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5863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931.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3课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3课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课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3课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学案学案 3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课标要求 简述康有为、梁启超和孙中山关于民主的主要论述,比较其观点的异同。 一、对君主专制的反思明清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探索 1.代表人物及其主要主张 (1)黄宗羲 尖锐批判君主专制制度,提出“_”的民主思想。 为了限制专制君主滥用权力,提出了“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主张;认为国家首先应该重 “_”。 (2)顾炎武 大力抨击君主专制,批判“_”的天下观。 指出了亡国与亡天下是有区别的,提出“_,_”。 2.意义 (1)对两千年来的_进行了深刻反思,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朦胧的渴望。 (2)对于促进政治思想从传统向近代转换有较大的影响

2、。 深度点拨 黄宗羲和顾炎武的君主批判意识是在明清之际政治、经济天崩地裂的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强 烈冲击了君主专制统治,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当时的社会并未产生轰动效 应。 深化探究 材料一 是以其(君主)未得之(天下)也,屠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 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 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 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君 材料二 或曰:臣不与子并称呼?曰:非也。父子一气,子分父之身而为身。故孝子虽异身, 而能日近其气,久之无不通矣;不孝之子分

3、身而后,日远日疏,久之而气不相似。君臣之名, 从天下而有之者也。吾无天下之责,则吾在君为路人。出而仕于君也,不以天下为事,则君 之仆妾也;以天下为事,则君之师友也。夫然,谓之臣,其名累变。夫父子,固不可变者也。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原臣 思考 (1)根据材料一指出君主和天下百姓实际上是一种什么关系?作者的主张具有一种什么政治 倾向?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与传统的“民本”思想有何不同? 二、民权思想的启蒙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探索 1.背景:随着与西方资本主义的进一步接触,思想革命的先行者了解、吸收了西方个性解放 的思想以及_的原则。 2.代表人物:以_、梁启超、谭嗣同和严

4、复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 3.主要贡献 (1)康有为比较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民权观,认为人人有“自主之权”“自立之权”,主张 “_”,只有这样才符合天赋人权的“公理”。 (2)梁启超认为人人有自主之权的原则同_集中权力于一人,是完全对立的;抨击 专制集权,鼓吹资产阶级民主。 (3)谭嗣同积极宣传资产阶级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思想,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万恶之源,严厉 抨击为君主专制辩护的传统观念,提出“废君权,倡民权,变不平等为平等”的纲领性主张。 (4)严复吸收了卢梭的_和_的思想,传播资产阶级的天赋人权论, 认为君民关系实际上是一种_关系。 4.评价 (1)局限:只是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和民

5、主的向往,社会影响较为有限。 (2)积极:是后来资产阶级_的先声。 教材互补 在兴民权基础上,梁启超提出“新民”思想。他认为,要建设一个“新”的中国,必须先养 成“新”的国民。“新民”是指有爱国思想、尚武精神、社会公德、独立人格的新国民,而 不是中国传统时代的“臣民”或“良民”。在这里,“新民”是提高国民素质、走向民主政 治的第一步。这一主张在中国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岳麓版) 重点精讲 对康有为维新思想的评价 康有为利用儒家的权威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合理性,使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蒙上了一 层儒学的外衣, 为维新变法提供了合乎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论依据, 在当时的思想界产生了“大 飓风”和“

6、火山大喷发”般的巨大影响。康有为宣传维新思想的这一主要特点,既反映了他 敢于向封建传统思想大胆挑战的精神,以及向西方学习、主张变法改革和发展资本主义的强 烈愿望,也暴露了他在封建传统势力面前的软弱。应当说,康有为是“跪着造反”的,而且 在思想上还包含着浓厚的封建色彩。 深化探究 探究点 1 梁启超的民权思想 材料 梁启超指出,所谓立宪政体,就是“有限权之政体”。在这样的政体中,君有君之权, 同时,这一权力是受限制的;官有官之权,权力也是有限的;民权也不例外。那么,谁来“限 权”呢?在宪政国家中,宪法的权威超越一切。也就是说国家的最高裁量权在宪法,而不是 君主。 思考 (1)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梁

7、启超主张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梁启超民主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 (3)梁启超是中国近代思想发展史上的重要思想家。其思想主张有哪些? 探究点 2 谭嗣同的民权思想 材料 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 夫曰共举之,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夫曰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 谭嗣同仁学 思考 (1)材料认为“民”与“君”是什么关系?这种思想与哪位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最为相 似?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思想在辛亥革命中是如何得以体现的。 三、孙中山的民权思想 1.背景 (1)戊戌变法的失败,证明了由清朝统治者实现人民的各种权利是极不现

8、实的。 (2)孙中山认识到必须通过革命来实现人民的民主权利。 2.主要思想 (1)把革命的宗旨概括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其中_是核心。 (2)主张通过_革命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 (3)“五权宪法”原则是孙中山民权思想的基本内容,即在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基础 上,加上_和_,实行五权分立。 3.评价 (1)其民权思想中所包含的反专制、重民权、_及互相制约、彼此监督的一系列设 想,凝聚着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精华。 (2)其思想成为_的主要理论来源。 名师指津 维新派和革命派都宣扬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只是实现的方式不同:维新派在现实 政治中主张温和的改良主义(君主立宪),而革

9、命派主张暴力革命(民主共和制)。 重点精讲 为什么说孙中山的民主思想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 (1)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为核心,即实现民权主义。 (2)在这种制度下,人民能享有更多的民主权利和参政可能。 (3)从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看,是以暴力革命推翻清王朝,与保皇和改良的方式不同。 拓展延伸 孙中山认为五权分立是中国民主政治的基础,更进一步是要筹备一部完善的中华民国宪法, 使中国成为民族的国家、国民的国家、社会的国家。反映了孙中山力图扩大人民参与和监察 现行政治的权利的可贵意向。 深化探究 材料 思考 (1)孙中山在上述著作中提出了什么主张? (2)这种思想对促进中国社会

10、的进步起到了什么作用? (3)应如何评价孙中山的民主思想? 1.梁启超设想的民权政治的主要特点是( ) 人人有自主之权,各尽其力,各得其利 人人有自主之权与专制君主集权是完全对立的 尽应尽的义务,享能享的权利 其思想有利于中国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发育成长 A. B. C. D. 2.“盖自三权鼎立之说出,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人主尊 为神圣,不受责任,而政府代之故人君与千百万国民合为一体,国安得不强?”最有可 能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 A.顾炎武 B.张之洞 C.康有为 D.孙中山 3.梁启超曾指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 切要其

11、大成,在变官制”。这表明梁启超认为变法之本在于学习近代西方的( ) A.科学知识 B.选官制度 C.军事技术 D.教育与政治制度 4.下列思想观点与严复相符的是( ) A.废君权,倡民权,变不平等为平等 B.吸收了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的思想,倡导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C.君民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 D.主张以革命的方式,实现民权 5.孙中山的“五权分立”方案和西方国家通行的“三权分立”方案相比,增加了( ) 监察权 立法权 司法权 行政权 考试权 A. B. C. D.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张之洞声称:“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 工艺也。” 材

12、料二 在严复看来,崇尚自由是西方富强的深层原因。他认为,西方人讲“天赋人权”, 并在法律上获得了自由的权利,这为真正实现“黜伪崇祯”和“屈私为公”迈出了第一步。 在西方,自由是最基本的价值。西方所说的民主是捍卫自由的一种手段。 材料三 孙中山曾说:“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众生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 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中各体现了什么思想? (2)指出材料三中孙中山论述的三种革命与三民主义的关系? (3)材料二、三中民主思想的演变说明了什么? (4)三则材料中,三位代表人物的思想有何共同点?又有什么本质

13、不同? 提醒:完成作业 专题一 训练 3 答案精析答案精析 学习探究区 一、1.(1)天下为主,君为客 法治 (2)家天下 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2.(1)君主政治 深化探究 (1)君主是天下百姓的残暴的统治者和剥削者。反对腐朽的封建专制主义制度。 (2)传统的民本思想是在不危害专制君主的绝对统治的前提下,提出爱民、惜民的,而黄宗羲 的民主思想的基本理论前提是“天下(人民)为主,君为客”。这就把传统的君民关系颠倒了 过来。 二、1.自由、平等、民主 2.康有为 3.(1)人人平等 (2)专制君主 (4)社会契约论 人民主权论 社会契约 4.(2)民主革命思想 深化探究 探究点 1 (1)君主立宪

14、政体。 (2)经济基础:19 世纪末,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 史舞台;时代特征: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激起新的民族觉醒和救亡图存的新要求;思想 条件:早期维新思想的启蒙作用。 (3)兴民权,人人有自主之权;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 探究点 2 (1)关系:“君”由“民”选举产生;“民”可废除“君”。(若概括答出“主权在民”也可) 思想家:卢梭。 (2)体现: 推翻君主专制统治, 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答出“三民主义”或“民权主义”亦可)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 三、2.(1)民权 (2)暴力的流血 (3)考试权 监察权 3.(1)五权分立 (

15、2)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深化探究 (1)提出推翻满族贵族的封建专制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核定地价,平均地权。 (2)在该思想指导下,资产阶级举行了一系列革命活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 (3)孙中山的民主思想是以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为核心,大大超越了君主立宪制。 从实现政治目标的途径看,康有为、梁启超是保皇和改良,孙中山则要以暴力革命推翻清 王朝建立民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局限性: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三民主义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纲领等。 反馈训练区 1.B 其中是对特点的理解,不是特点本身,是意义。正确。 2.C 由材料中关键信息“国会立法”“政府行政”“人主总之”可

16、知其主张君主立宪制,由此推 出,C 项正确。 3.D 明确材料强调的“变科举”、“变官制”即要求变革教育与政治制度。 4.C A 项与谭嗣同相符;B 项中“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有误,严复并未超越资产阶级改良 主义范畴;D 项是孙中山的主张。故选 C。 5.D 西方国家通行的三权分立指的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权之间的分立和制衡。 6.(1)“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由为体,民主为用”。 (2)民族主义即民族革命,民权主义即政治革命,民生主义即社会革命。 (3)政治民主化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仁人志士的思想探索推动了中国民权的发展和中 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 (4)同:都主张向西方学习;都探索强国之路,寻求救国真理;都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情况下 出现的。 异:张之洞代表地主阶级,其思想为封建统治服务;严复、孙中山各代表资产阶级改良派和 革命派,主张实行民主政治,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选修2 近代社会的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