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三三章章 世界的居民世界的居民 第四节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世界的聚落 教学目标: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了解保护聚落方面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4.通过学生分析城市的好处与不足,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使学生认识保护世 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树立人地协调发展的地理环境观。 教学难点: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分组合作式、启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人类可以说是喜欢群居的“高级动物”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各式各 样的有趣的“居住”景观。请同学观察下面几幅图,它们分别反映了什么地方的景观呢?
2、 (边展示,学生边回答,教师强调图片分别反映了城市与乡村的景观。 ) 承转 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聚落。 讲述新课: 一、聚落的形态: 1让学生分别展示城市、乡村景观图片:引导、启发学生结合个人所见所闻,讨论生活在 城市里有哪些好处? 启发 教师可先启发学生从图片中的房屋密集、高度、道路的修筑情况、商店、医院 等的多少,有无农田、果园、鱼塘等方面对比,说明城市与乡村景观方面的差别。 讨论 让学生分组讨论,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教师适当提示城市的学校教育条件、 信息流通的快慢、生活娱乐的内容等方面来比较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教师小结 教师展示城市与乡村差别表
3、格: 房屋 道路 教育条件 信息流通快慢 物质娱乐生活 城市 密集、高 密、交通方便 好 快 丰富多样 乡村 分散、矮 稀疏、不方便 差 慢 较贫乏 2.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从人口规模、从事的生产劳动等方面来讨论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讲述:通过同学们的讨论,不难看出,乡村是人口规模较小的居民居住地。规模最小 的叫做村庄,大一些的叫做城镇,但我们也把它归为乡村聚落。乡村的周围有农田分布, 居民主要从事农业活动,具有很大的生活、活动空间。而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从事 非农业产业的居民聚居地。城市人口密集,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并对周围的地区 的发展起着显著的带动作用。生活在城市的确存在很多的好
4、处。 但是,城市本身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你我就身在其中,结合自己的生活体会,哪位 同学起来说一说你认为城市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小结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改造越来越大,自然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 度的破坏,所以我们更加要加强城市的绿化,管理与保护。在城市的建设中,要注意人与 自然的协调关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出更美好的生存环境来。 过渡 前面我们了解了聚落的形态,主要包括城市与乡村。但是自然界的地理事物是 处于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的,城市是在乡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 将会有更多的乡村发展成为城镇、进而形成大大小小的城市。 3.教师展示动画:课本 P52由村庄演变为城市
5、的过程,讨论城市发展过程。简要分析城市发 展条件。 教师提问 聚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很不均匀,从前面的世界人口分布知识,我们就可 以知道,人口分布不均,也反映聚落的分布情况。那么,结合人口的分布情况,分析讨论: 在哪些地方容易形成聚落呢? 启发 世界人口密集区域分布在哪些区域?那些地区的地形如何?气候如何呢? 小结 聚落的形成受水、地形、气候、交通等条件影响。气候温和、水源丰富、交通 便利、地形平坦的地区易形成聚落。 承转 由于环境的不同,世界各地的民居建筑(房屋)风格不同。为什么呢? 讨论 展示“东南亚的高脚屋” 、 “北非的平顶屋” 、 “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的冰屋”的 图片,讨论不同建筑风格
6、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教师进一步引导:我们当地的民居建筑有何特色呢?(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世界各地的民居风格不同,既能适应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又与社会经济 生活关系密切,体现了当地的文化习俗等。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展示各类文化遗产的图片,教师边介绍边引导学生欣赏图片,然后请学生考虑图片 反映的内容有什么共性?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它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 某个城市、某个民族、某个国家的文化精神,反映出当时的社会制度、民俗风情、经济科 技等到的发展水平以及其与环境的关系等。 教师提问 有人在古代建筑物下刻写“XXX 到此一游” ,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小结 文
7、化遗产是人类宝贵的财富,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经济、科研价值,保护 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我们研究人类各个时期的文化精神、社会制度、民族风 情等有着重大的意义。特别为我们人类如何去协调人地关系,合理地改造自然等,提供宝 贵的资料! 课堂总结 课件展示课堂板书设计,概括本节知识要点: 板书设计 一、聚落的形态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 1什么是聚落 1.什么是世界文化遗产 2聚落的形式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3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课后追记 本节内容主要运用了分组合作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通过学生小组分工合作 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地 理思维。 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能运用自己学到的地理知识去解析身边的事物,真正做到知 识的“学以致用” 。使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有所提高。在如下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 效果才是真正有效的:当学生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 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得到适当的反馈;看到了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 的东西感兴趣并觉得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 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这样才能最好使新 课程标准得以实际上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