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29483 上传时间:2020-03-27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8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1.4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课后分层训练(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第 4 课时课时 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免疫调节对人体稳态的维持 课后分层训练 (时间:30 分钟) 对点强化 强化点 1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1.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B.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C.免疫细胞包括 T 淋巴细胞和 B 淋巴细胞,分别在胸腺和骨髓中成熟 D.免疫分子是由免疫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解析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和 吞噬细胞;免疫分子是由免疫细胞或者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所 以 A、C、D 错误。 答案 B 2.研究人员培

2、育了一种称为“裸鼠”的实验动物,这种鼠缺少胸腺,以下关于其 免疫功能表现不正确的是( ) A.体内淋巴细胞的种类减少 B.体液免疫功能维持正常 C.进入体内的细菌仍能被裂解 D.机体仍能产生浆细胞 解析 缺少胸腺的“裸鼠”,其体内不能形成 T 淋巴细胞,但仍能产生浆细胞, 吞噬细胞仍能吞噬细菌并导致其裂解。 答案 B 3.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包括 B 细胞、T 细胞和吞噬细胞 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 T 细胞和 B 细胞 C.吞噬细胞和 B 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 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 解析 吞噬细胞不属于淋巴细胞,A 错误;在骨髓中发育成熟的 B 细胞和在

3、胸腺 中发育成熟的 T 细胞,普遍分布于血液和淋巴液中,B 正确;免疫细胞包括吞噬 细胞、B 细胞、T 细胞、浆细胞、效应 T 细胞以及记忆细胞等,C 正确;抗体属 于分泌蛋白,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D 正确。 答案 A 4.为探究某种药物 Q 对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是否与机体免疫力的增强有关,某科研 小组将患细菌性疾病的小鼠随机分为 a、b、c 组,a 组注射一定量的药物 Q,b 组 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c 组注射等量的免疫增强剂,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有 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仅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 B.药物 Q 能够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C.药物 Q 可通过促进小

4、鼠 T 细胞数量的增加来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 D.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 解析 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参与抗原的处理、呈递过程,A 错误;吞噬细胞 参与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二道防线,a 组与 b 组比较说明,药物 Q 能增强吞噬细胞 的吞噬能力,增强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B 正确;T 细胞参与特异性免疫,a 组与 b 组比较说明,药物 Q 能增加 T 细胞数量,增强特异性免疫功能,C 正确; b 组与 c 组的比较说明,免疫增强剂可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D 正确。 答案 A 5.下列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的是( ) A.皮肤角质层细胞的屏障作用 B.胃黏膜的保护作用 C.白细胞的吞噬作

5、用 D.淋巴细胞的杀伤作用 解析 皮肤和黏膜属于保护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是 保护人体的第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属于保护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因此,A、B 项属于第一道防线,C 项属于第二道防线,D 项属于第三道防线。 答案 C 强化点 2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6.乙肝疫苗的接种需在一定时期内间隔注射三次,其目的是( ) A.使机体积累更多数量的疫苗 B.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淋巴细胞 C.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D.使机体产生更强的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的有关的知识,疫苗的接种是特异性免疫,接种疫苗后,机 体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淋巴细胞),当相

6、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 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淋巴细胞),但记忆细 胞(淋巴细胞)的种类是不变的,浆细胞会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接种乙肝疫苗之所 以要间隔注射三次,就是为了产生更多的抗体和记忆细胞(淋巴细胞),增强机体 的特异性免疫能力。 答案 C 7.将同种大鼠分为 A、B 两组,A 组大鼠除去淋巴细胞后,产生抗体的能力丧失; 从 B 组大鼠中获得淋巴细胞并转移到 A 组大鼠中,为检测 A 组大鼠是否重新获 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需要给 A 组大鼠( ) A.注射细胞因子,检测相应的抗体 B.注射抗体,检测相应的淋巴细胞 C.注射抗原,检测相应的抗体 D.注射细胞

7、因子,检测相应的淋巴细胞 解析 要检测是否重新获得了产生抗体的能力,必须注射抗原,检测能否产生相 应的抗体。 答案 C 8.在特异性免疫反应中,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既各有其独特的作用,又能相 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下列有关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往往需要借助 T 细胞产生的淋巴因子; 病毒进入细胞之前,常由体液免疫降低病毒的感染力; 在细胞免疫发挥作用后,常需要抗体来协助消灭抗原; 体液免疫针对细菌病原体,细胞免疫针对病毒病原体 A. B. C. D. 解析 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相互配合, 共同发挥免疫效应, 正确表示了体液免疫和

8、细胞免疫的关系,中对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免 疫对象描述错误。故选 C。 答案 C 9.先后将抗原 A 和抗原 A、 B 注射到小鼠体内, 得到的抗体含量曲线如下图所示。 该曲线图表明( ) A.小鼠对抗原 A 更敏感 B.抗原 A 的破坏性更大 C.二次反应比初次反应更强 D.小鼠对抗原 B 反应较慢 解析 先注射抗原 A 后,小鼠体内产生了记忆细胞,当再次注射抗原 A 时,小鼠 针对抗原A进行了二次免疫, 而针对抗原B是初次免疫; 从图中看出针对抗原A, 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速度快且量大,因而二次免疫比初次免疫反应更强。 答案 C 10.下图代表人体体液免疫的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9、细胞和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B.在和所在的阶段中,可能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C.免疫过程比要慢,免疫效应比要强 D.图中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 解析 细胞为 B 淋巴细胞,细胞为记忆细胞,它们都能识别抗原。所在的 阶段中没有吞噬细胞的参与; 免疫效应比要强; 由于该图表示的是体液免疫, 故图中的免疫活性物质是抗体。 答案 A 综合强化 11.下图是人体防御外界病原体侵染的三道免疫防线的示意图, 其中表示免 疫细胞,和表示免疫分子。 (1)以下不属于第一道免疫防线的是_。 A.溶酶体 B.汗液 C.口腔黏膜 D.胃酸 (2)图中细胞可以吞噬多种病原体,因此这一免疫过程的特点是_。 (3)图

10、中和的名称分别是_和_;表示_。 (4)接种疫苗后,若有相应病原体再次入侵人体,则人体会迅速产生免疫应答,结 合图示分析此现象的原因:_ _。 答案 (1)A (2)非特异性 (3)B 淋巴细胞 记忆 T 细胞 抗体 (4)初次免疫后, 体内已存在记忆 B 细胞和记忆 T 细胞。 当再次遇到相应的病原体时, 记忆 B 细胞 会迅速增殖并分化产生浆细胞,产生大量抗体;同时记忆 T 细胞也会迅速启动细 胞免疫途径 12.如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作答: (1)请写出下列标号的名称: _,_。 (2)反应阶段为_(用字母表示)。I 物质的化学本质是_, 参与该物质 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是_

11、_。 (3)当用同一抗原刺激时,该细胞就会_,形成大量的_,产生更 强的_。 答案 (1)造血干细胞 效应 T 细胞 (2)E、F、G、H 球蛋白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3)增殖、分化 效应 T 细胞或浆细胞 特异性免疫 13.2007 年 2 月 17 日的生态学通讯报道,美国耶鲁大学的生物学家称,他们 正在从事将病毒引诱到能导致其死亡的栖息地或生活环境方面的试验研究。他们 期望将病毒群引诱到人体陷阱细胞中,以阻止病毒繁殖,该方法将给人们战胜很 多疾病(如 AIDS)带来希望。 HIV通过细胞表面的CD4识别T细胞(如图甲), 如果给AIDS患者注射大量用CD4 修饰过的红细胞

12、(如图乙),也会被 HIV 所识别入侵。HIV 在红细胞内无法完成复 制增殖,最后随红细胞的死亡而被清除,该方法目前已经在小鼠体内获得阶段性 成果。 请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病毒入侵人体后,主要由免疫系统将其清除,人体的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 免疫细胞和_、_等免疫分子组成。 (2)免疫细胞 T 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的作用是_,T 细胞与红细胞共同来源 于_细胞。 (3)人类成熟的红细胞之所以能成为“细胞陷阱”,从结构角度看是因为其不具备 _,无法提供 HIV 增殖的条件。 (4)CD4 是 HIV 识别 T 细胞的重要特征物质,该物质最可能的成分是_。 (5)衰老的红细胞成为_,由人体的免

13、疫系统清除。 答案 (1)抗体 细胞因子 (2)识别抗原,分化为效应 T 细胞等 骨髓造血干 (3)细胞核和多种细胞器(如核糖体等) (4)糖蛋白 (5)抗原 14.下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图中数字分别代表相应的生理活动,试回 答下列问题。 (1)图中虚线所表示的箭头是_时所引起的免疫反应。 (2)图中的“某物质”指的是_。 (3)下列细胞中,能处理并呈递抗原的是_,不能识别抗原的是_, 具有特异性识别能力的是_。(填下列代号) A.吞噬细胞 B.T 细胞 C.B 细胞 D.记忆细胞 E.浆细胞 F.效应 T 细胞 (4)效应 T 细胞的作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产生“某物质”,并通过它们

14、加强各种 有关细胞的作用来发挥免疫效应;二是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最终导致_。 (5 浆细胞产生的免疫物质主要存在于_中,在多数情况下,该物质的作用 是与_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_吞噬消化。 (6)当 SARS 病毒侵入人体细胞内后,首先通过_免疫的作用限制 SARS 病 毒的移动,然后通过_免疫将靶细胞中的 SARS 病毒释放出来,最后通过 体液免疫彻底消灭。 解析 (1)图中虚线箭头指的是二次免疫中,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 反应。(2)T 细胞和效应 T 细胞都可以分泌细胞因子。(3)吞噬细胞可以处理并呈递 抗原,浆细胞能分泌抗体,不能识别抗原。(4)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

15、 T 细胞与 靶细胞接触,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5)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产生的抗体, 存在于血浆、组织液和细胞外分泌液中,它能与抗原特异性的结合,最后通过吞 噬细胞把结合物吞噬掉。(6)病毒进入体内后,首先通过体液免疫抑制其在体内的 移动, 然后通过细胞免疫使其从靶细胞中释放出来, 最后通过体液免疫彻底消灭。 答案 (1)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 (2)细胞因子 (3)A E BCDF (4)靶细胞 裂解死亡 (5)血清(或血浆) 抗原 吞噬细胞 (6)体液 细胞 15.(实验探究)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了禽流感疫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 已经设立了专门的防治基金。科技部宣布我国已研制成功

16、人用禽流感疫苗。请分 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转基因微生物细胞内由抗体基因到合成禽流感抗体要经过_两个阶 段。 (2)当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时,较好的治疗方法是直接注射康复患者的血清,因为血 清中含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可以由_细胞分化而来。 (3)禽流感病毒存在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种类型,某同学想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 病毒 A 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B 的疫苗, 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 用具,写出实验原理和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实验目的: 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A 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B 的疫 苗。 实验原理:通过接种低致病禽流感病

17、毒 A,_;当_入侵时,机体 _ _。 实验材料和用具:健康家禽若干只、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A、高致病性禽流感病 毒 B、不含病毒的特殊培养液、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特殊培养液配制一定浓度 的禽流感病毒,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 实验过程:第一步:取健康家禽若干只,均等地分为两组,甲组为实验组,乙组 为对照组。 第二步: _。 第三步: 一段时间后, _。 解析 (1)禽流感抗体是蛋白质,由基因控制合成,要经过转录和翻译两个阶段。 (2)产生抗体的细胞是浆细胞, 可以由 B 细胞或记忆细胞分化而来。 (3)进行实验的 原理:通过接种低致病禽流感病毒 A,可刺激家禽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 胞;

18、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B 入侵时,机体由于有记忆细胞,会更快地产生数量 更多的抗体用于抵抗病毒的入侵。实验过程中要遵循单因子变量原则,所以第二 步:在甲组体内注射用特殊培养液配制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A,在乙组内注射 等量的特殊培养液。第三步为观察实验结果,即一段时间后,再分别给甲、乙两 组注射等量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B,观察两组家禽的生活状况。 答案 (1)转录和翻译 (2)B 细胞或记忆(B)细胞 (3)可刺激家禽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 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 由于有 记忆细胞,会更快地产生数量更多的抗体用于抵抗病毒的入侵 (4)第二步:在甲组体内注射用特殊培养液配制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A,在乙组 内注射等量的特殊培养液 第三步:再分别给甲、乙两组注射等量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 B,观察两组家禽 的生活状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苏教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