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第 17 课课 徐霞客传徐霞客传 一、基础知识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华山,下青柯坪。心动趣 归 趣:情趣 B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 耕奉母 力:用力,努力 C能徒步走数百里。凌 绝壁,冒丛箐 凌:登上 D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 雁山绝顶否?” 造:到去 答案 A 解析 趣:通“促”,赶快、急促。 2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秋冬觐 省,以为常 觐:拜见 B亻 罗 亻 罗 粥粥 粥粥:柔弱无能的样子 C贵竹、滇南之观 亦几尽矣 观:游览 D丽江木太守偫 糇粮 偫:储备 答案 C 解析 观:景象。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
2、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蹙蹙如笼鸟之 触隅,每思飏去 鄙贱之人,不知将军宽之 至此也 B. 穷流沙而 后返 城入赵而 璧留秦 C. 高祖经,与 唐寅同举除名 陈涉少时,尝与 人佣耕 D. 三十里有宕焉,雁所 家也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 耶 答案 C 解析 A 项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义/第一人称代词“我”。B 项表承接关系连词/ 表假设关系连词,作“如果”解释。C 项介词,和、跟。D 项结构助词/处所,地方。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三千,手迹犹在其家。 译文:唐寅曾经用倪云林的画卷偿还赌博所输的三千钱财,(而倪云林画卷的)真迹还
3、在他的 家里。 (2)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译文:即使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无法赶得上。 (3)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 译文:他和人争奇斗胜,以身家性命相赌,都是这类情况。 二、一法一练 文法: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要求: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重点实词、虚词、句式翻译文言句子。 训练步骤:1运用“留、删、改、补、调”的方法翻译每个句子,力求通顺;2联系前 后语境,检验正误。 5翻译下面的文言语段。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 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 学半。”其此之谓乎? 答:
4、_ 答案 虽然有美好的菜肴,不去吃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最好的大道,不去学习它就 不知道它义理的精善。因此,经过学习,然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不通的地方;通过施教,然 后才晓得自己困惑的所在。 知道自己欠缺的地方, 然后才能自我反省; 知道自己困惑的所在, 然后才能奋力求进。所以说教与学是可以互相促进的。 兑命篇说:“教是学的一半。”大 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6将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管仲曰:“吾始困时,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知我贫也。吾尝 为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不以我为愚,知时有利不利也。(1)吾尝三仕三见逐于君,鲍叔不 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吾尝三战三走,鲍叔
5、不以我怯,知我有老母也。公子纠败,召 忽死之,(2)吾幽囚受辱,鲍叔不以我为无耻,知我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于天下也。生我者 父母,知我者鲍子也。” 译文:(1)我曾经多次任官,多次被辞退,鲍叔并不因此而认为我没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 好机会。 (2)我被囚禁,受尽污辱,鲍叔并不因此认为我无耻,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耻,耻的是功名不 能显扬于天下。 参考译文 管仲说:“从前我穷困时,曾和鲍叔合伙做生意,每当分红算账时,自己都多拿些,鲍 叔并不因此而认为我贪心,他知道我穷困。我曾为鲍叔计划事情,结果事败,反而使他更困 难,鲍叔并不因此而认为我愚笨,他知道时运有好有坏。我曾经多次任官,多次被辞退,鲍 叔
6、并不因此而认为我没才能,他知道我没有遇到好机会。我曾经三次作战,三次失败逃跑, 鲍叔并不因此而认为我怯懦, 他知道我有老母需要奉养。 公子纠失败, 召忽自杀, 我被囚禁, 受尽污辱, 鲍叔并不因此认为我无耻, 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耻, 耻的是功名不能显扬于天下。 生我的人是父母,了解我的人是鲍叔。”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710 题。 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 陶渊明 君讳嘉,字万年,江夏鄂人也。君少失父,奉母、二弟居。娶大司马长沙桓公陶侃第十 女,闺门孝友,人无能间,乡里称之。冲默 有远量,弱冠 ,俦类咸敬之。同郡郭逊,以清 操知名,时在君右,常叹君温雅平旷,自以为不及。逊从
7、弟立,亦有才志,与君同时齐誉, 每推服焉。由是名冠州里,声流京邑。 太尉颍川庾亮,以帝舅民望,受分陕之重,镇武昌,并领江州。辟君部庐陵从事。下郡 还,亮引见,问风俗得失。对曰:“嘉不知,还传当问从吏。”亮以尘尾掩口而笑。诸从事 既去,唤弟翼语之曰:“孟嘉故是盛德人也。”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 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旬有余日,更版为劝学从事。时亮崇修学校,高选儒官,以君望 实,故应尚德之举。 举秀才 , 又为安西将军庾翼府功曹, 再为江州别驾、 巴丘令、 征西大将军谯国桓温参军。 君色和而正,温甚重之。九月九日,温游龙山,参佐毕集,四弟二甥成在坐。时佐吏并著戎 服有风吹君帽堕
8、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厕温命取以还之廷尉太 原孙盛为谘议参军,时在坐,温命纸笔,令嘲之。文成示温,温以著坐处。君归,见嘲笑而 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奉使京师,除尚书 删定郎,不拜。孝宗穆皇帝 闻其名,赐见东堂 ,君辞以脚疾,不任拜起 ,诏使人扶入。 君在朝然,仗正顺而已。门无杂宾,尝会神情独得,便超然命驾,径之龙山,顾景酣 宴,造夕乃归。后以疾终于家,年五十一。 赞曰:孔子称:“进德修业,以及时也。”君清蹈衡门 ,则令闻孔昭;振缨公朝, 则德音 允集。道悠运促,不终远业,惜哉!仁者必寿,岂斯言之谬乎! (选自陶渊明集 ,有删改) 注 冲默:淡泊恬静。远
9、量:气量。不任拜起: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清蹈衡门: 隐居在家之时。令闻孔昭:美好的名声很显著(即美名远扬)。振缨公朝:出仕为官。 德音:道德声誉。 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 厕/温命取以还之/ B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 厕/温命取以还之/ C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良久如 厕/温命取以还之/ D时佐吏并著戎服/有风吹君帽/堕落/温目左右及宾客勿言/以观其举止/君初不自觉
10、良久/如 厕/温命取以还之/ 答案 A 解析 先通读全文,大致理解其意思,然后将比较明显的地方断开。也可从虚词和时间的角 度来加以分析。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弱冠,男子 20 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以示成年,但体犹未 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帽子,指代成年。 B秀才,中国古代选拔官吏的科目,后废秀才科,秀才遂作为一般读书人的泛称。这里指 读书人。 C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国家各部的部长。 D东堂,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太极正殿的东厢房,史籍中一般简称“东堂”。一般情况下, 东堂是皇帝与群臣商讨国事的地方
11、,而西堂则是皇帝的歇息场所。 答案 B 解析 文中指优秀人才。 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嘉虽然少年丧父,但是对母亲非常孝顺,对兄弟友爱,得到了乡里人的称赞;他恬淡 且有气量,令同辈人敬重。 B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相当,但二人对孟嘉十分推重与佩服,都 认为自己的才德不如孟嘉。 C孟嘉曾任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被桓温看重,是因 为他为人和气而且正派。 D孟嘉无论是在朝做官还是隐居在家,道德声誉都很高;但由于早逝,因而没能成就一番 大业,让人感到十分可惜。 答案 B 解析 “孟嘉与同郡的郭逊及其堂弟郭立在当时的名声
12、相当”错,应是孟嘉与郭立的名声相 当,而郭逊的名声在孟嘉之上。从原文中“时在君右”一句可知。 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君既辞出外,自除吏名,便步归家;母在堂,兄弟共相欢乐,怡怡如也。 译文:_ (2)见嘲笑而请笔作答,了不容思。文辞超卓,四座叹之。 译文:_ 答案 (1)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回家;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 乐,一家人和悦欢快。 (2)(孟嘉)看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 座的人为之赞叹。 参考译文 孟君名嘉,字万年,是江夏郡鄂县人。孟嘉少年丧父,奉养母亲,同二弟住在一起。(孟 嘉)娶大司马长
13、沙桓公陶侃的第十女为妻, 在家孝敬长辈, 兄弟和睦, 无人能使他们相互疏远, 为此受到当地人的称赞。 孟嘉淡泊恬静, 有气量, 二十岁时, 同辈人都敬佩他。 同郡的郭逊, 以清高的节操而闻名,当时名声在孟嘉之上,他常赞叹孟嘉温文儒雅、平易旷达,认为自己 不如孟嘉。郭逊的堂弟郭立,也是有才华有志向的人,他与孟嘉同时代而名声相当,却常推 崇佩服孟嘉。因此孟嘉闻名乡里,蜚声京城。 太尉庾亮是颍川人,他以皇帝舅父的身份和在国内的威望,担负辅佐朝政的重任,坐镇 武昌,兼任江州刺史。他征召孟嘉为其所部庐陵郡的从事。(一次)孟嘉下郡回来,庾亮召见, 问他下面风俗好坏。孟嘉回答说:“孟嘉不知道,待我回旅舍时问
14、问随从的小吏。”庾亮拿 着拂尘尾掩口而笑。诸位从事离开后,庾亮叫来弟弟庾翼并对他说:“孟嘉毕竟是有盛德的 人啊。”孟嘉告辞出来之后,自己除去其从事的官名,就步行回家;母亲健在,兄弟共相欢 乐,一家人和悦欢快。过了十多天,孟嘉被改任为劝学从事。当时庾亮重视修建学校,选拔 德高望重者为儒官,凭着孟嘉的名望和实才,所以符合这一重视道德修养的职务。 孟嘉被推举为秀才,又做过安西将军庾翼府的功曹,还做过江州别驾、巴丘县令、征西 大将军谯国人桓温的参军。孟嘉为人和气而且正派,桓温非常看重他。九月九日,桓温游龙 山,所部参佐官吏全都到齐,他的四弟二甥也都在座。当时下属官员都穿着军装,一阵风将 孟嘉的帽子吹落
15、在地,桓温目示左右及宾客不要讲话,以此来观察孟嘉的举止。孟嘉开始并 没在意,过了好一阵子起身上厕所去了,桓温叫人把帽子捡起来还给孟嘉。廷尉太原人孙盛 任咨议参军,当时在座,桓温命人拿来纸笔,让他作文嘲笑孟嘉。文章写好后给桓温看,桓 温把它放在孟嘉的座处。孟嘉返回座处,看见嘲笑自己的文章后,便请求纸笔作答,完全不 加考虑。文辞超众卓越,四周在座的人为之赞叹。(孟嘉)奉命出使京城,被任命为尚书删定 郎,他没有接受任命。晋穆帝司马聃听说了他的声名,要在东堂亲自召见孟嘉,孟嘉以脚疾 为借口推辞不去,说自己不能担任拜见的礼节,皇帝还是下诏命人将他扶入东堂相见。 孟嘉在州府安顺和气,只是凭着自己的正直和顺而待人接物罢了。家中没有闲杂的客人 来往,遇到内心有所感触体悟,就超然驾车,径直去龙山,顾景痛饮,到傍晚才回来。后来 孟嘉因病在家去世,终年五十一岁。 赞语是:孔子曾说:“提高道德修养,增进业务知识,是想及时为世所用。”孟嘉以高 洁的情操隐居柴门之时,就美名远扬了;出仕做官之时,道德声誉就很高了。天道幽远而人 命短促,没能终成大业,多么可惜啊!仁爱的人必定长寿,这话岂不是说错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