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馆陶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15435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5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省馆陶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河北省馆陶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河北省馆陶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河北省馆陶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河北省馆陶县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 届高三生物月考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细胞内四种重要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 蛋白质:所有成熟细胞内都能合成的含氮有机物B. DNA: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也是能源物质C. 水:代谢活跃的细胞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高D. 无机盐:在细胞内含量少且均以离子的形式存在【答案】C【解析】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不能合成含氮有机物,A 项错误;DNA 仅是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不是能源物质,B 项错误;自由水含量较多,有利于物质的运输,细胞代谢活跃,C 项正确;大多数无机盐在细胞内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 项错误。2. 下列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

2、是A. 都含有 DNAB. 都能产生 ATPC. 都能产生HD. 都存在于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答案】D【解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 DNA,A 项正确;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二者都能产生 ATP,都能产生 H,B 项、C 项正确;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D 项错误。3. 如图所示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或运出有关物质的图解,其中钠泵是一种载体,能逆浓度梯度运输钠钾离子。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细胞膜上运输同一种物质的载体相同B. 细胞膜上同一种材质运输的物质可能不同C. 钠泵运输 Na+和 K+的过程不消耗能量D. 细胞呼吸强度对需要载体的跨膜运输都有影

3、响【答案】B【解析】据图可知,细胞膜上有两种运输 Na+的载体,A 项错误;细胞膜上同一种载体可运输 Na+和氨基酸,B 项正确;钠泵逆浓度梯度运输钠钾离子,需要消耗能量,C 项错误;细胞呼吸强度对需要载体的被动运输没有影响,D 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 Na+主要分布在细胞外, K+主要分布在细胞内,进而根据图中信息理解葡萄糖和氨基酸借助 Na+的顺浓度运输进入细胞内,属于协助扩散方式。4. 下列关于酶和 ATP 的说法正确的是A. 都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 都属于细胞内的生物大分子C. 细胞内酶和 ATP 的合成场所相同D. 细胞内 ATP 的水解需要酶的参与【答案】D【解

4、析】酶和 ATP 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A 项错误;ATP 不属于大分子,B 项错误;细胞内酶的合成场所主要是核糖体,ATP 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中合成,C 项错误;细胞内 ATP 的水解需要酶的参与,D 项正确。5. 如图所示过程可发生在人体肌细胞内,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和过程发生的场所均为细胞质基质B. 图中和过程涉及的酶与有氧呼吸的酶均不同C. 图中过程释放的能量均用于合成 ATPD. 人体其他细胞内不能进行图中的和过程【答案】A【解析】过程表示无氧呼吸,发生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A 线正确;图中过程涉及的酶与有氧呼吸的酶相同,B 项错误;图中过程释放的能量部分以热能的形式

5、散失,C 项错误;人体其他细胞内可以进行图中的和过程,D 项错误。6. 下列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 1)和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实验 2 )的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 1 为对照实验,实验 2 为对比实验B. 实验 1 中提取色素所用试剂为层析液C. 实验 2 中有氧组和无氧组的澄清石灰水都会变浑浊D. 实验 2 中酵母菌的培养液中含有直接供能的葡萄糖【答案】C【解析】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不需要设计对照,A 项错误;实验 1 中提取色素所用试剂为无水乙醇,不能用作层析液,B 项错误;实验 2 中有氧组和无氧组均会产生二氧化碳,均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 项正确;直

6、接能源物质是 ATP,D 项错误。7. 下列有关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 染色质经过复制形成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形成染色单体B. 染色单体的形成、消失分别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末期C. 染色体结构变异会使染色体上基因数目或排序发生改变D. 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1 条或 2 条 X 染色体【答案】C【解析】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形成染色体,A 项错误;染色单体消失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B 项错误;染色体片段增添或缺失会使染色体上基因数目变化,倒位和易位会导致基因排序发生改变,C 项正确;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1 条或 2 条 X 或 Y 染色体,D 项错误。8. 如图所示为动物细

7、胞有丝分裂中 5 个时期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时期 2 的细胞内含有 4 个中心粒B. 时期 3 的细胞中含有 2 个染色体组C. 时期 4 的细胞内核糖体较为活跃D. 时期 5 的细胞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答案】B【解析】时期 2 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含有 2 个中心体,4 个中心粒,A 项正确;时期 3 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含有 4 个染色体组,B 项错误;时期 4 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需要合成较多的蛋白质,核糖体较为活跃,C 项正确;时期 5 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末期,细胞膜缢缩,能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 项正确。9. 如图是神经细胞形成、衰老和凋亡过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8、A. 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B. 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均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衰老神经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减小、细胞体积增大D. 某个神经细胞衰老并不意味着动物组织、器官的衰老【答案】C【解析】神经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具有分裂能力,A 项正确;细胞分化和凋亡过程中均涉及基因的选择性表达,B 项正确;衰老神经细胞的细胞膜通透性增大,细胞体积减小,C 项错误;某个细胞衰老并不意味着动物组织、器官的衰老,D 项正确。10. 菟丝子细胞中没有叶绿体,是一种营寄生生活的高等植物。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 在生态系统中菟丝子属于生产者B. 菟丝子的细胞内无膜结构的细胞器有核糖

9、体和中心体C. 菟丝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离不开细胞膜上的受体D. 菟丝子具有补肾益精之功效,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答案】D【解析】菟丝子营寄生生活,生态系统中菟丝子属于消费者, A 项错误;菟丝子属于高等植物,细胞内无中心体,B 项错误;菟丝子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可以通过胞间连丝,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C 项错误;菟丝子的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 项正确。11. 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的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 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B. 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为自养型;后者无细胞

10、壁,营养方式为异养型C. 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D. 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的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答案】A【解析】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A 正确;硝化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变形虫属于真核生物,两者在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无核膜,B 错误;颤藻与发菜都属于原核生物,两者都不含叶绿体,但都含有光合色素,因此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D 错误【考点定位】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

11、态和结构的异同【名师点睛】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比较:类 别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一般 110um) 较大(1100um)细胞核无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核仁、染色体,只有拟核有成形的细胞核,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细胞质 只有核糖体,没有其它复杂的细胞器有核糖体、线粒体等,植物细胞还有叶绿体等细胞壁 细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 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增殖方式 二分裂 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可遗传变异来源基因突变 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核糖体,都含有 DNA 和 RNA 两种核酸等12. 用碘液、苏丹染液和双缩脲试剂测得甲、乙、丙三种植物的干种子中

12、三大类有机物颜色反应如下表,其中“+”的数量代表颜色反应深浅的程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种类试剂碘液 苏丹染液 双缩脲试剂甲 + + + + + + +乙 + + + + + + + +丙 + + + + + + +A. 乙种子中主要含蛋白质B. 碘液、苏丹染液和双缩脲试剂与相应的物质发生的颜色反应分别是蓝色、橘黄色和紫色C. 在观察颜色时有可能用到光学显微镜D. 这三种试剂的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答案】A【解析】乙种子中,用苏丹染液进行染色时,颜色反应最深,说明乙种子中主要含脂肪,A 错误;碘液用于检测淀粉,其颜色反应为蓝色;苏丹染液用于检测脂肪,其颜色反应为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用于检测蛋白质

13、,其颜色反应为紫色,B 正确;在鉴定种子是否含有脂肪时,要用到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C 正确;这三种试剂使用均不需要水浴加热,只有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性糖时,需要水浴加热,D 正确。13. 下列关于细胞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有几项ATP、脱氧核苷酸、核糖体共有的组成元素是 C、H、0、N、P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酶、激素、ATP 和神经递质等都是细胞中的微量高效物质,作用后都立即被分解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使受到抗原刺激的 B 细胞增殖叶肉细胞内的H都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用于暗反应 C3的还原A. 0 项 B. 1 项 C. 2 项 D. 3 项【答案】C【

14、解析】ATP 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核糖和三分子磷酸基团组成,含有 C、H、O、N、P,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磷酸组成,含有 C、H、O、N、P,核糖体由 RNA 和蛋白质构成,其中核糖核苷酸是由一分子含氮碱基、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组成含有 C、H、O、N、P,因此 ATP、脱氧核苷酸、核糖体共有的组成元素是 C、H、0、N、P,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线粒体内,不发生在内环境中,错误;酶不是微量的,可以重复使用,不是催化作用结束之后就失活,错误;T 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促进受到抗原刺激的 B 细胞增殖,正确;叶肉细胞内的H 在光反应阶段产生,用于暗反应,也可以在

15、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生成,用于第三阶段,错误,故选 C。14. 下图表示真核细胞某些结构的主要组成成分(图中字母是元素符号)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结构 1 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是由图中甲的种类和数量直接决定的B. 物质乙、丙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C. 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结构 2 上D. 结构 2 在有丝分裂时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答案】D【解析】根据图解可知:图中甲是磷脂,乙是蛋白质,丙是 DNA,结构 1 是生物膜,结构 2 是染色体。结构 1(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主要由图中乙(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决定,A 错误;物质乙(蛋白质) 、丙(DNA)的单体分别是氨基酸和脱

16、氧核糖核苷酸,B 错误;萨顿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只能进行猜测了基因在结构 2 上,要证明的话是摩尔根的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C 错误;染色体在有丝分裂时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D 正确。【考点定位】蛋白质、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15. 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据图推断错误的是A. 图 1、2 中的细胞 b、d 可以是同一种细胞B. 图 1、3 所示的方式不能同时发生在免疫调节中C. 图 1、2、3 所示方式的实现均需要受体参与D. 图 1、2、3 所示方式有利于实现细胞间功能的协调【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图

17、1 表示体液调节,图 2 表示神经调节,图 3 表示细胞间通过糖蛋白进行信息交流解:A、图 1 表示体液调节,图 2 表示神经调节,同一个细胞可以既受神经调节,又受体液调节,A 正确;B、图 1 表示体液调节,图 3 表示细胞间通过糖蛋白进行信息交流图 1、3 所示的方式可以同时发生在免疫调节中,如抗原呈递就是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如图 3;抗体分泌后,可以通过体液的传送,运输到抗原所在部位,可抗原结合,B 错误;C、体液调节,靶细胞表面有信息分子的受体,神经调节突触后膜有神经递质的受体,两细胞直接接触,需要糖蛋白做受体,C 正确;D、图 1、2、3 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利于实现细胞间功能的协调,

18、使多细胞生物体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D 正确故选:B考点:细胞膜的功能16. 恰当选择材料是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关于生物科学史中科学家选材优点的说法错误的是A. 用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研究细胞膜化学成分的优点之一是其没有内膜系统的干扰B. 用伞藻研究细胞核功能的优点之一是两种伞藻的伞帽形态差异明显C. 用胚芽鞘研究生长素的优点之一是其具有相对独立的结构,经济易取,便于观察研究D. 用豌豆研究遗传规律的优点之一是豌豆只有两对易区分的相对性状,便于研究分离和自由组合规律【答案】D17. 将某植物活组织放入适宜的完全营养液中,置于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液中甲、乙两种离子的浓度保持相等且恒定,定期测得细胞

19、中两种离子的含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据图分析,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该组织的细胞吸收甲、乙两种离子的方式分别是扩散和主动转运输B. 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多C. 两种离子均只能从低浓度的一侧运输到高浓度的一侧D. 曲线 m-n 段和 a-b 段表明两种离子和水分都不再进入细胞【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当细胞内的离子浓度超过细胞外时,物质的运输方向可以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这说明甲、乙两种离子的运输方式都属于主动运输, A 错误;在相同的时间内,甲曲线表示的浓度高于乙曲线,说明甲离子的吸收速度快,该组织细胞运输离子甲的载体数量比运输离子乙的载体数量多,B正确;

20、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在最初的时间内,两种离子也能从高浓度的一侧运输到低浓度的一侧,C 错误;主动运输是细胞为保持正常生命活动而主动从吸收或排出物质,曲线 mn 段和 ab 段表明细胞对甲、乙两种离子的吸收和利用达到平衡,吸收速率稳定,此时两种离子继续进入细胞,水分子则可以进出细胞,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理清物质运输方式的特点,特别要注意某物质能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则该物质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18. 某同学拟选择一种半透性的膜材料,用于自制渗透计。他采用如图 1 所示的装置(示意图) ,对收集到的四种材料甲、乙、丙和丁进行实验,得到了倒置漏斗中的液面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

21、图 2) 。据图分析,该同学应选择的膜材料是A. 甲 B. 乙 C. 丙 D. 丁【答案】A【解析】图是渗透装置,构成渗透作用的条件:有半透膜,半透膜两侧有浓度差,所以图中的膜允许水分子透过,不允许糖分子透过,最终导致漏斗中液面升高,所以选。【考点定位】渗透作用19. 下列有关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A. 利用纸层析法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 研磨过程中应加入少许碳酸钙C. 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不同D. 采用不新鲜叶片,分离结果是滤纸条下端的蓝绿、黄绿色素带不明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利用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A 错误;加入少许二氧化硅

22、可破坏细胞结构,使得研磨充分,加少量 CaCO3 是为了保护叶绿体色素,B 正确;不同的色素分子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条上的扩散速率不同,C 正确;采用不新鲜叶片,则叶绿素被破坏,所以分离结果是滤纸条下端的蓝绿、黄绿色素带不明显,D 正确。考点:叶绿体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名师点睛】色素提取和分离过程中几种化学物质的作用是: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可溶解绿叶中的色素;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二氧化硅破坏细胞结构,使研磨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20. 如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相关物质变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产生的H参与过程B. 过程属于有氧呼吸

23、,发生在线粒体C. 过程强于过程时,植株正常生长D. 过程会使细胞中 ADP 的含量增加【答案】B【解析】图中过程产生的H用于参与光合作用过程中 C3的还原,而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A错误;图中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于线粒体内膜,B 正确;该细胞中过程强度大于过程只能说明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但植物体还有大量的细胞不能光合作用,该植株不一定表现为正常生长,C 错误;过程表示氧气通过自由扩散出细胞,不消耗能量,ADP 的含量不变,D 错误。【点睛】本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识记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能够判断图中表示的生理过程;识记各阶

24、段发生的场所;明确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不代表整个植株的光合作用就大于呼吸作用。21.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法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酒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坐标曲线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实验结束时,消耗葡萄糖较多是甲发酵罐B. 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 4h 和第 0h 开始进行无氧呼吸C. 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D. 该实验证明向发酵罐中连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所以甲中酵母菌先

25、进行有氧呼吸后进行无氧呼吸,乙中只进行无氧呼吸。由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反应式及坐标曲线可计算出甲乙消耗的葡萄糖之比是 4:3,A 正确;无氧呼吸开始的时间可用酒精出现的时间确定,所以甲在 2h 开始无氧呼吸,乙在 0h 开始无氧呼吸,B 错误;图中显示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可以进行无氧呼吸,所以酵母菌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生物,C 错误;向发酵罐中连续通入大量的氧气会抑制酵母菌的无氧呼吸得不到酒精,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酵母菌细胞呼吸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22. 在其他条件适宜的情况下,以 C0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在光照

26、和黑暗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温度() 5 10 15 20 25 30 35 光照下吸收 C02(mg/h)1.00 1.75 2.50 3.25 3.75 3.50 3.00黑暗中释放 C02(mg/h)0.50 0.75 1.00 1.50 2.25 3.00 3.50下列对该表数据的分析正确的是A. 在连续光照的情况下,该植物在 0条件下不能生长B.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 30C. 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2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D. 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 30与 10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相等【答案】C【解析】表中光照

27、下吸收 CO2量表示净光合速率,黑暗中释放 CO2量表示呼吸作用强度,由于不知温度在0时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因此不能判断昼夜不停地光照植物能否生长,A 错误;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温度为净光合作用速率最大点,故最适温度为 25,B 错误;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的温度应该为净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最大,即 20时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C 正确;每天光照与黑暗时间相等,在恒温条件下,3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相对值是 0.5,10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的相对值是 1,因此 30与 10条件下积累的有机物不相等,D 错误。【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正确分析

28、图表,确定第一行值为净光合速率,第二行值为呼吸速率,并且一天中有机物的积累量=白天净光合作用量-夜间呼吸消耗量。23. 下图中过程为某些细胞中相关物质的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过程可能发生细胞数量的变化B. 过程中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C. 过程的数量变化不需要纺锤丝的牵拉D. 图中物质变化可在所有真核细胞中进行【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图示过程为某些细胞中相关物质的变化情况,表示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表示分裂前期,染色质高度螺旋化形成染色体;表示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表示分裂末期,此时细胞分裂,因此可能发生细胞数量的变化,A 正确;过程中染色

29、质转化为染色体,该分裂过程中有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如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 正确;过程的数量变化与着丝点分裂有关,不需要纺锤丝的牵拉,C 正确;图中物质变化不能在所有真核细胞中进行,如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不会出现图示物质变化,D 错误。【点睛】本题结合图解,考查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及变化规律,解题关键能识记细胞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断所处的分裂时期。24. 蚕豆根尖细胞在含 3H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基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是A. 每条

30、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 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 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 DNA 复制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25. 图 1、图 2 分别表示某种生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某一时期的模式图,图 3 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每条染色体上 DNA 分子数变化,图 4 表示有丝分裂中不同时期染色体和 DNA 的数量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图 1 所示细胞中共有 4 条染色体, 8 个 DNA 分子;图 2 所示细胞中共有 0 条姐妹染色单体B. 处于图 3 中 BC 段的是图 1 所示

31、细胞;完成图 3 中 CD 段变化的细胞分裂时期是后期C. 有丝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图 4 中 d 所示的情况D. 图 4 中 a 可对应图 3 中的 BC 段;图 4 中 c 对应图 3 中的 AB 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图 1 中细胞着丝点没有分裂,因此含有 4 条染色体,8 个 DNA 分子,图 2 中细胞着丝点分裂,没有姐妹染色单体,故 A 正确;图 1 中细胞着丝点没有分裂,对应图 3 中 BC 段,图 3 中 CD 段表示着丝点分裂,故 B 正确;图 4 中 d 表示染色体与 DNA 数目之比为 2:1,不可能存在这种情况,故 C正确;图 3 中的 BC 段每条染色体中有 2

32、 个 DNA 分子,而图 4 中 a 表示染色体与 DNA 数目相等,故 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分裂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的能力。26. 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制片流程为:解离染色 漂洗制片B. 观察中期细胞可清晰地看到染色体且随后染色体着丝点分裂C. 显微镜下绝大多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D. 低倍镜下寻找分生区的依据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制片流程为解离 漂洗染色制片,A 错误;B、观察中期细胞可清晰的看到染色体但是看到的细胞均

33、是死细胞,所以看不到动态变化,B 错误;C、细胞分裂间期时间长,所以显微镜下只有少数细胞中能观察到染色体,C 错误;D、分生区细胞分裂能力强所以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D 正确故选:D27. 甲图表示干细胞的发育途径;乙图表示人体某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各个阶段示意图,其中为不同的细胞,ac 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甲图和乙图中都含有细胞整个生命历程中的所有变化: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B. 如果甲图中的细胞是乙图中的 细胞,则分泌物最可能是神经递质C. 如果甲图中的细胞是造血干细胞,则其在增殖分化成 B 细胞和 T 细胞的过程中要选择表达不同的基因D. 如果甲图和

34、乙图表示的是发生在同一个人体内的过程,则甲图中的细胞和乙图中的细胞相比,基因数目相同,且每个细胞表达的基因都完全不同【答案】D【解析】乙图中的 a 过程是细胞增殖,因为通过该过程细胞数目增加,b 过程是细胞分化,因为细胞的形态发生了改变,故两个图中均含有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即 A 正确;乙图中的是神经细胞,若甲图中的是神经细胞,则其分泌物最有可能是神经递质,因为神经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感受刺激产生兴奋并传递兴奋,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传递兴奋是通过神经递质完成的,B 正确;细胞分化的过程就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造血干细胞增殖分化成 B 细胞和 T 细胞的过程中要选择表达不同的基因,C 正

35、确;细胞分化的过程就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过程,含义是每个细胞表达的基因有部分相同(如控制呼吸相关酶的基因) ,并不是完全不同,D 错误。28. 某生物学家在某海岛上发现多年前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基因 A1(黄色) 、A 2(白色) 、A 3(黑色)的显隐性关系:A 1对 A2、A 3为显性,A 2对 A3为显性,且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据此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老鼠中出现多种毛色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B. 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C. 不存在两只老鼠杂交的子代有三种毛色的可能D. 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 2/3【答案】C

36、【解析】试题分析:A、由于单一毛色的老鼠种群演变成了具有黄色、白色和黑色三种毛色的种群,且存在基因 A1(黄色) 、A 2(白色) 、A 3(黑色) ,说明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A 正确;B、由于黄色基因纯合会致死,所以多年前老鼠的单一毛色只可能是白色或黑色,B 正确;C、如果 A1A3 与 A2A3 杂交,则后代中会出现 A1A2、A 1A3(黄色) 、A 2A3(白色) 、A 3A3(黑色)三种毛色,C 错误;D、两只黄色老鼠交配,则黄色老鼠都是杂合体,基因型为 A1,所以交配的子代中, A1A1(致死) 、A1(黄色) 、 (白色或黑色) 因此子代中黄色老鼠概率为 ,D 正确故选:C29.

37、 人类的肤色由 A/a、B/b、E/e 三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A/a、B/b、E/e 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AABBEE 为黑色,aabbee 为白色,其他性状与基因型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即肤色深浅与显性基因个数有关,如基因型为 AaBbEe、AABbee 与 aaBbEE 等与含任何三个显性基因的肤色一样。若双方均含 3 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 ,则子代肤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别有多少种A. 27,7 B. 16,9 C. 27,9 D. 16,7【答案】A【解析】由题意知,当双方均含 3 个显性基因的杂合体婚配(AaBbEeAaBbEe) ) ,子代肤色基因型的种类

38、数为 333=27。各种基因型中,显性基因的个数在 0-6 之间,其中显性基因个数越多肤色越深,所以表现型有 7 种,故本题正确答案为 A。【名师点睛】子代基因型的种类数为 3n(n 代表控制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子代表现型的种类数为2n(n 代表控制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对数) 30. 现有一个由 AA、Aa、aa 三种基因型个体组成的动物种群,巳知该种群中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间通过随机交配进行繁殖,而 aa 个体不具有繁殖能力。该种群繁殖一代,若子一代中 AA:Aa:aa=9:6:1,则亲代中 AA、Aa 和 aa 的数量比可能为A. 4: 4: 1 B. 4:3:2 C. 4: 2:

39、 3 D. 4:1:4【答案】A【解析】设该种群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 AA 所占比例为 x,则 Aa 所占比例为(1x),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间通过随机交配进行繁殖,后代中 aa 个体所占比例为( 1/4)(1x)2=1/(9+6+1)=1/16,则 1/2,即设该种群具有繁殖能力的个体中 AA 和 Aa 所占比例均为 1/2,选项 A 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31. 细胞作为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其形态、结构、功能保持相对稳定。生命系统通过各个层次的信息和反馈调节等活动维持其自身稳定,执行其正常功能。图 1 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 2 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1

40、)图 1 的对细胞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是_。(2)从化学成分角度分析,流感病毒与图 1 中结构_(填序号)的化学组成最相似。(3)图 2 中为信号分子,结构的组成成分是_。(4)在图 1 中,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有_(填序号) 。(5)若该动物细胞可产生生长激素,则生长激素合成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细胞结构有_(填序号) 。【答案】 (1). 选择透过性 (2). (3). 糖蛋白 (4). (5). 【解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图 1 为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其中是线粒体,是内质网,是核糖体,是染色质,是核仁,是核膜,是高尔基体,是细胞核,是细胞膜,是中心体;图 2

41、表示细胞间通讯中信号分子对靶细胞作用的一种方式,其中表示信号分子,表示受体。(1)图 1 中的是细胞膜,细胞膜的结构特性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具有选择透过性。(2)是核糖体,由 rRNA 和蛋白质组成;流感病毒属于 RNA 病毒,是由 RNA 和蛋白质组成的,因此流感病毒与题图 1 中的核糖体的化学组成最相似。(3)题图 2 中的为信号分子,结构是受体,受体的组成成分是糖蛋白(蛋白质) 。(4)在图 1 中各细胞器中,线粒体中的 DNA 能进行自我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核糖体中进行了翻译过程,这些过程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5)生长激素是由垂体细胞分泌的,生长激素属于分泌蛋

42、白,需要在核糖体内合成,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中加工转运,最后经过细胞膜的外排作用分泌出去,因此生长激素合成分泌过程中依次经过的图 1 细胞结构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题图,确定图 1 这个各个数字代表的细胞结构的名称,以及图 2 中数字代表的物质名称和信息传导方式。32. 如图中是从几种生物细胞中分离出来的几种有机物,只表示某类生物大分子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1)是转运 RNA,通常它的合成场所在_ (2)人体细胞中,物质主要在_(填生理过程)中产生,请写出物质的结构简式_ (3)请写出氨基酸的通式:_(4)人体中,物质种类具有多样性,原因是构成的氨

43、基酸_的不同及肽链形成的_千差万别【答案】 (1). 细胞核 (2). 细胞呼吸 (3). NHCO (4). (5). 数目、种类、排列顺序 (6). 空间结构【解析】试题分析:图中为 tRNA,其作用是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 ;为 ATP 的分子结构式,能直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为多肽片段。(1)为 tRNA,它是通过转录过程形成的,而转录的场所是细胞核 。(2)是 ATP,其合成途径包括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而人体细胞中 ,ATP 主要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ATP的结构简式为 APPP。(3)氨基酸的结构通式见参考答案。(4)物质 是多肽,人体内其种类繁多,其差异的原因是构成 的氨

44、基酸数目、种类、排列顺序的不同及肽链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点睛】本题注意两个易错点:一是 RNA 的形成都是通过转录产生,主要在细胞核内发生。本题中 tRNA 的产生也不例外;二是 ATP 在人体细胞的产生途径主要是细胞呼吸。33. 现有同种生长状况基本相同的植物 A 和 B,将植株 A 置于透明的密闭玻璃罩内,植株 B 置于自然条件下(如图甲、乙所示) ,测得一昼夜中两植株氧气释放速率,结果依次如图丙、丁曲线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图丙和图丁的结果及差异,可知影响植株 A 和 B 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有_。(2)6:0018:00,植株 A 和 B 积累有机物较多的是_。(3)图

45、丁中,导致 e 点光合速率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此时,植株 B 的总光合速率_(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呼吸速率。(4)图丙和图丁中,a、c 和 e 两植株氧气释放速率相等,_(填“能”或“不能” )反映该三个时间点两植株的总光合速率相等,理由是_。【答案】 (1). 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温度 (2). 植株 B (3). 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 (4). 大于 (5). 不能 (6). 三个时间点的温度不同,植株的呼吸速率也就不同,进而总光合速率不同【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考查对环境因素影响光合作用的理解。解答本题,应注意区分表观光合速率和实际光合速率

46、的不同表示方法。(1)光照下植物的光合作用会使密闭玻璃罩内二氧化碳浓度明显下降,进而导致光合速率的降低。(2)6:0018:00,图丁中植株 B 氧气释放速率与时间围成的面积较大,积累有机物较多。(3)图丁中 e 点时,蒸腾作用过强,气孔大量关闭,二氧化碳供应减少,导致光合速率降低,此时,植株B 氧气释放速率大于 0,说明总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4)图丙和图丁中,a、c 和 e 两植株氧气释放速率相等,但三个时间点的温度不同,植株的呼吸速率不同,因而总光合速率不同。34. 保水剂是一类高分子聚合物,可提高土壤持水能力及水肥利用率。某生物兴趣小组为了探究“保水剂和氮肥对小麦光合作用的影响” ,

47、进行了以下实验:材料用具:相同土壤基质栽培的小麦幼苗若干,保水剂,氮肥等。方法步骤:取长势一致的小麦幼苗若干,平均分为 A、B、C、D 四组,分别施用适量的保水剂(60kghm -2) 、氮肥(255kghm -2) 、保水剂(60kghm -2)+氮肥(255kghm -2) 、_,置于相同的轻度干旱条件下培养,其它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在小麦灌浆期选择晴朗无风的上午,于 10:00-11:00 从每组选取_的叶片,进行 CO2吸收量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均值)如下表:实验结论:适量的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有利于提高小麦光合作用强度。(1)在相应位置补充步骤(2)从影响光合作用的内在因素分析,保水剂与氮肥配施提高了 CO 2吸收量的原因最可能是_。(3)实验测得的 CO2 吸收量_(填“大于” 、 “等于”或“小于” )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实际消耗量,理由是_。【答案】 (1). 不作处理(不施用保水剂,也不施用氮肥) (2). 相同部位相同数量 (3). 提高光合作用酶的数量和活性 (4). 小于 (5). 实验测得的 CO2吸收量是光合作用过程中 CO2消耗量与呼吸作用 CO2释放量之差【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考查对光合作用过程、光合作用影响因素的理解和光合速率的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月考试卷 > 高三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