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画** 文档编号:144131 上传时间:2020-06-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62.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20年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 2020 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年中考化学一模试卷 一、选择题(共一、选择题(共 15 题;共题;共 45 分)分) 1.在我国全民抗击新冠疫情的战斗中,下列措施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 居家隔离 B. 开窗通风 C. 喷药消毒 D. 佩戴口罩 2.下列化学用语中对数字“3”的意义描述正确的是( ) Fe3+ 3C60 A. 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B. 表示分子的个数 C. 表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D. 表示原子核外电子数 3.下列有关广告词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 A. 某矿泉水广告词:呈弱碱性,含钾、钙、钠、镁等多种人体所需元素 B. 某罐头食品广告词:纯

2、天然绿色,不含化学添加剂 C. 某化妆品广告词:我们专注自然护肤,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D. 某美容仪广告词:我们能将水分子变小,让肌肤容易吸收 4.制作下列物品所用的主要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 A. 羊毛衫 B. 不锈钢 C. 蚕丝被 D. 尼龙绳 5.有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 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甲乙丁丙 B. 乙丁丙甲 C. 丙乙丁甲 D. 丙丁乙甲 6.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我们要学会归纳和发现具有规律性的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

3、件,则灭火就需要破坏这三个条件 B.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但一定都含有碳元素 C. 合金通常比原来的成分金属有更优的性能,但组成合金的除了金属也可能有非金属 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7.化学实验小组做实验时记录了下列实验现象,其中正确的是( ) A. 振荡没有加 MnO2的过氧化氢溶液,没有气泡产生 B.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一段时间后发生爆炸 8.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4、B. 探究分子之间是否有间隔 C. 将河水转化为纯净水 D. 验证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 9.下列除杂所选用试剂与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杂试剂及操作 A CaO(CaCO3) 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B NaCl(Na2CO3) 加入过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C NaCl(Na2SO4) 加入过量 BaCl2溶液,过滤、蒸发结晶 D H2(CO) 通入灼热的 CuO A. A B. B C. C D. D 10.维生素 D2的化学式为 C28H44O,下列关于维生素 D2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 含有 3 个元素 C. 相对分子质量是

5、396g D. H,O 元素质量比为 44:1 11.如图为 KNO3的溶解度曲线,点 a、b 在溶解度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点对应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45.8% B. 将 b 点对应溶液降温到 30,溶液的浓度不变 C. 欲使 KNO3溶液的状态从 b 点转化为 c 点,可采取的措施是降温 D. 某 KNO3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0%,其温度应大于 30 12.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两、丁四种物质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个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g 20 30 20 15 反应后质量/g 0 x y 1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6、) A. 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为 4:1 B. x+y=75 C. X 的取值范围:0x30 D. y=20 时,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13.下列知识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化学与健康 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 人体缺碘或碘过量均会引起甲状腺病变 B、化学与农业 农药有毒,应禁止施用农药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C、化学与生活 通过活性炭吸附可把硬水转化为软水 糖类、油脂和水都是基本营养素 D、化学与环境 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象 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好 A. A B. B C. C D. D 14.钛(Ti)被称为“航空金属”。工业上由钛铁矿(主要成

7、份是钛酸亚铁 FeTiO3)制备钛的一种流程如图。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 A. 钛酸亚铁中 Ti 元素的化合价是+3 B. “氯化”过程中加入焦炭的目的是为了产生 CO 进行后续反应 C. 由 TiCl4Ti 的反应是分解反应 D. 把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对环保有好处 15.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 B. 用胃舒平主要成分 Al(OH)3治疗胃酸过多时胃液 pH 的变化情况 C. 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 D.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 二、填空题(共二、填空题(共 2

8、题;共题;共 15 分)分) 16.“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视角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 (1)右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Y 是_,X=_。 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形成_(写离子符号)。 (2)下图是某密闭容器中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填粒子名称);变化和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 上述变化过程中共有_种元素,共有_种物质。 17.物质的类别和核心元素的化合价是研究物质性质的两个基本视角,右图是硫元素的部分物质价类图。 (1)图中 Z 的化学式为_。 (2)治理含 Y 和 CO 的烟道气,可

9、以将其在催化剂作用下转化为 X 和某无毒的气体,则治理烟道气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为_。 (3)煤的燃烧会排放 Y,在空气中形成酸雨;而 NO2也会造成酸雨,反应原理是:3NO2+H2O=2HNO2+NO, 该反应前后_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 (4)H2S 与 Y 混合产生黄色固体,反应方程式为_。 (5)已知某酸脱去一分子的水,所剩下的部分称为该酸的酸酐。例如 CO2就是碳酸 H2CO3的酸酐,则如图 6 种物质中属于酸酐的是_(写化学式)。 三、三、(本大题包括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小题,共 20 分分) 18.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选用 A 装置作为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

10、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2)实验室制取氢气,为了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填字母,下 同),收集装置为_。 (3)用 G 装置做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冷却后若将 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其原因是_。 (4)某化学兴趣小组拟对 CO2的性质进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 1:如图甲、乙、丙三个气密性良好的烧瓶容积均为 250mL,分别收集满 CO2 , 图中 a 处连接气体 压力传感器,用于测定烧瓶内压力的变化,三个注射器内各装有 85mL 液体。 步骤 2:三位同学同时迅速将注射器内液体全部注入

11、各自烧瓶中,一段时间后,同时振荡烧瓶。 步骤 3:利用气体压力传感器测定烧瓶内从开始加入液体至振荡结束后的气压变化,得到如图所示的压强 与时间关系曲线图,曲线 1、2、3 分别表示甲、乙、丙三个烧瓶内的气压变化。 烧瓶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曲线 1 中 BC 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 _,导致 CD 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_。 结合上述曲线 2、3 分析,除去 CO2气体选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选石灰水,原因是_ 。 19.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的知识后,到实验室做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的实验。 小华实验:取 2mLNa2CO3溶液于试管中,再用胶头滴管逐滴滴入少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 小红

12、实验:取 2mL 稀盐酸于试管中,再用胶头滴管滴入少量 Na2CO3溶液,马上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两人 实验所用的 Na2CO3溶液、稀盐酸均相同,却观察到不同的实验现象,他们为查明原因,进行了以下探究。 【查阅资料】 盐酸和 Na2CO3溶液反应是分步进行的,即: 反应 1Na2CO3+HCl=NaCl+NaHCO3(先),反应 2NaHCO3+HCl=NaCl+H2O+CO2(后) NaHCO3溶液与石灰水混合会变浑浊 Ca(HCO3)2可溶于水 【提出问题】小华实验没有观察到气体产生,是否只发生了“反应 1”呢? 【思考分析】要证明只发生了“反应 1”,需要证明 NaHCO3的存在。若只发

13、生了“反应 1”,则小华实验后的 溶液中除了有 NaHCO3和 NaCl,还可能有过量的 Na2CO3,而 Na2CO3对 NaHCO3的检验是有干扰的,设计实 验时要考虑排除这个物质的干扰。 【设计实验】 实验操作 现象预测 实验目的及反应方程式 步骤 1取少量小华实验后的溶液于 试管中,_。 如果溶液中有 Na2CO3,则 _。 验证是否有 Na2CO3。反应方程 式为_。 步骤 2_。 如果小华实验后的溶液中有 NaHCO3,则有白色沉淀生成。 证明 NaHCO3的存在。 反应方程 式为_。 【交流反思】小红实验与小华实验有不同现象的原因是_。 四、综合能力题(共四、综合能力题(共 1

14、题;共题;共 10 分)分) 20.小文在整理实验室的时候,发现废液缸中液体颜色呈蓝色,缸底有固体,小文想探究废液缸中有些什么 物质,老师告诉他废液缸中的物质是一个还原反应和一个中和反应的残留物,于是小文做了如下探究: 请回答: (1)操作 A 是_,“蓝色溶液 B”的溶质是_。 (2)“蓝色溶液 A”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废液缸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_。 (4)若“蓝色溶液 A”只含一种溶质,则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原“还原反应”的方程式为 _ (写一个即可)。 五、五、(本大题包括本大题包括 1 小题,共小题,共 10 分分) 21.某校初三学生去西樵山春游,带回

15、了几块石灰石样品。为了检测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甲、乙、丙、丁 四位同学用质量分数相同的盐酸与样品充分反应来进行测定(假设样品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盐酸反 应),测得数据如下表: 甲 乙 丙 丁 均匀研磨后的石灰石样品质量(g) 100 100 100 100 盐酸的质量(g) 200 300 450 500 剩余固体的质量(g) 60 40 10 10 试问答: (1)10.0g 样品与 45.0g 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是否有剩余_ (填“是”或“否”);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 分数是_。 (2)计算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3)画出 10.0g 样品与 50.0g 盐酸混合后产生二

16、氧化碳的质量与盐酸的关系图。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 C 【考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居家隔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开窗通风,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喷药消毒,能杀菌消毒,使蛋白质变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D. 佩戴口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2.【答案】 B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解析】【解答】A. 中数字

17、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表示一个铁离子带有 3 个单位的正电荷,故错误, 不符合题意; B. 中数字在化学式的前面,表示碳 60 分子的个数为 3 个,故正确,符合题意; C. 中数字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表示亚硝酸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显为+3 价,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中数字 3 在铝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上,表示铝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 3,故错误,不符合题 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离子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离子带有的电荷数。 B、在化学式的前面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 C、元素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号前数后。 D、 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 圆圈里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

18、 圆圈外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次上的电子数。 3.【答案】 A 【考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矿泉水呈弱碱性,含钾、钙、钠、镁等多种人体所需元素,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 物质世界中物质都是化学物质组成的,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 产品中均含有化学成分,不存在不含任何化学物质,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水分子不能变小,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A、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 B、一切物质就是由以下物质组成的。 C、生活中物质含有化学物质。 D、分子的体积不能改变。 4.【答案】 D 【考点】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及鉴别 【解析】【解答】A

19、. 羊毛衫是由羊毛制成的,属于天然的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B. 不锈钢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C. 蚕丝被是由蚕丝制成的,属于天然的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D. 尼龙绳是由尼龙制成的,属于合成纤维中的一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有机合成材料: 塑料 、合成纤维、 合成橡胶。 5.【答案】 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因为甲、乙、丙、丁四种金属。只有甲在自然界主要以游离态存在,说明甲在自然界中 为单质,那么甲为四种金属中最不活泼的金属。 因为丁盐的水溶液不能用乙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乙能与丁溶液反应,那么乙比丁活泼; 因为丁盐

20、的水溶液但可以用丙制的容器盛放,说明丙不能与丁溶液反应,那么丁比丙活泼。 所以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乙丁丙甲。 故答案为:B。 【分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 金属的位置越靠前, 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 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6.【答案】 A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碳单质的性质和用途,燃烧与燃烧的条件,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 【解析】【解答】A. 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则灭火就需要破坏这三个条件中的一条即可,故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B.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但一定都含有碳元素,故说法正确,不符合

21、题意; C. 合金通常比原来的成分金属有更优的性能,但组成合金的除了金属也可能有非金属,故说法正确,不符 合题意; D.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故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A、物质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必须是可燃物,必须达到物质的着火点,与氧气接触。 B、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外叫有机化合物。 C、合金就是一种或多种金属或非金属(其中必须至少有一种金属)经过经过混合熔融冷却后形成的一种或 多种金属的混合物。 D、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单质,化学性质相似。 7.【答案】 B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

22、反应现象,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 【解析】【解答】A. 振荡没有加 MnO2的过氧化氢溶液,气泡产生产生的很缓慢,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 意; B.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 木炭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可以安静的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一段时间后也不会发生爆炸,故说法错误,不符 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 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8.【答案】 D 【考点】

23、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A. 图中溶剂的质量不同,不能探究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故不能达到实验目 的,不符合题意; B. 图中实验,两种物质没有接触,过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浓氨水中氨气分子不断运动,运动 到酚酞试液中,但是不能 探究分子之间是否有间隔 ,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 C. 图中实验, 能把水净化, 但是水中仍然含有许多物质, 属于混合物, 故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不符合题意; D. 图中实验,硝酸铵溶于水,一段时间后,会看到 U 形管左边液面上升,右边液面下降,能 验证硝酸铵 溶于水会吸热,故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24、】 A、根据控制变量法,要探究的条件要素不同外,其它的条件要相同才可以。 B、浓氨水会挥发出氨气气体,碱性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C、河水经过简易净水器后,水仍然是混合物。 D、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锥形瓶内温度下降,瓶内压强减少,在外界大气压作用下,左边液面会升高。 9.【答案】 B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解析】【解答】A. 碳酸钙不能溶于水,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没有把杂质除去,反而把原物质 除去,不符合除杂原理,故不符合题意; B.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但是盐酸过量,盐酸在蒸发操作时,氯化氢会挥发,不 会引入新杂质盐酸,符合除杂原理,故符合题意; C

25、. 硫酸钠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但是氯化钡是过量的,会引入新杂质氯化钡,不符合除杂原理, 故不符合题意; D. 氢气、一氧化碳都能在高温下与氧化铜反应,不符合除杂原理,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除杂问题的解题关键是抓住除杂的必需条件,即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而且反应后不引入新 的杂质。 10.【答案】 A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 物质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628):(144):16=336:44:16,其 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 含有 3 种元素,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 相对分子

26、质量是 396,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 g,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H,O 元素质量比=(144):16=44:16=11:4,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A、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大的,其此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 B、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C、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进行分析。 D、在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个数的乘积之比。 11.【答案】 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解析】 【解答】 A. a 点对应是在 30时, 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45.8g, 溶液的质量分数= 55;如果丙的质量增加,那 么 x55,

27、故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 y=20 时,丙在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甲、丁为反应物,乙为生成物,所以该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故说 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A、参加反应的甲与丁的质量比=物质的质量变化量之比。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进行计算。 C、根据丙的质量变化情况,判断 x 的取值范围。 D、化合反应是两种或多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特点“多变一”。 13.【答案】 A 【考点】基础知识点归纳 【解析】【解答】A. 人体缺乏维生素 A 会引起夜盲症,人体缺碘或碘过量均会引起甲状腺病变,都 正确,故符合题意; B. 农药有毒,应合理施用农药,说

28、法错误,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 意; C. 通过活性炭吸附不能把硬水转化为软水,糖类、油脂和水都是基本营养素,说法不完全正确,故 不符合题意; D. 赤潮和水华,是水体富营养化污染现象,空气污染指数越高,空气质量越差,说法不完全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 A、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进行分析。 B、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C、活性炭能吸附色素和异味。 D、根据环境的污染,以及防护进行分析。 14.【答案】 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解析】【解答】A. 钛酸亚铁中,铁显+2 价,氧显-2 价,设 Ti 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29、 (+2)+x+(-2)3=0,得:x=+4,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 “氯化”过程中加入焦炭的目的是为了产生四氯化钛,生成的 CO 为尾气,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 由 TiCl4与金属镁反应生成 Ti 和氯化镁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把钛厂、氯碱厂和甲醇厂组成产业链对环保有好处,各种物质充分反应,减少浪费,减少废物的排出, 节约资源,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 A、在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计算。 B、根据反应目的进行分析。 C、根据反应原理进行分析。 D、根据反应的流程图进行分析。 15.【答案】 C 【考

30、点】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解析】【解答】A. 在一定量的硝酸银和硝酸铜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至过量,开始是铁与硝酸银溶液反 应,置换出来的银的质量大于参加反应的铁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减小,硝酸铜的质量不变,故开始硝酸铜 的质量分数增大,当硝酸铜与铁反应完毕,硝酸铜的质量分数为 0,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B. 氢氧化铝是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最终使胃液呈碱性,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C. 向盛有一定量氧化铜粉末的烧杯中不断加入稀硫酸至过量,氧化铜与硫酸反应,铜元素的质量分数逐渐 增大,当反应完毕,铜元素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故正确,符合题意; D. 加热一定量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氯酸钾逐渐分

31、解,则固体质量减小,二氧化锰的质量不变, 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会逐渐增大,当氯酸钾反应完,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不再改变,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 根据物质的性质,以及图像的含义进行分析。 二、填空题 16.【答案】 (1)Na ;7 ;F- (2)氢原子和氧原子 ;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两或 2 ;三或 3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 学反应的实质 【解析】【解答】(1)右图是两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以及氟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 Y 是 金属钠,元素符号为 Na; 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9=2+x,X=7。氟原子

32、最外层电子有 7 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一 个电子,形成 F-。 故答案为:1、Na; 2、7; 3、F-。 (2)变化前后,没有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氢原子和氧原子;变化和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分子是否发 生变化。 上述变化过程中共有两(或 2)种元素,共有三(或 3)种物质。 故答案为:1、氢原子和氧原子; 2、分子是否发生变化; 3、两或 2; 4、三或 3. 【分析】(1)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 (2)微观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进行分析。 17.【答案】 (1)SO3

33、(2) 催化剂 (3)氮 (4) (5)SO2 , SO3 【考点】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解析】【解答】(1)图中 Z 为+6 价硫的氧化物,其化学式为 SO3。 故答案为:SO3。 (2)Y 是+4 价硫的氧化物,即:二氧化硫,X 是硫单质。治理含 Y 和 CO 的烟道气,可以将其在催化剂作 用下转化为 X 和某无毒的气体,反应为二氧化硫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硫和二氧化碳,则治 理烟道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催化剂 。 故答案为: 催化剂 (3)煤的燃烧会排放 Y,即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形成酸雨;而 NO2也会造成酸雨,反应原理是: 3NO2+H2O=2HNO3+N

34、O,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由+4 价变成+5 价和+2 价,氢元素和氧元 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 故答案为:氮。 (4)H2S 与 SO2混合产生黄色固体硫单质和水,反应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 (5)已知某酸脱去一分子的水,所剩下的部分称为该酸的酸酐。例如 CO2就是碳酸 H2CO3 的酸酐。 H2SO3中脱去一分子的水,变成 SO2;H2SO4中脱去一分子的水,变成 SO3;则如图 6 种物质中属于酸酐的是 SO2 , SO3。 故答案为:SO2 , SO3。 【分析】(1)根据物质的种类和化合价进行分析。 (2)根据物质,化学反应原理。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 (3)根据物质的

35、化合价进行分析。 (4)硫单质为黄色固体。 (5)根据题意进行分析。 三、(本大题包括 2 小题,共 20 分) 18.【答案】 (1) (2)B ;E 或 F (3)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氢氧化钠溶液于五氧化二磷反应,使瓶内的压强小 于外界大气压 (4) ;CO2溶于水,瓶内气体减少,故压强变小 ;振荡 ; 由于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 饱和石灰水中含有的氢氧化钙少, 故吸收的 CO2也少; 但 NaOH 的溶解度大, 故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多,吸收的 CO2也更多 【考点】气体反应装置的选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 【解析】【解答】(1)若选用 A 装置中

36、没有放棉花,作为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则是利用氯酸 钾在二氧化锰作用下反应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故答案为:1、 。 (2)实验室制取氢气,为了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B,因为 B 中有多孔隔 板,因为氢气不易溶于水,收集装置为 F;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收集装置为 E。 故答案为:1、B; 2、E 或 F, (3)用 G 装置做磷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结束后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冷却后若将 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其原因是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 氢氧化钠溶液于五氧化二磷反应,使

37、瓶内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所以玻璃片被“吸住”而不掉下来。 故答案为:1、磷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氢氧化钠溶液于五氧化二磷反应,使瓶内 的压强小于外界大气压。 (4) 烧瓶丙中反应是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曲线 1 变化幅度最小,则是装置甲,BC 段气压逐渐变小的原因是二氧化碳溶于水,振荡烧瓶使二氧化 碳反应的速率加快,气体的体积变小,导致压强变小,所以导致 CD 段气压快速变小的操作是振荡; 由于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 饱和石灰水中含有的氢氧化钙少, 故吸收的 CO2也少; 但 NaOH 的溶解度大, 故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多, 吸

38、收的 CO2也更多, 所以除去 CO2气体选用氢氧化钠溶液而不选用石灰水。 故答案为:1、 ; 2、CO2溶于水,瓶内气体减少,故压强变小; 3、振荡; 4、 由于氢氧化钙溶解度较小, 饱和石灰水中含有的氢氧化钙少, 故吸收的 CO2也少; 但 NaOH 的溶解度大, 故氢氧化钠溶液中所含溶质多,吸收的 CO2也更多。 【分析】(1)根据 A 装置适合固固加热型反应,根据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2)根据实验要求、反应物的状态与反应的条件确定制取装置、根据气体的性质确定收集方法; (3)根据装置内的压强变化来分析; (4)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据此写出反应的方程式; 根据压强的变

39、化原因来分析; 根据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大小进行分析。 19.【答案】加入 CaCl2溶液 ;白色沉淀 ;Na2CO3+CaCl22NaCl+CaCO3 ;取步骤 1 溶液继续加入 CaCl2溶液至没有沉淀产生,再取上层清液加入石灰水 ;2NaHCO3+Ca(OH)2=Na2CO3+CaCO3+ H2O ;小红的实验相当于盐酸过量,所以反应 1、2 都发生了,马上就看到了气体产生;小华的实验是碳酸钠 过量盐酸不足,所以只发生反应 1,没有看到有气泡产生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设计实验】步骤 1:取少量小华实验后的溶液于试管中,加入 CaCl

40、2溶液,若溶液中有 碳酸钠,则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和氯化钠; 步骤 2:取步骤 1 溶液继续加入 CaCl2溶液至没有沉淀产生,再取上层清液加入石灰水,如果小华实验后的 溶液中有 NaHCO3,则有白色沉淀生成,证明 NaHCO3的存在; 故答案为: 实验操作 现象预测 实验目的及反应方程式 加入 CaCl2溶液 白色沉淀 Na2CO3+CaCl22NaCl+CaCO3 取步骤 1 溶液继续加入 CaCl2溶液至 没有沉淀产生, 再取上层清液加入石 灰水 2NaHCO3+Ca(OH)2=Na2CO3+CaCO3+ H2O 【交流反思】因为小红的实验相当于是盐酸过量,所以反应 1

41、、2 都发生了,马上就看到了气体产生;小 华的实验是碳酸钠过量盐酸不足,所以只发生反应 1,没有看到有气泡产生,所以小红实验与小华实验有 不同现象。 故答案为:小红的实验相当于是盐酸过量,所以反应 1、2 都发生了,马上就看到了气体产生;小华的实 验是碳酸钠过量盐酸不足,所以只发生反应 1,没有看到有气泡产生。 【分析】【设计实验】步骤 1:根据碳酸根离子的检验方法以及化学反应的原理来分析; 步骤 2:根据碳酸氢钠与石灰水混合会变浑浊的现象,来判断它是否存在。 【实验反思】能否出现气泡,取决于加入稀盐酸的量是否足够。如果稀盐酸的量不够,那么只能发生反应 ,自然就不会有气泡出现,据此分析判断。

42、四、综合能力题 20.【答案】 (1)过滤 ;硫酸铜、硫酸 (2)CuCl2+2AgNO32AgCl+Cu(NO3)2 (3)铜、氧化铜、氯化铜 (4)Cu(OH)2+2HClH2O+CuCl2 ; 高温 【考点】盐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1)操作 A 是过滤,“蓝色溶液 B”的溶质是硫酸铜和过量的硫酸。 故答案为:过滤;硫酸铜、硫酸。 (2)“蓝色溶液 A”与硝酸银溶液反应时,生成了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因此该沉淀是氯化银。蓝色溶 液 A”中肯定含有 Cu2+ , 是氯化铜溶液。因为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铜,说明溶液 中含有氯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3、:CuCl2+2AgNO32AgCl+Cu(NO3)2。 故答案为:CuCl2+2AgNO32AgCl+Cu(NO3)2。 (3) “废液缸中的物质是一个还原反应和一个中和反应的残留物”, 固体中加入稀硫酸后形成蓝色溶液和红 色固体,那么蓝色溶液肯定是硫酸铜,而红色固体肯定是铜单质。因为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铜 和水,铜不能和稀硫酸反应。铜为红色固体,所以废液缸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铜、氧化铜、氯化铜。 故答案为:铜、氧化铜、氯化铜。 (4)若“蓝色溶液 A“只含一种溶质,所以原“中和反应”是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为:Cu(OH)2+2HClH2O+CuCl2;

44、 原来的还原反应可以是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碳不足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高温 。 故答案为:Cu(OH)2+2HClH2O+CuCl2; 高温 。 【分析】高温条件下氧化铜和碳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 氢氧化铜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氯化铜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铜; 稀硫酸不能和铜反应,稀硫酸和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 五、(本大题包括 1 小题,共 10 分) 21.【答案】 (1)是 ;90% (2)设 45g.0 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 x,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9.0g x y

45、 解得:x=6.57g y=3.96g 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为: 答:所用盐酸的质量分数是 14.6% (3) 【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解析】【解答】(1)由表中的数据可知,每 10g 的稀盐酸能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 2g。则 10.0g 样品 与 45.0g 盐酸充分反应后,盐酸没有剩余; 由丁的数据可知,杂质的质量为 1.0g,10.0g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10.0g-1.0g=9.0g,碳酸钙质量分数 是: 故答案为:1、是; 2、90%。 (3)10.0g 样品与 50.0g 盐酸混合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与盐酸的关系图如下: 【分析】(1)根据题目中表格的信息分析,50g 盐酸是否有剩余,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2)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3)根据金属出的结果,进行绘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第一次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