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3.7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7996 上传时间:2020-07-19 格式:PPTX 页数:30 大小:4.3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3.7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3.7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3.7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3.7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 3.7地形和地形图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3章 人类的家园地球 第7节 地形和地形图,1.什么叫海拨?,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2.什么叫相对高度?,海拔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平均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球表面高低起伏,有的平坦、有的陡峭、有的高、有的低、有的一望无际、有的峰峦叠障,我们把它们统称为地形。,丘陵,山地,盆地,高原,平原,如何来描述地形的特点呢?,一、地形的类型,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坡陡顶尖,连绵起伏。,山地,高原: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顶面平坦宽广,起伏小。,高原,丘陵,丘陵:海拔一般在200500米,相对高度在100米以下,地表

2、起伏小,坡度平缓。,平原,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起伏很小。,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平。,山地,丘陵,盆地,高原,平原,200米,陡,缓,200500米,平坦,500米,平坦宽广,低平,高,100米,用什么方法能把山峰表示在地图上?,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 经过实地测量各地的高度,把高度相同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这样的线条叫等高线。,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图,绘制方法:将不同高度的等高线投影到同一个平面上。,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原理,等高线 。,坡陡的地方,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密集,稀疏,山,做图要求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以海平面作“

3、0”米) 等高距全图一致 即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度差一致 等高线是封闭曲线 无论怎样迂回曲折,都将环绕成圈(但一幅图上不一定画完整) 两条等高线一般不能交叉 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悬崖峭壁等高线将重合),制作等高线地形图,1.把马铃薯想象成一个山峰 2.以一定的高度差在山峰的不同高 度处依次画上等高线,如果俯视观察等高线,呈什么形状?,闭合曲线,活动: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步骤一:画等高线,等高线呈封闭状态,由外向内。海拔增高,等高线向海拔较低处凸出,等高线向海拔较高处凸出,两条等高线的凸出部分相对应地区,等高线重叠处,封闭,封闭,低,高,凸出,增高,降低,山顶,峭壁,重叠,疏,密,鞍部,山脊,山

4、谷,请拿出你的拳头来做地形模形,指出代表山顶、鞍部、山脊和山谷的部位。,请你试一试,比较,单位:米,山谷,哪个地形部位最容易找到水流呢?,山脊,山脊,在喜马拉雅山的东段有世界上最大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是怎么形成的?,原来地表的形态在不断的变化,既受地球内力的影响,也受外力作用的影响,如流水的冲刷和溶蚀、风的吹蚀、沙的沉积等。,科罗拉多大峡谷,三、地形的变化,高原,珠江三角洲,溶洞,沙漠,风蚀城堡,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那么,哪种力发挥了较大的作用?,就全球而言,地形有明显高低起伏,内力作用居主导地位。而在局部地区,如一些地表平坦地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侵蚀平原等)外力

5、作用也可能居于主导地位。,内力和外力分别有什么作用呢?,内力使地表趋于起伏,形成地形骨架,具有阶段性 外力使地表趋于平坦(削低高山、填平深谷),具有缓慢性和持久性,1.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甲、乙两山顶图上距离是3cm,则其实地距离是 米。,150,(2)估算山顶甲的海拔高度是 。,400500米,(3)若山顶乙的海拔为495米,计算乙山顶与B地的 相对高度是 。,295米,(4)如果要从A、B两处爬山,从 处爬山容易些。,B,(5)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 C D E,鞍部,(6)估算E的相对高度(深度)是 。,300米左右,山谷,陡崖(峭壁),2.在下图等高线地形图上识别五种地形类形。,山地为_ 高原为_ 平原为_ 丘陵为_ 盆地为_,甲,乙,丙,丁,戊,3.华北平原是由于地壳不断下沉和泥沙不断淤积形成的,这说明地形的形成( ) A.内力作用是主要的 B.外力作用是主要的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内力和外力共同塑造的结果 4.世界最大的峡谷是 ,它的形成原因是 。 5.在降水比较丰富的湿润地区,_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最大。,D,雅鲁藏布大峡谷,青藏高原不断的抬升和流水的冲刷,流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科学 > 浙教版 > 七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