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高中政治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3067 上传时间:2020-09-15 格式:PPTX 页数:22 大小:1.6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高中政治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高中政治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高中政治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高中政治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2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课件(高中政治2020年秋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第二课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观点一看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之间存在很大差距,但没有认识到资本主义在中国是行不通的,认为要等到资本主义充分发展以后再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观点是错误的。,观点二认识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社会的经济、政治特点已经创造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治条件,说法是正确的。,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面两种观点的认识。教材P26,一、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1)过渡时期的时间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第一阶段:经济恢复时期,完成民主遗留问题时期。(195

2、0-1952年底) 第二阶段: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53-1956) 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1956,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具有新旧社会交替时期的特征。,(2)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 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 主义改造。这一内容概括说来,就是“一化三改”。 “一化三改”的实质是使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社会主义 公有制,使它成为中国的唯一经济基础,是发展生产力与变革 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3)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的意义 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建 设社会主

3、义的积极性。社会生产力有了比较迅速的发展,社会 秩序更加稳定,人民民主专政更加巩固,从而为我国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奠定了坚实基础。,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性体现在:,2.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历史的必然: (1)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迅速发展,逐步成为社会经济中的主导性因素。 (2)国家积累了利用、限制和管理私营工商业的经验,不同程度地开始了对它们初步的社会主义改造。 (3)个体农业经济难以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的新形势,迫切需要组织起来。 (4)国际形势有利于中国加快向社会主义阵营的转变。,3.进入社会主义社会: (1)决定性的胜利: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 决定性的

4、胜利,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三大改造的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 制,是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 (2)历史的必然: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亿万中国人在长期奋斗中作出的决定性选择。 (3)重大的意义:总路线的作用 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顺利实现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在中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易错提醒】有人认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这时我国社会就已经不存在矛盾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矛盾具

5、有普遍性,没有这种矛盾,必然会出现另外的矛盾。否认矛盾的存在,就是否认辩证法。,1.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1)历史课题: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 (2)坚持的原则: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相关链接 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提出,最重要的是独立思考。要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毛泽东说:“照抄是很危险的,成功的经验,在这个国家是成功的,但在另一个国家如果不同本国的情况相结合而一模一样地照搬就会导向失败。

6、照抄别国的经验是要吃亏的,照抄是一定会上当的,这是一条重要的国际经验。”,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两次结合,1921年,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工人运动 (马克思主义),第一次结合,诞 生,中国共产党(主心骨),领导新民主革命,探索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中国实际),经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标志,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列宁主义 中国革命实际 (马克思主义),第二次结合,创立,毛泽东思想,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实际),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社

7、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二、在艰辛探索中前进,2.党的八大: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在北京政协礼堂召开 (1)地位:是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2)最重要贡献:对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作出了规定,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3)社会主要矛盾: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无产阶级 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 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 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 矛盾。 八大的路线就是把发展生产力作为党的中心工作,领导全国 人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强大国家

8、的路线。这一路线既符合三大改 造基本结束的国情和民意,又富有创造精神。,【易错提醒】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社会性质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到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向生产资料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初步确立,社会性质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4)主要任务: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中共八大成为当代中国由社会主义革命阶段转向全面社会主义建设阶段的历史坐标。,辨一辨: 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 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

9、盾。这种说 法正确吗? 提示:不正确。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 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 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求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深化拓展】关于社会矛盾的表述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 (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4)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

10、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5)社会主义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3.成就显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取得的重要成就)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建筑、交通运输、教育医疗、科技等均取得显著发展。 据统计,1949年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为84.5%,1952年为74.7%,1957年为62.3%。我国农业总产值在工农业净产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说明“一五”计划取得很大的成果。,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大庆油田第一口油井试喷成功,第一颗原子弹,川藏公路通车,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 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2)中华民族站起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 (3)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但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课堂小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政治 > 人教部编版/统编版(2019) > 必修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