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1.领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重点) 2.会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反比例函数; (重点) 3.会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难点) 一、情景导入 你吃过拉面吗?有人能拉到细如发丝, 同时还能做到丝丝分明.实际上在做拉面的过程中就渗透 着数学知识. 一定体积的面团做成拉面,面条的总长度与面条的粗细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类型一】 辨别反比例函数 在下列函数表达式中,哪些函数表示 y 是 x 的反比例函数? (1)yx 5; (2)y 3 x; (3)y 2 3x; (4)xy1 2; (5)y 2 x1;
2、(6)y 2 x ; (7)y2x 1; (8)ya5 x (a5,a 是常数). 解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必须是形如 yk x(k 是常数,k0)的函数,才是反比例函数. 如(2) (3) (6) (8)均符合这一概念的要求,所以它们都是反比例函数.但还要注意 yk x(k 是常 数,且 k0)的一些常见的变化形式,如 xyk,ykx 1等,所以(4) (7)也是反比例函数.在(5) 中,y 是(x1)的反比例函数,而不是 x 的反比例函数.(1)中的 y 是 x 的正比例函数. 解: (2) (3) (4) (6) (7) (8)表示 y 是 x 的反比例函数. 方法总结:判断一个函数
3、是否是反比例函数,关键看它能否写成 yk x(k 是常数,k0) 或 xyk(k0)或 ykx 1(k0)这样的形式,即两个变量的积是不是一个非零常数.如果两个变 量的积是一个不为 0 的常数,则这两个变量就成反比例关系;否则便不成反比例关系. 【类型二】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求值 若 y(k2k)xk22k1 是反比例函数,试求(k3)2015的值. 解:根据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得 k22k11, k2k0. 所以 k0或k2, k0且k1. 即 k2. 因此(k3)2015(23)20151. 易错提醒: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一般形式 yk x(k 是常数,k0)也可以写成 ykx 1(k 0)
4、 ,利用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求字母参数的值时,一定要注意 yk x中 k0 这一条件,不能忽略, 否则易造成错误. 探究点二: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类型一】 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 y 是 x 的反比例函数,当 x4 时,y3. (1)写出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 (2)当 x2 时,求 y 的值; (3)当 y12 时,求 x 的值. 解: (1)设 yk x(k0) , 当 x4 时,y3, 3 k 4,解得 k12. 因此,y 和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y12 x ; (2)把 x2 代入 y12 x ,得 y 12 26; (3)把 y12 代入 y12 x
5、,得 1212 x ,x1. 方法总结: (1)求反比例函数表达式时常用待定系数法,先设其表达式为 yk x(k0) , 然后再求出 k 值; (2)当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yk x(k0)确定以后,已知 x(或 y)的值,将其代 入表达式中即可求得相应的 y(或 x)的值. 【类型二】 用待定系数法求有反比例关系的函数的表达式 已知 y 与 x1 成反比例,当 x2 时,y4. (1)用含有 x 的代数式表示 y; (2)当 x3 时,求 y 的值. 解: (1)设 y k x1(k0) , 因为当 x2 时,y4,所以 4 k 21, 解得 k4. 所以 y 与 x 的函数表达式是 y 4
6、x1; (2)当 x3 时,y 4 312. 易错提醒:题中 y 与 x1 成反比例,而 y 与 x 不成反比例,防止出现设 yk x(k0)的错 误. 探究点三: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 已知一个长方体水箱的体积为 1000 立方厘米,它的长是 y 厘米(y25) ,宽是 25 厘米, 高是 x 厘米. (1)写出用高表示长的函数关系式; (2)写出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解: (1)根据题意,可得 y1000 25x ,化简得 y40 x ; (2)根据题设可知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为 0 x8 5. 方法总结:反比例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全体非零实数,但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解题过程中应该注意对题意的正确理解. 三、板书设计 反比例函数 概念: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y之间 的对应关系可以表示成yk x(k 为常数,k0)的形式,那么称y 是x的反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 的自变量x不能为0 确定表达式:待定系数法 建立反比例函数的模型 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从感性认识到 理性认识的转化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利用多媒体创设大量生活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 实际,并为生活实际服务,让学生感受数学有用,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