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星星 文档编号:142208 上传时间:2020-06-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44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5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5 5 课课 南亚次大陆的冲突南亚次大陆的冲突 目标导航 课程标准 重点难点 了解印巴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 和教训。 理解印巴冲突的原因和教训。(重点、 难点) 一、“蒙巴顿方案”与印巴分立 1背景 (1)国际 英国殖民者利用印度两大教派实行“分而治之”的政策。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实力下降,难以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 (2)国内: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日益高涨,印度国大党和穆斯林联盟在 如何组成新国家和政府组成问题上出现分歧。 思维点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殖民主义的崩溃,英国殖民者不得不撤离印度,于是采取“分而治 之”的政策。此政策使英国在一段时间里在印度保

2、持了仲裁者的地位,但却加剧了南亚次大 陆的动荡局势。 2蒙巴顿方案 时间:1947 年 6 月。 3印巴分治 (1)过程:1947 年7 月,英国议会通过印度独立法案 ,8 月,印度和巴基斯坦正式实行分立。 (2)影响:带来了一股强大的居民迁徙浪潮。 二、三次印巴战争 战争 起因 经过 结果及影响 第一次印 巴战争 克什米尔地区的 归属问题 1947 年秋, 克什米尔发 生流血冲突, 印度和巴 基斯坦在此展开激战 1949 年 1 月,在联合国干 预下双方停火, 并确定停火 线。 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并 未解决 第二次印 巴战争 克什米尔局势再 度紧张 巴军率先进攻, 双方激 战一个月,1965

3、 年 9 印巴双方宣布将用和平手 段解决争端, 但克什米尔问 月下旬, 双方宣布停火 题仍没有得到解决 第三次印 巴战争 印度介入东巴基 斯坦自治运动 1971 年 11 月,印军挑 起战争, 印军在东巴基 斯坦取得胜利, 12 月双 方停火 东巴基斯坦独立, 1972 年 1 月,孟加拉国成立 概念阐释 克什米尔问题:即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但居民中将近 80%却 是穆斯林。 按照分治方案中多数决定原则, 应该归入巴基斯坦; 但按照土邦的王公决定原则, 显然印度会被优先考虑。因此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的归属问题未能得到解决,形成克什米 尔问题,成为后来争端的根源。 三、

4、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 1殖民政策:“分而治之”政策。 2主权问题:边界和领土归属的长期不确定,双方都认为拥有对克什米尔地区的主权。 3大国推动:美苏两个大国不断向印巴出售武器,推动了印巴两国一次次走向战争。 易混易错 印巴之间发生的战争,与原来这一地区殖民统治者的政策,以及在实行分治立国时对一些地 区不同宗教、民族之间矛盾的处理失误有直接的关系。印巴双方在克什米尔归属问题上的战 争,造成了双方的巨大损失,但未能解决问题。 知识图示 主题一 对印巴分治的认识 史料一 1947 年 2 月 20 日,英国首相艾德礼声明,宣布最迟在 1948 年 6 月以前把政权转让 到“负责的印度人”手里194

5、7年3月的印度是一艘舱中载满弹药而在大洋中着了火的船。 当时的问题是在大火烧到弹药之前把火扑灭。 史料解读 (1)体现了英国允许印度独立。 问题思考 (1)根据史料一,概括并说明英国当局当时的主张及其意图。 答案 主张:调整殖民政策允许印度独立。意图:将印度民族运动加以控制,使印度仍留在 英帝国范围内,以便继续保持其统治。 史料二 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本是同根生。在十几个世纪中,生活在南亚次大陆的印度教徒 与穆斯林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 近半个多世纪以来, 两国不断交恶的原因, 归根到底是“分 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造成的克什米尔问题。 史料解读 (2)体现了印度与巴基斯坦交恶的根源在于英国的“分而

6、治之”的政策。 问题思考 (2)根据史料二,说明英国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目的。 答案 避免出现一个统一强大的印度,分裂则可以削弱其力量,以便可以居中操控,继续保 留英国在印度的影响。 印巴分治的影响 (1)印巴分治标志着英国对印度长达 190 年的殖民统治的终结,是对英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 (2)反映了英国想继续控制这一地区的企图,分治也是造成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3)在分治过程中,印度教徒和伊斯兰教徒的迁徙,造成大批的难民。 (4)原来统一的经济被割裂,从而造成两国经济发展的严重困难。 (5)两国在土邦归属问题上冲突激烈,造成长期不和,为它们后来的矛盾和冲突埋下了隐患。 (6

7、)特别是遗留的克什米尔地区的归属问题,成为南亚次大陆局势不安定的重要原因。 主题二 印巴争夺克什米尔的原因 史料一 “蒙巴顿方案”规定,印度两个自治领域的划分主要根据英属印度居民的宗教信 仰从“蒙巴顿方案”颁布至 1951 年, 约 720 万伊斯兰教徒成群结队迁往巴基斯坦; 在巴 基斯坦的约 90 万印度教徒也携儿带女迁往印度加之“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划分印巴 边界,东、西巴基斯坦(东巴基斯坦即现今的孟加拉国)相隔 1 600 千米,而恒河和印度河流经 印巴两国,这又造成印巴边界纠纷问题和河水争端问题。 史料解读 (1)体现了印巴冲突的原因:领土纠纷、水源问题、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问题思考

8、(1)印巴冲突的原因有哪些?其根源又是什么? 答案 原因:宗教矛盾、领土纠纷、水源问题、克什米尔归属问题。 根源:英国“分而治之”的殖民主义政策。 史料二 印巴分治形势图 史料解读 (2)此图为联合国制定的分治方案,分别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 问题思考 (2)印巴矛盾为何长期得不到解决? (3)印巴冲突的升级会造成哪些危害? 答案 (2)长期积怨很深、外部力量插手、两国动辄诉诸武力。 (3)引起新的军备竞赛,加剧南亚地区的动荡,威胁着世界和平。 印巴争夺克什米尔的原因 (1)克什米尔地区的重要性 地理上:与中、印、巴、阿交界。 战略上:在冷战格局中有重要的政治、军事价值。 军事价值:建立机场可对

9、亚洲大陆其他国家构成战略威胁。 政治价值:与克什米尔联系在一起的南亚次大陆在东西方集团中的归属,将对冷战格局的稳 定与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2)印巴对克什米尔的认识角度不同 印度:从整个亚洲政治格局、战略位置的角度认识,反映了印度想通过控制克什米尔,推 行地区霸权主义。 巴基斯坦:从民族荣誉、民族独立的角度认识。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印度人民的首要任务是( ) A民族独立 B民主革命 C宗教自由 D实现和平 答案 A 解析 18 世纪中期,印度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英国实力下降, 难以继续维持庞大的殖民体系,印度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高涨。 2当代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不断的根源

10、在于( ) A民族和宗教矛盾 B国家利益的驱使 C经济利益的纠纷 D殖民主义“分而治之”的后患 答案 D 解析 注意题目要求回答的是印巴冲突的根源,印巴分治时期遗留的一些问题导致民族和宗 教矛盾纠纷不断,在一些地区存在经济纠纷,影响了双方的利益。D 项正确。 3下列哪些是引发印巴冲突的主要原因( ) 英国殖民主义者“分而治之”的政策,使印度内部长期以来存在隔阂和敌视 边界和领 土的归属长期不确定 冷战格局下,大国插手该地区事务 宗教问题、宗教矛盾对立冲 突严重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采取“分而治之”的政策, 这种政策造成了其内部的尖锐矛盾, 并导致独立后的印度和巴

11、基斯坦两国发生了三次战争;苏美两国不断向印巴出售武器,推动 了这一地区的不稳定;边界和领土尤其是克什米尔的归属长期未确定,也是印巴冲突的重要 原因;综上所述,本题选 A。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7 年 7 月蒙巴顿公布了印度独立法案 ,主要内容为:(1)印度分为印度教徒的印 度斯坦国家和伊斯兰教徒的巴基斯坦国家。(2)各土邦有权选择加入哪个自治领域;抑或两者 都不加入,保持原来与英国的关系,但不能自治。 据材料指出蒙巴顿方案的特点。简评蒙巴顿方案。 答案 特点:人为地将印度分裂,尽量保持英国在印度的影响。 评价:蒙巴顿方案是印度人民长期努力的结果,它的公布加速了印、巴独立的步伐,因而具 有积极意义;蒙巴顿方案具有殖民主义的烙印,造成了印度不同宗教信仰的居民之间的对立 和摩擦,是此后直至今天南亚次大陆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人教版 > 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