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2《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57382 上传时间:2020-10-18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577.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教材)人教版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2《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2《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2《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新教材)人教版2020年高中化学必修2《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六章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与能量 A 卷学业水平达标验收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 B任何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D即使没有物质的变化,也可能有能量的变化 解析:选 A 化学反应中均伴随能量变化,一般表现为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A 正确;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不一定都表现为热量变化,能量可能转化为电能、光能等,B 错误; 伴有能量变化的物质变化也可能是物理变化,如浓硫酸稀释,C 错误;物质的变化是能量变 化的基础,有能量的变化一定有物质变化,D 错误。 2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反应:A2(g)3B2(g)2A

2、B3(g),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v(A2)0.05 mol L 1 s1 Bv(B2)0.6 mol L 1 s1 Cv(AB3)0.5 mol L 1 s1 D缺乏依据,无法比较 解析:选 C 将各物质的反应速率均转化为 A 的速率,则 B 项,v(A2)0.2 mol L 1 s 1,C 项,v(A 2)0.25 mol L 1 s1,故 C 项反应速率最快。 3四种金属片两两相连浸入稀硫酸中都可组成原电池。相连时,外电路 电流从流向;相连时,为正极;相连时,上有气泡逸出;相连时, 的质量减少。据此判断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A B C D 解析:选 B 相连时,外电

3、路电流从流向,说明为负极;相连时,为 负极;相连时,上有气泡逸出,说明为负极;相连时,的质量减少,说明 为负极。综上所述可知,这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4下列电池不属于化学电池的是( ) A B C D 铅酸蓄电池 太阳能电池 锌锰电池 镍镉电池 解析:选 B 铅酸蓄电池、锌锰电池、镍镉电池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属于化学电 池;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属于化学电池,B 符合题意。 5下列关于反应速率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速率用于衡量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 B可逆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都为 0 C决定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 D增大反应物浓度,提高

4、反应温度都能增大反应速率 解析:选 B 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进行快慢程度的物理量,A 正确;可逆 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均不为 0,B 错误;反应物自身性质是决 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C 正确;增大反应物浓度、升高温度、使用催化剂等均能增大 反应速率,D 正确。 6如图所示,有关化学反应和能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a 表示的是吸热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 b 中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 C图 a 可以表示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反应的能量变化 D图 a 不需要加热就一定能发生,图 b 一定需要加热才能发生 解析:选 B A 项,图 a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

5、成物的总能量,表示的是放热反应的 能量变化,错误;B 项,图 b 中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能量越低越稳定,则 反应物比生成物稳定,正确;C 项,图 a 表示的是放热反应,而氯化铵固体与氢氧化钡晶体 的反应是吸热反应,错误;D 项,反应条件与反应放热还是吸热没有关系,错误。 7.目前,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而且理想的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图)。关于此循环 体系,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燃料电池能够使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转化为电能 B燃料电池中通入 H2的一极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在此循环中发生了反应:2H2O2H2O2 D目前化学家急需解决的问题是寻找合适的光照条件下分解水的催化

6、剂 解析:选 C 氢氧燃料电池的负极通入 H2,发生氧化反应;正极通入 O2,发生还原反 应,故 B 正确。原电池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故 A 正确。推广氢能的关键是寻 找合适的催化剂,利用太阳能分解水,故 D 正确。 8在 2NO2(红棕色)N2O4(无色)的可逆反应中,下列状态一定属于平衡状态的是 ( ) AN2O4和 NO2的分子数比为 12 BN2O4和 NO2的浓度相等 C平衡体系的颜色不再改变 D单位时间内有 1 mol N2O4变为 NO2的同时,有 1 mol NO2变为 N2O4 解析:选 C 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但 N2O4和 NO2分子数比不一定为

7、12,A 错误;平衡时二者浓度也不一定相等,B 错误;反应混合物颜色不再变化,说明 NO2浓度不变,即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正确;反应达到平衡时,单位时间内 1 mol N2O4 变为 NO2的同时,应有 2 mol NO2变为 N2O4,D 错误。 9.如图是锌片和铜片在稀硫酸中所组成的原电池装置,c、d 为两个电极。下列有关的判 断不正确的是( ) A电池工作的过程中,d 电极上产生气泡 B电池工作时,溶液中 SO2 4向 d 移动 Cc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D电池工作的过程中,溶液中 SO2 4浓度基本不变 解析:选 B A 项,由电流方向知,c 电极为负极,d 电极为正极,溶液中的

8、H 在正极 得电子生成氢气,正确;B 项,d 是正极,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 d 电极,SO2 4向 c 极移动, 错误;C 项,c 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确;D 项,电池工作过程中,溶液中 SO2 4浓度基 本不变,正确。 102SO2(g)O2(g) V2O5 2SO3(g)是制备硫酸的重要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催化剂 V2O5不改变该反应的逆反应速率 B增大反应体系的压强,反应速率一定增大 C该反应是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将缩短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 D在 t1、t2时刻,SO3(g)的浓度分别是 c1、c2,则时间间隔 t1t2内,SO3(g)生成的平 均速率为 vc2c1 t2t1

9、解析:选 D 催化剂能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率,A 错误;增大反应体系压强的方 法有多种,当向反应体系中充入无关气体时,压强增大,但反应速率不变,B 错误;降低温 度减慢反应速率,达到平衡的时间增长,C 错误;根据题中信息可知 v(SO3)c t c2c1 t2t1 , D 正确。 11.某小组为研究原电池原理,设计如图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 和 b 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 H2产生 B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 Cu2 2e=Cu Ca 和 b 用导线连接时,电子由 a 流向 b D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解析:选 D

10、 a、b 不连接时,Fe 能与溶液中 Cu2 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Cu,A 错误;导 线连接时构成原电池,Fe 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Fe2e =Fe2,B 错误;构成原电池时, 电子从负极流出经导线流回正极,即从 b 极流向 a 极,C 错误;无论 a 和 b 是否连接,均是 Fe 溶解发生氧化反应,溶液由 Cu2 逐渐变成 Fe2,即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 正确。 12.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简易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锌片作正极 B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C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电子由铜片经导线流向锌片 解析:选 B 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活泼金属作负极,锌比铜

11、活泼,锌片作负极,A 错误;铜片作正极,电极反应式为 2H 2e=H 2,铜片上有气泡冒出,B 正确;该装置 为原电池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C 错误;根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电子从负 极经导线流向正极,即电子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 错误。 13一定温度下,向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通入两种气体并发生反应,反应中各物质 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对该反应的推断合理的是( ) 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B4D6A2C B反应进行到 1 s 时,v(A)v(D) C反应进行到 6 s 时,B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5 mol L 1 s1 D反应进行到 6 s 时,各物质的反应速率相

12、等 解析:选 C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之比, n(A)n(B)n(C)n(D)1.2 mol0.6 mol0.8 mol0.4 mol6342,即化学 方程式为 3B4C6A2D,A 错误;根据该反应可知 v(A)v(D)31,B 错误;反应 进行到 6 s 时,v(B) 0.6 mol 2 L6 s0.05 mol L 1 s1,C 正确;反应中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始 终等于计量数之比,D 错误。 14甲:在试管中加入 1 g 粉末状大理石,加入 4 mol L 1 盐酸 20 mL(过量);乙:在试 管中加入 2 g 颗粒状大理石,加入 4 mol L 1 盐

13、酸 20 mL(过量);下列 CO2生成体积(折算成 标准状况)V(CO2)同反应时间 t 的关系曲线图合理的是( ) 解析:选 D 甲、乙试管中大理石的状态和质量不同,甲中 1 g 粉末状的大理石,乙中 2 g 颗粒状的大理石,产生气体的速率甲比乙快,产生气体的量乙是甲的 2 倍,因此甲曲线 比乙曲线斜率大, 乙曲线比甲曲线气体体积大, 甲比乙先反应完, 分析比较可知 D 项正确。 15根据如图所示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反应 C(s)H2O(g)=CO(g)H2(g),能量增加(ba) kJ mol 1 B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C1 mol C

14、(s)和 1 mol H2O(l)反应生成 1 mol CO(g)和 1 mol H2(g)吸收的热量为 131.3 kJ D1 mol C(g)、2 mol H、1 mol O 转变成 1 mol CO(g)和 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 a kJ 解析:选 C 由图可知,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s) H2O(g)=CO(g)H2(g) H(ba) kJ mol 1,A 项正确;该反应过程反应物断键吸收的 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B 项正确;根据图像可知 1 mol C(s)和 1 mol H2O(g)反应 生成 1 mol CO(g)和 1 mol

15、H2(g)吸收的热量为 131.3 kJ,而 1 mol H2O(l)变为 1 mol H2O(g)时 要吸收热量,因此 1 mol C(s)和 1 mol H2O(l)反应生成 1 mol CO(g)和 1 mol H2(g)吸收的热量 大于 131.3 kJ,C 项错误;由图可知,1 mol C(g)、2 mol H、1 mol O 转变成 1 mol CO(g)和 1 mol H2(g)放出的热量为 a kJ,D 项正确。 16 某化学小组对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显著放热反应进行了实验探究, 在除了用手触摸试 管壁感觉发热外,还设计了下列几个可行性方案。 (1)甲方案:将温度计与盛放有生石灰的

16、小试管用橡皮筋捆绑在一起,放入有水的小烧 杯中,用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观察到的现象是_、 _、_。说明反应放热。 (2)乙方案:将盛放有生石灰的小试管插入带有支管的试管中,支管接(U 形管),用胶 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中看到的现象是 _,说明该反应放热。 (3)丙方案: 盛放有生石灰且带支管的试管中, 支管接的导管中盛适量无水硫酸铜粉末, 导 管 中 看 到 的 现 象 是 _ , 说 明 反 应 放 热 , 原 因 是 _。 解析:(1)甲方案:胶头滴管向小试管中缓缓滴入水,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 钙,会看到小试管中固体变成乳状,同时有大量水蒸气产生,温度计温度上升。

17、(2)乙方案: 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 导致带支管的试管中气压增大, 所以会看到 U 形管左边水柱下降, 右边水柱上升。 (3)丙方案: 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了热量, 使水蒸发,无水硫酸铜与水反应生成了蓝色硫酸铜晶体,证明了该反应放热。 答案:(1)小试管中固体变成乳状 同时有大量水蒸气产生 温度计温度上升 (2)U 形管左边水柱下降,右边水柱上升 (3)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 水和生石灰反应放出热量,使水蒸发 17恒温恒容下,将 2 mol A 气体和 4 mol B 气体通入体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 应:2A(g)B(g)xC(g)2D(s),2 mi

18、n 达平衡,测得平衡时 A 的物质的量为 1.2 mol ,C 的浓度为 0.8 mol L 1。 (1)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生成 C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 (2)x_。 (3)A 的转化率与 B 的转化率之比为_。 (4)下列各项可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 A压强不再变化 B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C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DA 的消耗速率与 B 的消耗速率之比为 21 解析:(1)根据 2 min 达平衡时 C 的浓度增加 0.8 mol L 1,可知 v(C)0.8 mol L 1 2 min 0.4 mol L 1 min1。 (2)根据三段式法 2A(g)B(g)

19、xC(g)2D(s) 起始/mol 2 4 转化/mol 0.8 0.4 2 L0.8 mol L 1 平衡/mol 1.2 3.6 1.6 即 n(A)n(C)0.8 mol1.6 mol2x,解得 x4。 (3)A 的转化率与 B 的转化率之比0.8 2 0.4 4 41。 (4)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不同,当压强不再变化时,达到平衡状态,A 正确;反应有固 体生成,当气体密度不变时达到平衡状态,B 正确;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同,当气体的平均 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达到平衡状态,C 正确;A 和 B 的消耗速率均表示正反应速率, 不能由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D 错误。 答案:(1)0.4 m

20、ol L 1 min1 (2)4 (3)41 (4)ABC 18.如图所示的过程是目前直接利用太阳能的研究热点,人们把通过人工光化学手段合 成燃料的过程叫做人工光合作用。 (1)在如图构想的物质和能量循环中太阳能最终转化为_能。 (2)人工光合作用的途径之一就是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下, 将CO2和H2O转化为CH3OH,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O2(g)4H2O(g) 催化剂 光照 2CH3OH(g)3O2(g)。 一定条件下,在 2 L 密闭容器中进行上述反应,测得 n(CH3OH)随时间的变化如下表所 示: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n(CH3OH) /mol 0.000

21、 0.040 0.070 0.090 0.100 0.100 0.100 用 CH3OH 表示 03 min 内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 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 av正(H2O)2v逆(CO2) bn(CH3OH)n(O2)23 c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3)用人工光合作用得到的甲醇、氧气和稀硫酸制作燃料电池,则甲醇应通入该燃料电 池 的 _ 极 ( 填 “ 正 ” 或 “ 负 ”) , 通 入 氧 气 的 一 极 的 电 极 反 应 式 为 _。 解析:(1)据图可知,太阳能首先转化为化学能,然后化学能转化为热能。(2)03 min 内甲醇的物质的量变化 0

22、.090 mol,则 v 0.09 mol 2 L 3 min 0.015 mol L 1 min1。a 项,v 正(H2O) 2v逆(CO2),可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b 项,无论是否达到平 衡状态,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即 n(CH3OH)n(O2)23,故错 误;c 项,因容器的容积以及气体的总质量不变,则容器内密度保持不变,不能用于判断反 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故错误;d 项,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不相等,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可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3)反应中甲醇被氧化,应为电池的负极,正极发生还原反 应,氧气被还原生成水,电极反应为 O2

23、4H 4e=2H 2O。 答案:(1)热 (2)0.015 mol L 1 min1 ad (3)负 O24H 4e=2H 2O B 卷选考等级考试检测 1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和限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实验室用 H2O2分解制 O2,加入 MnO2后,反应速率明显加快 B在金属钠与足量水反应中,增加水的量能加快反应速率 C2SO2O22SO3反应中,SO2不能全部转化为 SO3 D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盐酸反应制取 CO2,用碳酸钙粉末比用块状碳酸钙反应要快 解析:选 B A 项,使用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B 项,水的量的多少不影响钠与水的 反应速率;C 项,可逆反应不能进行到底;D 项,

24、增大固体物质的表面积能加快化学反应速 率。 2化学能与热能、电能等能相互转化。关于化学能与其他能量相互转化的说法正确的 是( ) A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B铝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低 C图所示的装置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D图所示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解析:选 A 旧化学键断裂吸收能量,新化学键形成放出能量,所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 化的主要原因是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A 项正确;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 量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 B 项错误; 图所示的装置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 不能构成原电池, 因此不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 项错误;图所示的反应中

25、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 总能量,为放热反应,D 项错误。 3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2A(g)B(g)C(g)D(g)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 AC 的生成速率和 B 的消耗速率相等 Bv正(A)2v正(B) C2v正(A)v逆(B) D反应混合物中 A、B、C、D 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 解析:选 D A 项,B 是反应物,C 是生成物,在任何情况下 C 的生成速率和 B 的消 耗速率相等,因此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错误;B 项,v正(A)2v正(B)中,v 都 表示正反应方向,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处于平衡状态,错误;C 项,当 v正(A)2v逆(B)时反应 达平衡状态,而 2v正(A

26、)v逆(B)表示的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错误;D 项,反应混合物中 A、B、C、D 的质量分数不再发生变化,反应处于平衡状态,正确。 4已知:1 mol H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436 kJ 的能量;1 mol I2蒸气中化 学键断裂时需要吸收 151 kJ 的能量;由 H 原子和 I 原子形成 1 mol HI 分子时释放 299 kJ 的能量。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I2蒸气比 H2分子稳定 B2 mol HI(g)发生分解反应吸收 11 kJ 热量 CHI 与 NaOH 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 D0.5 mol H2(g)与 0.5 mol I2(g)完全反应释放出 5.5 kJ

27、 热量 解析:选 A H2分子共价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比 I2蒸气分子共价键断裂时吸收的热量 多,H2分子比 I2蒸气稳定,A 选项错误。选项 B,设反应为 2HI(g)=H2(g)I2(g),则吸收 的热量2E(HI)E(HH)E(II)2 mol299 kJ mol 11 mol436 kJ mol11 mol151 kJ mol 111 kJ。选项 C,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选项 D,根据选项 B 的计算可 知正确。 5在密闭容器里,通入 a mol A(g)和 b mol B(g),发生反应 A(g)B(g)=2C(g),当改 变下列条件时,反应速率不变的是( ) A降低温度 B保持容器的

28、体积不变,增加 A(g)的物质的量 C保持容器的压强不变,充入氦气 D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充入氦气 解析:选 D A 项,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B 项,保持容器的体积不变, 增加 A(g)的物质的量,即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故错误;C 项,保持容器的压 强不变,充入氦气,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故错误;D 项, 加入氦气,容器的体积不变,则反应物的浓度不变,所以反应速率不变,故正确。 6.如图为某课外小组自制的氢氧燃料电池,a、b 均为石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a 电极是负极,该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总反应方程式为 2H2O2=2H2O Cb

29、极反应是 O24H 4e=4H 2O D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绿色能源 解析:选 C 通入 H2的电极为负极,通入 O2的电极为正极,即 a 极为负极,发生氧化 反应,A 正确;总反应式为 2H2O2=2H2O,B 正确;O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KOH 溶 液为电解质溶液,电极反应式为 O22H2O4e =4OH,C 错误;该电池能量转化率高, 且无污染,属于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绿色能源,D 正确。 7下列各组反应(表中物质均为反应物)在反应刚开始时,放出 H2的反应速率最大的是 ( ) 选 项 金属(粉末状)及 其物质的量/mol 酸的浓度及体积 反应 温度/ A Mg 0.1

30、6 mol L 1 硝酸 10 mL 60 B Mg 0.1 3 mol L 1 盐酸 10 mL 60 C Fe 0.1 3 mol L 1 盐酸 10 mL 60 D Mg 0.1 3 mol L 1 硫酸 10 mL 60 解析:选 D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反应物的性质,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 所以 C 项放出氢气的反应速率最小。A 项,Mg 与 HNO3反应不会产生氢气,B、D 两项中 只需比较 c(H )的大小即可,而盐酸为一元强酸,硫酸为二元强酸,故相同浓度的盐酸与硫 酸,硫酸中的 c(H )大于盐酸中的 c(H),D 项符合题意。 8将 V1 mL 1.00 mol L

31、1 HCl 溶液和 V 2 mL 未知浓度的 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 记录溶液温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 V1V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 22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能转化为热能 CNaOH 溶液的浓度约为 1.0 mol L 1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解析:选 B 分析表中数据,当加入盐酸 5 mL、NaOH 溶液 45 mL 时,反应后温度为 22 ,故实验时环境温度低于 22 ,A 错误;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B 正确;加入 HCl 溶 液 30 mL 时反应放热最多,此时酸碱正好完全中和,c(NaOH)1.0 m

32、ol L 130 mL 20 mL 1.5 mol L 1,C 错误;有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放热反应,如 H 2还原 CuO 为吸热反应, D 错误。 9反应 C(s)H2O(g)CO(g)H2(g)在一可变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条件的 改变对其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的是( ) 增加 C 的量 将容器的体积减小一半 保持体积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 保持压强不变,充入氮气使体系的体积增大 A B C D 解析:选 C C 为固态物质,增加其用量对反应速率几乎无影响,正确;容器体积减 小,则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加快,错误;充入氮气使体系的压强增大,容 器体积不变,混合物中各组分

33、浓度保持不变,化学反应速率不变,正确;保持压强不变, 充入氮气使体系的体积增大,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错误。 10.Mg- H2O2电池是一种化学电源,以 Mg 和石墨为电极,海水为电解质溶液,示意图 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石墨电极是该电池的正极 B石墨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Mg 电极的电极反应式:Mg2e =Mg2 D电池工作时,电子从 Mg 电极经导线流向石墨电极,再由石墨电极经电解质溶液流 向 Mg 电极 解析:选 D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是阴阳离子的定向移动,故 D 不正确。 11在一定温度下,将 1 mol A 和 2 mol B 放入容积为 5 L

34、的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A(s)2B(g)C(g)2D(g)。 5 min 后达到平衡, 测得容器内 B 的浓度减少了 0.2 mol L 1, 则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 5 min 内该反应用 C 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0.02 mol L 1 min1 B平衡时 B 的转化率为 50% C平衡时 B 的体积分数约为 33.3% D初始时的压强与平衡时的压强比为 45 解析:选 C 5 min 内容器内 B 减少 0.2 mol L 1,则生成 C 为 0.1 mol L1,即 v(C) 0.1 mol L 1 5 min0.02 mol L1 min1,A 正确;反应消耗

35、B 为 0.2 mol L15 L1 mol, 平衡时 B 的转化率为1 mol 2 mol100%50%,B 正确;平衡时消耗 1 mol B,生成 0.5 mol C 和 1 mol D, A 是固态, 平衡时 B 的体积分数为 1 mol 1 mol0.5 mol1 mol100%40%, C 错误; 由于 A 是固态,初始与平衡时的压强比为 2 mol 1 mol0.5 mol1 mol45,D 正确。 12 铅酸蓄电池的两极分别为 Pb、 PbO2, 电解质溶液为硫酸, 放电时的反应为 PbPbO2 2H2SO4=2PbSO42H2O,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Pb 为正极被氧化 B

36、SO2 4只向 PbO2处移动 CPb 电极质量减少 D电解质溶液的 pH 不断增大 解析:选 D 由铅酸蓄电池的总反应 PbO22H2SO4Pb=2PbSO42H2O 可知,Pb 为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被氧化,故 A 错误;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 子硫酸根向负极 Pb 极移动,故 B 错误;Pb 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 Pb2 ,结合硫酸根离 子生成硫酸铅附着在 Pb 电极上,所以 Pb 电极质量增加,故 C 错误;由铅酸蓄电池的总反 应可知,硫酸被消耗,pH 不断增大,故 D 正确。 13.某实验探究小组研究 320 K 时 N2O5的分解反应:2N2O54NO2O2。如图

37、的坐标 曲线是该小组根据所给表格中的实验探究数据绘制的。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t/min 0 1 2 3 4 c(N2O5)/(mol L 1) 0.160 0.114 0.080 0.056 0.040 c(O2)/(mol L 1) 0 0.023 0.040 0.052 0.060 A.曲线是 N2O5的变化曲线 B曲线是 O2的变化曲线 CN2O5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DO2的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解析:选 C 结合表格中 N2O5和 O2的最初浓度值可知曲线、分别是 O2、N2O5的 变化曲线,A、B 两项错误;利用表格中数据可以计算,无论是用 N2O5,还是用 O2得

38、出的 反应速率都随反应时间的增多而减小,而随着反应时间的增多,N2O5的浓度减小,O2的浓 度增大,故 C 项正确,D 项错误。 14据最近媒体报道,化学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充电锌- 空气电池,这种电池的电解 质溶液为 KOH 溶液,储电量是锂电池的五倍,而且更安全、更环保,其反应原理为 2Zn O24KOH2H2O 放电 充电 2K2Zn(OH)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Zn2e 4OH=Zn(OH) 2 B放电时,电路中通过 4 mol 电子,消耗 22.4 L 氧气 C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 OH 浓度逐渐增大 D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 K 向正极移动,且发生氧化反

39、应 解析:选 C 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 Zn4OH 2e=Zn(OH)2 4,选项 A 错误;放 电时,电路中通过 4 mol 电子,则消耗标准状况下 22.4 L 氧气,选项 B 错误;充电时,电 解池阴极反应为 Zn(OH)2 42e =Zn4OH,电解质溶液中 c(OH)逐渐增大,选项 C 正 确;充电时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即充电时,电解质溶液中 K 向阴极移动,选项 D 错误。 15.一定条件下,将 3 mol A 气体和 1 mol B 气体混合于固定容积为 2 L 的密闭容器中, 发生反应:3A(g)B(g)C(g)2D(s)。2 min 末该反应达到平衡,生成 D 的物质的量随 时

40、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时,该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状态 B2 min 后,加压会使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变慢 C反应过程中 A 和 B 的转化率之比为 31 D开始到平衡,用 A 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0.3 mol L 1 min1 解析:选 D 产物 D 为固体,因此容器体积恒定时,若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则 混合气体的质量一定不再改变,反应一定达到平衡状态,A 项错误;若缩小体积增大压强, 正、逆反应速率均加快;若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与反应无关的气体,虽然容器总压强增大, 但体系内各物质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B 项错误; 3A(

41、g) B(g)C(g)2D(s) 起始/mol 3 1 0 0 转化/mol 1.2 0.4 0.4 0.8 平衡/mol 1.8 0.6 0.4 0.8 A 的转化率为1.2 mol 3 mol 100%40%,B 的转化率为0.4 mol 1 mol 100%40%,二者之比为 11,C 项错误;v(A) 1.2 mol 2 L2 min0.3 mol L 1 min1,D 项正确。 16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校化学小组用实验的方法进行探究:他们只利用 Cu、Fe、Mg 和不同浓度的硫酸(0.5 mol L 1、2 mol L1、18.4 mol L1)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 影响化学

42、反应速率的因素。 甲同学研究的实验报告如下表: 实验步骤 现象 结论 分别取等体积的 2 mol L 1 的硫酸于试管中; _ 反应速率:MgFe,Cu 不反 应 金属的性质越活泼, 反应速率 越快 (1)表中实验步骤为_。 (2)甲同学的实验目的是_;要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还需控制的实验 条件是_。 乙同学为了更精确地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定量实验。 (3)乙同学在实验中应该测定的数据是_ _。 (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应选用的实验药品是_;该实验中不选用某浓度 的硫酸,理由是_ _。 解析:(1)甲同学是探究几种不同金属本身的性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固体表面积 的大

43、小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因此要选用大小、形状相同的金属。(2)要达到甲同学的实 验目的, 需保证在相同的温度下进行该实验。 (3)乙同学是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利用图示装置完成实验,在实验中应测定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 体所需时间)。(4)乙同学完成该实验需要用到的金属是 Mg 或 Fe,用到 0.5 mol L 1 硫酸和 2 mol L 1 硫酸; 该实验中不能选用 18.4 mol L 1 硫酸, 因为 Mg 与 18.4 mol L 1 硫酸反应生成 SO2(有刺激性气味),Fe 在 18.4 mol L 1 硫酸中钝化,无法得出实验结论等。 答案:(1

44、)分别投入大小、形状相同的 Cu、Fe、Mg (2)研究金属(或反应物)本身的性质与反应速率的关系 温度相同 (3)一定时间内产生气体的体积(或产生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时间) (4)Mg(或 Fe)、0.5 mol L 1 硫酸、2 mol L 1 硫酸 常温下 Mg 与 18.4 mol L 1 硫酸反应 生成 SO2,Fe 在 18.4 mol L 1 硫酸中钝化 17.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电极 a 为 Al,电极 b 为 Cu,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 _。 (2)当电极 a 为 Al,电极 b 为 Mg

45、,电解质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时,该电池的正极为 _(填“a”或“b”)。当反应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 224 mL 气体时,消耗的电极质量为 _g。若电解质为稀硫酸溶液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_。 (3)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将燃料和氧化剂(如O2)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现设计一燃料电池,以电极 a 为正极,电极 b 为负极,甲烷为燃料,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电 解液,则甲烷应通入_极(填“a”或“b”,下同),电子从_极流出,a 极的电极 反应式为_。 解析:(1)此时 Al 为负极,Cu 为正极,正极是 H 被还原放出 H 2,电极反应式为 2H 2e =H 2。 (2)NaOH 溶液为电解质溶液时,a(Al)为负极,b(Mg)为正极,根据 2Al2NaOH 2H2O=2NaAlO23H2和生成标准状况下 224 mL H2, 可求出消耗 Al 的质量为 0.18 g。 若 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时,Mg 作负极,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人教版(新教材) > 必修第二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