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3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9389 上传时间:2020-08-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66.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教学设计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1212 课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一课程标准: 了解“文景之治” ,知道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了解东汉的建立。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两汉兴衰的基本脉络,了解文景之治,掌握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了解东汉的建 立。 2通过探究“汉武帝面临的危机” 、 “推恩令妙在何处”等问题,培养学生使用历史地图的 能力、综合概括问题的能力和全面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学生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 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 对于巩固统一多民族的国家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四教学过程:

2、(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 猜猜他是谁? 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 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 他的国号成了一 个民族永远的名字 教师:在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族群 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位皇帝是谁?就是他,汉武 帝,中国古代二十四史之千古一帝。 教师:同学们请看,这是汉武帝的档案。 展示: 中文名:刘彻 国籍: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西汉都城长安 出生日期:公元前 156 年 逝世日期:公元前 87 年 职业:皇帝 主要成就: 教师: 这不是一份完整的档案, 同学们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汉武帝的主要

3、成就是什么?今天, 让我们带着疑问,学习第 12 课大一统的汉朝,一起领略大汉天子的魅力与风采。 第 12 课 大一统的汉朝 (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 展示: 汉武帝刘彻(前 156 年-前 87 年),16 岁登基,在位 54 年。他下诏,令各郡县推举人 才,由他亲自出题,让被举荐的人作答。通过这样的考察,他发现了一大批像董仲舒这样有 真才实学的人。他还破格录用人才。如出身贫寒的主父偃因才能受到汉武帝赏识,一年内竟 被升官四次,出身于奴仆的卫青也官至大将军。 学生:汉武帝是一位重视人才、任人唯贤、有作为的皇帝 教师: 汉武帝重视人才善于用人, 正是这些人为后来汉武帝实现大一统开创盛世做出了重

4、要 贡献。 教师:汉武帝刘彻接手的是一个安定、繁荣的国家,可他仍然感觉不能坐享其成。他认为国 家并非是一切高枕无忧。是什么状况让年少登基的汉武帝感觉到危机四伏呢? 展示:地图及文字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骑,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造弓箭数万,府库的“金 银珠宝,多于京师” 。 教师:请同学们结合这幅图和这段文字,讨论讨论,到底是什么让汉武帝产生了危机感? 学生 1:诸侯国比中央大。 学生 2:诸侯王的势力大。 展示: 汉高祖把子弟分封到外地做诸侯王,目的是让他们镇守四海,拱卫天子。 北师版七上教材 教师:诸侯王拥有广袤的土地、人口,甚至拥有自己的军队。 (这就会怎么样呢?)这严重 地威胁

5、到中央集权(皇帝的安危) 。 结论:诸侯王的存在严重威胁汉武帝的统治。 教师:汉武帝该怎么解决这一棘手问题呢?这真是一个考验人的智慧与谋略的问题。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汉武帝接受了主父偃的建议。 演示课件: (一边讲解) 教师:皇恩浩荡!身为刘氏子孙就一起分享刘氏天下,汉武帝下令允许诸侯将自己的封地分 给其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汉武帝采取的这种办法叫做推恩令。推恩令只是削藩的 前奏,后来汉武帝用各种手段借口大幅削减了已经势单力薄的侯国。 教师:诸侯其子弟以前没有封地,你知道为什么? 展示: 汉初,诸侯王的爵位、封地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其他庶出的子孙得不到尺寸之 地。 岳麓版七上教参 教

6、师:诸侯王的爵位封地,按照宗法制原则,都是由嫡长子单独继承的。什么是嫡长子?正 妻所生的第一个儿子。 这种继承法公平吗?很显然不公平, 诸侯庶出的子孙得不到尺 寸之地,心生不满,却无处诉说。同为刘氏子孙,却不能分享刘氏天下。而现在却不 同了。 展示:汉武帝说, “此计甚妙! ”请问, “妙”在何处? 学生:各抒己见。 (提示:诸侯庶出的子孙、诸侯王和嫡长子、汉武帝他们各自的心里想法) (诸侯庶出的子孙:得到封地的诸侯子弟,自然对皇帝感恩戴德。巧妙的收服人心。 诸侯王和嫡长子:名义上推广皇帝恩泽,也没有削藩,实际上却使我的封国的面积将渐渐缩 小,再也不足与中央朝廷抗衡,我连反抗的理由都找不到。名

7、正言顺,多么巧妙。 汉武帝:不费一兵,不损寸土,就削弱了诸侯封地的势力。妙啊。 ) 教师: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归纳出推恩令包含着汉武帝的政治智慧:汉武帝借助诸侯众子弟 的诉求,来解决自己的难题,汉武帝是一位真正的有历史眼光的人,他实施这样的一 条策略,我们不得不佩服。 以史为鉴,汲取智慧。汉武帝的推恩令,告诉我们:做一件事情尽可能地兼顾各方面 势力的利益,既减少可能遇到的阻力,又能实现自己的目的。 教师:这样,诸侯王强大难治的问题,就进一步解决了。汉武帝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汉 武帝可以高枕无忧了吗?相信看了汉武帝与大臣商议国家大事的一个场景你会明白。 展示: 汉武帝与大臣商议国家大事 武帝:众

8、爱卿,王国威胁已解除,天下太平啊! 大臣:启奏陛下,现在有些人整天说三道四,批评您的政策,指责中央,这样下去,恐怕对 国家不利。 武帝(大怒) :是谁敢毁谤朕!? 大臣:还不是那些受诸子百家影响的学者嘛。 武帝:唉。众爱卿可否给朕出个主意,该统一用什么思想来教化国民,达到长治久安呢? 教师:不就一些人说三道四吗?汉武帝这么雄才大略,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呗!他干嘛 这样纠结呢? 学生:得出结论:对汉武帝的统治不利。 教师:谁给他解除了危机呢? 学生:董仲舒。 教师:董仲舒何许人也? 展示资料: 董仲舒 董仲舒少年时就开始研读 春秋 , 汉景帝时任博士。 言行举止, 每时每刻都遵循 “礼” 的规

9、范。儒学学士们尊奉他为导师。 董仲舒的思想 董仲舒认为要维护政治统一,必须在思想上统一。他宣扬,天是万物的主宰,皇帝是天 的儿子,即天子。代表天统治臣民。全民都要服从皇帝的统治,诸侯王也要听命于皇帝。 教师:帝王受命于天,是秉承天意统治天下的,因此成为“天子” 。这就是君权神授!正符 合皇帝心理需要和统治的需要。自然赏识重用董仲舒。于是有一天: 播放:视频 教师:董仲舒所说的凝聚力指的是什么? 教师:董仲舒建议汉武帝怎样做,来解决思想统一问题? 学生: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教师:儒术指的是什么理论? 展示: 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又加入某些法、道二家主张的混杂思想。从此,它成为中国 封

10、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教师:这里的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融合了其他大家的思想,融合更适合统治者的需要。 教师:为了推广儒家思想,使大一统思想深入人心,汉武帝还采取了什么措施? 学生:在长安设太学,以儒家的五经为主要教材。 教师:太学是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太学出身的人,经过考试,会按等级被录用为国家的各 级官吏。当儒家思想和做官联系起来的时候,社会上会出现什么现象?(热衷学习儒 家思想读书做官的现象。 ) 教师:儒家思想得到推广,成为大家共同的精神领袖。这样,汉武帝又很巧妙的使思想得到 统一。同学们还记得秦始皇采取什么措施统一思想的吗?一个残暴,一个巧妙,通过 鲜明的对比,汉武帝的大智慧令人不得不佩

11、服啊。 问题:汉武帝控制经济命脉的措施有哪些?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 (要求:脱离课本回答,方可得分。 ) 教师:汉武帝加强对人民思想统治的同时,采取统一铸币、盐铁官营等方式,将地方的经济 大权收归中央;采取北击匈奴、派人通西域等方式,加强对边疆的统治。至此,全国 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大权全部牢牢地掌握在了汉武帝一人手中。历史上把这种 高度统一的局面,称为大一统。汉武帝的大一统,使西汉进入了鼎盛时期。 (三)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教师:本节课,我们站在时代的今天,翻阅前人走过的历史,更多的让我们领略了汉武帝的 雄才大略。他最主要的事迹就是: 展示:档案,学生补充完整。实现了大一统,开创西汉鼎盛局面。 教师:是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是他给了一个族群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 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汉族。 让我们用最有气势的语言, 来赞颂汉武帝的风采。 展示:齐挥毫高唱大汉天子赞歌 武帝雄才意欲何?文武兼资振古国。绍发华统彰九野,敢击匈奴正六合。任用贤臣众 心恪(ke),富民又启谱新辙。风雨茂陵依旧在,春秋千古天子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历史 > 部编人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