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诗六首 课时对对练(含答案)

上传人:星星 文档编号:140883 上传时间:2020-06-0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诗六首 课时对对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7课 诗六首 课时对对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7课 诗六首 课时对对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7课 诗六首 课时对对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第 7 课课 诗六首诗六首 一、基础知识检测 1下列对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太乙近天都 (天帝的居所。此指天。一说天都指帝都长安),连山到海隅 (海边,海角) B男儿本自重横行 (骄横),天子非常赐颜色 C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 (即国中。此指京城长安)弹箜篌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 (伤春之心,比喻对所失美好事物的怀念之情)托杜鹃 答案 B 解析 横行:纵横驰骋,勇战疆场。 2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围故国 周遭在(国家) B二十三丝动 紫皇(感动) C露脚 斜飞湿寒兔(露滴) D一弦一柱思华年 (盛年) 答案 A 解析 国:都城。

2、 3下列对诗中运用的典故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庄生晓梦迷蝴蝶”, 庄周梦蝶, 醒来以后, 自己依然是自己, 可蝴蝶却不知何往。 “迷” 是痴迷的意思。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痴迷。 B“望帝春心托杜鹃”,古代杜宇,死后魂魄化为杜鹃,啼声凄婉。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如 杜鹃送春归般的哀怨之情。 C“沧海月明珠有泪”,明月之夜,沧海之间,鲛人泣泪,颗颗成珠。珠似水中月,月本 天上的明珠。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凄寒孤寂而又十分感伤的情怀。 D“蓝田日暖玉生烟”,蓝田,产玉之山。在阳光的照耀下,蕴藏于其中的玉气冉冉上升, 远望如在,近视却无。此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渺茫难即的惋惜之情。 答案

3、 A 解析 “迷”,迷失。怀才不遇而竟致终生潦倒无为,挚爱的妻子早逝于华年,如今只留下 诗人自己在孤独凄凉中追忆往事。 犹如庄子“梦蝶”, 不知哪种状态是真实的自我了。 用“庄 周梦蝶”的典故来传达诗人的哀怨感伤之情,表达诗人对美好情感的追怀。 4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处将文段补写完整,注意保持语意连贯。 宋体 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 李白,我懂得“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一种不屈的傲骨;读杜甫, _ ; 读 白 居 易 , _ ; 读 李 商 隐 , _。 答案 (示例)我懂得“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一种博大的

4、胸怀 我懂得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是一种心灵的共鸣 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 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燕歌行中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暗示了必 败的原因的句子是“_,_”。 (2)锦瑟一诗中回环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的惆怅苦痛,让人为之哀婉不已的句子是 “_,_”。 (3)古诗词常以“月”烘托意境,如刘禹锡石头城中的“_, _”。 答案 (1)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2)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 (3)淮 水东边旧时月 夜深还过女墙来 二、课内阅读强化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5、 石头城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6全诗都写了哪些“境”? 答:_ 答案 境一:山围故国。境二:潮打空城。境三:月过女墙。 7“境”所含的“意”是什么? 答:_ 答案 境一:群山依然围着石头城,可旧日的繁荣已空无所有,有苍茫悲凉之感。 境二:潮水依旧,城却不再,一“空”字足见其凄凉;因而,潮水碰到冰冷的石壁,只会带 着寒心的叹息默默退去。潮水如此,人何以堪? 境三:旧时的明月,仍旧从城垛后面升起;“还过”一词,意味深长,说明月是见证,虽然 还来,然而许多东西已不复返。 这三境,只写山水明月,而六代的衰落不着一字,无一景不融合着诗人对故国萧条、人生凄

6、凉的深沉感伤,可见寄意之深远。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李凭箜篌引 李 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8请简要分析此诗的艺术特色。 答:_ 答案 诗人于乐声及其效果的摹绘中,寄托着自己的情思,曲折而又明朗地表达了对乐曲的 感受和评判,想象奇特,形象鲜明,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9“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历来为人所称颂,试分析其艺术表达效果。 答:_ 答案 “女娲炼石

7、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乐声传到天上, 正在补天的女娲听得入了迷, 竟然忘记了自己的职守,结果石破天惊,秋雨倾泻。这种想象是何等大胆离奇,出人意料, 而又深入人心!一个“逗”字,把音乐的强大魅力和上述新奇瑰丽的景象紧紧联系起来了。 而且,石破天惊、秋雨倾泻的景象,也可视作音乐形象的示现。 三、课外阅读拓展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潭 州 李商隐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 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 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 注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注 承尘:唐代以前,没有天花板,房梁横木之上用遮布挡灰,名曰“承尘”。 10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

8、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写诗人傍晚看到潭州官舍里人去楼空,没来由 地陷入伤今吊古的情怀之中; 第一句由眼前景起, 第二句由古今情承, 由今及古, 情由景生。 B“楚歌重叠怨兰丛”,“楚歌”是古代的楚地民歌,这里专指楚国大诗人屈原写的离 骚 九歌 九章等骚体诗;“兰丛”即兰惠等香草,当属离骚中常见的意象。 C“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是说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 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贾太傅祠庙如今很破烂,只回荡着一些风吹着天花板发出的声音。 D李商隐写诗善于用典,喜欢用典说事。本诗连用湘妃、屈原、陶侃、贾谊等四个历史人 物,委婉曲折

9、,含蓄深致地表达了情感。典故的运用使诗歌产生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效果。 答案 C 解析 C 项“东晋太守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 呼风唤雨, 所向无敌”错, 颈联的“空滩雨” 不是“呼风唤雨”, 而是说“现在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 空荡荡的沙滩上, 只见雨水在飞”。 11本诗思想情感极为丰富,请结合颔联和颈联加以赏析。 答:_ 答案 羁旅愁思之痛:借舜帝殁于湘水,湘妃泪洒斑竹,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寄居他乡的幽 怨哀伤之情。 世事沧桑之感: 昔日大将陶侃的战船已经不在, 当年的古战场如今细雨飘飞, 一代才子贾谊的祠庙呈现出破败荒凉的景象, 作者借此表达世事沧桑之感。 英雄末路之悲: 才华出众的诗人屈原被贬后投江而死,贾谊因怀王堕马而抑郁而终,作者借此表达了英雄末 路之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版 > 必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