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课程标准: 1.结合汉至唐的选官制度,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选官制度变化的原因、趋势及影响。 2.搜集“中外朝”“三省六部制”等史料,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汉至唐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化及作用。 3.结合赋税制度的变革,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唐代两税法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教 学 目 标,时空坐标,知识结构,选官制度,选官制度是我国封建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早在国家产生之际,就已经有了选官制度,它的发展变化乃至创新,反映了我国政治制度的延续性和创新性。,概念,察举制,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以品德为主要标准,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
2、。,标准,标准有四条,“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评价,扩大了统治基础;但权操于上,民意无法体现,具有封闭性。 童谣: 举秀才,不知书, 察孝廉,父别居, 寒素清白浊如泥, 高第良将怯如鸡,一、选官制度,史料阅读,察举制变化,一、选官制度,察举在汉武帝时形成固定制度,由郡国定期向中央推举人才(西汉时每年举1人),以及应中央政府的特殊需要,不定期推举若干专门人才。常见的察举名目是举孝廉,还有如贤良、文学、兵法等。察举标准有四条,“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
3、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足以决疑,能按章覆问,文中御史;四曰刚毅多略,遭事不惑,明足以决,才任三辅令,皆有孝弟廉公之行。” 察举虽由地方官掌握,但前提往往是被选拔人当地的士人舆论, 当地舆论对所有人都有一个基本的评价,评价高者,很自然能够被推举。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开始: 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 选拔依据乡里清议、德才兼备,汉末: 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世家大族控制 选拔依据从德才兼备到门第门生,征辟制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自上而下选拔官吏制度,背景,九品中正制,汉末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那时,选官多操纵在地方大族名士手中。他们交结朋党,严重干扰了人才选拔
4、。自曹操开始,尝试新的选人方法,曹丕继魏王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颁制九品中正制。,内容,曹魏时,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评价,这种选官制度既继承了两汉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一、选官制度,史料阅读,九品中正制,一、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是针对察举制带来的选举权流失的弊病,而采取的选举改革,其目的就是将选举权收回中央,由乡里评议改为官
5、方评议,削弱地方化的倾向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九品中正制异化 选拔权力:从中央掌握到又被世家大族控制 选拔依据:从家世才能并重到只看家世,中正评定人才,越来越依据士人的家世,父祖为高官者,在选举上占了越来越大的便宜。久而久之,门第高者品级就高,门第低者品级就低,朝廷任命中正官时,往往要征求本地出身的高官们的意见,连中正本身的公正性也逐渐丧失。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的局面。 张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导论,背景,科举制,士族腐朽,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庶族地主兴起,参与政权,内容,形成: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考试 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特点:是自由报名
6、,通过考试差额录取,“分科举人”。科目:唐代科举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 ,考试方式为命题写作诗、赋,录取不易,最受重视。,评价,作用:科举制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一、选官制度,史料阅读,一、选官制度,西安大雁塔唐代进士题名帖,宋代科举考试图,科举制,特点:自由报名,公平竞争、地位高,受重视,难度较大,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无所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五代)王定
7、保唐摭言,史料阅读,科举制,一、选官制度,(科举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 钱穆国史大纲,问题探究,材料一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 ;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其有老死于文场者,亦所无恨。故有诗云:“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材料二 (科举制)
8、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的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预国家的政治。此项标准,一则求其公平,不容舞弊营私。二则求其预备之单纯与统一,减免经济上之限制,使贫民亦有出身。又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 钱穆国史大纲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科举制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积极: 打破了贵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扩大了官吏的来源和社会的统治基础,; 使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促使选官制度逐渐成熟; 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和行政效率; 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的风尚; 促进文学的繁荣 (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对西方
9、文官制度形成产生积极影响。 消极: 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 忽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科技的创新发展。 阻碍了近代知识分子开眼看世界,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总结归纳,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世卿世禄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自下而上推荐,品行,评定授官,门第,分科考试,才学,血缘,世袭,军功爵制,中央任免,军功,一、选官制度,一、选官制度,二、中枢政务机构,中外朝制度:汉承秦制,三公九卿在汉代得到继承,但也有所损益。汉武帝时期,以尚书为主的中朝决策机构形成,三公逐渐被架空,具体事务分由六曹职掌。三公九卿逐渐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即“外朝”。,二、中枢政务机构,东汉尚书台 东汉名臣李固
10、曰:今陛下之有尚书,犹天之有北斗也。斗为天喉舌,尚书亦为陛下喉舌。尚书出纳王命,赋政四海,权尊势重,责之所归。 后汉书,背景,三省六部制,士族腐朽,九品中正制不再适应社会需要庶族地主兴起,参与政权,内容,形成:隋朝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考试 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特点:是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分科举人”。科目:唐代科举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 ,考试方式为命题写作诗、赋,录取不易,最受重视。,评价,作用:科举制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
11、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二、中枢政务机构,形成,三省六部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内容,二、中枢政务机构,六部与司、寺、监统属节制关系,特点,三省六部制,相权三分:中书省起草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这样既能互相制衡,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 职权分明: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 加强皇权:分散了宰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互相牵制;同时,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了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 节制
12、君权: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在机构分工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评价,二、中枢政务机构,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提高了行政效率。对后世国家体制产生深远影响在机构分工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此后,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史料阅读,三省六部制,钱穆国史新论:“唐代宰相
13、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二、中枢政务机构,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相反,它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 在一定程度上三省进行集体决策,相互制约。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钱穆国史新论:“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上
14、述材料是否反映了唐朝中央行政体制民主的特点?为什么?,三省六部制的设立并不是民主的体现,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国家的三权分立制度。相反,它是皇权不断加强的产物,是“皇权专制下的民主”。 在一定程度上三省进行集体决策,相互制约。中书省秉承皇帝旨意草拟政令,门下省仅有封驳权,没有裁决权,三省长官都必须绝对听命于皇帝。,二、中枢政务机构,演变及趋势,二、中枢政务机构,(1)皇帝通过不断压抑、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这根主线发展演变。 (2)中朝官向外朝官转化。中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 (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
15、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 (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的效率低下的弊端。,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汉初,演变,赋税有不同种类,田租比较轻,人口税和更赋很重。,魏晋,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1)唐初租庸调制(2)唐中后期两税法,唐朝,三、赋税制度,北魏,内容:,租庸调 制,唐初,将赋税征收对
16、象定为2159岁的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如果朝廷因故加派徭役,就必须免除调、租的一部分乃至全部。,租庸调制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作用,三、赋税制度,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背景,两税法,安史之乱后,在籍户口大幅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锐降。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
17、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它“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作用,三、赋税制度,内容,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人头税”,即丁税。 以土地和财产(田亩)为主要征税依据:土地税,即田租。 以户为依据的财产税,即“户税”(调)。如北魏至唐朝的“调”。 另外,还有以成年男子为依据的徭役和兵役,以及其他杂税。,(1)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2)土地兼并严重,社会矛盾激化; (3)稳定国家财政,调整政策。,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步向以土地财产为主转变(以两税法为标志),反映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松驰。 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以两税法为标志)。 税种由繁杂逐渐演变为简化。 农民由必须服徭役逐渐发展为纳绢代役(以“庸”为标志)。,(1)赋税制度是调整国家、地主和农民的利益,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2)赋税制度的宗旨是保证国家财政,维护政治统治。 (3)赋税制度的变革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赋税影响,三、赋税制度,课堂小结,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本课小结,中外朝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租调制、租庸调制,选官制度,中枢政务机构,赋税制度,两税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