分,答到 3 点给满分) 10.B 泽民取行凶刀视之, 刀上有铁工姓名, 召工问之, 乃其弟子刀也, 一讯吐实, 即械之而出他僧, 人惊以为神。 11.C “户籍”错误,掌管“户籍”为户部职能之一。 12.B “但是母亲却不允许”表述错误,应该为“但是却不被朝廷允许” 。 13.(1)他的弟弟

37、死了,弟妻发誓不改嫁,李氏侵占弟弟的家产,唆使同族人用弟妻与人通奸 诬告她。 ( “适” ,出嫁; “利” ,谋利,侵占; “以奸事” ,状后句式。大意 2 分) (2)第二天上诉官府,那位僧人忍受不住拷问,于是无辜而服罪,经过三次审讯录供,供词 没有出入,结案等待上报。(“胜” ,忍受; “诬服” ,无辜而服罪,审录,审讯录供 。大意 2 分) 14. D 【解析】D 项,错在“对自己功业无成的伤感”。从全诗看,诗人写这首诗时的情 绪是乐观的,毫无伤感可言。故选 D。 15. 尾联运用了想象和以景结情(或融情于景)的手法。诗人想象收复西京后,在来年的寒 食节朝廷派出的祭扫宋先帝陵墓的使者,将

38、通过梨花盛开的驿道而到达洛阳。 “驿路梨花 处处开”画面优美,充满诗意,形象而细腻地表达了诗人对收复失地、恢复中原的喜悦之情, 令人回味无穷。 16 (1)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2)寄蜉蝣于天地 渺沧海之一粟 (3)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17.B 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手忙脚乱: 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由语境中“纷纷打响了抢人大战”“招数频出”等语 句可看出,应用“眼花缭乱”。千人一面:众多人一个脸谱,多用以讥讽文艺创作上的雷 同。千篇一律:指文章公式化,也比喻办事按一个格式,非常机械。由语境中“均是通过 落户、补贴、购

39、房等政策吸引人才”,结合“之感”的限定,可知,应选“千篇一律”。 一哄而上:没有经过认真准备和严密组织,一下子行动起来。蜂拥而上:形容许多人一起 涌上来。根据语境“要量身定做”的提示,应用“一哄而上”。脱颖而出:比喻本领 全部显露。崭露头角: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根据语境“更高效、更精细、更具鲜明比较 优势的引才政策,才能在日益激烈的抢人大战”,可知应用“脱颖而出”。 18.C A 项,“人才数量”与“原则”搭配不当;B 项,最后一个分句“使得行政成本、人才 资源的极大消耗浪费”表意不通。D 项,“人才数量固然是评价引进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原 则指标”句式杂糅,是“人才数量是评价人才发展的一项重要

40、指标”与“人才数量是评价 引进人才的一个重要原则”;同时末句同 B 项末句一样,表意不通。 19.A B 项,“是评价政策成功的标志和关键标准”与“是否”“能否”存在着两面对一面 的问题。C 项,“是人才政策的重要一环”,把“引才”变成了“人才”,既扩大了概念范 围,又偏离了文段的中心话题,改变了文意。D 项,“用得好”与“留得住”语序不当,应 予以调整。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前后语义的连贯,内容的照应,主语的一致。 20睡眠对人很重要 大脑尤其需要良好的睡眠; 睡眠不足会损害身心健康。 21,示例,2020 年 6 月 3 日,世界经济论坛宣布,第 51 届论坛年会将于 2021 年 1 月,

41、 以线下和线上两种方式举行,主题为“世界的复兴” 【参考译文】 汪泽民,字叔志,徽州路婺源州人。年少时机警聪明,家境贫困,努力学习,长大后,通 晓各种经书。延祐初年,以春秋考中乡贡,参加礼部主持的会试,落选。五年,终于考中 进士。因母亲年已八十,上书请求情愿削减所授官职一等或二等,而求到故乡附近任职以便奉 养母亲,未得朝廷允许。回到南方迎接母亲一同赴任。平江州民李氏,以家财富有称雄,他弟 弟死了,弟妻发誓不改嫁,李氏图霸弟弟的家产,唆使同族人诬告弟妻与人通奸,这案已判定 而汪泽民到任,调查了解了她的冤屈,为她平反。又碰上朝廷征调江南包银,岳州路下达文书 派汪泽民办理,百姓未受侵扰就将包银办齐。

42、 镇守万户朵儿赤,把持官府的是非,郡吏王甲,打伤属县的长官,告到郡中,同僚畏惧朵 儿赤,借故不受理此事,只有汪泽民收捕王甲,关押入狱。朵儿赤贿赂巡按御史,接受王甲家 人的申诉,想要释放王甲,汪泽民严肃地与御史争辩,御史沮丧惭愧,当夜即离开,于是最终 将王甲治罪。潮州府判官钱珍,以奸淫之事杀死推官梁楫,事情牵连广东廉访副使刘珍,牵连 入狱的有二百余人,江西行省和潮州府共六次委派官员审理,都因顾忌而迁延不决,又下文书 命汪泽民审理此案,立即判定罪行,人们佩服汪泽民的明察。 有个叫净广的僧人,与别的僧人有宿怨,长期断绝往来,一天,那位僧人邀请净广喝酒, 净广的弟子急切地想得到师傅的财物,而且苦于净广

43、的杖责,偷偷地到那位僧人的住所将净广 杀死,第二天上诉官府,那位僧人忍受不住拷问,于是含冤承认,经过三次审讯录供,供词没 有出入,结案等待上报。汪泽民取行凶的刀观察,刀上有铁匠的姓名,召来铁匠询问,是净广 弟子的刀,一次审讯就吐出实情,当即给净广弟子带上刑具,而释放了那位僧人,人们惊讶泽 民有如神明。 至正十五年,蕲州、黄州贼寇攻陷徽州,当时汪泽民居住在宣州。不久贼兵进犯宣州,江 东廉访使道童素来推重汪泽民,每日到汪泽民处征询守城防御的计策,宣州城得以平安无事。 第二年,长枪军琐南班等叛变,进犯宣州城,有人劝汪泽民离开,汪泽民说: “我虽然现在没 有官职在身,往日却受国家厚恩,面临危难却贪生怕死,不是为臣子的节义。 ”留居不去,一 切战斗筹划,大多有汪泽民参与决定,屡次打败贼兵。后来贼兵愈益增多,城被攻陷,汪泽民 被贼寇抓获,让他投降,汪泽民大骂,不为所屈,于是遇害,享年七十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数学 > 月考试卷 > 高三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