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专题1.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第1课时)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35455 上传时间:2020-04-2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专题1.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第1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0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专题1.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第1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0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专题1.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第1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0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专题1.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第1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0年初中化学同步讲义专题1.2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第1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课题 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第第 1 1 课时课时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1 1化化化化学学学学是是是是一一一一门门门门以以以以实实实实验验验验为为 为为基基基基础础础础的的的的科科科科学学学学 现在的化学实验室的前身是炼丹术士和炼金术士的作坊。通过炼丹和炼金,发明了许多化学实验仪器、 积累了大量的化学知识、发明了一些用于合成和分离物质的有效方法,为化学发展成为一门科学作出了贡 献。 _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通过实验以及对_的观察、_和 _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的原理,学习科学探究

2、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2 2对对对对蜡蜡蜡蜡烛烛烛烛及及及及其其其其燃燃燃燃烧烧烧烧的的的的探探 探探究究究究 (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_)、状态(_)、形状(_)、 硬度(_),闻一闻气味(_)。 将蜡烛切一小块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溶解,如果不溶解,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入水底。这 说明了什么?_。 (2)燃着时,仔细观察燃着的蜡烛。火焰分为几层:_, 哪层最明亮:_,哪层最暗:_。 取一根火柴梗,按如图方式放入火焰中,1 s 后取出,根据火柴梗不同部位 被烧的情况,推测火焰哪部分温度最高,哪部分温度最低。 _。 分别在蜡烛的火焰上方罩个干燥烧杯和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观察现象:干

3、燥 的烧杯_,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_。 (3)熄灭蜡烛,观察现象:_。用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 烟,观察现象:_。 3 3通通通通过过过过对对对对蜡蜡蜡蜡烛烛烛烛及及及及其其其其燃燃燃燃烧烧 烧烧的的的的探探探探究究究究活活活活动动动动,你你你你认认认认为为为为化化化化学学学学实实实实验验验验现现现现象象象象应应应应该该该该怎怎怎怎样样样样进进进进行行行行观观观观察察察察? (1)关注物质的_,例如,石蜡的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点等物理性质;石蜡能否 燃烧、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化学性质。 (2)关注物质的 。例如,受热时石蜡熔化等物理变化;燃烧时发光、发热的现象

4、,有二氧化碳和 水生成等化学变化。 (3)关注物质变化的过程以及对结果的解释和讨论。对物质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的 进行系统 地、细致地观察和描述,而不是孤立地关注物质的某种性质或变化,经过比较和分析得出可靠的结论。 【答案】1实验 实验现象 记录 分析 2(1)红色 固态 圆柱形 质地软 轻微气味 蜡烛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 (2)三层 外层(外焰) 内层(焰心) 外层(外焰)温度最高,内层(焰心)温度最低 内壁 出现水雾 内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有白烟产生 蜡烛重新燃烧 3(1)性质 (2)变化 (3)现象 实验探究步骤 观察物质的性质、变化、 现象 结论、解释 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

5、棉线、外壳石蜡 由石蜡制成 点 燃 前 (1)观察蜡烛的颜 色、形态、形状 (1)乳白色固态、圆柱 状 颜色:乳白色 状态:固态 (2) 用小刀切下一块 石蜡,投入水中 (2)浮在水上,难溶于 水,硬度小 密度比水小, 硬度小, 难溶于水 点 燃 蜡 烛 (1)用火柴点燃蜡 烛,观察蜡烛火焰 (1)火焰分为焰心、内 焰、外焰三层,第二层最 明亮,内层暗 石蜡具有可燃性, 其火焰分为焰 心、内焰、外焰三层,第二层最 亮,内层暗 (2)取一根火柴,迅 速平放在火焰中,1s 后取出 (2)火柴杆接触外焰部 分先变黑 外层温度最高, 加热用外层火焰 (3)用一干燥烧杯, 罩在火焰上方, 片刻, 取下火

6、焰上方的烧 杯,迅速向烧杯内倒 入少量石灰水,振荡 (3)烧杯内壁有水雾, 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熄 灭 蜡 烛 (1) 将蜡烛熄灭观察 (1)有白烟 蜡烛燃烧时先由固态转变成液 态,再汽化,而后燃烧 (2) 用火柴点燃刚熄 灭时的白烟 (2)白烟燃烧 注意:区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注意:区分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实验现象是化学变化过程中伴随发生的,如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实验结论是通过 分析实验现象, 得到的归纳性描述。 例如“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实验现象, 描述成“蜡 烛燃烧产生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则为结论。

7、 小明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的燃烧进行了如下的探究。请填写下列空格: (1)点燃蜡烛,将一只干而冷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 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后生成的物质中有 。 (2)探究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猜想】 A白烟可能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 B白烟可能是蜡烛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C白烟可能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实验验证】 吹灭蜡烛,并立即用一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猜想(填序号) , 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原因是 。 吹灭蜡烛,并用一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

8、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 。 吹灭蜡烛,并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不接触灯芯) ,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 为猜想 提供了证据,同时可排除猜想 ,因为 。 【答案】 (1)水和二氧化碳 (2)A 刚吹灭的蜡烛周围尚有残余的其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 不是水蒸气 C AB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具有可燃性 1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方法是 A计算 B测量 C实验 D推理 2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 A水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和水 D大量灰烬 3把一根火柴梗平放在蜡烛火焰中,约 1 秒钟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 A均匀地被烧黑 B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 C放置

9、在内馅部分被烧黑最重 D放置在焰心部分被烧黑最重 4蜡烛燃烧的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本质现象是 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 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 C用一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内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 D蜡烛越烧越短 5下表列举了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解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中属于“设计实验方案” 的是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解答 A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B 探究火焰不同部位温度的高低? 将火柴梗横插入火焰中 2 s 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变色情况 C 火焰上方的黑烟是怎么产生的? 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黑

10、小颗粒 D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石蜡蒸气遇冷形成石蜡固体 6小明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 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 7过生日时,父母会为我们买来精美的蛋糕,插上漂亮的生日蜡烛。点燃后,让我们吹灭。我们学化学的 第一个实验也是观察和描述蜡烛的燃烧。图示是实验中完成的几个步骤。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 B由可以推断外焰温度最高 C由可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由不可证明蜡烛是固体燃

11、烧 8小钦在探究蜡烛燃烧时将 T 形管插入蜡烛火焰的中心部位,导出气体,如图所示。 (1)发现 a 端玻璃管内壁有白色固体,b 端能点燃,说明导出气体中一定含有_。 (2)a 端玻璃管内壁还有水珠产生,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_,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主要成 分是_。 (3)将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分别罩在 a、b 两端,发现很快均变浑浊。仅凭此现象,能直接得出的结 论是_(填序号) 。 b 端燃烧一定产生了二氧化碳 蜡烛燃烧一定产生了二氧化碳 b 端和蜡烛燃烧一定都产生了二氧化碳 b 端和蜡烛燃烧都没有产生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下列探究活动,并回答问题。

12、 【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 【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小光猜测白烟是 蜡烛燃烧时产生的水蒸气;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冷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 (1)查阅资料: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由小液滴形成的。石蜡的熔点和沸点都很低,很容易液化 或汽化。二氧化碳是无色且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实验探究: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观察到澄清石灰水_。小亮 由此得出结论:白烟是二氧化碳。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

13、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而是出现了一些白色固 体物质。小光由此得出结论:白烟不是_。 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靠近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 _同学的猜测提供了证明,同时排除了_同学的猜测。 【结论与解释】 (3)由以上探究结果可知:_同学的猜测是正确的。 ( 4 ) 小 亮 在 实 验 时 确 实 看 到 了 石 灰 水 变 浑 浊 , 但 他 获 得 的 结 论 不 正 确 , 原 因 可 能 是 _。 【反思与评价】 小光同学的反思是:蜡烛燃烧产生水,由于温度高于 100 而呈气态,不会凝结成雾状,所以不应该猜 测白烟是水蒸气。 (5) 小亮同学的反

14、思可能是: _。 102017 苏州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蜡烛燃烧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 1 【答案】C 【解析】学习化学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通过实验来验证一些结论,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锻炼同学们 的观察、实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物质能否发生反应,都是通过实验来验证的,学习化学的 一个重要方法是实验。 2 【答案】C 【解析】由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知,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3 【答案】B 【解析】蜡烛燃烧时火焰分为焰心、內焰、外焰三部分,由于外焰与空气接触的多,燃烧更充分,故火 焰的温度也最高,焰心与空气很少接触,燃烧最不充分,故温度最低,所以将一根火柴梗

15、平放在蜡烛火 焰中,约 1 秒钟后取出,可观察到火柴梗放置在外焰部分被烧黑最重。故选 B。 4 【答案】C 5 【答案】B 【解析】A、火焰为什么向上属于解释原因,不符合题意;B、将火柴梗横插入火焰中 2 s 后取出,观察 火柴梗变色情况属于设计的实验方案,符合题意;C、火焰上方的黑烟是怎么产生的属于解释原因,不 符合题意;D、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属于结论,不符合题意。故选 B。学科*网 6 【答案】B 【解析】A、利用反复实验,根据不同的现象来探究烧杯被熏黑的原因,就是进行对比实验,该做法正确; B、认为与本次试验无关,不予理睬,没有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探究,不符合探究的学习精神,该做法错

16、 误;C、查找蜡烛成分资料,探究黑色物质成分,也是探究学习的过程,符合科学探究的过程,该做法 正确;D、向老师请教生成黑色物质的原因,就是通过咨询老师、积极探讨,来解决问题,该做法正确。 故选 B。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通过对蜡烛燃烧的实验来考查实验探究中的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养成科学、严 谨的学习、探究习惯。 7 【答案】C 【解析】实验要先观察物质的物理性质,这是与平时点燃蜡烛的明显不同之处;由可以判断外焰温度 最高;由可说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由不可证明蜡烛是固体燃烧。故选 C。 8 【答案】(1)石蜡蒸气 (2)水 碳 (3) 【解析】石蜡融化、气化形成石蜡蒸气后再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17、和水,形成火焰。(1)有题意可知, 该气体有成分遇冷凝结成固体且具有可燃性,该气体中一定含有石蜡蒸气。(2)a 端玻璃管内壁有水珠 产生,即为生成物水蒸气遇冷凝成的小水珠,说明产生了水;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为氧气不充足燃烧 生成的炭黑,即为碳。(3)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可直接得出含有二氧化碳。学科*网 9 【答案】 (2)变浑浊 水蒸气 小明 小亮和小光 (3)小明 (4)刚熄灭的蜡烛周围尚有燃烧时残余的二氧化碳存在,导致石灰水变浑浊 (5)烟是由固体颗粒形成的,而二氧化碳是气体,不可能形成白烟。 10 【答案】B 【解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 反之,则是物理变化。A、滴水成冰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B、蜡烛燃烧 会生成二氧化碳、水,生成了新物质,属化学变化;C、汽油挥发是汽油由液态变成气态,没有生成新 物质,属物理变化;D、铜丝折弯是铜丝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物理变化。故选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化学 > 化学中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