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专题专题 10:知识迁移:知识迁移 中考题型全国视野:山西卷、连云港卷、宁波卷、绍兴卷、宜昌卷等 所谓知识迁移,可以理解为已经掌握的知识对正在探索的知识的开启作用,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学习对 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凡是这种影响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就称为学习的正迁移;反之这种影响起到阻碍 和消极的干扰作用,就称为学习的负迁移。纵观全国中考文言文,部分地区会将传统的文言知识考察与对 联、成语、传统文化、语文基础知识、历史常识等相结合,大大拓展了考试维度。对比阅读作为最常见的 知识迁移形式将在下一专题讲解。 考点链接考点链接 (2019 年山西中考)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
2、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独 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 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 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同一个西湖,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时间,看到的风光不同,表达的心情不同。根据诗
3、文内容将下面这副对 联补充完整。 白乐天 满怀喜悦赏美景 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 【解题点拨】本题考查对联的基本规则和对这两则古文的主题的理解。对联讲究对仗工整,字数要相等, 词性要相当,结构要对称。所以和冬夜相对应的,再结合钱塘湖春行的写作背景,所以上联的空缺处可以 填:春日、初春、春季等词;下联中的空缺处与“赏美景”相对应,再结合湖心亭看雪的主题:通过写湖心亭 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所以填遇知音、 思故国、寄幽思等都可以。 【答案】白乐天春日(或“初春”“春季”等)满怀喜悦赏美景;张陶庵冬夜无限惆怅遇知音(或“思故国”“寄 幽思”“游西
4、湖”等) 【方法指导】1.对联的基本知识对联的基本知识 字数相等。一般情况下,在同一联中,上下联的字数必须相等。还须注意的是,上下联一般不能出现相 同的字。 词类相当。即上下联相应部分要实词对实词,虚词对虚词。具体地说,就是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 副对副,数量对数量,方位对方位。 例如:为了开发小石潭的旅游资源,如果要在小石潭边建造一座凉亭,请给亭子命名,并题写一幅对联: (小石潭记)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卷石清潭还相伴 或摇,或缀,或披,或拂,碧树翠蔓尤寂寥 结构相应。即主谓对主谓,动宾对动宾,偏正对偏正,并列对并列,动补对动补。 例如:利用“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一句将下面的对联补
5、充完整:(陋室铭) 德馨能居陋室 品高不染淤泥 平仄相对。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为“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为“仄”。现代对联的平仄 要求已没有古代那么严格,但还须注意的是,一般情况下,上联末尾一字用仄声,下联末尾一字用平声, 即通常说的“仄起平收”。 2.初中所学文言文与传统文化勾连初中所学文言文与传统文化勾连 类型类型 传统文化观点传统文化观点 代表篇目代表篇目 言志篇 道家“无为”思想、儒家 “君子”思想、强调道德 的内在修养等 桃花源记 寄托了陶渊明的向往美好生活的理想。 陋室铭 展示了作者高洁的志行和安贫乐道的意趣。 爱莲说以爱莲 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态度的赞赏和追慕
6、, 表达自己对追 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鄙视。 战争篇 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负、 坚决维护国家利益、战 争讲究策略等 唐雎不辱使命 侧重表现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 暴、敢于斗争的布衣精神;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战争为 例论证“人和”的重要性;曹刿论战主要记叙曹刿对战争的 有关论述和指挥长勺之战的史实, 说明了取信于民和正确地把 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学习篇 强调学习的重要性、谦 虚好学、不耻下问、持 之以恒、古为今用等 论语十二则以记言的形式直接告诉了我们学习的态度 和方法。 山水篇 寄情山水、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浪漫主义风 格等 岳阳楼记 于写景抒情中穿插议论, 语言凝练
7、, 富有哲理性, 主要表现作者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及忧国忧民、以天 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情调激昂;醉翁亭记于写景抒情中 结合叙事,语言优美,富有诗意,表现作者仕途失意、壮志难 酬,只能强颜欢笑,与民同乐,寄抑郁之情于山水之中的无限 感慨,情调较为低沉。 治国篇 “明君”思想、“谏臣”思 想、以德治国、依法治 国、修身、齐家、治国、 平天下等 周忌讽齐王纳谏以自身切身感受设喻,把生活小事同国家 大事之间相类似处进行类比,巧妙地讽喻齐王,收到很好的说 服效果;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以战争为例,强调“天时不 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然后类推出治国的道理。 人物传记篇 历史功绩的高低、鲜明 的性格特
8、点、反面案例 等 唐雎不辱使命 通过人物对话的描写有力地渲染了人物活动 的环境。全文主要描写了人物的三处对白,传神而生动地刻画 了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 人物对话描写也巧妙地推动了故事情 节的发展。 【考点专项练习】 1.(2019 年宁波卷)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 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示儿燕 孙枝蔚 初读古书,切莫惜书;惜书之甚,必至高阁。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盖惜书是有力 之家藏
9、书者所为,吾贫人未遑效此也。譬如茶杯饭碗,明知是旧窑,当珍惜;然贫家止有此器,将忍渴 忍饥作珍藏计乎?儿当知之 【注释】孙枝蔚:清初诗人。高阁:束之高阁,不去阅读。遑:闲暇,空闲。旧窑:指年代久远的珍贵 古瓷。 【丙】谕儿书 吴汝纶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 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疾”,皆至言也。 【注释】吴汝纶:清代作家。掌:同“长”。疢(ch n)疾:疾病,比喻忧患。 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
1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 忍让为居家美德 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 寻烦恼 生于忧患,存乎疢疾 读书须注重方法,务实求知,我们可以按照古人说的“_”去做;面对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话 “_”来勉励自己;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_”;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 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_”。 2.(2019 年绍兴卷) (甲) 张元忭字子荩,别号阳和,越之山阴人。父天复,行太仆卿。隆庆戊辰,太仆就逮于滇,先生侍之以往。 太仆释归,先生如京讼冤。事解,又归慰太仆于家。一岁之中,往来凡三万
11、余里,年逾三十二发白种种, 其至性如此。辛未,登进士第一人,授翰林修撰。万历己卯,教习内书堂。先生谓“寺人在天子左右,其贤 不肖为国治乱所系”。因取中鉴录谆谆诲之。丁亥升左春坊左谕德,兼翰林侍读。明年三月卒官,年五 十一。 (选自明儒学案,有删减) (乙) 公生而古貌魁然,稍长好读书。安人怜之,戒无溺苦于学。公乃张灯幕中候母寝夜颂不令母知。总角时,岳 岳负意气,数矢口谈时政得失,人物减否。太仆公故抑之,不答也。会杨忠慜谏死,公遥为诔词,慷慨 泣下沾衿。太仆公乃色喜,大奇之。尝读书至朱子格言篇,辄乙其处而沉思。有异母弟二人, 太仆公病以属公。公扮之,恩义隆备。居常饭脱粟,衣洗补,而贩施宗党若弗及
12、。盖公行益,力追古人。 (选自续藏书,有删减) 【注释】 安人: 指张元忭之母。 岳岳: 锋芒毕露的样子。 杨忠慜 (mn) : 明代大儒, 谏臣。 诔 (li) : 致悼词。乙:读书时勾画记号。扮(fn):合并。 明代政治家王锡爵在为张元忭撰写的铭文中赞道:“尔贞尔介,而表正儒林。式如玉,式如全。”意思是,张 元忭如金似玉的品性可做儒林的表率。结合上述诗、文中张元忭的言谈行事,谈谈中国传统儒者有怎样的 精神追求。 3.(2019 年宜昌卷) 文房四谱(节选) 苏易简 【笔】墨薮云:取崇山绝仞中兔毛,入九月收之,取其笔头长一寸,管长五寸,锋齐腰强者妙,今之小 学者言笔,有四句诀云;“心柱硬,覆
13、毛薄,尖似锥,齐似凿。” 【墨墨法云:松烟二两丁香麝香干漆各少许以胶水溲作挺火烟上熏之一月可使。入紫草木色紫, 入秦皮木色碧,其色俱可爱。 【纸】资暇云:松花笺,代以为薛涛笺,误也,松笺其来旧矣。元和之初,薛涛尚斯色,而好制小诗, 情其幅大,不欲长剩,乃命匠人狭小为之。蜀中才子既以为便,后栽诸笺亦如是,特名曰薛涛笺。 【砚】或云:端州石砚匠识山石之文理,遭之五七里得一窟,自然有圆石青紫色,琢之为砚,可值千金。 【注释】小学:中国传统语言学。溲(su):调和。挺:硬而直,这里指块状的墨。自然:天然。 请默写出含有“笔”“最”“纸”“”中任意一字的一联古诗。 4. 桃花源记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
14、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 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 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 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 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
15、:“不足为外人道 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 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问世以来,中华大地出现了“处处自诩桃花源”的现象,请结合本文分析原因。 5. 报恩塔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 ,则报恩塔 是 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 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 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 ,信属鬼工。 闻 烧 成时,具
16、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 之。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 ,发一砖补之, 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 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 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 ,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注释】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窑器: 陶瓷器具。斗榫(s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识:标记。工部:指掌管工程 建筑的衙门。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造大窑器堪称
17、奇迹 下联: 6. 孔子世家赞 史记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乡往之。余读孔民书,想见其为人。 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低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 则荣,没到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 圣矣! 【注】低回:徘徊,流连。六艺: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课文链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 请结合【课文链接】中的三则语录,说说学者敬仰孔子的原因。 7. 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 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联系欧阳修醉翁亭记的相关内容,将下联补充完整。 上联:刘禹锡居陋室,陋室不陋 下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