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3 分,分, 共计共计 45 分)分) 1 (3 分)下列长度单位中,最长的长度单位是( ) A千米 B光年 C纳米 D微米 2 (3 分)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 )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 2.5dm B普通中学生走路的速度约为 1.1m/s C酒精灯点燃后外焰的温度约为 98 D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10g 3 (3 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人们听不见蝴蝶飞行的声音是由于其响度
2、太小 C只要人的辨听能力强,在何处都能分辨出原声和回声 D乐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4 (3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音色不同,传播速度不同 C乐队演出时,可通过音调来识别乐器 D声控开关是通过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5 (3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冰温度达到凝固点后,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蒸发只有在温度较高时发生 D霜与雪的形成都是凝华、吸收热量 6 (3 分)如图所示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第 2 页(共 27 页) A春天冰雪遇暖消融 B水烧开时,壶嘴冒出“白气” C洗手后,用
3、电热干手器将手烘干 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7 (3 分)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A蜡 玻璃 沥青 B蜡 铝 玻璃 C冰 铁 铝 D冰 铁 沥青 8 (3 分)如图所示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隔墙看小猫 C 用放大镜看指纹 D 海市蜃楼 9 (3 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在漫反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 C同一个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像越小 D在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第 3 页(共 27 页) 10 (3 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眼睛对光有会聚作用 B近视眼镜对光有发散
4、作用 C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远视眼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11 (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具有的热量多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夏日,在阳光的照射下地面的温度高于海水的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12 ( 3 分 ) 如 图 所 示 的 实 例 中 , 属 于 做 功 改 变 物 体 内 能 的 一 组 是 ( ) A B C D 13 (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鱼跃,受惯性力的作用在空中继续前进 B要让自行车更快的停下来,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 C2
5、012 年 6 月 24 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成为一体。以“天 宫一号”为参照物, “神舟九号”是静止的 D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由此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14 (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降低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 B摩擦生热过程中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C汽油机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燃烧的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高山滑雪项目中,下滑时运动员弓着腰,是以降低重心的方式来增大重力 15 (3 分)如图所示,一些同学有转笔的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它转圈。关 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第 4 页(
6、共 27 页) A笔在转动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笔对手指的压强等于笔静止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 D只有连续拨动时,笔才会不停地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二、作图题(二、作图题(16-18 小题各小题各 4 分,共计分,共计 12 分)分) 16 (4 分)如图所示,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沿着固定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作出物体的受力 示意图。 17 (4 分)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 向平面镜的人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18 (4 分)如图所示,画出小丑帽子顶点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小丑眼睛的 光
7、路图(画出进入一只眼睛的光线即可,保留作图痕迹) 。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19 题题 6 分,分,20 题题 6 分,分,21 题题 6 分,分,22 题题 3 分,分,23 题题 7 分,共计分,共计 28 分)分) 19 (6 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如图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象纸,在 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 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竖立在玻璃板后, 移动位置,使 B 跟 A 的像重合。 第 5 页(共 27 页) (1)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 (2)
8、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 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完全重全。这种确定像与物体大小的方法 是 。 (3)通过图象纸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 (填“大于” 、 “小于”或“等 于” )物距。 (4)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 B,却好像点燃了。说明像是 (填“实”或“虚” ) 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 (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像。 (5)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 20 (6 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 20cm 的凸透镜甲进 行实验,在光屏上得到
9、了清晰的缩小,实像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此时蜡烛火焰的中心到光屏的中心的距离为 cm,在光屏上得到 了清晰的倒立的、 (选填“放大” 、 “缩小” )的实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 (选填“照相机” 、 “投影仪” 、 “放大镜” ) 。 (2)他改用 10cm 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 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移动(选填“左” 、 “右” ) 。 (3)改用 10cm 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光屏所成清晰的像偏下,要是光屏所成的 像移动到光屏中央处位置,应使凸透镜向 移动(选填“上” 、 “下” ) 。 (4)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小明不小
10、心用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此时光屏上 (选填“会有指尖的像、 “会出现指尖的影子”或“会出现比较暗的实像” ) 。 21 (6 分)如图所示,甲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每隔 5min 记录一 次温度值,并观察萘的状态,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第 6 页(共 27 页) 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30 35 温度/ 50 80 80 80 80 90 100 (1)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的性质制成的,在 5min 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 所示,此时萘的温度为 。 (2)根据实验数据,在如图丙所示的坐标纸上绘制出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3)在 15min
11、时,萘处于 状态。 (4)30min 后继续加热,萘的温度 (选填“升高” 、 “不变” 、 “降低” ) 。 22 (3 分)小明在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 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分别显示的是小车到达 A、B、C 三处时电子表 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 。 (1)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 (2)小明通过计算得出小车在 BC 段的平均速度为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 A 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 AC 段 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 。 23 (7 分)为探究滑动摩擦
12、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 木板水平固定) 。 第 1 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甲所示。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入表格中; 第 2 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如图乙所示; 第 7 页(共 27 页) 第 3 次:把两块与第 1 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述实验操作, 如图丙所示。 (g10N/kg) 实验次数 木块对木板压力/N 弹簧测力计示数/N 滑动摩擦力/N 1 10 4.0 4.0 2 10 4.0 4.0 3 8.0 (1)请把表格内的数据填全。 (2)比较 两次
13、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 (3)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4)以上三次实验操作中均要求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根据弹簧测力计 的示数就可以知道木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是因为 是一对平衡力。 四、计算题(四、计算题(23 题题 6 分,分,24 题题 9 分,计分,计 16 分)分) 24 (6 分)王大刚同学和家人在郊外野餐,用木炭烧水。铁锅内装有 5kg 水,把水从 18 加热至 9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 。如果木炭的热值为 3.4107J/kg, 它燃烧放出的热有 10%被水吸收。求: (1)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
14、的热量; (2)在这个过程中用掉多少木炭。 25 (9 分)如图所示,叉车把质量为 2t 的重物从地面匀速竖直提升 1.5m,用时 7.5s。叉车 消耗柴油 5g,若柴油完全燃烧(柴油热值为 4.3107J/kg,g 取 10N/kg) 。求: (1)提升过程中重物上升的速度; (2)叉车提升重物过程中做的有用功; (3)叉车提升重物过程中的效率。 第 8 页(共 27 页) 2018-2019 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九年级(下)第一次学年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五中九年级(下)第一次 月考物理试卷月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
15、案的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的符号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3 分,分, 共计共计 45 分)分) 1 (3 分)下列长度单位中,最长的长度单位是( ) A千米 B光年 C纳米 D微米 【分析】根据长度单位进率和光年的含义比较不同单位的大小。 【解答】解: 1km103m; 光年是光在一年内通过的距离,约为 s3.0108m/s365243600s9.46081015m; 1nm10 9m; 1m10 6m。 所以长度单位最大的是光年,最小的是纳米。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长度不同单位大小的比较,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2 (3 分)下
16、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 ) 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为 2.5dm B普通中学生走路的速度约为 1.1m/s C酒精灯点燃后外焰的温度约为 98 D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 10g 【分析】首先对题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个初步的了解,对于选项中的单位,可根据需要 进行相应的换算或转换,排除与生活实际相差较远的选项,找出符合生活实际的答案。 【解答】解:A、中学生大拇指的宽度约 2cm,一元硬币的直径略大于此数值,在 2.5cm 左右。故 A 不符合实际; B、中学生正常步行的速度在 4km/h4m/s1.1m/s 左右。故 B 符合实际; C、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能够超过 400故 C 不符合实际;
17、 D、两个苹果的质量约 300g,九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与此差不多,在 300g 左右。故 D 不 第 9 页(共 27 页) 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 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3 (3 分)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B人们听不见蝴蝶飞行的声音是由于其响度太小 C只要人的辨听能力强,在何处都能分辨出原声和回声 D乐音不能在水中传播 【分析】 (1)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 减弱噪声。 (2) 人耳能听到的
18、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 低于20Hz的叫次波声, 高于20000Hz 叫超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 (3)知道要想把原声和回声区分开,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必须比原声晚 0.1s 以上。 (4)声音可以在水中传播。 【解答】解:A、学校附近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 A 正确; B、蝴蝶飞行时,扇动翅膀的频率在 5 次/秒左右,低于 20Hz,所以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 声音。故 B 错误; C、能把原声与回声区别开的最短时间为 0.1s,即距离障碍物的最短距离为 17m,故 C 错误; D、乐音也可以在水中传播,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声
19、学的基础知识,知道声音的传播条件、防治噪声的途径、人耳能 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等,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4 (3 分)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 B声音的音色不同,传播速度不同 C乐队演出时,可通过音调来识别乐器 D声控开关是通过音调来控制电路的 【分析】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第 10 页(共 27 页) (2)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 (3)我们常用音色来区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 (4)声控开关是依靠声音的响度工作的。 【解答】解: 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婉转悠扬的琴声,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故 A 正确; B、声
20、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种类、温度有关,与音色无关,故 B 错误; C、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 不同,我们能区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 C 错 误; D、声控开关是通过响度的大小来实现电路的断开和闭合,故 D 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声有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属于记忆性知识考查,比较 基础。 5 (3 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定质量的冰温度达到凝固点后,吸收热量,温度升高 B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 C蒸发只有在温度较高时发生 D霜与雪的形成都是凝华、吸收热量 【分析】晶体在
21、熔化过程中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 降低温度、压缩体积都可以使气体液化,如果温度降到足够低,气体都可以液化;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凝华过程中放出热量。 【解答】解: A、冰是晶体,具有一定的熔点,所以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发生变化,一直保持在熔点 温度,但需要继续吸热,吸收的热量用来使固态的冰变为液态的水。故 A 错误; B、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可以液化。故 B 正确; C、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故 C 错误; D、霜和雪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同时放出热量。故 D 错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了物态变
22、化、晶体的熔化特点、蒸发的条件和液化的方法,包含的知 第 11 页(共 27 页) 识点较多,难度不大。 6 (3 分)如图所示物态变化中属于液化的是( ) A春天冰雪遇暖消融 B水烧开时,壶嘴冒出“白气” C洗手后,用电热干手器将手烘干 D冬天,窗玻璃上出现美丽的“冰花” 【分析】物体由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物体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体 由液态变为气态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 的过程叫液化。物体由固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解答】解: A、春天冰雪消融,是固态的冰雪融化成为水,是熔化现象,故 A 不符合题意; B、烧开水时,从开水壶嘴中冒出
23、的“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 B 符合题意 C、用干手器将手烘干,手表面的水汽化成为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 C 不符合题意。 D、窗玻璃上是冰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化现象,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我们对于生活中物态变化的判断,以及物态变化伴随的吸放热情 况,是一道基础题。 7 (3 分)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确定熔点的一组是( ) 第 12 页(共 27 页) A蜡 玻璃 沥青 B蜡 铝 玻璃 C冰 铁 铝 D冰 铁 沥青 【分析】自然界中的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其中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 定的熔点。 【解答】解
24、: A、蜡、玻璃、沥青都是非晶体,都没有固定的熔点,故 A 不符合题意; B、蜡和玻璃是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铝是晶体,有熔点,故 B 不符合题意; C、冰、铁、铝都是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故 C 符合题意; D、沥青是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冰和铁是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故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固体在熔化过程中的特点,关键是要知道非晶体没有熔点。 8 (3 分)如图所示现象,主要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 A 小孔成像 B 隔墙看小猫 C 用放大镜看指纹 D 海市蜃楼 【分析】 (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 准直、影子的形
25、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 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 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 的。 【解答】解:A、小孔成像,成的是物体倒立的像,像之所以是倒立的,就是因为光的直 线传播造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B、隔墙通过平面镜看小猫,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符合题意; C、用放大镜看指纹时,指纹变大了,属于凸透镜成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与题 第 13 页
26、(共 27 页) 意不符; D、海市蜃楼是光在密度不均匀的空气中传播时发生折射形成的,故与题意不符。 故选:B。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 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9 (3 分)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光在同种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在漫反射现象中光路不可逆 C同一个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像越小 D在折射现象中,当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增大 【分析】 (1)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是沿直线传播的,光进入不同的介质或介质不均 匀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变化; (2)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3)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
27、的大小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增大。 【解答】解: 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介质不同或同种介质但介质不均匀,光不会沿直线 传播,故 A 错误; B、发生漫反射时,光路仍然是可逆的,故 B 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的大小取决于物的大小,而不取决于物体离镜子 的远近;同一个人离平面镜越远时所成像的大小不变,故 C 错误; D、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会增大,故 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平面镜成像,折射是一道光学综合题。 10 (3 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28、 A眼睛对光有会聚作用 B近视眼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C凸面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D远视眼镜对光有会聚作用 【分析】 (1)凸透镜可以透过光线,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可以透过光线,对光有发 第 14 页(共 27 页) 散作用。 (2)凸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并使光线发散;凹面镜可以反射光线,而且可使光线会聚到 一点。 (3)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 自远处一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到达视网膜时已经不是一点而是一个模糊的光斑了。 【解答】解:A、眼睛中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 A 正确; B、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应佩戴发散透镜
29、使光线推迟会聚,因凹透 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故 B 正确; C、凸面镜可以反射光线,并使光线发散,故 C 错误; D、远视镜片中中间厚,边缘薄,叫做凸透镜,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故 D 正确。 故选:C。 【点评】凸透镜、凹透镜、凸面镜、凹面镜,这些都是我们光学中最常见的光学元件, 由于它们的构造不同,因此,对光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我们应该全面了解才行。 11 (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止的物体没有内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内能 B温度高的物体分子运动剧烈,具有的热量多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夏日,在阳光的照射下地面的温度高于海水的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分
30、析】 (1)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决定内能的是质量、温度、状态;机械能是物体机 械运动的能量,与内能有本质的区别,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具有,据此分析即可判断; (2)水的比热容大,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 升高或降低的少。 【解答】解:A、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故 A 错误; B、热量是过程量不能说具有,不管是热的物体,还是冷的物体,都具有内能,故 B 错 误; C、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温度不一定升高,如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故 C 错误; D、夏日,在阳光的照射下地面的温度高于海水的温度,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相 同的热量,温度升高较低,
31、故 D 正确。 故选:D。 第 15 页(共 27 页)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内能、热量,以及比热容的理解,深入理解概念是解答 的关键,属于基础题。 12 ( 3 分 ) 如 图 所 示 的 实 例 中 , 属 于 做 功 改 变 物 体 内 能 的 一 组 是 ( ) A B C D 【分析】做功与热传递是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过程是能量的转化过程,热传 递是能量的转移过程。 【解答】解: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感到暖和的; 压缩空气,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给热水加热,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小孩下滑,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 故选:D。 【
32、点评】本题考查了改变物体内能方式的判断,知道内能改变过程中发生的是能量的转 化还是能量的转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3 (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鱼跃,受惯性力的作用在空中继续前进 B要让自行车更快的停下来,用力捏闸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减小摩擦 C2012 年 6 月 24 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成为一体。以“天 宫一号”为参照物, “神舟九号”是静止的 D拉力越大,弹簧被拉得越长,由此可知,力的作用效果只与力的大小有关 【分析】 (1)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它指的是物体能够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的一种性 质,惯性不是力; (2)增大滑动摩擦力
33、的方法: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增大摩擦力;在压 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力; (3)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 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 第 16 页(共 27 页) (4)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合称力的三要素,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解答】解: A、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而不是力,故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后,飞身鱼跃,由于 惯性会仍然保持运动状态,在空中继续前进,故 A 错误; B、 用力捏闸, 使行驶中的自行车更快停下来, 这是通过增大压力增大摩擦, 车轮转动时, 产生的摩擦力较大,
34、故 B 错误; C、在对接成功后神州九号相对于天宫一号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 神州九号是静止的,故 C 正确; D、力的三要素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它们都能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用力拉弹簧, 力度越大,弹簧就被拉得越长,说明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惯性、静止和运动相对性、增大摩擦的方法以及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的因素,是一道基础题,掌握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 14 (3 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压锅是利用增大气压降低沸点的原理来加快煮熟食物的 B摩擦生热过程中不遵循能量守恒定律 C汽油机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燃
35、烧的汽油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高山滑雪项目中,下滑时运动员弓着腰,是以降低重心的方式来增大重力 【分析】 (1)液体的沸点是随气压而变化,气压越高,沸点也就越高; (2)摩擦生热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能量守恒; (3)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4)重心越低时,稳度越大。 【解答】解: A、高压锅是增大压强以提高沸点,这样锅内才能达到更高的温度,故 A 错误; B、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机械能转化为内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故 B 错误; C、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汽油属于化石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故 C 正确; D、运动员弓着腰,
36、是通过降低重心来增加稳度,不能改变重力的大小,故 D 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沸点与气压的关系、能量守恒定律、热机原理和能源分类以及重心 第 17 页(共 27 页) 的相关知识,综合性强,但难度不大。 15 (3 分)如图所示,一些同学有转笔的习惯:将笔放在手指上,不停地拨动它转圈。关 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笔在转动过程中不受力的作用 B笔静止在手指上时,受到平衡力作用 C笔对手指的压强等于笔静止在桌面上时对桌面的压强 D只有连续拨动时,笔才会不停地转圈,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分析】 (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都是平衡状
37、态,此时所受的力是平衡力; (3)在水平面上,压力等于物体自身重力,接触面积小,根据公式 p可求铅笔压强 的大小; (4)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称为惯性。 【解答】 解: A、 笔在手指中转动过程中受力的作用, 说明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故 A 错误; B、笔停在静止的手指上时,此时是平衡状态,此时所受的力是平衡力,故 B 正确; C、笔对手和笔静止在桌面上时对手、桌面的压力相等,受力面积不等,根据公式 p 可求铅笔对手、桌面的压强不等,故 C 错误; D、手指不拨动笔,笔也会在手指上继续转动一段时间,这是由于惯性的缘故,故 D 错 误。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
38、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的作用效果、平衡力的判断和惯 性的应用以及压强,是一道综合题。 二、作图题(二、作图题(16-18 小题各小题各 4 分,共计分,共计 12 分)分) 16 (4 分)如图所示,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沿着固定的粗糙斜面向上运动,作出物体的受力 示意图。 第 18 页(共 27 页) 【分析】首先分析物体在冲上粗糙斜面过程中所受的力,并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物 体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及摩擦力的作用。在作图时,可以将三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 心上。 【解答】解:物体一定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G,同时以一定的速度沿着固定的粗糙斜面 向上运动,会受到斜面对它沿斜面向下的摩擦力 f
39、,同时还会受到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F, 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可以将三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重心上,如图所示: 【点评】画力的示意图,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看物体受几个力,要先分析力的 大小、方向和作用点,再按照画图的要求画出各个力。 17 (4 分)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 向平面镜的人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 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由此画出 OB 的入射光线; 凸透镜三条特殊光线的作图:通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平行于主光轴。平 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
40、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光心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传播方向 不改变。由此画出 OB 的折射光线。 【解答】解: 先过入射 O 点垂直于镜面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 OB 的入射光线;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据此画出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 所示: 第 19 页(共 27 页) 【点评】本题综合考查了光的反射和凸透镜对光线作用的作图,要掌握好基础知识点, 作图要规范。 18 (4 分)如图所示,画出小丑帽子顶点 s 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进入小丑眼睛的 光路图(画出进入一只眼睛的光线即可,保留作图痕迹) 。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物与像关于镜面对称,反射
41、光线好像是由像点发出 的,由此作图。 【解答】解: 过镜面作出帽子顶点 S 的对称点 S, 即为 S 在平面镜中的像, 连接 S与小丑左边的眼 睛,与镜面交于 O 点,即为入射点(反射点) ,连接 SO 就得到入射光线,O 到左边眼睛 的连线为反射光线,如图所示: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的作图,关键是利用好发光点经平面镜反射后的 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都经过像点。 三、实验探究题(三、实验探究题(19 题题 6 分,分,20 题题 6 分,分,21 题题 6 分,分,22 题题 3 分,分,23 题题 7 分,共计分,共计 28 分)分) 19 (6 分)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
42、如图甲所示,在桌面上铺一张图象纸,在 第 20 页(共 27 页) 纸的中间沿横线竖直放置一块较薄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把一支点燃的蜡烛 A 放在玻璃 板前,可看到它在玻璃板后的像,再拿另一支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 B,竖立在玻璃板后, 移动位置,使 B 跟 A 的像重合。 (1)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 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 直在玻璃板的前侧观察,直至蜡烛 B 与蜡烛 A 完全重全。这种确定像与物体大小的方法 是 等效替代法 。 (3)通过图象纸可以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 等于 (填“大于” 、 “小
43、于”或“等 于” )物距。 (4)玻璃板后不点燃的蜡烛 B,却好像点燃了。说明像是 虚 (填“实”或“虚” ) 像。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 不能 (填“能”或“不能” )承接到像。 (5)如图乙所示,如果玻璃板没有竖直放置,实验中会出现的情况是 B 蜡烛与 A 蜡烛 成的像不重合 。 【分析】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同时能看到镜前物体的像,又能看到物体的像,便 于确定像的位置,便于比较物像大小关系。 (2)等效替代法是在保证某种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将实际的、复杂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 程转化为等效的、简单的、易于研究的物理问题和物理过程来研究和处理的方法。等效 替代法是初中物理中常用的探索问
44、题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 (3)平面镜成像特点之一:物像等距; (4)实像和虚像的重要区别是实像能用光屏上承接,虚像不能在光屏上承接; (5)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所成的像不在水平面上,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另一支蜡烛都不 能与像重合。 【解答】解: (1)选择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点燃蜡烛 A,拿未点燃的蜡烛 B 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 直在玻璃板的前侧(A 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 A 的像完全重合,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 关系的方法是等效替代法; 第 21 页(共 27 页) (3)通过图象纸测物距和像距更方便,可方便准确地得出结论,像距等于
45、物距; (4)由于虚像不能成在光屏上,平面镜成虚像,所以若在像的位置放一光屏,光屏不能 承接到像。 (5)平面镜所成的像和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如果玻璃板没有放正,蜡烛的像与蜡烛不 在同一水平面上,所以 B 蜡烛与 A 蜡烛成的像不重合。 故答案为: (1)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等效替代法; (3)等于; (4)虚;不能; (5)B 蜡烛与 A 蜡烛成的像不重合。 【点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过程,在近年中考题中较为热点。重在探索过程中 遇到的困难、解决的办法的考查,这些题往往有规律可循。 20 (6 分)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 20cm 的凸透镜甲进 行实
46、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如图所示。 (1)如图所示,此时蜡烛火焰的中心到光屏的中心的距离为 75.0 cm,在光屏上得到 了清晰的倒立的、 缩小 (选填 “放大” 、 “缩小” ) 的实像, 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是 照 相机 (选填“照相机” 、 “投影仪” 、 “放大镜” ) 。 (2)他改用 10cm 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要在 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向 左 移动(选填“左” 、 “右” ) 。 (3)改用 10cm 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光屏所成清晰的像偏下,要是光屏所成的 像移动到光屏中央处位置,应使凸透镜向 上 移动(选填“上” 、 “
47、下” ) 。 (4) 光屏上得到发光体清晰的像时, 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摸到凸透镜, 此时光屏上 会 出现比较暗的实像 (选填“会有指尖的像、 “会出现指尖的影子”或“会出现比较暗的 实像” ) 。 【分析】 (1) (2)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 (3)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 (4)根据像的形成原理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回答 【解答】解: (1)如图,蜡烛火焰在 0cm 处,光屏在 75.0cm 处,故此时蜡烛火焰的中心 到光屏的中心的距离为 75.0cm,根据器材位置关系可知此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 第 22 页(共 27 页) 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
48、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生活中照相机就是依据此原理工作的; (2)凸透镜成实像有物近像远像变大的特点,改用 10cm 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如 果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则相当于将物距变大了,所以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像距要减小,光屏应向左移动; (3)凸透镜所成实像都是倒立的,改用 10cm 的凸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时,光屏所成清 晰的像偏下,要是光屏所成的像移动到光屏中央处位置,应使凸透镜向上移动; (4)光屏上的实像是发光体发出的光经凸透镜折射后汇聚成的。手指指尖触摸到凸透镜 后,发光体发出的光被手指挡住一些,但不妨碍成像,所以光屏上呈现的仍然是发光体 的完整的实像。只是光被挡住一些,导致汇聚在光屏上的实像要暗一些; 故答案为: (1)75.0;缩小;照相机; (2)左; (3)上; (4)会出现比较暗的实像。 【点评】本题考查凸透镜成像实验,关键是将课本知识内容记忆清楚,仔细分析即可。 21 (6 分)如图所示,甲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每隔 5min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