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由毋宁死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星星 文档编号:140848 上传时间:2020-05-3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2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自由毋宁死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不自由毋宁死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不自由毋宁死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不自由毋宁死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不自由毋宁死 学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文本文本 18 不自由不自由,毋宁死毋宁死 帕特里克 亨利 核心素养目标 思维与审美:(1)体会作者的爱国激情,认识独立和自由的重要意义;(2)学 习演讲词的语言艺术,感受作者的激情。 任务情境:18 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 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殖民者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控制与镇压,面对主和派和保守派的屈服 与妥协,帕特里克 亨利不畏强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 换取独立、自由和真正的和平。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文本,悉心感受作者那份极富鼓动 性的激情。 下面是本文的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请阅读课文并回答图后问题。 (1)这

2、篇演讲词思路清晰,说服力强,请结合文章内容和图中提示,在图中处填上相应的 内容。 (2)演讲的目的是说服别人,表达自己的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概述,在图中处填上相应 的内容。 答案 (1)各抒己见,搞清真相 亮出观点,表明决心 (2)抓住机遇 为自由而战 微任务活动一 把握演讲内容,体会演讲特点 1帕特里克 亨利这次演讲的场合、演讲的对象、演讲的目的分别是什么? 答:_ 答案 场合:弗吉尼亚州议会。对象:州议员。目的:让人们丢掉幻想,准备战斗。 2从内容看,议员们对待英国的态度可以分成几类?作者演讲主要是针对持哪一类态度的 议员? 答:_ 答案 (1)议员们对待英国的态度有三类:第一类是主张效忠

3、英国,但只是少数;第二类是主 张向英国妥协,避免武力冲突,这类议员是需争取的对象;第三类是主张同英国作战,争取 自由。 (2)第一类:很难用言语打动他们,使他们转变立场。第二类:他们反对战争的理由有两点, 一是对英国抱有各种各样的幻想;二是认为英国力量强大,自己势单力薄,万一开战,后果 不堪设想。 亨利的演讲就是针对第二类保守派和温和派进行的,内容紧扣他们的两点理由,逐层进行 批驳。 3根据本文内容,推测帕特里克 亨利之前演讲者的主要观点和内容。 答:_ 答案 (1)观点:不要战争。(2)内容:战争是残酷的,会给人民带来太多痛苦;我们力量 太弱小,对方太强大;放弃战争,继续和解计划,将会享受到

4、和平与友谊。 4作者为什么不一开篇就亮明自己的观点? 答:_ 答案 作者并没有开篇就提出自己的观点,而是用了两个段落来分析之前演讲者演讲中存在 的认识问题。这样做有几个原因:第一,不破不立,不指出其弊病所在,就很难让听众接受 自己的观点, 击破其观点, 自己的观点就胜利了一半; 第二, 前面做演讲的人并不是“我们” 的敌人,所以一开始就采取尖锐对立的做法不利于团结更多的人投入战斗,因此作者批驳中 有劝勉,立论时有期望;第三,作者审时度势,巧妙铺陈,借言爱国和人性之机,消除对手 戒备,然后迅雷不及掩耳地推出自己的观点,取得让对手毫无反击余地的胜利。 5据史料记载,亨利演讲结束后,会场上群情激愤,

5、“拿起武器!拿起武器!”的呼喊声响 彻议会大厅。亨利的演讲为何如此轰动?他是怎样说服听众的? 答:_ 答案 (1)这次演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丢掉幻觉,准备战斗。为了让议员们接受自己的主张, 争取到各方面的理解和支持,亨利在演讲时十分注重策略,他采用了后发制人、逐层推进的 方法。 (2)演讲之初,他先对其他发言人的爱国精神与独到见解表示了钦佩。接着话锋一转,说明自 己的观点不同,不是不敬和冒犯,而是在论及国家大事时不能缄口不语。然后直截了当地指 出了主和派“沉湎于希望的幻觉”“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心理倾向,批评了他们对“关系 到是否蒙受奴役的大问题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并详尽地陈述了大兵压境的严峻

6、现实,对 主和派进行批驳。接下来针对主和派“力量太单薄”、不能与强敌“抗衡”的畏惧心理,分 为三层展开说理。随着演讲的逐步展开,亨利的语调越来越坚决,言辞越来越激烈,感情越 来越高昂, 最后以“不自由, 毋宁死”这一警句作结, 表达了自己誓为自由而战的坚定决心。 微任务活动二 把握演讲技巧 6第 5 段体现了演讲辞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答:_ 答案 7亨利的演讲十分注意语言技巧,为了强化听觉效果,文本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试找出 来并分析其作用。 答:_ 答案 (1)排比。“可我们的请愿受到轻侮,我们的抗议招致了新的暴力,我们的哀求被人家 置之不理,我们被人家轻蔑地一脚从御座前踢开

7、了。”强调形势的紧迫。 (2)设问和反问。“实际上,战争已经开始,从北方刮来的大风都会将武器的铿锵回响送进我 们的耳鼓。我们的同胞已身在疆场了,我们为什么还要站在这里袖手旁观呢?先生们希望的 是什么?想要达到什么目的?生命就那么可贵?和平就那么甜美?甚至不惜以戴锁链、受奴 役的代价来换取吗?不自由,毋宁死!”连用了六个问句,层层推进,气势磅礴, 大大增强了演讲的鼓动性和说服力。 总之,正是由于排比、反复、反问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才使这篇演讲咄咄逼人,气势酣畅, 有效地强化了听觉效果。 “自由”是一个永恒而诱人的话题,多少人为了自己或他人的自由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也有人在“自由”的光晕里做着有

8、悖自由的事情;还有人将“自由”当作一块诱饵,把渴望 自由的人像动物一样关进笼子。对于“自由”,你是如何看待的? 答:_ 答案 (观点一)自由,就是能够选择自己所爱的、所想的。而“选择什么”必然伴随着“不 选择什么”,必然伴随着“失去”和“付出”,付出金钱只是其中的一种,除此之外,我们 可能还要失去事业、时间、健康、友情、亲情、爱情 (观点二)自由是一种价值,但只在涉及具体的个人时才存在,否则它也就成了一种抽象的概 念了。 抽象的自由是不存在的。 绝对的自由是一种没有责任感的自由。 我们必须为自由而战, 但那是一种负有责任的自由,是有限度的自由。 (观点三)没有一个人能获得完全的自由,所以才有人

9、不断挣脱束缚,痛并快乐着。梦想家总 把自由当作追求的乐土,却不知自由的珍贵就在于没有人能完全长期地获得。退而求其次, 自由的内在形态反而因为外在的束缚而更让人感觉到其带来的快乐和兴奋。只有精神上强壮 的人才能永远地保有,也许病痛的人比正值壮年的人更加悠游在世间,因为自由本身就是一 种心理感受。 助读材料 1作者简介 帕特里克 亨利(17361799),“美国革命之舌”,苏格兰裔美国人,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重要 的政治家、演说家。弗吉尼亚州首任州长。历任弗吉尼亚州通讯委员会委员、民团司令、州 长,深受爱戴,被誉为“弗吉尼亚之父”。积极参加反抗英国殖民者、维护殖民地人民权利 的斗争。 晚年因与华盛顿总

10、统政见不合,拒绝在新政府中供职。1799 年在演讲中呼吁民族团结,同年 去世。 帕特里克 亨利是美国 人权法案 的主要执笔者。 在美国革命前夜的一次动员会上, 他以“不 自由,毋宁死”的结束语闻名,鼓舞了弗吉尼亚的军心。 2背景展示 18 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国殖民者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立的呼声越来 越高。英国殖民者则从政治上、军事上加紧对殖民地的控制与镇压。殖民地的一些温和派和 保守分子屈服于英国政府的压力,极力主张妥协和解。北美殖民地面临历史性抉择要么 拿起武器,争取独立;要么妥协让步,甘受奴役。1775 年 3 月 23 日,在弗吉尼亚州议会上, 眼看着妥协势力占了优势

11、,帕特里克 亨利登台发表了不自由,毋宁死这篇著名的演讲。 他以敏锐的政治眼光、饱满的爱国激情、铁的事实驳斥了主和派的种种谬误,阐述了武装斗 争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从此,“不自由,毋宁死”的口号激励了千百万北美人为自由独立而 战,这篇演说也成为世界演说名篇。 必备知识积累卡片 一、字词知识 (1)缄 口(jin):闭着嘴(不说话)。 (2)沉湎 (min):陷入不良的境地(多指生活习惯方面),不能自拔。 (3)桎梏 (zh ):脚镣和手铐,比喻束缚人或事物的东西。 (4)毋 宁(w ):常跟上文的“与其”搭配使用,表示两相比较后,选择后者;不如。 (5)轻侮 (w):轻蔑侮辱。 (6)缥缈 (mi

12、o):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 (7)各抒己见:各自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见解。 (8)截然不同:形容事物之间毫无共同之处。 (9)充耳不闻:塞住耳朵不听,形容不愿听取别人的意见。 (10)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二、名言警句 1关于自由的名言 (1)贪安稳就没有自由,要自由就总要历些危险。只有这两条路。鲁迅 (2)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裴多菲 (3)道德是自由的保卫者。斯米茨 (4)思想的自由就是最高的独立。费斯克 (5)一个公民的自由是以另一个公民的自由为界限的。法国国民公会宣言 (6)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自认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

13、比其他一 切更是奴隶。卢梭 (7)如果自由流于放纵,专制的魔鬼就乘机侵入。华盛顿 (8)谁因为害怕贫穷而放弃比财富更加宝贵的自由,谁就只好永远做奴隶。西塞罗 (9)人们会为了人类的至善而死,为了这种至善,人们乐意牺牲他们的一切自由。萧伯纳 (10)没有自由的秩序和没有秩序的自由,同样具有破坏性。西奥多 罗斯福 2关于爱国的名言 (1)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司马迁 (2)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 (3)以身许国,何事不敢为?岳飞 (4)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孙中山 (5)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吉鸿昌 (6)与其忍辱生,毋宁报国死。何香凝

14、(7)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8)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柏拉图 (9)为祖国倒下的人,他的死是光荣的。荷马 (10)我重视祖国的利益,甚于自己的生命和我所珍爱的儿女。莎士比亚 一、 曼德拉出狱演说 朋友们,同志们,南非同胞们: 我以和平、民主和全人类自由的名义,向你们大家致敬。我不是作为一名预言家,而是 作为你们的谦卑的公仆,作为人民的公仆,站在这里和你们面前。你们经过不懈的奋斗和英 勇牺牲,使我有可能在今天站在这里,因此,我要把余生献给你们。在我获得释放的今天, 我要向千百万同胞,向全球各地为我的获释做出过不懈斗争的同胞,致以亲切的和最热烈的 感谢。 今天,大多

15、数南非人,无论是黑人还是白人,都已认识到种族隔离制度绝无前途。为了 确保和平与安全,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声势浩大的决定性行动,来结束这种制度。我国各个 团体和我国人民的大规模反抗运动和其他行动,终将导致、也只能导致民主制度的确立。 种族隔离制度给我们这片大陆造成了难以估量的破坏。成千上万个家庭的生活基础遭到 了摧毁。成千上万人流离失所,无法就业。我们的经济濒临崩溃,我们的人民卷入了政治冲 突。 我们在 1960 年采取了武装斗争方式, 建立了非洲人民国民大会的战斗组织“民族之 矛”,这纯属为反抗种族隔离制度的暴力而采取的自卫行动。 今天, 必须进行武装斗争的种种原因依然存在。 我们别无选择, 只

16、有继续进行武装斗争。 我们希望,不久将能创造出一种有利于通过谈判解决问题的气氛,以便不再有必要开展武装 斗争。 我是非洲人国民大会的忠诚的遵守纪律的一员。因此,我完全赞同它所提出的目标、战 略和策略。现在需要把我国人民团结起来,这是一项一如既往的重要任务。任何领导人,都 无法独自承担起所有这些重任。 作为领袖,我们的任务是向我们的组织阐明观点,并允许民主机制来决定前方的道路。 关于实行民主问题,我感到有责任强调一点:运动的领导人要由全国性会议通过民主选举而 产生。这是一条必须坚持,毫无例外的原则。今天,我希望能向大家通报:我同政府进行的 一系列会谈, 其目的一直是使我国的政治局势正常化。 我们

17、还没有开始讨论斗争的基本要求。 我希望强调一下,除了坚持要求在非洲人国民大会和政府之间进行会晤以外,我本人从 未就我国的未来问题同政府进行过谈判。 谈判还不能开始谈判不能凌驾于我国人民之上, 不能背着人民进行。我们的信念是,我国的未来只能由一个在不分肤色的基础上通过民主选 举而产生的机构来决定。要谈判消灭种族隔离制度问题,就必须正视我国人民的压倒一切的 要求,即建立一个民主的、不分肤色的和统一的南非。白人垄断政权的状况必须结束。 还必须从根本上改造我国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以便使种族隔离制度千万的不平等问 题得到解决,并保证我们的社会彻底实现民主化。 我们的斗争已经到了决定性时刻。我们呼吁人民

18、要抓住这个时机,以便使民主进程迅速 地、不间断地得到发展。我们等待自由等得太久了。我们不能再等了。现在是在各条战线上 加强斗争的时候了。现在放松努力将铸成大错,我们的子孙后代将不会原谅这个错误。地平 线上萌现的自由奇观,应该能激励我们付出加倍的努力。只有通过有纪律的群众运动,胜利 才有保障。 我们呼吁白人同胞加入我们的行列,来共同创造一个新南非。自由运动也是你们的政治 归宿。我们呼吁国际社会继续采取行动,来孤立这个实行种族隔离制度的政府。如果在目前 取消对这个政府的制裁,彻底消灭种族隔离制度的进程就会有夭折的危险。我们向自由的迈 进不可逆转。我们不应让畏惧挡住我们的道路。由统一的、民主的和不分

19、肤色的南非实行普 选,是通向和平与种族和谐的唯一大道。 最后, 我想回顾一下我在 1964 年受审时说过的话。 这些话在当时和现在都一样千真万确。 我说过:我为反对白人统治而斗争,也为反对黑人统治而斗争;我珍视民主和自由社会的理 想,在这个社会中,人人和睦相处,机会均等。我希望为这个理想而生,并希望实现这个理 想。但是如果需要,我也准备为这个理想而死。 背景资料 纳尔逊 曼德拉是南非著名的黑人领袖,因为从事反对种族隔离制度的黑人 革命斗争,曾被当局判终身监禁,身陷囹圄达 27 年之久。1990 年 2 月获释后,担任非国大 副主席、主席直至当选为南非总统。曼德拉是一位著名的黑人演说家,他的名字

20、、他的声音 在南非人民之中具有强烈的感召力。1990 年 2 月 11 日,曼德拉发表了出狱后的首次演讲。 他因肺部感染并发症于当地时间 2013 年 12 月 5 日晚间去世,享年 95 岁。 赏析 本文语言简练,字里行间体现出曼德拉对于和平、民主和全人类自由的向往。他 的呼吁很有感染力,充满着振奋人心的巨大力量。 二、 我邦之呼吁 甘 地 以我之见,我们印度人民为争取自由之奋斗,以其终结言,不但对印度以及英国,而且 对整个世界有着异乎寻常的影响。印度,她容纳了人类五分之一的人口;印度,她拥有了人 类最古老的文明的一翼; 印度, 她的传统源远流长, 世代相传, 其完整性令世人惊诧。 然而,

21、世界之广博,文化众杂纷纭;国体之纷繁,制度不一而足。毫无疑问,印度文明的纯正性遭 受了时代的蹂躏和侵袭。 如果印度企图复兴她早已逝去的繁荣昌盛,唯有首先获取自由,否则必将一事无成。依 我所知,我邦之奋斗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我们为自由而战。然而,它的意义却并不在于 我印度人民为赢得自由而抗争这个事实,而在于我邦为取得自由而采用了前无古人的手段。 迄今为止的历史告诉我们,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曾采用过这样的手段,也还没有一个 国家曾记载有谁采用过这种手段。 我邦之手段,不是暴力的手段,不是流血的手段,也非外交手腕式的手段。非暴力 这是完完全全、清清楚楚的事实。毫不奇怪,世界之注意力已被引向这一

22、尝试,这必将孕育 一次成功的不流血的革命。迄今为止,众多的民族在为自己的命运而战,他们给自己心目中 的敌人以惩罚,给人以非理性的形象。 我国人民曾研究过各个国度的国歌,发现:它们无不含有诅咒所谓“敌人”的词句;它 们发誓要毁灭敌人;它们毫不迟疑地以上帝的名义,并借助天的旨意以消灭自己的敌人。我 印度之邦誓言,将颠倒世俗陈规,并且以为主宰天地万物非理性的法则不应该成为指导人类 行为的法则。这个法则与人类的尊严毫无共同之处。 如果需要,我身宁愿年复一年地等待时机的到来,而不愿为我邦获得自由而将我民抛入 浴血之战。我积近三十年来政治生活之经验,我从内心深处以为:鲜血横流之世界已为世人 所厌倦,世界正

23、在寻找它自己的出路。我自以为,我们印度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发生的一切已 向这饥饿的世界展示了一条它的出路。这是印度的殊荣。(选自历史上最伟大的演说辞) 赏析 在这篇演讲中, 甘地一方面提倡印度要为自由而奋斗, 另一方面又提出了复兴印 度繁荣昌盛的非暴力不流血的革命手段,抒发了他追求自由、和平的思想感情。 这两篇文章在写作内容上有何异同? 答:_ 答案 相同点:两篇文章都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的追求与向往之情。 不同点:曼德拉强调,为了获取自由、和平而进行武装斗争的必要性;甘地强调以和平 方式或者不与政府合作、配合的方式进行反抗。 你对现代西方敌对势力有怎样的认识和评价?请写出你的想法。 答:_ 答

24、案 西方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西化、分化中国的政治图谋,但感到用赤裸裸的军事和政 治手段扼杀、 围剿中国不合时宜, 转而想打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当今时代, 各种思想、 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趋频繁。西方敌对势力抓住此机会,往往通过各种名目的基金会、社会 组织,以考察访问和培训为旗号,培植代理人,进行文化渗透;利用其在经济、政治、文化、 科技、军事上的“话语权优势”,诱惑一些中国人尤其是专家学者、领导干部和企业家,使 他们对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文明、理论、思想失去自信,成为西方文化、思想的俘虏。 除此之外,西方敌对势力还用学术思想遮蔽政治图谋,以学术创新诱惑我国专家学者,使他 们掉进西方所设计的

25、政治陷阱。一些西方社会思潮确实提出了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学术性的思 想,但它们常常打着学术创新的旗号,以学术研究、学术交流、学术访问的面具来掩饰其政 治意图,迷惑我们的一些专家学者,使他们丧失判断力和鉴别力。因此,我们要提高政治敏 锐性和政治判断力,彻底揭露和拒斥西方以文化、文明、学术外衣设置的政治陷阱。 素材点击 18 世纪中叶,北美殖民地人民同英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人民要求独 立的呼声越来越高。面对殖民者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控制与镇压,面对主和派和保守派的 屈服、妥协,帕特里克 亨利不畏强权,高呼“不自由,毋宁死”,主张不惜以鲜血和生命 为代价换取独立、自由和真正的和平。民族的存在在于独

26、立,民生的意义在于自由,生存 的意义在于斗争。面对外来的欺压,我们应有敢于斗争的不屈意志和为民族独立甘洒热血的 牺牲精神。 运用角度 精彩片段 曼德拉并不是生而渴望自由, 而是逐渐认识到南非黑人和其他族群的不自由之后, 才开始了他一生从未停止过的为争取自由而进行的斗争。他加入南非非洲国民大会,创建秘 密武装组织“民族之矛”,领导南非人民反抗白人专制,反抗种族隔离制度和种族歧视。在 40 多年史诗般的斗争历程中,即使是漫长的 27 年铁窗生涯,他也从未停止过对自由、平等 的追求,从未放弃过胜利的希望。在他的领导下,南非告别了种族隔离制度,消弭了种族间 的差异;南非变成了全体南非人的南非,不分种族

27、与肤色;南非人走向了自由和平等,获得 了民主与和平。他的智慧与善良,超越种族的胸怀,超脱仇恨的宽容,以及永不屈服的勇敢 之心,堪为人类的楷模。 锤炼语言,生动形象 课文借鉴 不自由,毋宁死为了说明不武力抵抗的后果,突出了英国政府的残暴,先运用了排 比的句式指出殖民地人民向英国殖民者的请愿、抗议、哀求等种种努力,又用“拜倒”“被 人家轻蔑地一脚从御座前踢开了”的形象描写,极大地激起了妥协者的羞耻和愤慨之心。 运用点拨 要做到语言生动,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用形象描写代替抽象交代 如“繁忙的工作之后,女孩喜欢一个人爬上顶楼,面对家的方向,去读雁阵、夕阳”。 通过女孩“一个人爬上顶楼, 面对家

28、的方向, 去读雁阵、 夕阳”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想家”, 这样的“想家”就具体可感了。 (2)用词精当,以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首先用词准确。 其次注意化静为动, 化无形为有形, 让语言活起来。 第三避免用词重复、 单调。如“火更大了,烟弥漫在整个房间里,通红的火舌要舔着楼板了”,其中“火舌”一 词就比“火苗”或“火焰”更准确更形象。一个“舔”字,则更生动地写出了火焰将要燃着 楼板的情景,给人以形象具体的感受。 (3)运用修辞 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使语言生动形象。如“她瘦得如秋天的田野上一棵孤 零零的高粱”,这句话运用比喻手法,突出了她的形象特点。 即时训练 欣赏下面的天鹅戏水图,围绕“早春”,写一首小诗或一则短文。要求:突出景物特征; 语言表达鲜明、生动;不超过 80 字。 答:_ 答案 (示例一)一池水融融,几丝柳依依。天鹅知春暖,悠游自在啼。 (示例二)东风轻拂,柳条上钻出了片片嫩叶,丝丝柔条,袅袅依依。几只黑天鹅伸着长长的 脖子,如公主般雍容优雅,在一池碧水中自在地嬉戏,悠然地游弋;绿水微漾,泛起圈圈 涟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必修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