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讲义秋季班第7讲.简单运动专题突破.教师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6975 上传时间:2020-03-1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2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二物理讲义秋季班第7讲.简单运动专题突破.教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初二物理讲义秋季班第7讲.简单运动专题突破.教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初二物理讲义秋季班第7讲.简单运动专题突破.教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初二物理讲义秋季班第7讲.简单运动专题突破.教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初二物理讲义秋季班第7讲.简单运动专题突破.教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7简单运动专题突破漫画释义知识互联网 思路导航1. 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的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参照物在研究机械运动时, 事先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对于一个物体处于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跟选取什么样的参照物有关, 通常情况下在研究地面上运动物体时是选取地面或者是固定在地面上的某一物体, 如树木、房屋等为参照物2. 关于运动快慢的描述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1)规定相同的运动路程, 比较物体所用的时间, 例如各种运动比赛(2)规定相同的运动时间, 比较物体运动的路程通常取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为此而引入了“速度”这个物理量速度定义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

2、做速度物理意义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计算公式 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 符号m/s; 常用单位: km/h, 换算关系: 1m/s=3.6km/h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2在任意相等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都相等3运动图像:变速直线运动及平均速度变速运动的快慢可用平均速度粗略的描述平均速度题型一:机械运动、参照物例题精讲【例1】 关于机械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的流动不属于机械运动B运动路线是直的,运动路程是不变的,这样的运动才是机械运动C一个物体位置改变就是运动,位置没有改变就是静止D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和怎样运动,离开了参照物就失去了意

3、义【答案】 D【例2】 据报道:1999年5月17日深圳赛格广场工地上, 有一幢高的大楼正在施工, 下午3时许, 刮起了大风, 一大片乌云飞快地飘过大楼上空, 突然有人惊呼:“楼要倒了!”结果引起邻近数百人在大街上惊叫狂奔, 造成这种判断失误是由于这些人选用的参照物是()A地面 B乌云 C自己 D大楼【答案】 B【例3】 甲、乙两车同处在东西方向的平直公路上若甲车以20米/秒的速度匀速向东行驶, 乙车以15米/秒的速度匀速向西行驶若以甲车为参照物, 乙车向 运动, 速度为 米/秒;若以乙车为参照物, 甲车向 运动, 速度为 米/秒【答案】 西; 35; 东; 35教师备选题: 坐在由西向东行驶

4、的汽车中的乘客发现, 车窗外的雨点飘落的方向是竖直的, 则关于风的方向,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是由东向西的风B. 一定是由西向东的风C. 一定是由南向北的风D. 一定是由北向南的风【答案】 B【例4】 如图所示, 判断甲、乙两船的运动情况()A甲船可能向右运动, 乙船可能静止B甲船一定向右运动, 乙船一定向左运动C甲船可能向右运动, 乙船一定向左运动D甲船一定向右运动, 乙船可能向左运动【答案】 C【例5】 (多选)甲、乙、丙三辆汽车同时在一条东西方向的大街上行驶,甲车上的人看到丙车相对于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上的人看到甲、丙两辆车都相对乙车向东运动,而丙车上的人则看到路边树木向西运

5、动,关于这三辆车行驶的方向,以下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车必定向东行驶B乙车必定向西行驶C丙车可能向西行驶D三辆车行驶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答案】 AD题型二:运动快慢的描述例题精讲【例6】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甲、乙)其中甲是 ;乙是 【答案】 相同的时间内, 比较通过的路程; 相同路程内, 比较所用的时间【例7】 单位换算: 1m/s= 7.2km/h 18km/h= m/s【答案】 3.6; 5教师备选题:火车速度为, 汽车的速度为, 它们相比较()A火车的速度大B汽车的速度大C两者速度一样大D无法确定【答案】 A解析: 【例8】 小华从家到学校通常步行需10min,则小

6、华的家到学校的路程最接近于()A5m B50m C500m D5000m【答案】 C 人步行的速度大约是1.2m/s【例9】 如果物体在 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均相等的直线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答案】 任意相等解析: 必须是“任意相等的时间内”. 否则有可能在每个相等的时间内是变速运动, 只不过走的路程相等而已.【例10】 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分钟内通过的路程是600m, 第2分钟内通过的路程也是600m, 第3分钟内通过的路程还是600m,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这个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这个物体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C不能确定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答案】 C【例11】

7、 如图所示的图象可以表示物体运动的规律, 两个图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分别是 段和 段. 【答案】 AB、EF解析: 匀速直线运动路程的变化与时间成正比, 所以s-t应该是一次函数的关系; 由于速度大小不变, v-t图像应该是平行于t轴的一条直线.左图为s-t图象, 由A到B物体做匀速运动, 从B点以后, 物体静止;右图为v-t时间图象, 由D到E, 物体做加速运动, 从E点后物体速度不变, 做匀速运动所以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有AB和EF段.题型三:平均速度例题精讲【例12】 如图是小车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曲线从到这段时间内, 小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大?【答案】 解答本题应首先弄清运动路程

8、与时间的关系曲线所表示的意义, 在此基础上, 在曲线上描出及两个时刻小车对应的路程, 然后依据公式求解由曲线知, , , 在内小车运动的路程, 在这段时间内, 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例13】 如图所示, 向右沿直线运动的小车, 通过AB、BC、CD三段路程所用的时间都是0.4s, 图中标尺上每一小格的长度均代表2m. 由图可知, 小车做的是 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它从A点运动到D点的平均速度是 m/s. DCBA【答案】 加速; 25解析: 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逐渐变大, 所以是加速运动. A点到D点的, . 【例14】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地点A出发,沿直线同向到达终点B,

9、甲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内的运动速度分别是和(), 乙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内的速度分别为和, 则下面说法中, 正确的是()A甲先到B点 B乙先到B点C两人同时到达B点D无法判断谁先到达B点【答案】 A 解法一: 平均速度的计算考查, , 可以用试数法, 比较两个平均速度的大小, 也可以做差比较解法二: 极限法假设v1极大, v2小到趋近于0; 甲先用上一半的时间以v1速度跑到终点, 另一半时间静止(v2=0)在终点; 乙用很短的时间以v1速度跑到路程的中点, 然后站在中点不动了(v2=0)用很长的时间也走不到终点教师备选题:某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内以速度30km/h运动,接着在后一半时间内以

10、60km/h运动,则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答案】 C教师备选题:某物体在前一半路程中以速度30km/h运动,接着以60km/h的速度通过后一半路程,则该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35km/h B40km/h C45km/h D50km/h【答案】 B题型四:运动学的应用例题精讲【例15】 某商场的自动扶梯在4min时间内, 可以把站在扶梯上的顾客送到二楼如果扶梯不动, 人走上去需要时间为6min, 那么, 当人沿着开动的自动扶梯走上去, 需要的时间 【答案】 速度可以合成, 时间不可以合成【例16】 河中有一漂浮

11、物, 甲船在漂浮物上游100米处; 乙船在漂浮物下游100米处, 若两船同时相同速度去打捞则( )A甲船先到 B乙船先到C两船同时到 D无法判断谁先【答案】 C选河水为参照物, 漂浮物相对于水的速度为 0, 甲、乙两船相对于水的速度相同, 离漂物距离都是100米, 故两船同时到故选 C引申: 当追上物体时, 甲实际走的路程大于乙. 因为; 相遇、追击问题都可以用相对运动思想来解决例如错车问题: 一列火车A以30m/s的速度在平直的轨道上行驶, 在相邻的平直轨道上迎面开来一列长300m的火车B, 速度是20m/s, 坐在火车A窗口的乘客看到火车B从他眼前经过的时间是多少?分析选人作参照物, 货车

12、相对人通过的距离为货车的长, 货车相对于人的速度为两车速度之和【例17】 小船往返于沿河的甲、乙两地若河水不流动, 往返一次需要时间t1 , 若河水流动, 则往返一次需要时间t 2, 则( )At1=t2 Bt1t2Ct1t2 D由船速和水速决定【答案】 用极限法思想判定, 假设水速等于船速, 那么船返回的时间无穷长所以选择C 极限法思想是初中物理常用到的例如: 两个相同的容器, 现有密度分别为、的两种液体(), 第一个容器将两种液体等体积混合, 第二个容器将两种液体等质量混合, 问混合后液体的总质量哪个更多一些?(不考虑混合后体积的变化)分析: 这道题目可以假设第二种液体密度小到趋近于零,

13、那么第一次等体积混合, 第二次由于质量要相等, 所以第二种液体要倒入很多很多, 远远多于第一种液体的体积所以混合后第二个容器中液体总质量小【例18】 马路宽为, 一辆长为, 宽为的汽车以速度在路中间匀速向前行驶, 此时距车头处有一辆长为的自行车要横穿马路, 如图所示, 则自行车为了安全通过马路, 它行驶的速度应在什么范围? 【答案】 自行车要安全的通过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自行车尾与汽车头相遇是一种情况, 如左图所示: , 汽车尾与自行车头相遇是第二种情况, 如右图所示: ,所以v4m/s思维拓展训练(选讲)提高班【拓展1】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飞行中的飞机 B地球的公转C人和动

14、物的跑、跳、行走 D一杯开水变凉【答案】 D【拓展2】 地球同步卫星总是静止在地球上某处,这是以 为参照物,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则这颗卫星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答案】 地球 运动【拓展3】 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方向运动小车的s-t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始终比乙车快C经过10秒钟,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相等D0s30s内,乙车平均速度比甲车大【答案】 C【拓展4】 为研究自由落体运动, 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 让其自由落下, 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 由于石子的运动, 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 这个照相机的曝光时

15、间为1.210-2s, 石子从A运动到B的过程中, 平均速度约为 (一块标准的红砖尺寸大概是24011553mm)【答案】 一块标准的红砖的高大概是53mm,所以由图可知,AB长106mm,约等于0.12m尖子班【拓展1】 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答案】 B【拓展2】 公共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用固定于路边的照相机连续两次对其拍照,两次拍照的时间间隔为2s,车长为12m,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m/s【答案】 6 m/s【拓展3】 放学了,某同学在离校回家的路上,运用

16、所学到的物理知识估测出他在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2m/s,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为3m/s那么,请你帮他计算一下,该同学在回家的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应为 m/s【答案】 2.4【拓展4】 两小球在两条平行直线上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两小球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一小球经过另一小球旁边时认为两小球相遇,则由图片知()A两小球相遇了3次 B两小球相遇了2次 C两小球相遇了1次 D两小球没有相遇【答案】 B从图象可以看出,暗色小球做加速运动,白色小球做匀速运动;t1时刻白球在后,t2时刻白球在前,故相遇第一次;t3到t5,白球一直在

17、前;t6时刻向后,白球再次被超过,第二次相遇。复习巩固【练1】 电视剧西游记里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逼真场面是这样拍摄的:将站在平台上摆着飞行姿势的演员、演员背后展现的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一起摄入镜头这时感觉到演员是运动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演员 B急速飘动的白云 C平台 D摄像机【答案】 B【练2】 一个物体沿直线做机械运动,已知该物体每秒钟通过的路程都是5米,由此可知( )A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物体一定做变速直线运动C物体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也可能做变速直线运动D物体运动的快慢不变【答案】 C【练3】 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 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 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

18、跑, 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右图所示, 在下图中分别作出的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象, 正确的是()A B C D【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甲乙两人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甲与乙的速度保持不变, 在相等时间t内S甲S乙,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符合条件的图象是B【练4】 在课外实践活动中,用闪光照相机探究小球竖直下落的运动情况,照相机每隔0.2s曝光一次。(1)小芳所在的兴趣小组拍下的照片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若测得小球在A、B量位置间的距离为6.40cm,则此过程中,小球的平均速度为 cm/s。AB(2)下图中四个速度随时间的

19、关系图像,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运动的图像是 (选填图中的字母)【答案】 变速 16 C课后测【测1】 小希和同学们在游乐园里一起乘坐过山车,若以快速运动的过山车为参照物,坐在车中的小希是_的(填“运动”或“静止”)【答案】 静止【测2】 (多选)甲、乙两辆玩具车从同一地点同向行驶,它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运动速度是0.5m/sB甲车出发10s后追上乙车C在前8s内乙车速度比甲车速度大D乙车在20s内的平均速度比甲车大【答案】 AC【测3】 (多选)如图所示是甲和乙两个物体运动时的路程与时间的变化图线,从图中可知( )A前2s内甲、乙的速度之比为1 :

20、2 B乙物体在4s内的平均速度为3.75msC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前后两段时间内的速度相等S/mt/s1020301234甲乙D4s内,甲比乙多运动了25 m 【答案】 BC【测4】 某人从甲地出发前往乙地,前1/3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 ,后2/3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 ,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用v1 和v2 表示)【答案】解析:设总路程为S,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第十五种品格:创新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像力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所以创新是时代的必须,也是所有人快速进步的必要手段。 【创新的三个层次】一

21、、处处是创造之处,人人是创造之人; 二、敢想敢做,有付出定会有收获;三、坚持敢于创新的理念,持之以恒,追求奋斗,终会辉煌;故事七:成功往往就藏在你没注意的地方有一家电台请来了一位商业奇才做嘉宾主持。很多人想听听他成功的方法。他却淡淡一笑,说:“还是我出道题考考你们吧!”“某处发现了金矿,人们一窝蜂地涌了过去,然而一条河挡住了他们的去路。这时,如果是你,你将怎么办?”有人说绕道走,也有人说游过去。嘉宾只笑不说话,过了很久他才说:“为什么非要去淘金呢?不如买船从事运送淘金者的营生。”众人愕然。是啊,那种情形下,即便你将那些淘金者宰得身无分文,他们也心甘情愿呀-因为过去就是金矿!成功往往就隐藏在别人没有注意的地方,假如你能发现它,抓住它,利用它,那么,你就会有机会获得成功。敢于创新,变换思维去想问题,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惊喜。今天我学到了 93力学同步课本教师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物理 > 培训复习班资料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