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醉翁亭记》课件(1)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15181 上传时间:2018-09-20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醉翁亭记》课件(1)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冀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醉翁亭记》课件(1)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冀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醉翁亭记》课件(1)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冀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醉翁亭记》课件(1)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冀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6课《醉翁亭记》课件(1)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醉翁亭记,欧阳修,作者简介,字词疏通,课文翻译,课文朗读,课文分析,走近欧阳修,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自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市)人。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早年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是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读准字音,滁州( ) 阴翳( ) 壑( ) 暝 ( ) 伛偻( ) 提携( ) 觥筹( ) 翼然( ) 酣( ) 辄( ) 山肴( ) 野蔌( ),ch,y,h,mng,y l,xi,gng,y,hng,zh,yo,s,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面的许多山峰,树林、山谷尤其优美,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地方,是

2、琅琊山。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出来的,是酿泉。山势回环,山路转弯,有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高踞在泉水上边的,是醉翁亭。,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中的和尚智仙。给它取名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太守和客人到这里来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且年龄又最大,所以自己取号叫醉翁。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山水之间。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它在心里,并寄托它在酒上。,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消散,暮云回聚拢来,山岩洞穴就昏暗了,阴暗明朗(交替)变化,(就是)山间的早晨和傍晚。野花开放,散发清幽的香气,美好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

3、洁白,水位低落,石头显露,这是山里的四季的景色。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因而乐趣也没有穷尽。,至于背着东西的人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唤,后面的人答应,老老少少来来往往不间断的,这是滁州人出游。到溪水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酿泉的水酿酒,泉水香甜而酒色清净,山中野味,田野蔬菜,杂乱地在前面摆着,这是太守的举行酒宴。,酒宴上畅饮的乐趣,不在于管弦音乐,投壶的人投中了,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人们有时站立,有时坐着,大声喧嚷,宾客们(尽情)欢乐。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在宾客们中间,太守喝醉了。,不久夕阳落山,人影纵横散乱,太守返回,宾客跟随。这时树林里

4、浓荫遮蔽,鸟儿到处鸣叫,游人离开后禽鸟在快乐了。然而禽鸟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人的乐趣,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在享受自己的乐趣。喝醉了能够和大家一起享受快乐,酒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的人,是太守。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概括每一自然段的内容,介绍醉翁亭的自然环境和亭名的由来描写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写太守,众宾,游人之乐写太守醉游归来,自得其乐,研读第二节,找出文中准确,生动地表现山间景象“晦明变化”的词语描写四季景色时,作者分别展现了各个季节怎样的景象?,研读第三节,分层,试用文中的话加以概括,层意: 滁人游 太守宴众宾欢 太守醉,思考问题,作者为什么自号“醉翁”?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什么?二者关系如何?文章共写了哪几种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版 > 八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