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5807 上传时间:2020-10-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3.1.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1.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1.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1.2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案(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时课时 2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农业生产活动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结合图文材料, 了解不同农业地域类型的分布状况、 主要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2.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认识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一、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1.农业地域的形成 地形和土壤条件一直是农业生产的重要基础,加上热量、光照、水分等条件的影响,共同导 致了农业生产的地域分异现象。 2.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分类 3.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及特点 (1)原始迁移农业 分布 热带雨林地区 生产过程 毁林、烧荒播种收获土地肥力减退再选新地块重复此过程 后果 生态环境破坏

2、严重 (2)传统旱作谷物农业 分布 温带大陆东岸及亚热带干旱山地 主要作物 以小麦为主,其次有大麦、燕麦、黑麦、谷子、高粱、玉米等 生产特点 生产过程需水量较少;灌溉条件十分重要;一般有饲养家畜的传统;农 业生产的历史悠久,人们在土地上精耕细作 存在问题 人口密度大,耕作强度高,丘陵山区水土流失严重,低洼地区因灌溉不 当引起土壤盐渍化 (3)现代混合农业 生产目的 以营利性生产为目的 分布 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欧洲、北美洲等地 生产特点 机械化程度高,人力使用较少,和城市市场及工业有密切关系 澳大利亚的现代混合农业 小麦绵羊业 种植谷物和放牧牲畜两种生产方式是互惠互利的;两种生产方 式在时间上

3、是互补的;两种生产方式的结合可以保证农场经济 收入稳定 思考 我国农耕区的家禽、家畜饲养属于混合农业吗?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混合农业 吗? 答案 我国农耕区的家禽、家畜饲养只作为副业,且绝大多数规模小,故不是混合农业。珠 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因地制宜地将甘蔗、果树、桑蚕的生产与养鱼有机结合起来,创造了 一种形式新颖的混合农业。 二、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地球面貌 农田取代了大片的森林和草原,除去不适于农业的沙漠、极地,以及高寒山地,地球表面的 大部分区域已由农业景观取代了自然景观。 2.影响生态环境 (1)改变人类对待天然植被的态度 森林是发展农田的障碍, 要扩大农田, 就要

4、砍伐森林。 此外, 草原也是拓展农田的开垦对象, 而且还受到过度放牧的压力。 (2)农业技术的采用给环境带来难以预想的变化 不合理的灌溉造成土壤盐渍化;大量使用农药,不仅杀死了农作物的害虫,也杀死了这些害 虫的“天敌”和其他生物,给生态系统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思考 在农业生产中是如何造成土壤盐渍化的? 答案 不合理的灌溉使地下水位上升, 蒸发作用把水中的盐分留在土壤表层, 从而造成土壤 盐渍化,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更为明显。 探究点一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澳大利亚墨累达令河流域某农场土地利用图。 1.材料图中中表示秸秆的是_,表示牧草的是_,表示羊粪的是 _,表示羊毛、羊肉的是_,表示增加

5、土壤肥力的是_,表示调节小 麦、绵羊生产规模的是_。 答案 2.判断澳大利亚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答案 现代混合农业。 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 小麦和牧草在农场面积中各占一定的比重。 3.该农场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的原因是_ _;该农场对市场的适应性_,收入波动较_;该农场种植的冬 小麦,收割期在_(选择填空)。 A.23 月 B.56 月 C.78 月 D.1112 月 答案 农场内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可以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此外,羊粪成 为麦田的肥料 强 小 D 4.读下面“两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表”,回答(1)(2)题。 地区 种植业 比重 畜牧业 比重

6、商品率 投入劳动 力数量 86% 14% 20% 多 45% 55% 90% 少 (1)与材料中农业地域类型相符的是_地。 (2)另一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 A.传统稻作农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种植园农业 答案 (1) (2)A 三种农业地域类型概况 农业地 域类型 原始迁 移农业 传统旱作 谷物农业 现代混 合农业 概念 以迁移为特点的、 比较 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 以种植旱作谷物为主 的、自给自足式的农业 将饲养牲畜和谷物生 产有机结合起来的现 代农业 生产 对象 热带作物 小麦等粮食作物,大豆 等豆类作物,棉花、烟 草等经济作物, 牛、 羊、 马、猪等牲畜 小麦等

7、粮食作物, 牛、 羊等牲畜 生产 特点 不用畜力、少用工具, 生产技术极简单, 无固 定土地 定居农业;需水量少, 但需灌溉;有饲养家畜 的传统;精耕细作 同时种植粮食作物和 放牧牲畜,两种生产 方式互惠互利、时间 上互补 主要 分布区 非洲、 南美洲及太平洋 岛屿中的热带雨林地 区 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 亚热带干旱的山地 西欧、北美、澳大利 亚、新西兰、南非等 分布区 的经济 状况 贫穷、落后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发达国家或地区 拓展提升 几种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 域类型 分布地区 农业生产特点 农业区位条件 传统稻 作农业 东亚、南亚、东南亚 的季风区,以及东南 亚的热带雨林区 精耕细作、

8、小农经营、生 产规模小、机械化水平低、 单产高、商品率低 高温多雨的气候,地形 平坦,河网密布,水源 充足,劳动力充足,种 植经验丰富 商品谷 物农业 美国、加拿大、阿根 廷、澳大利亚、俄罗 斯、乌克兰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 高、商品率高 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 的交通运输、地广人稀、 高度发达的工业、先进 的科学技术 大牧场 畜牧业 美国、澳大利亚、新 西兰、阿根廷、南非 等国的干旱、半干旱 气候区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 专业化程度高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草场面积大;地广人稀, 土地租金低;距离海港 近,交通条件改善;冷 藏技术的提高 乳畜业 北美五大湖周围地 区、西欧、中欧、澳 大利亚

9、、新西兰 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 集约化程度高、多分布在 大城市周围 适宜多汁牧草的生长; 人口、城市密集,市场 需求量大;交通便利, 经济发达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地区养羊业“牧区繁殖,农区育肥”的生产模式。读图,回答12 题。 1.该生产模式( ) A.主要是依靠降水发展种植业 B.既发展种植业也发展畜牧业 C.农业区夏季向牧区提供牧草 D.畜产品由牧区直接进入市场 2.随着该模式的推广( ) 农牧业形成良性发展 草原载畜量得到极大提高 人口大量迁入 牧区抵御灾害能力增强 农业生产更适应市场变化 吸引农畜产 品加工企业落户 A. B. C. D. 答案 1.B 2.D 解析 第 1 题,由图

10、可知,草原牧区与灌溉农业区利用各自的优势,相互协作,既发展种植 业,又发展畜牧业,促进了双方的共同发展;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较少,发展种植 业主要依靠的是河流水和高山冰雪融水; 夏季牧区草场资源充足, 冬季草木枯黄, 饲料不足, 农业区多在冬季向牧区提供牧草; 畜产品经灌溉农业区之后才进入市场, 并不是由牧区直接 进入市场。第 2 题,该模式的推广会促进农牧区的良性发展,牧区冬季能得到农业区的牧草 供应,减轻雪灾时草料不足带来的损失,故正确;该模式使农牧区的农畜产品与市场的 紧密度提高,使农业生产更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同时会吸引农畜产品加工企业落户,故 正确; 载畜量从根本上是受草原本身条

11、件的制约, 故该生产模式的推广并不会极大地提高草 原的载畜量,排除;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且就业机会较少,该模式的推广不会使人口大 量迁入,排除。 探究点二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甲地为宁夏中卫市, 系我国最大的硒砂瓜种植基地。 该地区硒砂瓜富含多种氨 基酸和硒、锌、钙、钾等对人体健康有益的微量元素。硒砂瓜个大、瓤红、汁甜,被国家绿 色发展中心认证为 A 级绿色食品,当地农民创造出了压砂种瓜这一节水保墒的旱作农业种 植模式,即在土地上压一层砂砾,铺上一层薄膜,瓜苗就从石头缝里“蹦”出来,有效地提 高了瓜的质量和产量。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示意图

12、和甲地的气候图。 1.甲地种植硒砂瓜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 答案 地处中纬度内陆地区,昼夜温差大,光照强;靠近河流,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 富含硒等微量元素;地处河谷地带,地势平坦。 2.甲地“压砂种瓜模式”对当地西瓜生长的有利影响是什么? 答案 砂砾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西瓜糖分的积累;砂砾可以减少水分蒸发,保持土壤水 分;减少风沙造成的土壤养分流失。 3.结合当地自然环境,分析过度扩大硒砂瓜的种植面积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答案 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土地退化、肥力下降;广泛使用杀虫剂导致土壤、农作 物污染;大量施用化肥使土壤板结;加重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农业生产活动对地

13、理环境的影响 (1)在合理的农业生产强度下,土地等资源可以为人类提供持续服务。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强 度、生产方式及生产技术等,会导致自然环境被破坏,引起生态环境问题。 (2)与农业生产活动有关的生态环境问题的分布、成因与措施 问题 主要分布地区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 治理措施 水土流失问题 黄土高原和南方 低山丘陵地区 季风气候降水集 中、多暴雨,地 表植被稀少,地 形坡度大或土质 疏松等 植被的破坏、 不合 理的耕作制度及 开矿等 治理的措施是压 缩农业用地,扩 大林、草种植面 积,植树造林; 实行小流域综合 治理 荒漠化问题 西北地区(新疆、 青海、内蒙古等 地) 全球变暖、气温 升高、 蒸发

14、旺盛, 地处内陆地区、 降水稀少 过度放牧、 过度樵 采、过度开垦、水 资源的不合理利 用 制定草场保护的 法律、法规;加 强管理;控制载 畜量;加强“三 北防护林”建 设;退耕还林、 还牧;建设人工 草场;推广轮牧 制度等 干旱缺水问题 华北、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地处 温带季风气候 区,年降水总量 较少,河流径流 量小,降水变率 大,春季蒸发旺 盛;西北地区: 华北地区: 人口稠 密、工农业发达、 需水量大、 水污染 严重,浪费多,利 用率低等; 西北地 区:过度放牧、过 度樵采、 过度开垦 南水北调;修建 水库;控制人口 数量、提高人口 素质;减少水污 染;减少浪费, 提高利用率;限 制高

15、耗水工业的 地处温带大陆性 气候区,全年降 水稀少 等 发展;发展节水 农业; 采用滴灌、 喷灌农业灌溉技 术, 提高利用率; 实行水价调节, 树立节水意识; 海水淡化等 土壤次生盐碱 化问题 黄淮海平原、 宁夏 平原、河套平原 频繁的旱涝灾害 (黄淮海平原); 地势低洼;大气 降水少,以灌溉 水源为主等 不合理的灌溉及 不合理的水利工 程建设 引淡淋盐;生物 措施; 合理灌溉; 采取喷灌、滴灌 技术等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 34 题。 3.图中湖泊对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夏季降水增多 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 D.冬季气温增高 4.区域大规

16、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温室气体减少 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降低 D.草原生产量降低 答案 3.A 4.B 解析 第 3 题,该地为北美洲五大湖沿岸地区,湖泊水蒸发增加了大气中的水汽含量,使该 地降水增加,有利于夏季农作物生长。第 4 题,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会破坏植被,造 成森林覆盖率减小; 森林吸收温室气体能力降低, 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增加; 水土流失加剧, 河流含沙量增大,入湖泥沙量增加;此处发展乳畜业,草原生产量应增加。 下图为“我国某地农业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 1.图示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 ) A.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B.混合

17、农业 C.大牧场畜牧业 D.传统稻作农业 2.据图判断( ) A.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产忙季和闲季错开 B.箭头表示该地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 C.水热条件决定着该地农产品的类型和规模 D.该地最可能位于我国太湖平原 答案 1.B 2.B 解析 第 1 题,图示地区水产养殖业与种植业混合,其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第 2 题, 根据材料可知,该地适宜种植甘蔗,最可能位于我国珠江三角洲。图中的基塘农业充分利用 了自然界中的物质和能量, 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发展。 决定该地农产品类型和规模 的主导因素是市场。 下图表示辽宁西北部某地土地利用的变化。将该区域分为 25 个方格,每个方格中的两

18、个数字按左右顺序分别代表 1979 年和 2016 年土地利用类型。完成 34 题。 1耕地 2居民地 3湖泊 11 33 33 31 11 11 33 33 31 22 31 31 31 11 12 31 31 11 11 11 31 11 11 11 11 3.图示区域土地利用变化会导致( ) A.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 B.空气湿度明显增加 C.干旱、洪涝频率减小 D.水生生物物种增加 4.目前有利于促进图示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是( ) A.推广蔗基鱼塘 B.推广水稻种植 C.发展节水灌溉农业 D.发展大牧场畜牧业 答案 3.A 4.C 解析 第 3 题, 从图中可知该地土地利用变化主要

19、是围湖造田, 湖泊面积减小导致水生生物 物种减少,空气湿度减小,干旱、洪涝频率增大,土地次生盐渍化加剧。第 4 题,从材料中 可知该地位于辽宁西北部地区,纬度较高,不利于种植水稻和甘蔗,所以该地不能推广蔗基 鱼塘和水稻种植;该地有湖泊水灌溉,耕地较多,不适宜发展大牧场畜牧业,应该发展节水 灌溉农业。 5.读“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图和局部地区农业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小麦绵羊业的农业地域类型名称,并简述其主要优点。 (2)说明乙图所示地区发展农牧业生产的限制性因素,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现代混合农业。 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有效地利用时间安排农业 活动;农业生产具有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 (2)水源短缺。 合理利用墨累达令河等河流的水源;合理开发大自流盆地丰富的地下水 资源;将大分水岭东部丰富的水资源调入墨累达令盆地。 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麦绵羊业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墨累达令盆地 一带,为典型的混合农业。第(2)题,解决农牧业生产用水不足问题,主要从节约用水、合 理用水、跨流域调水等方面来考虑。另外,澳大利亚中部为大自流盆地,地下水丰富,可为 牲畜提供饮用水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中图版 > 必修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