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宋明理学 课件(共28张ppt)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50240 上传时间:2020-08-15 格式:PPTX 页数:28 大小:4.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1.3 宋明理学 课件(共28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1.3 宋明理学 课件(共28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1.3 宋明理学 课件(共28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1.3 宋明理学 课件(共28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1.3 宋明理学 课件(共28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程标准: 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 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三 宋明理学,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学做思一:宋明理学,导学:,宋明理学诞生的背景?,材料一:“汉魏而下,佛老之徒,横于中国,其与儒齐驱并驾,峙而为三,吁! 可怪也,去君臣之礼,绝父子之戚,灭夫妇之义,儒者不以仁义礼乐为心则已。” 宋元学案卷二,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1、佛、道广泛传播,儒学出现危机,材料二:传统儒学有一个最薄弱与最柔软的地方特别容易受到挑战:他们关于宇宙与人生的思路未能探幽寻微,为自己的思想找到终极的立足点,而过多地关注处理现世实际问题的伦理、道德与政治。 葛兆光著中国思想史,据上述材料并

2、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从儒学自身来看,儒学正统地位为何会受到佛、道的冲击?,2、传统儒学自身理论体系不足,导学:,宋明理学诞生的背景?,此图绘佛、道、儒三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老子、孔子三人于一图之中,似正在辩经论道,体现了三教合一的社会思潮。,3、儒、佛、道“三教合一”潮流,导学:,宋明理学诞生的背景?,导学:,韩愈,李翱,4、唐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和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宋明理学诞生的背景?,导学:,佛、道广泛传播,儒学出现危机 传统儒学自身理论体系不足 儒、佛、道“三教合一”潮流 韩愈和李翱复兴儒学的主张和北宋儒学复兴运动,宋明理学诞生的背景?,哲学,本体论,方法论,认识论,理学,又称“道学”

3、。指从宋代至明清时期的儒家思想体系,吸收了道家和佛家部分思想。理学是儒学理论化、哲学化的标志。,方法论是关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认识论通俗地说就是关于认识方法,因素,结果等等的系统理论,本体论问题是指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本源),8,什么是理?,“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天(理)、地(理),儒家伦理 道德(理),物性 (理),走进理学的天地,导做:,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继承孔孟正宗,并能治理国家的新儒学。,理学特点: 思想核心是“理”、“天理”; 理学是儒学、道教、佛教三家融合的产物。,三大特征:注重思辨、回归原典、 治国

4、与修身想结合,先声:韩愈李翱 创立:北宋五子 集成:南宋朱熹 发展:陆王心学 衰落:明末清初,导做:,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标志着儒学真正发展成一门哲学,标志着儒学发展到成熟阶段。,宋明理学的发展脉络?,创立:北宋五子,根据课本归纳北宋五子的思想主张。,建构了万事万物的衍生规律,把人与天地万物的本原合而为一,为“理”生万物的理论提供依据。,重新排列周易的六十四卦,试图揭示宇宙规律,进而解释人类命运。,开创了理学中的“气学”一派,确定理学的最高范畴为“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以“格物致知”求理。,提供了“理”生万物的理论依据,严格区分了天、道、性、心等概念,准确表达了理

5、学的基本宗旨和精神,集成:南宋朱熹,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长于先生。,“二程”开创了一个重新解释儒学的思想系统,而朱熹是新儒学的集大成者。,材料: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子文集 材料: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朱子语类,1.理是什么?,天理是万物本原,理一气二。,2.如何得到理?,“格物致知”(渐悟),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

6、对理的体验。,思考:格物致知与实践出真知的区别? 同:“格致”与“实践”相似。强调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考察和实践,来求取“真理”。 异:“知”不同。前者要“明理”,及儒家伦理道德(唯心);后者,是指客观规律和真理。(唯物),材料:人或有居孀贫穷无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此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二程遗书 材料: 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 -朱子文集 材料:所谓天理,复是何物?仁、义、礼、智、信岂不是天理?君臣、父子、夫妻岂不是天理?,3.得到理后我们应该怎样做?,思考:什么是天理?其实质是什么? 天理: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实质:不在于求科学之真,而在于明道

7、德之善德。 根本目的:维护封建专制统治。,遵循“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仁,本体论(核心):天理是万物本原,理一气二; 修养论:格物致知;强调“仁”,存天理灭人欲; 社会政治理论:“道”的内涵是三纲五常;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学术整理:四书,并对之加以注解四书集注。,集成:南宋朱熹,发展:陆王心学,南宋(创立),明(集大成),陆九渊,王守仁 (王阳明),1.理是什么?,材料: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心皆是理,心即理也。 陆九渊 材料:王守仁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指着山中开花的树木问:“你说天下无心外之物,山中树上的花自开自落,同我心有何相关?”王守仁回答:

8、“你不来看此花时,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过来,就说明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理”是世界本原,理在心中。,2.如何得到理?,材料: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所谓良知也。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王阳明,不靠“格物”,而靠内心的“自省” 致良知,20,王守仁,圣贤庸愚,同具此心,王守仁的门人,夜间在房内捉得一贼。他对贼讲了一番良知的道理, 贼大笑,问他:“请告诉我,我的良知在哪里?” 当时是热天,他叫贼脱光了上身的衣服, 又说:“还太热了,为什么不把裤子也脱掉?” 贼犹豫了,说:“这,好像不太好吧。” 他向贼大喝:“这就

9、是你的良知!” 摘自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21,对“致良知”的理解: 1.“致”就是扩充和实践,“知行合一”。 2.良知人人现成具有,只要不断反省内心。 克服私欲,“人皆可为圣贤”。,“夫道,天下之公道也;学,天下之公学也,非朱子可得而私也,非孔子可得而私也。明王阳明,评价: “心学强调不应该把道德价值异化为纯粹外在的命令,必须把理变成主体 的自觉意愿,道德应当以自律为基础”。 这激励人们奋发励志,冲破了教条化的程朱理学的束缚,在晚明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从此宋明理学走向世俗化。,3.得到理后我们应该怎样做?,材料: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离。 王守仁王文

10、成公全书,知行合一,陆九渊,王阳明,1.心是万物本原(“心即理也”),2.求“理”的方法 -内心反省,2. 思想核心:“致良知”,3.“知行合一”,1.“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发展:陆王心学,结合图片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程朱理学,陆王心学,理是世界的本原,格物致知 (通过外物求理),发明本心、致良知 (通过内心反省),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存天理、灭人欲,克服私欲,导思:,宋明理学的影响?,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明于谦,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导思:,和谐意识:强调人与自然、家庭、国家的和谐意识;,忧患意识:鼓舞历代仁人志士胸怀天下,奋发进取,为理想不懈追求;,崇尚道德:重义轻利,强调自我约束,可以促进文明的进步;,实践意识:强调身体力行,强调自主自强的精神,对中国文化起了推动和促进作用。,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宋明理学的影响?,消极: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性,尊卑等级观念; 重男轻女的观念; 轻视自然科学的观念; 轻视个体自由的观念; 重礼轻法的观念等。,对宋明理学应采取的态度: 批判、继承、改造;去粗存精,去伪存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民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