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目标 :1了解论语的有关知识。 2归纳文中的文言现象,并准确翻译文中语句。 3欣赏文中通过语言、动作展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4.了解孔子的政治思想和高超的教育艺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2. 学习本文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写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新课导入如果你想了解中国的历史,你就不能不了解孔子;如果你想研究中国的文化,你就不能不研究论语。它是中国文化的一座宝库,它那博大精深的思想,历经千年不朽。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巴黎,发表宣言说:“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
2、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让我们一起走近孔子,去沐浴他那神圣的智慧之光吧!【板书】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 二、相关知识1. 了解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春秋末期鲁国人,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即“出来做事”。曾周游列国,晚年整理了“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到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幻灯片】孔子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教学特点: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启发诱
3、导,循序渐进 不耻下问,温故知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幻灯片】2.解题“侍”是倍侍长者,长者是孔子,孔子在文中被省略了,没有写出来,是学生陪老师。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与孔子的年龄分别是51、39、31、18、60岁。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是孔子引导他的学生畅谈人生理想的一个片段。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题译:学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从孔子坐着。【幻灯片】3.论语简介: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
4、要著作。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幻灯片】三、初步感知1录音或教师范读,引导学生正字正音,齐读,把握字音和节奏。 曾晳(x) 哂(shn) 舞雩(y) 铿(kng)尔 小相(xing) 比(b)及 冠(gun)者 喟(ku)然 亦各言其志也已矣。异乎三子者之撰。 2引导学生对照注释默读课文,结合注解整体把握文意。 本文记叙的
5、是孔子和学生们关于立志的谈话。文章先写孔子启发学生谈自己的志向,再叙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等人谈自己的志向,最后写孔子对他们志向所作的评论。孔子问志,四个学生的回答,从表面上看来,似乎是有所不同,其实都是以“礼治”为中心、为目的的。四、基础梳理(一)宾语前置1不吾知也 2毋吾以也 3则何以哉?补充:1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2忌不自信。(邹忌讽齐王纳谏) 3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4何陋之有?(陋室铭) 5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6唯利是图(成语) 寻找规律和方法 : 1古代汉语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2古代汉语的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3以结
6、构助词“是”、“之”提前宾语。 【幻灯片】(二)重点词语乎1吾一日长乎尔 2乎大国之间 3异乎三子者之撰 4浴乎沂,风乎舞雩 这四个句子中的“乎”都相当于“于”,可翻译成比、在。 尔1子路率尔而对曰 2鼓瑟希,铿尔 这两个句子中的“尔”是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后,相当于“然” 3、尔何如?尔:代词,你 如1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如:如果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如:至于 3宗庙之事,如会同。 如:或者 方1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方 :计算面积的单位,纵横各一里 2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方:正道,指是非准则 与1夫子喟然曰:吾与点也 与:同意 2唯求则非邦也与大利 与:语气助词 【幻灯片】
7、(三)活用1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 甫:名词作动词,穿着礼服,戴着帽子。 2鼓瑟希,铿尔 鼓:名词作动词,弹奏。 3三子者出,曾皙后 后:名词作动词,落在后面。 4浴乎沂,风乎舞雩 风:名词作动词,吹风 【幻灯片】五、梳理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第1段):问 第二部分(“子路率尔”“吾与点也”):答 第三部分(“三子者出”文末):评 如果分两层,将一、二合为一部分也可以。 【幻灯片】六、布置作业1.熟读课文。2.识记文言现象。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测检查学生对文言现象掌握情况。二、课文分析(一)问志与述志 1. 子路:有抱负,坦诚,性格也比较鲁莽、轻率。(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在他看来,让他去治
8、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2. 冉有: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冉有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
9、,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3. 公西华:谦恭有礼,娴于辞令。(公西华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他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4曾皙,懂礼爱乐,洒脱高雅,卓尔不群。 (曾皙从容洒脱而又谦恭,从“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的动作神态中可以看出。曾皙所说与子路等三人完全不同。他
10、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场面,描写一个情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曾皙的理想;显得那样从容不迫,逍遥自在,将政治和道德的两种理想熔为一炉,而出之以春风沂水,一片和煦春光,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索余地。) 【幻灯片】(二)评志 诵读课文,体会孔子对弟子的评论。 对四弟子的态度:子路哂之;冉有叹之;公西华惜之;曾皙与之。对子 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认为他谈话的内容和态度不谦虚,这属于“其言不礼”。 对冉 有:没有正面加
11、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对公西华:认为他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 对曾 皙:赞同他的志向,即希望社会上人人懂礼爱乐,天下太平,社会大同。【幻灯片】 【提问】孔子为什么赞同曾皙的观点? 【明确】因为他的理想是礼治的最高境界,与孔子期望的“风清浴美,老安少怀,人民安乐”的太平景象相符。说出了孔子追求的太平盛世的景象,所以要赞。因为孔子怀才不遇,所以要叹,这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是找不到的,也是实现不了的,所以要叹,而这生活毕竟是美的令人憧憬的,所以要赞。孔子自己怀才不遇,他的弟子这么大年纪了那么有才能还在读书,也是不得志,所以叹,而他的学生所拥有的才学这么高、追求的
12、境界那么高,所以赞。【幻灯片】 三、孔子形象探究 1【提问】孔子为什么不直接问“如或知尔,则何以哉?”而是先从自己谈起? 学生看第一段,请个别学生朗读。 【明确】先从自己谈起,把自己摆在了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打消学生的顾虑,为下面的提问作出铺垫。 体现了孔子态度谦和、亲切,循循善诱的教风。 【幻灯片】2【提问】还有其他地方表现出孔子这一教风吗? 【明确】“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鼓励曾点说出自己的想法。 小结孔子形象 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态度谦和、亲切,批评含蓄,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既是教育家又是思想家因材施教,善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高屋建瓴。他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高超的
13、教学艺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平易近人。一开口说话,就显得温文尔雅,打消学生发言的顾虑,“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充满对学生的热爱与期望。 因势利导。孔子针对弟子平时爱发“不吾知也”牢骚的话,提出“如或知尔,则何以哉”的问题,针对性强。 启发得法。在子路、冉有、公西华各述其志后,曾晳感觉自己的志向与其他三位差别大,不想发表意见。孔子便说:“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促使曾晳敢于畅谈自己的理想。 评价得体。对子路的发言,“夫子哂之”;对曾晳的发言,“吾与点也”。当四个学生述志后,孔子进行总结,他高屋建瓴地将他们的发言上升到“礼治”,上升到与治国有关的高度,肯定了主流,指出了不足,很有指导
14、意义。【幻灯片】3.总结孔子治国思想以礼治天下。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却只能通过为人之师,传播自己的思想,师生共同努力,把这个思想付诸实践。4.主旨中心 本文是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范例。通过孔子和四个学生的谈话,以言志为线索,写出了学生们的志趣、性格,表达了孔子的思想、态度。 四、写作特点 1本文的突出特色是能扣紧每个人的性格特点来记述,五个人的发言都合乎各自的个性、身份、志趣、教养,显得深刻而生动。 2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表现力较强。 3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
15、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幻灯片】五、总结全文一篇短文,如此生动而丰富。其言微,其旨大。 本文如同论语的其他篇章一样,是论述孔子的思想和学问的。但是思想和学问的传播,不是靠空洞的说教,而是借助于特有的形象。本文通过孔子和四个弟子一次十分融洽的谈话,表现了孔子的政治抱负和追求。作者在记述孔子的抱负和理想时,不仅记录了孔子和四弟子各人的言行,更重要的是刻画了一组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无论是子路的直率、自负,冉有的敦厚、谦虚,还是公西华的忍让、虚心,曾晳的豁达、洒脱、自得,孔子的循循善诱,都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今天读来,人物依然如在目前。 【幻灯片】六、作业设计1.背诵“莫春者,春服既成咏而归。”2.解决课后练习(二)、(三)。七、板书设计孔子问志弟子述志孔子评志 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哂之(以其言不让)且知方也 如或知尔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唯求则非邦也与 则何以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非诸侯而何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吾与点也 八、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