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48937 上传时间:2020-08-01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8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9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小王同学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 5m  B体育测试中一个排球的质量约为 5kg  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7  D教室里一把扫帚的重力约为 100N  2 (2 分)关于物态变化,下列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  A春天,早晨出现浓雾是汽化现象  B夏天吃冰棍,冰棍周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  C深秋,树叶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寒冬,窗户上的玻璃出现冰花是升华现象  3 (2分)下列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小孔成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

2、播形成的  B乙图:我们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这是物体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  C丙图: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丁图: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对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这是光的反射的缘故  4 (2 分)关于透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能成实像,凹透镜只能成虚像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放大镜是凹透镜  5 (2 分)关于运动和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

3、选择有关    第 2 页(共 30 页)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C正在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如果全部消失,汽车将处于静止状态  D坐在教室里的同学所受的重力和他对凳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6 (2 分)如图,用轻质细线的一端拴住一个实心铁球,另一端固定在 O 点做成了一个摆。 铁球从 A 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 B,摆至 C 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C 点铁球的动能最大  B在 B 点铁球的势能最大  C从 A 点摆至 B 点的过程,铁球的势能转

4、化为动能  D从 B 点摆至 C 点的过程,铁球的速度越来越快  7 (2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音调越高  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在教学楼周围植树可减少外界噪声对同学们在教室内学习的干扰  8 (2 分)下列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实验说明二氧化氮分子是运动的,空气分子是静止的  B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丙实验说明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减少  D丁图为四冲程汽油机的吸

5、气冲程    第 3 页(共 30 页)   9 (2 分)人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防范重于追责。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 生活中必须具备的意识。小芳同学学习了生活用电提出了以下观点:  我们可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  我国的家庭电路电压不高于 36V  禁止用铜丝、铁丝等导线代替保险丝  高压线下可以钓鱼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10(2 分) 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保不变, 闭合开关 S, 灯泡 L 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6、  A向右移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向右移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C向左移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D向左移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11 (2 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大, 电流表示数突然变为零,已知只有一个灯泡发生故障,则原因可能是( )   A灯 L1短路 B灯 L2短路 C灯 L1断路 D灯 L2断路  12 (2 分)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210闭合

7、S、 S1,断开 S2,滑片 P 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并做出了如图 乙 所 示 的U  I图 象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第 4 页(共 30 页)    AR15  B电源的电压 U10V  CR 的最大阻值为 100  D当 S、S1、S2同时闭合,滑片 P 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大示数 为 1.2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9 小题,共小题,共 46 分)分)  13 (2 分)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

8、互   (选填“吸引”或“排斥” )的原理来检验 物体是否带电。 如图所示, 开关闭合后, 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   (选填 “N” 或 “S” ) 极。   14 (2 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力 F 将 8N 的重物在 3s 内匀速提升 3m,动滑轮重 2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的功率为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   15 (4 分)小刚在实验室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 时,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 m 为   g然后用量 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他将小

9、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放进盛有 30ml 水的量筒中,小石块完全 浸没在水中,水面升高,如图乙所示,该小石块的体积 V 为   cm3,该小石块的密 度为   g/cm3将该小石块带到高山上去,该小石块的密度为   kg/m3。    第 5 页(共 30 页)    16 (2 分)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甲物体是边长为 20cm 的正 方体、重为 90N,用绳连接在 A 点且绳拉直;乙物体重为 20N、对杠杆压力的力臂 OB 20cm,OA40cm;杠杆水平,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Pa现用一

10、水平拉力使 乙物体以 0.8m/s 的速度从 B 点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   s,可使甲物体对地面 的压力恰好为 0。   17 (2 分)用力 F 将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8 (10 分)在测量平均速度实验中,小木块从装有刻度尺(分度值为 1mm)的斜面 A 点 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每隔 0.2s 记录一次小木块到达的位置,所做的一次实验如左下图 所示。    第 6 页(共 30 页)    (1)该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 V   ;  (2) 小明将实验的

11、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A 点、 B 点刻度放大以后如图所示, 则表格中 sAB    cm,vAB   cm/s;  路程/cm 时间/s 平均速度/(cms 1)  sAB 0.2 vAB  sBC12.10 0.2 vBC60.50  sCD20.00 0.2 vCD100.00  sDE27.90 0.2 vDE139.50  (3)由上表数据得出,小木块下滑过程中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 )运动;  (4)实验是存在误差的。根据表中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你可以推测出

12、vAB、vBC、 vCD、vDE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是   。 (只要写出一条,答案合理即可得分,但写 vDE vCDvBCvAB不能得分)  19 (10 分)我们中考复习备考时,天气闷热,小明同学购买了一台可调速手持式电风扇。 他在使用时发现有三个调速档位,激发了他对直流电动机的转动快慢进行探究的欲望。  提出问题:电动机转动的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实验前,小明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与电动机两端的电压高低有关;  猜想二:与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明从学校实验室借来如下仪器进行实验:直流

13、电动机、学生电 源(电压可调) 、滑动变阻器、电流表、电压表、开关、导线等,并设计了图甲所示的电   第 7 页(共 30 页)   路图。  (1)根据甲图,在乙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把实物图连接完整。   (2)为了验证猜想一,他调节电源电压和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进行实验,记录 了电压表的示数、电动机转动的快慢如下表:  电压表示数/V 1.0 2.0 3.0 4.0  电动机转动快慢 非常缓慢 慢 快 很快  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电压范围内电动机两端的电压越高,转动越   。  (3

14、)为了验证猜想二,他保持电源电压不变、仅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 P 的位置,记录了 电流表的示数、电动机转动的快慢如下表:  电流表示数/A 0.10 0.20 0.30 0.40  电动机转动快慢 非常缓慢 慢 快 很快  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在一定电流范围内通过电动机的电流越大,转动越   。  (4)电动机在转动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   能;  (5)为了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小明采取了如下措施,你认为可行的有   。  A换用磁性强弱不同的磁铁  B只改变电流的方向  C只改变磁

15、场的方向  D同时改变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  以上是小明同学所做的初步实验探究,以后你还会有机会探究直流电动机的电压与电流 的关系等更有趣的实验,会有更多的物理奥秘等待你去发现。    第 8 页(共 30 页)   20 (6 分)伟大的中华民族正在走向复兴,人民海军走向深蓝。2019 年 4 月 23 日,为庆祝 中国人民海军成立七十周年,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 055 大型驱逐舰首次在山东青岛公开 亮相。该舰是中国第一款排水量超过万吨的主力驱逐舰,舰长 183m、宽 23m,满载时吃 水深度为 8m,排水量可达 12500t。 (g 取 1

16、0N/kg,海水密度取 海水1.0103kg/m3)  (1)求 055 驱逐舰满载时所受的浮力;  (2)若一架总质量为 13t 的直升机为了执行侦察任务飞离驱逐舰,求 055 驱逐舰浸在水 里的体积减少了多少。   21 (8 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进行了电力设备升级。如图所示为小 李家的智能电表,他家部分用电器的额定功率及每天工作时间如下表所示。  电器 额定功率/W 工作时间/h 数量  电热水壶 2200 1 1  空调 1100 3 1  电视机 110 2 1  节能灯 16 4 2

17、2  (1)求空调正常工作 3 小时所消耗的电能;  (2)求上述表格里所有用电器同时正常工作的总电流;  (3)电热水壶正常工作 2min,可将一壶 2kg 初温为 20的水加热至 50,求电热水壶 的加热效率(c水4.2103J/(kg);  (4)在用电高峰期,小李发现电能表的电压示数为 198V,此时用电热水壶烧水(设电 热水壶电阻保持不变) ,求电热水壶此时的实际功率。    第 9 页(共 30 页)      第 10 页(共 30 页)    2019 年湖南省永州市中

18、考物理试卷年湖南省永州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本题共一、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小题,每小题 2 分,共分,共 2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符合题目要求)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 (2 分)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小王同学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 5m  B体育测试中一个排球的质量约为 5kg  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7  D教室里一把扫帚的重力约为 100N  【分析】首先要对选项中涉及的几种物理

19、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 据需要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 答案。  【解答】解:A、小王同学立定跳远的距离约为 2m。故 A 错误。  B、体育测试中一个排球的质量约为 0.5kg。故 B 错误。  C、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37故 C 正确。  D、教室里一把扫帚的重力约为 5N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结合对生活的了解和对物理单位的认识, 找出符合实际的选项即可。  2 (2 分)关于物态变化,下列现象判断正确的是(

20、 )  A春天,早晨出现浓雾是汽化现象  B夏天吃冰棍,冰棍周围冒出“白气”是液化现象  C深秋,树叶上出现白霜是凝固现象  D寒冬,窗户上的玻璃出现冰花是升华现象  【分析】 (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 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 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第 11 页(共 30 页)   【解答】解:A、雾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

21、成的液态小水珠。故 A 不正确;  B、 “白气”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到温度较低的冰棍液化成的小水珠。故 B 正确;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故 C 不正确;  D、冰花是室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凝华形成的冰晶。故 D 不正确。  故选:B。  【点评】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关键要看清物态变化前后,物质各处 于什么状态;另外对六种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也要有清晰的认识。  3 (2分)下列四幅图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图:小孔成像,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22、;B乙图:我们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这是物体表面发生镜面反射的缘故  C丙图: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这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D丁图: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对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这是光的反射的缘故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 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 体;  (3)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  (4)水中鱼反射出的光,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

23、射角, 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比实际入 射光线升高,就会觉得是变浅的鱼的虚像,因此用鱼叉捕鱼时,不是将鱼叉对准他看到 的鱼,而是瞄准所看到的鱼的下方位置叉去。  【解答】解: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故 A 正确;  B、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这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漫反射,而不是镜面反 射,故 B 错误;  C、平面镜中的像是虚像,这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故 C 错误;    第 12 页(共 30 页)   D、有经验的渔民都知道只有对准鱼的下方才能叉到

24、鱼,这是光的折射的缘故。故 D 错 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以及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注意区分光产生的不同现象。  4 (2 分)关于透镜及其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凸透镜只能成实像,凹透镜只能成虚像  C近视眼镜的镜片是凸透镜  D放大镜是凹透镜  【分析】 (1)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2)凸透镜可以成实像,也可以成虚像;  (3)近视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

25、散作用;  (4)放大镜是凸透镜。  【解答】解:  A、根据课本知识可知,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故 A 正确;  B、凸透镜既能成放大、缩小、等大的实像也能成放大的虚像,凹透镜成像时是光的反向 延长线的交点,是虚像,故 B 错误;  C、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折光能力太强,需要佩戴凹透镜发散光线,从而使成的像在视 网膜上,故 C 错误;  D、放大镜利用的是凸透镜的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作用、成像规律,都是基础知识

26、,平时要熟记。  5 (2 分)关于运动和力,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只与压力有关,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无关  C正在匀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如果全部消失,汽车将处于静止状态  D坐在教室里的同学所受的重力和他对凳子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分析】 (1)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参照物不同,结论 可以不同。    第 13 页(共 30 页)   (2)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同时有关。 &nbs

27、p;(3)根据牛顿第一定律进行回答。  (4)坐在凳子上的同学受到的重力和凳子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解答】解:A、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首先选择一个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和静止是和参照物有关系的,故选项正确。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有关系,故选项错误。  C、根据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者静止状态,正在匀 速行驶的汽车所受的力如果全部消失,汽车不受任何力,汽车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故选 项错误。  D、坐在凳子上的同学,受到的重力和凳子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它受到的重力

28、的 受力物体是该同学,他对凳子的压力的受力物体是凳子,这两个力受力物体不同,不是 平衡力,故选项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体运动静止的相对性、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牛顿第一定 律、平衡力等,属于基础性习题。  6 (2 分)如图,用轻质细线的一端拴住一个实心铁球,另一端固定在 O 点做成了一个摆。 铁球从 A 点静止释放经过最低点 B,摆至 C 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 C 点铁球的动能最大  B在 B 点铁球的势能最大  C从 A 点摆至 B 点的过程,铁球的势能转化为动能  D从

29、B 点摆至 C 点的过程,铁球的速度越来越快  【分析】 (1)影响动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速度,质量越大,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质量和高度,质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解答】解:  A、在 C 点是右侧的最高点,则动能最小,重力势能最大,故 A 错误;    第 14 页(共 30 页)   B、铁球在最低点 B,运动速度最快,则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故 B 错误;  C、从 A 点摆至 B 点的过程中,铁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减小、速度增大,所以重力势能 减小,动能增大,

30、在此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 C 正确;  D、从 B 点摆至 C 点的过程中,铁球的质量不变、高度增大、速度减小,则铁球的速度 越来越慢,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掌握影响动能、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会判断动能、重力势能的大小变化以及 能量的相互转化。  7 (2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最快  B物体的振幅越大,产生声音的音调越高  C蝙蝠利用次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  D在教学楼周围植树可减少外界噪声对同学们在教室内学习的干扰  【分析】

31、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一般固体最快,液体次之,气体最慢; 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  (3)蝙蝠是利用超声波的回声定位飞行;  (4) 噪声的防治主要从三种方式上来进行: 一是在声源处减弱, 二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三是在人耳处减弱。  【解答】解: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 播,故 A 错误;  B、 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物体振动频率越快, 音调越高, 物体的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故 B 错

32、误;  C、蝙蝠利用超声波探测飞行中的障碍物和发现昆虫,故 C 错误;  D、在教学楼周围植树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声现象的理解情况,注重了物理和生活的联系,难度不 大,是中考的常考题型。  8 (2 分)下列现象的解释,说法正确的是( )    第 15 页(共 30 页)    A甲实验说明二氧化氮分子是运动的,空气分子是静止的  B乙实验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丙实验说明空气被压缩时内能减少  D丁图为四冲程

33、汽油机的吸气冲程  【分析】 (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 地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和斥力;  (2)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加,例如克服摩擦做功、压 缩气体做功等;物体对外做功内能会减少,例如气体膨胀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转化 为机械能;  (3)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包括吸气、压缩、做功和排气四个冲程;根据气门的关闭情 况和活塞的运行方向判断是哪一个冲程。  【解答】解:  A、甲实验是气体的扩散实验,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 A 错误;  

34、;B、图乙中的两个铅块黏在一起,下面能挂很重的物体,说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的引力, 故 B 正确;  C、 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 活塞对空气做功, 瓶内空气温度升高, 空气的内能增加, 故 C 错误;  D、由图可知,汽油机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由下端向上端运动,是排气冲程, 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改变内能的方法以及汽油机相关冲程的判断, 是对学生正确识图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  9 (2 分)人的生命重于泰山,安全防范重于追责。 “珍爱生命、注意安全”是同学们日常 生活中

35、必须具备的意识。小芳同学学习了生活用电提出了以下观点:    第 16 页(共 30 页)   我们可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  我国的家庭电路电压不高于 36V  禁止用铜丝、铁丝等导线代替保险丝  高压线下可以钓鱼  上述观点正确的是( )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  【分析】 (1)测电笔的作用:辨别火线与零线;手接触笔尾金属体,笔尖金属体接触零 线或火线,氖管发光的是火线,氖管不发光的是零线;  (2)我国家庭电路电压是 220V,安全电压不高于 36V;  (3)铜丝、

36、铁丝的电阻率小、熔点高,用铜丝代替保险丝,不能在电流过大时,自动切 断电路;  (4)安全用电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解答】解:  我们可用试电笔辨别火线与零线;故正确;  我国家用电器的额定电压一般为 220V,与之配套的家庭电路电压也是 220V;故错 误;  铜丝、铁丝的熔点高,且其他条件相同时铜丝、铁丝的电阻小,在电流过大时,产生 的热量不容易达到熔点,则铜丝、铁丝不会熔断,起不到保险的作用,所以禁止用铜丝、 铁丝等导线代替保险丝,故正确;  由安全用电原则可知,不能靠近高压带电体;在高压线下钓鱼,钓鱼

37、竿与高压线距离 较近,容易引起高压电弧触电,不符合安全用电的要求,故错误。  综上所述,都正确的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电笔的使用方法、我国家庭电路值、保险丝的使用要求、安全用 电常识等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要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 带电体。  10(2 分) 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保不变, 闭合开关 S, 灯泡 L 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 17 页(共 30 页)    A向右移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B向右移动滑片 P,电

38、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  C向左移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  D向左移动滑片 P,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滑动 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滑片的移动确定接入电路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 中电流的变化和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 电压变化。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灯泡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 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  AB、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

39、电阻变大,电路的总电阻变 大;  根据 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小;  根据 UIR 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  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的 示数变大。故 AB 错误;  CD、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左滑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 小;  根据 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根据 UIR 可知,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  根据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小,即电压表的 示数变小。故 C

40、错误,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欧姆定律和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关键明白滑片移动的过程中电路的变 化情况,这是本题的难点也是重点。    第 18 页(共 30 页)   11 (2 分)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S,两表均有示数。过一会儿,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大, 电流表示数突然变为零,已知只有一个灯泡发生故障,则原因可能是( )   A灯 L1短路 B灯 L2短路 C灯 L1断路 D灯 L2断路  【分析】电路故障一般分为短路和断路:短路时,电路中有电流,并且电流较大;断路 时,电路中无电流;先根据电流表示数的变

41、化确定电路的总电阻的变化,然后判断哪个 故障可引起总电阻的变化即可。  【解答】解:当开关 S 闭合后,两表均有示数,两个灯泡串联,电压表测量 L1两端的电 压,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过一会儿电路中电流变为 0,说明出现了断路,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大,说明电压表测量电 源的电压了,即电压表与电源之间是接通的,故故障是灯 L1断路。  故选:C。  【点评】据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判断该电路的电阻变化,从而判断故障。  12 (2 分)某物理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恒定,R210闭合 S、 S1,断开 S2,滑片 P 从最右

42、端向最左端移动,记录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并做出了如图 乙 所 示 的U  I图 象 。 下 列 说 法 正 确 的 是 (  )   AR15  B电源的电压 U10V  CR 的最大阻值为 100  D当 S、S1、S2同时闭合,滑片 P 从最右端向最左端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的最大示数 为 1.2A    第 19 页(共 30 页)   【分析】闭合 S、S1,断开 S2时,滑动变阻器 R 与 R1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电压表测 R1两端的电压,  (1)根据图乙读出一组电压和电流值

43、,根据欧姆定律即可求出 R1的阻值;  (2)当滑片位于左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0,此时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其示数 最大,根据图乙读出电源的电压;  (3)当滑片位于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和灯泡两端的电压 最小,根据图乙读出灯泡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 R2 两端的电压,利用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4)当 S、S1、S2同时闭合,R 与 R1串联后与 R2并联,根据欧姆定律求出 R2支路上 电流, 由于根据图乙读出 R 与 R1串联时电路中的最大电流, 最后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即 可求出电流表

44、的最大示数。  【解答】解:闭合 S、S1,断开 S2时,滑动变阻器 R 与 R1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 流,电压表测 R1两端的电压,  A、由图乙可知,U16V,I10.6A,根据 I可得:R110,故 A 错 误;  B、当滑片位于左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0,此时电压表测电源两端的电压其示数最 大,  由图乙可知,电源的电压 UU16V,故 B 错误;  C、当滑片位于右端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和 R1两端的电压最 小,  由图乙可知,R1两端的电压 U1最小1V,电路中的电流 I最小0.1A, &nb

45、sp;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 R 两端的电压:  U滑最大UU1最小6V1V5V,  根据 I可得: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R滑最大50,故 C 错误;  D、当 S、S1、S2同时闭合,R 与 R1串联后与 R2并联,电流表测干路电流,    第 20 页(共 30 页)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通过 R2的电流:  I20.6A,  R 与 R1串联时,当滑片位于左端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最大电流为 0.6A, &

46、nbsp;电流表的最大示数:  II1最大+I20.6A+0.6A1.2A,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公式的应用,分清电路的连接方式是 关键。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9 小题,共小题,共 46 分)分)  13 (2 分)验电器是利用同种电荷相互 排斥 (选填“吸引”或“排斥” )的原理来检验 物体是否带电。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通电螺线管的右端是 N (选填“N”或“S” ) 极。   【分析】 (1)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

47、互排 斥;  (2)根据电流方向和螺线管的绕法,利用安培定则可判断螺线管的极性。  【解答】解: (1)据课本可知,实验室里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其工作原理 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若某物体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后,金属箔片张开,说明该物体带 电;  (2)根据安培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使四指指向电流的方向,则螺线管的右端为 N 极,左端为 S 极。  故答案为:排斥;N。  【点评】本题考查验电器原理,以及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判断,难度不大。  14 (2 分)如图所示的滑轮组,用力 F 将 8N 的重物在 3s 内匀速提升 3m,动

48、滑轮重 2N,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拉力的功率为 10 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80 %。    第 21 页(共 30 页)    【分析】由滑轮组的结构知道 n3,s3h。  (1)不计绳重和摩擦,知道动滑轮重和物重的大小,利用 F (G轮+G物)求出拉力 F,  利用 s3h 求出拉力端移动的距离,知道拉力大小和运动时间,利用功率公式求解。  (2)利用 W有Gh 求有用功,利用 W总Fs 求总功,利用机械效率的公式求滑轮组的 机械效率。  【解答】解: (1)由图知,n3,  不计绳重和摩擦,则绳端

49、的拉力:  F(G轮+G物)(2N+8N)N,  拉力端移动的距离:  s3h33m9m,  则拉力做功:  W总FsN9m30J,  拉力做功的功率:  P10W;  (2)使用滑轮组做的有用功:  W有Gh8N3m24J,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100%100%80%。  故答案为:10;80。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有用功、总功、功率公式、机械效率公式、滑轮组 snh 的 理解和运用,理解并求出有用功和总功、利用好 F(G轮+G物)是本题的关键。 &nb

50、sp;15 (4 分)小刚在实验室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先用调好的天平测小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   第 22 页(共 30 页)   时,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小石块的质量 m 为 54 g然后用量 筒测量小石块的体积,他将小石块用细线系好后放进盛有 30ml 水的量筒中,小石块完全 浸没在水中,水面升高,如图乙所示,该小石块的体积 V 为 20 cm3,该小石块的密 度为 2.7 g/cm3将该小石块带到高山上去,该小石块的密度为 2.7103 kg/m3。   【分析】在读数时,天平上所有砝码的质量加上游码(读数时以游码左侧对应的刻度为 准)所对的

51、数值即待测物体的质量;弄清楚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据液面对应刻度 来读数,小石块的体积等于小石块与水的总体积减去水的体积;然后根据密度公式可求 得其密度;密度大小与位置无关。  【解答】解:如图所示,称量标尺的分度值是 0.2g,小石块的质量:m50g+4g54g;  水和小石块的总体积:V总50ml,  则小石块的体积:VV总V水50ml30ml20ml20cm3,  小石块的密度:2.7g/cm32.7103kg/m3;  由于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物体的高度无关,所以将该小石块带到高山上去, 该小石块的密度仍然为 2.7103kg

52、/m3;  故答案为:54;20;2.7;2.7103。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平的读数、量筒读数、求密度等问题;要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读数方法,在解题过程中,要注意单位的换算。  16 (2 分)如图所示,一根足够长的轻质杠杆水平支在支架上,甲物体是边长为 20cm 的正 方体、重为 90N,用绳连接在 A 点且绳拉直;乙物体重为 20N、对杠杆压力的力臂 OB 20cm,OA40cm;杠杆水平,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强为 2000 Pa现用一水平拉力 使乙物体以 0.8m/s 的速度从 B 点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经过 2 s,可使甲物体对地面   第 2

53、3 页(共 30 页)   的压力恰好为 0。   【分析】 (1)当 OB20cm 时,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求出绳子的拉力,甲物体对地面的 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减去绳子的拉力,根据 p求出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2)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零时,绳子的拉力等于甲的重力,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 求出乙的位置, 进一步得出乙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距离, 利用 v求出乙向右匀速直线 运动的时间。  【解答】解:  (1)由杠杆的平衡条件 F1L1F2L2可得:FAOAG乙OB,  则绳子的拉力:FAG乙20N10N,  此时甲物体对地面的

54、压力:  FG甲FA90N10N80N,  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p2000Pa;  (2)甲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恰好为 0 时,绳子的拉力 FAG甲90N,设此时 G乙向右 运动到 C 位置,  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得,FAOAG乙OC,  则 OCOA40cm180cm,  G乙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距离:  sOCOB180cm20cm160cm1.6m,  由 v可得,G乙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t2s。  故答案为:2000;2。    第 24 页(共 30

55、 页)   【点评】本题考查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和压强公式、速度公式的应用,要注意甲对地面的 压力恰好为零时绳子的拉力等于甲的重力。  17 (2 分)用力 F 将物体紧压在竖直的墙壁上,请在图中画出物体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分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重力的作用点在物体的重心,从重心沿竖直向下 的方向画一带箭头的线段,表示重力的大小、方向。  【解答】解:从物体的重心沿竖直向下的方向画一条带箭头的线段,符号用 G 表示;如 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了重力的示意图的画法,记住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18 (10 分)在测

56、量平均速度实验中,小木块从装有刻度尺(分度值为 1mm)的斜面 A 点 静止下滑并开始计时,每隔 0.2s 记录一次小木块到达的位置,所做的一次实验如左下图 所示。   (1)该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 V ;  (2) 小明将实验的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A 点、 B 点刻度放大以后如图所示, 则表格中 sAB   第 25 页(共 30 页)    4.00 cm,vAB 20.00 cm/s;  路程/cm 时间/s 平均速度/(cms 1)  sAB 0.2 vAB  sBC12.10 0.2 vBC60.50 &n

57、bsp;sCD20.00 0.2 vCD100.00  sDE27.90 0.2 vDE139.50  (3)由上表数据得出,小木块下滑过程中在做 变速 (选填“匀速”或“变速” )运 动;  (4)实验是存在误差的。根据表中数据,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你可以推测出 vAB、vBC、 vCD、vDE之间的数学关系式是 vDEvCD+40cm/svBC+240cm/svAB+340cm/s 。 (只要写出一条,答案合理即可得分,但写 vDEvCDvBCvAB不能得分)  【分析】 (1)测量速度的原理是 v;  (2)读出 AB 之间的距离,根据速度公式求出速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物理中考 > 中考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