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人类文明的引擎 教学设计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0321 上传时间:2020-08-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3 人类文明的引擎 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7.3 人类文明的引擎 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7.3 人类文明的引擎 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三三 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从“蒸汽时代”到“电气时代” 一、内容及其解析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人民版专题七: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的第三节指的是人类文 明的引擎,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世界科学历程中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其核心是 蒸汽机和电力的广泛使用及其影响。,理解它关键就是要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学生已经学过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促进了 自然科学的兴起, 本节课的内容人类文明的引擎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 它是把科学与技术 转化为生产力。 由于它还与必修一中的资产阶级革命与必修二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有十分 密切的联系

2、,所以在本学科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并有对加深必修一和必修二中相关知识理解 的作用,是本学科的一般内容。 教学的重点是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到来及其对人类的影响。 解决重点的关键是了解世界科技发展的因果关系,了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巨大作用。 二、目标及其解析二、目标及其解析 1、教学目标: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了解科学发展和技术 进步的关系。掌握两次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和影响。 2、目标解析:了解第一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和特点;了解科学发展和技术 进步的关系。 就是要知道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的标志和大致时间; 能够举出瓦 特改良蒸汽机、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西门子

3、研制发电机、格拉姆发明电动机、爱迪生 的发明等史实, 说明蒸汽机和电气技术的应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掌握两次次工业革命的背 景和影响就是指能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辨证关系的原理分析工业革 命的条件和影响;能运用历史资料,提高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问题诊断分析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工业革命的影响 认识理解,产生这一问 题的原因是学生不能全面把握工业革命的内涵, 可能仅从经济这一角度而不能多角度地对其 影响进行分析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要引导学生弄清工业革命的含义, 进而分析工业革命的影 响是广泛的,涉及到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价值观念、

4、阶级关系、国际关系等各个方面。 其中关键是教学中要结合历史背景, 以工业革命的发明为依据, 分析和整理其巨大而广泛的 影响。 四、四、教学支持条件分析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准备使用多媒体结合板书。通过对多媒体的使用,有利于加强学 生的知识容量,拓展学生视野,有利于学生形成直观形象,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加强学生 对知识的固化和掌握。充分利用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等资源。提高收集、分析相关资料 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合作、 探究学习, 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科学的方法。全面提高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 法、推理法、概括法、实

5、验法等来学习了解近代物理学的相关问题。 五、五、学情分析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二文科班学生。 学生思维活跃, 求知欲强, 不满足于课本上的知识。 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分工协作,通过互联网等各种渠道搜集有关工业革命的历史细节,如爱 迪生、瓦特、诺贝尔等科学家的生平故事、图片等资料,激发学生历史学习的兴趣,提高自 主学习的能力。学生抽象思维强,富于想象,喜欢怀疑、争论,渴望展示,喜好发表个人见 解,因此教师可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发散、拓展学生的思维。 通过必修二专题五第三课“蒸汽的力量”和第四课“走向整体的世界”这两课的学习,学生 已经初步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发生时间、前提条件、重大发明,以及对

6、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 成的影响; 能够初步运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理论来对两次 工业革命的前提、 条件及影响进行分析。 因此在课前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复习必修二专题 五第三课、第四课的相关知识的办法,以使学生对本课有个整体的认识。 六、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 你知道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科技成果?假如没有两次工业 革命,我们今天的生活会怎样? 【自学】【自学】 一、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1818 世纪中期至世纪中期至 1919 世纪中)世纪中) 1 1、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棉纺织业的技术创新 18 世纪, 英国的 出现了一系列

7、的技术创新, 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5 年, 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 “ ” 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 1769 年, 发 明水力纺纱机,并在曼彻斯特建立了第一座用水力纺纱机装备的纺纱厂;1779 年,克隆普 顿发明了 ,使棉纱产量和质量都有大幅度提高;1785 年,牧师卡特莱特研制 出 , 英国的棉纺织业已经在技术上完成了由手工业向 的过渡。 2 2、 “万能的原动机”、 “万能的原动机” 1769 年,英国工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使蒸汽机的热效率大大提高。从此以后,蒸汽机 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 ” ,使人类历史进入了一 个新的时代,即 。 3 3、 “科” “技

8、”结合的典范、 “科” “技”结合的典范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有力地推动了纺纱织布、 机械制造和交通运输等部门的技术进步。 1803 年, 美国人 制成一艘汽船, 几年后, 制成一艘汽船 “克莱蒙特号” , 试航成功, 他被视为汽船的发明人;1814 年,英国人 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初步成功,他的 火车的鸣叫,召唤着“ ”的到来;1794 年,英国人莫兹利发明了 , 促进了一个新的行业机械加工制造业的诞生。 二、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919 世纪下半叶至世纪下半叶至 2020 世纪初)世纪初) 1、1831 年,英国的 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提出发电机的理论基础;1866 年,

9、德国工程师 制成发电机; 1882 年, 美国人 在纽约创建了第一个发电站。 2、19 世纪 80 年代前期,德国人 和 各自独立地制成以汽油为 燃料的内燃机; 1887 年, 发明了一种子结构更简单、 燃料更便宜的内燃机- 。推动了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业的发展。 3、1867 年,瑞典人 发明了无烟炸药,因为他在欧洲和美国都开办了生产炸 药的工厂,因而发了大财,按照其遗嘱,用他的一部分遗产作为基金,用其利息奖励世界各 国对物理、 化学、 、 文学以及 有杰出贡献的人, 这就是 奖的由来。 【互学】【互学】 问题一:问题一:英国棉纺织技术的发明、英国棉纺织技术创新的影响?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了

10、解工业革命是从棉纺织技术的发明开端的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第一问可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或列表梳理知识 第二问让学生阅读教材与资料得出答案 问题二:问题二: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原因?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了解蒸汽动力产生的必然性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合作探究 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和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变式问:变式问:瓦特改良蒸汽机的背景? 背景:社会生产的直接推动(工业革命中棉纺织业对动力的需要) 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人力“珍妮机” 1771 年阿克莱特发明水力纺纱机 1779 年克隆普顿发明“骡机” 1785 年卡特莱特研制出水力织布机 实验科学的长期孕育 (法)巴本发明带有活塞的实验型汽

11、缸,把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英)塞维利发明蒸汽泵,无法普及 纽可门等人研制大气活塞式蒸汽机,只能用于矿山抽水。 问题三:问题三: 材料一:恩格斯说:“17 世纪和 18 世纪从事制造蒸汽机的人们,谁也没有料到,他们所创 造的工具,比其他任何东西都会使全世界的社会状况革命化” 材料二:“蒸汽机的历史意义,无论怎样夸大也不为过的。”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 史 说一说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意义?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初步了解技术也是生产力这一观点,技术对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 成为一切生产部门和交通运输部门 “万能的原动力” 。 推动工厂的建立,人类跨入“蒸汽

12、时代”。 推动交通运输工具的改进。1803 年(美)富尔顿制成汽船;1814 年(英)史蒂芬孙 发明蒸汽机车 机器制造业的诞生 例题一:例题一: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 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 因而, 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 风力和水力的长久以来的依赖。 ”这是对哪一发明的描述(D) A.发电机 B.纺纱机 C.电动机 D.蒸汽机 问题四:问题四:科学家为电气时代的到来做出了贡献呢?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了解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总结 1831 年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理论基础) 1866 年德意志科学家西门子研制成了发电机 1

13、873 年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发动机 1882 年爱迪生在纽约创建了第一个发电站并形成了电网 影响:推动电力工业和电气设备工业的迅速发展 【导学】【导学】 问题五:问题五:两次科技革命的历史作用? 设计意图:设计意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重视科技,正确利用科技。 师生活动:师生活动: 1、积极: 经济: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 政治:确立和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世界格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 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社会生活:城市兴起,人们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2、消极:带来殖民侵略、环境污染、贫富悬殊、人际关系冷漠等社会问题 例题二:例题二:19 世纪 60 年代到 19

14、 世纪末,欧美社会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许多变化。这些变 化不包括(D) A.可乘内燃机车远游 B.可通过电话预约亲朋好友看电影 C.可乘电车去上班 D.可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医疗诊断 问题六:问题六:第二次工业革命同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具有哪些突出特点?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比较历史的能力,进一步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师生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如下: 首先,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 许多技术发明都来源于工匠的实践经验,科学和技术尚未 真正结合; 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 自然科学的新发展, 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地结合起来, 科学地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它与技术的结合使第二次工

15、业革命取得 了巨大的成果。 其次,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重要的新机器和新生产方法主要是在英国发明的, 其他国家工业革命发展相对缓慢; 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 家,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了一国的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 第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时,有些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日本尚未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对 它们来说,两次工业革命是交叉进行的。它们既可以吸收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技术成果,又可 以直接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新技术,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也比较快 例题三:例题三: “随着 19 世纪的过去, 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以建 立的工业做

16、出基本贡献的 19 世纪中期, 它正在孕育全新的工业。 ” 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D)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 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 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 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 【检学】【检学】 配餐作业配餐作业 A A: 1.在 20 世纪 30 年代,人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有(C) A.坐着蒸汽轮船去旅游 B.城市的夜晚因为有了电灯亮如白昼 C.坐在电脑前上网看世界 D.打电话问候远方的亲人 2.科技史专家丹皮尔认为, 以前的发明主要是 “实际生活的需要推动技术家取得进一步的成 就” 。后来“为了追求纯粹的知识”而进行的研究“开始走到实际的应用与发明的前面,并 且

17、启发了实际的应用和发明” 。下图中所示上述两类发明,属于后者的是(C) A. B. C. D. 3 诺贝尔奖获得者道格拉斯诺斯写道: “假设一位古希腊人能被奇迹般地送到 1750 年的英 国,他或她会发现许多熟悉的事物。不过,如果希腊人再晚两个世纪被送来,就会发现,自 己宛如置身于一个幻想的世界什么都不认识,甚至什么都不理解。 ”后一种假设的主要 历史依据是(A) A工业社会形成与发展 B人口爆炸性增长 C经济全球化 D各国交往密切 4.下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B) “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第一次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从而建立了电动机的实验室模型 “物质的

18、辐射能以取小的、不可再分的一定数值的整数倍跳跃式变化的” “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A.达尔文法拉第爱因斯坦牛顿 B.达尔文法拉第普朗克牛顿 C.拉马克牛顿爱因斯坦伽利略 D.拉马克牛顿普朗克伽利略 配餐作业配餐作业 B B 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抢,放飞梦想你说我讲,快乐课堂;你争我抢,放飞梦想 1、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 18 世纪中叶起,工 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材料二 蒸汽机教我们把热变成机械运动,而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 材料三 因为在最先使用机器的地方,机器就把大批手工工人抛到街头

19、上去。 请回答: (1) 、材料一涉及到的史实称作什么?工业革命。 (2) 、说出 18 世纪中叶至 19 世纪上半期把热能变成机械运动做出重要贡献的发明家。 瓦特、富尔顿、史蒂芬孙。 (3) 、大批手工业工人被“抛到街头上去”后,又到了何处?成为了什么人? 到资本家的工厂里成为雇佣工人。 (4) 、分析以上三则材料,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2、分组讨论学习: 与第一次工业革命比较,在发明创造者的人才素质、成果质量、开展的范围及部门等方 面,第二次工业革命具有哪些显著的优势? (1)人员素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者大多是工匠,第二次工业革命均为科学 家或科技人员。 (

20、2)成果质量: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多数是生产经验的总结,属经验型;第二次工 业革命的成果是自然科学突破的产物,属科研型,因而量多质高。 3)发生范围:第一次工业革命起先只限于英国,后逐渐发展到他国;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开始在多国进行。 (4)发生部门:第一次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后来也主要在轻工业部门展开;而第 二次工业革命则在以电力、 交通、 通讯、 化工等几个行业同时发生, 主要在重工业部门展开, 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更为猛烈。 本课小结本课小结 科学是人类关于自然的认识体系,技术是人类改变或改选环境的方法、途径及技能。科 学技术的进步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成为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 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推 动了工业革命向纵深发展,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发电机和其他电力技术发明的出现,促 进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