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布局谋篇》课件(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

上传人:理想 文档编号:157253 上传时间:2020-10-16 格式:PPTX 页数:38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写作《布局谋篇》课件(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写作《布局谋篇》课件(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写作《布局谋篇》课件(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写作《布局谋篇》课件(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写作《布局谋篇》课件(2020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写作 布局谋篇 1. 综合所学课文,初步了解常见的布局谋篇的原 则、方法。 2. 明确布局和谋篇的要求,学会运用恰当的结构 形式进行写作。 3. 学习运用布局和谋篇的方法,合理谋划文章结 构,努力提升写作水平。 目标导航 一、古老的建筑、独特的物产、美丽的传说 这些都可能是你家乡的名片。试以家乡的 名片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文题展示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见教材P61),从中 选择你感触最深的一点,自拟题目,自定文体, 把你的故事或感悟写出来。不少于600字。 三、我们每天都在路上。生活路上有欢笑, 学习路上有艰辛,交友路上有甘甜,追求路上有 付出。在路上,我们有坚实的脚步,有丰富

2、的体 验,有无尽的期盼与思考。请以在路上为题 ,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1.文题一的写作要先列提纲,可以参考教材 第60页的思维导图来写,也可以自由发挥。通过 列写作提纲,使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完整。 写作要求 2.文题二侧重选材和立意。根据自己确定的 立意,先搜集相关材料,然后思考这些材料使用 的先后和详略,列出写作提纲,并据此写作。 3.写作文题三,可以围绕“在路上”多思考 几种可能的立意,分别确定写作思路及篇章结构 ,然后与同桌交流,选取最佳的一种来写作。写 作过程中仍要列出提纲,以使自己的写作思路更 加清晰。 文章的布局和谋篇,通俗地讲,就是如何组织 材料,如何编排内容。

3、布好局、谋好篇,就可以把 血肉(即文章的材料)和灵魂(即文章的中心)有 机地结合起来,使文章更加生动出彩。文章的布局 和谋篇主要包括开头、详略、过渡、照应、结尾等 几个方面。 技法点拨 1.写好开头 一篇优秀的作文,要想吸引读者,首先要重视 开头。文章开头可以简洁明快、单刀直入,也可以 设置悬念,吸引读者注意,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等。 文章的开头方式有很多,易于掌握及操作的有以下 几种:开门见山式、设置悬念式、描写抒情式、环 境渲染式。 2.详略得当 详写,就是把与中心关系密切的内容写得具体 些、详尽些;略写,就是把与中心关系不太密切的 内容写得概括些、简略些。详略得当,能使文章中 心明确,重点突

4、出。 如阿长与一文对长妈妈身上的一 些毛病,如喜欢“切切察察”、睡觉摆“大”字等 写得比较简略;而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这 件事集中体现了她对“我”的关爱,这种关爱是文 章表达的重点,所以作者对这件事写得很详细。这 样安排,使文章点面结合、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文章的过渡 一篇好文章,既要结构匀称稳当,又要文气贯 通、衔接自然、上下连贯。这就需要做好过渡。过 渡常常用在从一层意思转到另一层意思的衔接处, 由总到分、由分到分、由分到总的连接处,倒叙、 插叙的完结处。 如何过渡呢?这就像给文章“架桥”,小河架 小桥,大河架大桥。当转换并不复杂时,可用词语 或短语过渡。

5、如表示时间的“一会儿”“霎时”“ 到了中午”;表示地点的“后面”“到了半山腰” ;关联词语“但是”“然而”等。当转换较为复杂 时,可用句子来过渡。 如爸爸的花儿落了中,“自从六年前的那 一次,我何曾再迟到过”,是顺叙插叙交接时的过 渡。当前后意思转换很大时,可用段落来过渡。 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不知道 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是“百草园”和“三 味书屋”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 用,使两部分衔接紧密,不突兀。 4.文章的照应 照应是指文章前后内容的相互关照和呼应。简 单地说,就是前面说的,在后面要回应一下;后面 说的,在前面要先交代一下。这样可以使文章前后 内容紧密地联系起来

6、,使结构更紧凑,中心更加突 出。常见的照应方法有三种:文题照应、首尾照 应、前后照应。 5.收好结尾 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 味。成功的结尾,能使读者更深入、更透彻地理解 文章内容,进一步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精彩的结 尾,能唤起读者的思考与共鸣,增强文章的感染 力。 家乡的名片 闲暇时,总喜欢独自去家乡的竹林里走走。竹林, 就是我家乡的名片。 不知何时,枝头的绿叶褪去了苍翠,染上了点点黄 斑。它们曾经丰盈的身体渐渐消瘦枯涩,那点点黄斑既 像蓄满的岁月的回忆,又像盛满的春夏的歌吹。终于, 在飒飒 范文示例 开篇点题立意,说明家乡的名片是竹 林。 文题一例文 对比,用一般树木的枯

7、黄飘 落与后文竹子的绿意葱茏相对 比,突出家乡竹子的特征。 的风中,黄透的叶儿静静地纷飞、飘落,恍如一只只翩 跹的蝴蝶,旋舞于空中,炫示着生命最后的辉煌。最后 ,叶儿袅袅地投入大地母亲的怀抱。 屋后的竹林依旧绿意葱茏,就像一位永葆青春的女 子,时光在她光洁的脸上留不下一丝痕迹。竹林里清 幽、静谧,引得那好奇的阳光拼命地往竹林里钻,想去 揭开竹林深处神秘的面纱。哪知竹林毫不退让,它用那 重重叠叠的叶片,编织了一层层森严的盾牌,竭力捍卫 着脚下的领地。就这 运用比喻,让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样,阳光与竹林展开了一场拉锯战,从春到夏,自夏而 秋,强悍的阳光遭遇了竹林最顽强的抵抗。最后,虽有 阳

8、光钻入竹林深处,却也累得够呛,那一地的散金碎银 ,就像阳光沉重的喘息。 不知何时,地上已铺了层枯黄的竹叶,踩在上面, 软软的,还簌簌作响。我坐在竹林里,听着秋风在竹叶 的琴键上奏出温婉的旋律,轻轻的,细细的,有时像款 款的絮语,有时像幽幽的叹息,时而像流水潺潺,时而 像秋蝉啁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增添作品的生动性和文采。 啁这时疾时徐、时高时低的天籁之音,将我带入一 个宁谧渺远的意境之中,如泛舟江河,任意东西;似乘 奔御风,行止随心。就在我意醉神迷之时,一片调皮的 竹叶在我额上轻轻一吻,又急急躲开。也许是用力太猛 ,有的竹叶跌落地上时还要滚上几滚,然后再惬意地躺 下,进入香甜的梦乡,去重温春日

9、的绚丽、夏日的灿烂 来年的枝头,定然会重现它们俏丽的身影,倾情演 绎又一个生命的绝响。 写在竹林里的惬意和享受,也是推介竹林 是名片的原因,惹人向往。 眼见夕阳西去,林间的光斑越来越淡,竹枝间传来小 鸟热烈而欢快的交谈,是在交流一天新奇的见闻,还是在 炫耀一天丰硕的收获?我不得而知,只是不时瞅见它们在 竹枝间追逐、跳跃。有时候它们也用小黑豆似的眼睛,瞅 一瞅我这个擅入者;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对我不屑一顾。 我慢慢地站起身,踩着软软的竹叶,缓缓地向家里走 去,将这一片宁静还给可爱的小鸟们。 这就是我家乡的名片,你喜欢吗? 结尾再次点题, 点明题旨,照应开 头,首尾圆合。 名师总评: 这篇习作的主要

10、亮点有:一是选取家乡富有代表 性的景物“竹林”作为名片,展现竹林的美景,表达 了作者对竹林的喜爱与眷恋;二是布局谋篇精巧。全 篇以时间为线,走进竹林,在竹林,离开竹林,条理 清楚,层次分明;三是意境美好。作者对竹林景象的 描绘,运用多种感官,给人带来愉悦的视听感受。另 外,实写、虚写相交融的写法,让读者在领略美景的 同时,产生悠远的遐思,从而增添了景物的韵味。 懂得分享 分享,是一种品德;分享,是一种智慧;分享,更 是一次心的交流。懂得分享,便如海上的帆船有了风的 助力,便如成功的路上有了明灯的指引。赠人玫瑰,手 有余香,但你是否真正懂得了分享? 分享在于心。只有真心想分享时,才算得是真正的

11、分享。一个因为某种目的而分享的人永远得不到分享的 快乐。 运用排比,引出文章观 点。 文题二例文 那只是阴谋,是心灵上的欺骗。培根曾说过:“如果你 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如果你把忧 愁向一个朋友倾诉,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它的意思 是当你与别人分享喜悦,你将拥有两份喜悦;当你与别 人分享哀伤,你的哀伤也会减半。人多力量大,将哀伤 分享,也是在另一面解决哀伤。 我记得从前听说过一则故事。桃园里有一片桃树林 ,春天,一群勤劳的小蜜蜂来到这里采蜜,几乎所有的 树都 引用名言,证明自己的观点。 将花蜜给了蜜蜂,因为这样,到了秋天才能结出好吃的桃 子,但有一棵自私的桃树却怎样也不愿意把花

12、蜜献出去, 每当有蜜蜂前来采蜜时,它便用树枝赶走它们。到了夏天 ,它成了所有树中最高最茂盛的一棵。但是到了秋天,其 他桃树都结出又大又甜的桃子,唯独它结的又小又苦,最 终人们将它砍倒了。正是因为它的自私,才导致了最终的 结果。通过讲述桃树不愿分享花蜜的故事, 从反面论证文章观点。 树如此,更不用说人了。分享是一架天平,你给予 他人多少,他人便回报你多少。相反,如果你是一个自 私的人,那么你就永远也不会得到真正的快乐,永远交 不到知心的朋友。一个不懂得分享的人又怎能祈求他人 与自己分享。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懂得与别人分享 ,别人才会与你分享。 分享其实并不难,只要你懂得了分享,便会受益匪 浅。

13、 总结全文。 名师总评: 这篇习作开篇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引出“懂 得分享”的观点,之后通过引用名言和故事来证明 观点,最后说明要你懂得了分享,便会受益匪浅。 全文层层推进,结构条理,思辨性强,是一篇不错 的习作。 在路上 人,行走在路上;时间的脚步,行走在路上;历史 的车轮,行走在路上;世间的一切,都行走在路上。起 点与终点之间的路,或平坦或曲折或阳光细雨或荆棘丛 生,有的路似乎永远也望不到终点。在路上的一切,有 的是为了到达路的终点,有的则在乎行走在路上的过 程。终点的征服感与成功感,过程的丰富感与惬意感, 究竟哪一种更为重要呢? 由世间一切都行走在路上,进而提出终点 和过程哪一个更重要的

14、问题,引起读者思 考。 文题三例文 之一,驼铃悠悠 丝绸之路的驼铃声,曾几个世纪地来往于中国内地 与西域之间,那驼铃声所带来的,不仅是丝绸之路的繁 盛与辉煌,还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 相互交融,形成西域今天浓厚的文化底蕴。古时的丝绸 之路,作为连通内地与西域的重要枢纽,其繁华可想而 知,各地商人的驼队带来异地的各种商品,品种繁多, 花色多样。而西域与内地之间的交流也便在这悠悠的驼 铃声中展开。内 采用小标题的结构构思,纲举目张,条理清楚。 地的蚕桑丝织通过丝绸之路流入西域,西域的高昌乐也 通过丝绸之路流入内地。各种经济和文化的相互碰撞, 成就了丝绸之路的辉煌。 随着新的交通工具的

15、普及,新的道路的开通,辉煌 的丝绸之路开始走向衰败,终于走到了路的尽头。虽然 丝绸之路现在早已不复存在,这就是它的结果,但是在 它的发展过程中,对融合内地与西域所起到的作用,却 是永远无法消失的,就如同那驼铃声,虽然早已耳闻不 见,几百年 来却依然在人们的心中悠悠地响着。 之二,反弹琵琶 如果说丝绸之路的发展如清茶一般韵味深远,那么 当今的科学技术就似烈酒一般猛烈迅速。报纸上、电视 上,无处不在报道新的科技成果:“克隆羊”的诞生、 基因组密码的破译、新型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然而, 科技的发展速度太快,在前几年十分重要的成果,过几 年可能便被新的成果所取代而被大多数人遗忘。但是我 们不能否认, 由丝

16、绸之路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所起的 作用无法消失,说明“在路上”的重要性。 运用过渡句, 自然过渡到当今 科学技术的发 展。 它也曾经为我们带来了诸多的便利,也是历史的功臣。如 果把它的产生、发展、灭亡看作一条路的话,产生是起点 ,灭亡是终点,那么它的最美在路上。 科学的发展永无止境,我们无法预测它的尽头亦或是 终点是什么,但我们只知道,在它的发展之路上,它展现 出了最迷人的风采。 之三,我的思考 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起点在脚下,终点在罗马 , 科学的发展没有终点,最迷人的风采是在发展路 上。 最短的路只有一条,精彩的路却不只一条。结果都相同 ,过程却各有不同。有的人在和风细雨中走过,有的人

17、在 狂风暴雨中走过,当他们到达终点,最令他们难以忘怀的 恐怕还要属路上或精彩或浪漫或孤独或危险的种种体验, 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亲身的感受、亲自的领悟,而这 种路上的感受和领悟,往往比结果和终点更美丽更刻骨铭 心。 所以我说,最美在路上! “最短的路只有一条,精彩的路 却不只一条”,观点新颖。 总结全文,再次回扣主题,照应前文,深化中心。 名师总评: 这篇习作采用总分总的结构模式,先提出终点 和过程哪个最美的问题,然后选取采用之一、之 二、之三三个小标题,引出不同的认识,三部分内 容,并列呈现,条理清楚,布局精美。最后用一句 话归纳全文,再次回扣主题,照应前文。全文结构 纲举目张,条理清楚,

18、显示出小作者布局谋篇的精 巧。 中考真题 (2018海南)阅读下面三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材料一:2018年春节期间,一段名为牵妈 妈的手的微视频刷屏网络。视频中,习近平主 席牵着妈妈的手陪她散步的画面,传递着温馨, 散发着亲情,令人感动。 材料二:“晚清四大名臣”之一曾国藩,对 儿子每天的生活有严格规定:每天起床后,衣服 要穿戴整齐,先向伯、叔问安,然后把所有的房 子打扫一遍,再坐下来读书,每天练1000个字。 材料三:2018年1月29日,人民日报发布 微博文章:曾是高考状元的留美硕士写下万字书 信控诉父母,将12年不回家过春节,与家庭决裂 的根源归结为父母从小对自己的“过度关爱”。 称自己在长期压抑下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新 闻一出,引发网络热议。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主题; 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 字迹工整,书写规范,不少于5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 名。 【真题解说】 这是一道给材料作文题,所提供的三则材料贴 近学生生活。可选择的立意点有“孝心”、“亲情 ”、“感恩”、“陪伴”、“责任”等“家风”或 “家庭教育”方面。可以写记叙文,围绕自己熟悉 的立意点,叙述自己或他人的经历和故事,抒写自 己的真情实感;也可以写议论文,针对自己所选的 主题,提出论点,展开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九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