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中考十三市语文模拟卷议论文说明文阅读理解汇编议论文【连云港】(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1分)什么才是有品质的生活林清玄有好多人喜欢讲生活品质,他们认为花的钱多、花得起钱就是有生活品质了。于是,有愈来愈多的人,在吃饭时一掷万金,在置衣时一掷万金,拼命地挥霍金钱;当我们问他为什么要如此,他的答案是理直气壮的“为了追求生活品质!为了讲究生活品质!”生活?品质?这两样东西到底意味着什么呢?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这才是生活品质。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最完美而无懈可击的地步,是生活品质;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是生活品质。穷人
2、买一个馒头果腹,知道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是生活品质;家庭主妇买一块豆腐,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是生活品质。整个社会都能摒弃那不良的东西,寻求最好的可能,这个社会就会有生活品质了。因此,我们对生活品质最大的忧虑,不是小部分人的品味不良,而是大部分人失去求好的精神了。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往往使人误以为摆阔、奢靡、浪费就是生活品质,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进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只好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的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这是为什么现代社会名名牌泛滥的原因。有钱人从头到脚,从房子到汽车,从音响到电视用的都是名牌,
3、那些名牌多得让人忘记了自己名字。一般人欣羡之余,心生卑屈,以为那是生活品质,于是想尽方法不择手段去追求“生活品质”,甚至弄到心力交瘁、含恨而死。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再进一步,生活品质是因长久培养了求好的精神,因而有自信、有丰富的心胸世界;在外,有敏感直觉找到生活中最好的东西;在内,则能居陋而依然能创造愉悦多元的心灵空间。生活品质就是如此简单;它不是从与别人比较中来的,而是自己人格与风格求好精神的表现。17文中第段画横线处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18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4分)19细读第节,你会发现“现代社会名
4、牌泛滥”有一个渐次发展的原因,请根据该段内容用简洁语言分点概括。(3分) 17【答案】举例论证。举了工匠、农夫、穷人、家庭主妇的事例,具体论证了“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 的风格与方式”的中心论点,具有说服力。(4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的辨析以及其作用的分析。从“工匠把一张桌子椅子做到最完美而无懈可击的地步”“农夫把稻田中的稻子种成最好的收成”“同样的五块钱在何处可以买到最好品质的馒头”“花最便宜的钱买到最好吃的豆腐”可知,这里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具体生动地论证了第自然段末段的观点。18【答案】首先,从很多人对生活品质的错误理解说起,引出本文的
5、中心论点“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 ;接着,通过举例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论证论点;最后进一步论述如何拥有“真正的生活品质”。(4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论证思路的分析能力。要了解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理清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的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进行表述即可。文章开头列举生活中的种种现象,通过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误解引出自己的观点,即“生活品质是一种求好的精神,是在一个有限的条件下寻求该条件最好的风格与方式”;然后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从正反两个角度举例,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最后强调观点“真正的生活品质,是回到自我,清楚衡量自己的能力与条件
6、,在这有限的条件下追求最好的事物与生活”,发人深思。19【答案】失去求好的精神,失去生活品质的实相,失去生活品质的判断力,用名牌肯定生活品质。(3分)【解析】此题考查学生从文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应明确信息筛选的方向,即挑选的范围和标准,其次要对原文语句进行加工概括,用凝练准确的语言来作答。从“在一个失去求好精神的社会里”“逐渐失去了生活品质的实相”“进而使人失去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用有名的香水、服装、皮鞋,以至名建筑师盖的房子,来肯定自我的生活品质”可以提炼出问题的答案,语言要简洁。【盐城】(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11分)善于“折叠”自己来源:学科网把51张白纸重叠在一
7、起,厚度最多不过几厘米。但把一张足够大的白纸折叠51次,厚度竟然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人生从来不是平铺直叙,好比白纸一般,如何“折叠”自己,决定着人生的厚度、事业的成败。“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毛泽东军事生涯中的“得意之笔”四渡赤水,最初的作战计划并非如此。红军因为急于一口吃掉敌人,结果遇挫,被迫开始一渡赤水。红军在毛泽东的指挥下声东击西,穿插迂回,与敌人巧妙周旋,以三万劣势兵力牵着数十万敌人的鼻子走,成就了四渡赤水这一红军长征史上的光辉战例。这次行动,周恩来称之为走“之”字路。实践证明,最近的距离不一定是直线,而看似“折叠”弯曲的“之”字路线,往往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最佳路径。成事的最高境界
8、在于,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胜利。那些不讲科学的蛮干、急功近利的“速成”,不仅难以到达成功的彼岸,还可能在途中触礁、搁浅。像河流一样“折叠”蜿蜒,才能避开挡在前面的障碍,实现波浪式前进。“折叠”是生动的重复。重复是工作生活的常态,许多人都在“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并非所有量的积累都能产生质的飞跃。老驴拉磨般的简单重复、机械重复,结局多是“原地转圈”“涛声依旧”。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书圣王羲之的兰亭序,被公认为“天下第一行书”,就是因为其中充满着变化,所有重复的字都作了不同形态的处理。在“折叠”中
9、创新,在创新中重复,坚持“不作寻常重复”,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世界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但有水滴石穿的奇迹。通向成功的道路好比一场马拉松,比拼的不是速度而是耐力。一直“折叠”下去,就能“撕小口打大仗、积小胜为大胜”,把简单做成不简单,使平凡变成不平凡。正如英国著名小说家安东尼特罗洛普所说:“一件微不足道的日常小事,如果你坚持去做,就能胜过那些艰难的大事。”“折叠”是“折磨”的叠加。有人提出过“坎理论”,就是要过关卡,上台阶,好比爬山越岭,上到一定高度,就过了一个坎。
10、成功多是苦难辉煌,成长多为浴火重生。想要前进,最快的脚步是“负重”,因为“挑担子的比散步的走得快”。走不出自己的“舒适区”,就是倒退的开始。其实,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与自我的较量,与自己较劲才能有长进。吃得苦中苦,方能有所成。敢于到吃劲岗位“淬火”,到艰苦一线“蹲苗”,在事上磨练自己,用时间灌溉自己,多挑战“不可能”才可能超越自己,使人生不断迈向新的高度。来源:学科网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把握好“折叠”的学问,付诸有力的行动,就能成就精彩人生。(选自解放军报2018年)来源:学科网14具体说说文章从哪几个方面阐述了“折叠”的内涵?(3分)15请简要分析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
11、。(4分)16第段中加点词“仅”“竟然”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2分)17第段中提到:“人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增加人生的厚度。”联系自身实际,谈谈我们应当如何“增加人生的厚度”。(2分)来源:Zxxk.C14【答案】“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折叠”是生动的重复;“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折叠”是“折磨”的叠加。(3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并筛选相关的语句概括作答。本题是从“折叠”是智慧的迂回;“折叠”是生动的重复;“折叠”是耐心的坚持;“折叠”是“折磨”的叠加四个诗词歌赋来阐述“折叠”的内涵,从而论述了“善于折叠自己,才能成就精彩人生”这一观点
12、。15【答案】首先提出“折叠是生动的重复”这一观点,接着以老驴拉磨为例和引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话,论述了“简单的重复不能产生质的飞跃”,再列举兰亭序的事例,强调重复中要有变化、创新,最后再次点明观点:“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4分)【解析】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思路。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一般采用“先通过引出论点或分论点,再用事例或名言加以论述,最后得出的结论”的答题方法,结合文本内容概括作答。文章第段首先提出“折叠是生动的重复”的观点;接着以老驴拉磨为例和引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
13、话,运用事实和道理论据,阐述了“简单的重复不能产生质的飞跃”;又用王羲之书写兰亭序的事例,强调重复中要有变化、创新;最后归纳总结,得出结论进行生动的重复,方能书写出彩华章。据此理解分析作答。16【答案】不能删去。“仅”在这里强调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低,“竟然”表示结果出乎意料。如果删去,就不能有力论证“折叠是耐心的坚持”这一观点,加点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分析能力。分析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要从逻辑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准确,严密;要从说理的角度分析其叙述的概括性和简洁性;要从修辞的角度分析其用词的鲜明、生动和感情色彩。语句“如果干一件事的成功率仅
14、为1%,反复尝试100次,成功的概率竟然能达到63%”中的“仅”在于强调干一件事的成功率极低,“竟然”表明结果出乎意料,强调了反复尝试的重要性。有力论证“折叠是耐心的坚持”这一观点,如果删去,则没有这样的论述效果,“仅”和“竟然”的使用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所以是不能删去的。17【答案】示例:我们应当从现在做起,善于“折叠”自己,明确自己心中的目标,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增长见闻,开阔眼界,提高自身素养;要善于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开拓创新;面对困难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敢于挑战的勇气,坚持磨炼自己,不断超越自我,这样才能增加人生的厚度,获得成功的硕果。(2分)【解析】此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15、及个性化阅读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在结合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提炼出自己的观点,依据题目要求,结合生活实际阐述实现“增加人生的厚度”的方法即可。可以从不断丰富自己,善于思考、探索和创新,要勇于战胜困难,最终实现自己最大的人生价值的角度来拟写作答。没有固定答案,答题符合题目要求,言之成理即可。【扬州】(三)阅读张凡的清白家风不染尘,完成下列小题 (11分)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中,有一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小火车列车长刘承光拿着鸡毛掸子,认真细致地擦拭客厅里悬挂着的家训“肩头担道义精忠报国,手中勤巧作耕读持家”。对家风的珍视,在小心翼翼的拂拭中得到淋漓展现。“清白家风不染尘,冰霜气骨玉精
16、神。”家风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的,“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今天我们对待家风,同样需要像刘承光那样高悬心中、时时拂拭。珍视传统优秀家风、红色家风和当代好家风的宝贵精神财富,让家家户户的“清白家风”焕发感染力和生命力,就能为千千万万家庭带去和谐幸福,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坚实支撑。从孔子庭训“不学礼无以立”,到诸葛亮诫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明末朱子家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一个个家训故事、一句句家风箴言,承载着祖辈对后代的希望与嘱托,也蕴含着丰富的人生智慧与美德。中
17、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在家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塑造子女的人生观与敬畏心。虽然时代在不断变迁,但社会的道德要求与价值坚守未变,传统家庭美德不应成为束之高阁的冰冷道理,让其潜移默化更多心灵,全社会都会充盈风清气正、和谐美好的正能量。家风关系党风和政风。继承和弘扬红色家风,向来是共产党人的坚定选择。去年,94岁的老革命周智夫临终前,执意上交12万元的“特别”党费,笃定信仰令无数人钦佩,而他“不留金、不留银,只给后代留精神”的纯正家风,同样让人称赞。为避免和同患心脏病的大女儿混用药品,他让女儿在药瓶上贴上名签,因为他的药是公费保障的,不能“一人公费医疗,全家免费吃药”;得知外孙要到美国读书
18、,他再三叮嘱“学成后一定要报效国家”。爱党爱国、严守纪律、勤奋节俭,如此家风,不仅山高水长、光照后人,也让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更加丰沛。红色家风的精神富矿,为我们修身齐家指引清晰方向。德润人心,相沿成俗。优良家风离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遥远,发生在身边的家风善行,触动着社会风风尚的共情。前段时间,扶贫干部杨骅倒在了工作岗位上,父亲鼓励他在农村“好好干”、提醒他“严守党纪国法”的微信聊天记录,让人们感受到共产党人家风的朴实无华。多年前救起小悦悦的拾荒阿婆近日接受采访,谈到她平时教育孙儿,“见到路上的老婆婆老公公,要牵别人过马路,如果有人跌倒,就马上扶起来”。感人的言行,彰显出家风传承的魅力。以当代优秀家
19、风为榜样,让崇德向善成为每个家庭的时尚,必能让更多人在好家风的滋养中收获心灵的支撑、行为的引领。“多亏你培养了我这样的性格,才能让我越发坚强”“您让我别灰心,让我注意身体,让我努力训练”“尽管你们忙于生意,也会教导我和兄长要珍惜当下”近日,某网络平台发起“一封家书”节目,来自影视明星、奥运冠军、消防指战员等人的真挚家书,记录下对父母教诲的眷恋与感恩。重视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新时代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必将为国家兴旺、民族复兴输入更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15阅读文章,说说作者想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2分)16文章开头描写电视系列剧家道颖颖中一个擦拭家训的细节有什么作用?(3分)17文章-段的论述
20、顺序不能颠倒,请结合文章第段说明理由。(2分)18第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15【答案】重视家风建设,让家庭、社会充满正能量。(2分)【解析】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结合本文“重视家风建设,促进家庭和睦,新时代的家庭文明新风尚,必将为国家兴旺、民族复兴输入更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概括为:重视家风建设,让家庭、社会充满正能量。16【答案】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引出本文的论题“家风”; 作为
21、论证论点的事实论据。(一点1分,共3分)【解析】议论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引出文章的话题;作为论据证明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结合本文分析:引出本文的论题“家风”;作为论证论点的事实论据;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7【答案】示例1:第-段分别从古代优秀家风、红色家风、当代优秀家风三个角度论述重视家风建设的好处和必要性,与第段中“珍视传统优秀家风、红色家风和当代好家风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句紧密照应,结构紧凑,论证严密。(2分)【解析】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内容,分析-段之间存在的逻辑关系。然后阐述理由即可。第段中“珍视传统优秀家风、红色家风和当代好家风的宝贵精神财富”一句是总论(说),第-段,分别从古代优
22、秀家风、红色家风、当代优秀家风三个角度论述重视家风建设的好处和必要性,是分议(说),上下照应,结构紧凑,论证严密。18 【答案】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生动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人自古以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在家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塑造子女的人生观与敬畏心”,更具说服力。(4分)【解析】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然后结合具体语境分析即可。“从孔子庭训从岳母刺字激励精忠报国,到明末朱子家训”运用了举例论证;“不学礼无以立”,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运用了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综述:运用了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引用论证),生动有力地论证了“中国人
23、自古以来重视家风建设,注重在家庭的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中塑造子女的人生观与敬畏心”,更具说服力。【泰州】(三)阅读下面的议论文,完成下面小题 (12分)有趣的人不苟且(孟祥夫)生活中,要是听说某某是个有趣的人,让人不免心驰神往,想要结识一番。有趣,和枯燥、乏味人相对,是一个人身上闪闪发光的品质,是平淡生活里的“调味剂”。说一个人有趣,是很高的评价。正所谓,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那么,何为有趣?明人袁宏道说,“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对“什么是趣”,古今中外,尚无定论,只能见仁见智。在文人墨客笔下,人有人趣
24、,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趣者,存乎一心,大凡让人心生快意、心旷神怡的,都莫不有趣。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他们也能过得兴致盎然;即便眼前满是苟且,他们也总能找到诗和远方。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在黄州,他把“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的猪肉,做成了色、香、味俱全的“东坡肉”,并撰文猪肉颂,讲述烧制心得。除了“东坡肉”,还有“东坡肘子”“东坡鱼”“东坡饼”,都轰动一时,流传甚广。生活拮据,苏轼辟地耕种,以此为乐,写出东坡八首雨后行菜圃等诗,怡然自得之情,跃然纸上。有趣的人,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为万般好奇,凡事
25、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自然就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清人沈复在浮生六记中写道:“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他笔下的文字也是妙趣横生,比如,“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如此趣味盎然的文字,若非有趣之人,肯定抓耳挠腮、冥思苦想也写不出来。有趣的人,深藏大智慧。要从平淡的日子中咂摸出趣味,离不开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鲁迅先生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
26、鲁迅嬉笑怒骂,皆成文章,针砭时弊,入木三分。而鲁迅本人,却幽默、有趣得很。一次,友人给鲁迅捎来一些柿霜糖,“吃起来又凉又细腻”。听说有药用效果,他本想留着以后吃。谁料,“夜间,又将藏着的柿霜糖吃了一大半,因为我忽而又以为嘴角上生疮的时候究竟不很多,还不如现在趁新鲜吃一点。不料一吃,又吃了一大半。”读到此处,让人忍俊不禁,掩卷而笑。有趣的人,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而人一旦无趣,就不免面目可憎,让人避之不及。现在,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年轻人,平日以“斗图”为乐,从各类小游戏、小程序中寻求快意,而一旦合上电脑、锁住手机,往往双眼发胀,大脑茫然,趣味尽失。这样的趣,终非真趣。不妨学学前
27、人,多发现、挖掘生活的趣味,多吸收、汲取方方面面的知识,让自己有趣,让生活有味。梁启超说:“我是个主张趣味主义的人。我以为凡人必须常常生活于趣味之中,生活才有价值;若哭丧着脸挨过几十年,那么,生活便成沙漠,要他何用。”所以,不如行动起来,从明天起,做一个有趣的。人民日报(2018年01月30日18版)15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6(1)本文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2)作者认为怎样才能做到“不苟且”的生活?结合全文简要回答。(4分)17下列事例与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钱钟书行事如顽童,经常在他女儿睡着时,用墨笔在她脸上画胡子,
28、在肚皮上画鬼脸,给女儿起各种形象的绰号来戏弄她;也很喜欢在他女儿的被窝里藏玩具、书本、小梳子等,给女儿惊喜,并让她乐此不疲地“扫雷”。即使生活清苦,但这个有趣的爸爸却让他女儿从小就知晓了乐观与探索的可贵。B有一次,苏格拉底在街上行走,有人用棍子打他的背,痛得他无法站立而蹲下去,但很快的,他又若无其事的站起来.目睹整个经过的旁人,看见他没有任何的反应,好奇的问他:你挨打,为什么不还手?苏格拉底微笑地回答:当一只发野性的驴踢你时,你会还它一脚吗?来源:Z&xx&k.ComC战国时代,秦惠王有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公子疾。公子疾曾任右庶长,后来因战功赫赫被封为严君。公子疾为人幽默风趣、足智多谋、风流倜傥,
29、美中不足的是,他脖子下面因病长了一个大肿瘤,被时人戏称为“智囊”,意思是他的智慧都在这大囊里。他自己对有这个大肿瘤不自卑,对别人的戏称也不介意。D唐代名相房玄龄,未做官时,有一次患重病,对他太太卢氏说:我若病死,你不要守寡,要再嫁。卢氏到房内,挖出一只眼睛以示终身不改节。后来房玄龄病愈,一直升到宰相高位,始终对夫人极为尊敬。15【答案】要做一个有趣的人(2分)【解析】论点是议论文的核心、统帅。中心论点一般出现在以下四个地方:一是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中心论点;二是在文章的开头点明中心论点;三是在议论过程中提出中心论点;四是在层层深入论述的基础上,在文章的结尾的总结中推出中心论点。文章第段提出要做一个
30、有趣的人,然后从四个方面来论述做有趣的人的益处和人无趣的危害,最后号召大家做一个有趣的人,据此可得本文的中心论点:做一个有趣的人。16【答案】(1)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举出苏轼“被贬官后,他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的观点。(4分)(2)对生活抱有大爱,有时即便身处逆境,也能过得兴致盎然;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凡事都想探个究竟、弄个明白,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现的趣和乐;深藏大智慧,对生活的敏锐洞察,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悉,对知识阅历的深厚积淀;不仅自己收获快乐,也是别人的“开心果”(4分)【解析】(1)“苏轼就是个十足有趣的人。被贬官后,他
31、没有愁肠百结,而是发现了生活的真和趣”明显运用了举例论证(例证);“价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运用了道理论证(引证)。有力地论证了语段的观点句(首句、分论点),即“有趣的人,对生活抱有大爱”。在答作用时一定要找到文段中的观点句或中心论点。论证方法就是为证明观点和中心论点服务的。(2)阅读中加入与文章内容相关的拓展性的题目,就是为了让同学们充分展示才能。这是新课标重在从多方面展示同学各种素质的要求,也是近几年中考热点题型之一。从解题方法来看学生理解“不苟且”(做有趣的人)的含义,并能联系实际写出如何才能在生活中做一个“不苟且”的人即可。如身处逆境也能过得兴致盎然,能找到常人一般难以发
32、现的趣和乐,自己快乐同时做到让别人也快乐等。17【答案】D(2分)【解析】D项与本文“做一个有趣的人”含义不相同。D强调两人相互间对婚姻的忠诚,而不是“有趣”。【宿迁】(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分)论藏书(美国)戚康菲尔鲁斯来源:学科网ZXXK读书的习惯是人类学得知识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我们在阅读属于自己的书时所得到的乐趣,远远大于阅读借来的书时所得的乐趣。一本借木的书就像是家里的一位客人,必须小心翼翼地,以惟恐引起别人不高兴的一种拘谨态度未时待。你务必使它完好无顿,使它在你家里时不遭破坏。你不能漫不经心地随手乱放,你不能在书里做记号你不能折书页,你不能随便使用它。而且,有一天你得
33、将它归还原主,尽管你很少做到这一点。你自己的书是属于你的,你可以毫无拘束地用一种深情的亲昵态度来时待它们。书是为了用,不是为了炫耀。你所拥有的书不应该使你害怕做上记号,或害怕摊开来和翻转过来放在桌上。在书内你所喜欢的段落标上记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可以使你更容易地记住那些重要的话,很快地找到它们,若干年后再读到时,那就像重访一个你曾在树皮上可过印痕的深林,你会有一种踏上了熟悉的土地的乐趣,回忆起思想上接触过的景色和你本人曾有过的自我。每一个人都应该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搜集和收藏书籍。人占有私有财产的这种基本的本能,在这里得以有百利而无一弊地加以培养。人们应该有自己的书柜,书柜应该没有门,玻璃或锁
34、,它们应该是开放的。方便的,眼一见到即可神兽取得。最好的墙壁饰物是书,它们的颜色和外观丰富多彩,胜过任何墙纸,它们的图样设计也更有吸引力。它们的颜色和外观丰富多彩,胜过任何墙纸,它们的图样设计也更有吸引力。它们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集中了许多各不相同的名人。当你独自坐在室内炉火旁时,便有各种“好友”伴随左右。这些“好友”的知识、见解会令你感到激动人心和耳目一新。你不必读遍全部藏书,我的室内生活多半是在一问存放着6000册书的房间里度过的。对于陌生人提出的一个千篇一律的问题,我有一个常备的答案。“这些书你全都读过了吗?”“有些书读过两遍。”这个回答既真实,又出乎他们的意料。当然,并非所有朋友都是活
35、生生的、有灵有肉、会呼吸的男男女女;我全情投入阅读当中并非与世隔绝。此话怎讲?书籍乃为人所有,为人所著,并且为人所用。文学是历史与世长存的一部分,是人格当中最优秀和最持久的部分。以书为友,有时胜过以人为友,因为我们并非时时刻刻都可以见到熟人和朋友。但在书房里,你可以随时与苏格拉底、莎士比亚、大仲马、狄更斯或萧伯纳等人促膝交谈。毫无疑问,在这些作家们的著作当中,你看到他们最优秀的品质。作家们为你而写作,他们竭尽全力地款待你;你对于他们犹如观众之于演员;你不仅仅看到他们经过化妆的面容,同时你还会透视他们的心灵世界。14围绕“论藏书”的话题,提出了怎样的观点?(2分)15第段中的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
36、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16作者在“论藏书”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读书方法,请你找出来并分条概括。(3分)14【答案】每一个人都应该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搜集和收藏书籍(2分)【解析】本题考查提炼议论文中心论点的能力。作者的观点就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必须是一个明确的判断,可从标题、开头、中间、结尾查找。从全文看,第段,“每一个人都应该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搜集和收藏书籍”即点明了作者的观点,这也是文章的中心论点。15【答案】运用比喻论证,把做过标记的书籍比作树皮上刻的印痕的森林,生动形象阐释了阅读时在树上做记号的意义,间接论证阅读属于自己的书籍的乐趣远远大于阅读借来的书时所得的乐趣。(4分)【解析
37、】本题考查把握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的能力。要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初中阶段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四种。做题时要深入文章具体内容,首先辨别出论证方法,然后再联系上下文,明确论证了什么观点。画线句子中“那就像重访一个你曾在树皮上可过印痕的深林”,把做过标记的书籍比作树皮上刻的印痕的森林,是比喻论证。答题模式: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论证了(分论点),进而证明了中心论点。分论点即本段所阐述的“在书内你所喜欢的段落标上记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这样可以使你更容易地记住那些重要的话,很快地找到它们”“你会有一种踏上了熟悉的土地的乐趣,回忆起思想上接触过
38、的景色和你本人曾有过的自我”,间接论证上文“我们在阅读属于自己的书时所得到的乐趣,远远大于阅读借来的书时所得的乐趣”的观点。16【答案】在喜欢的段落上做标记,有选择的阅读,喜欢的书可以反复阅读,善于和作家,作家的心灵交流。(3分)【解析】本题考查梳理和概括文章内容。结合相关句子回答。“你所拥有的书不应该使你害怕做上记号”“你不必读遍全部藏书”“有些书读过两遍”“你不仅仅看到他们经过化妆的面容,同时你还会透视他们的心灵世界”,分条概括即可。【无锡】(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12分)人生需要“顶住”“打一分赚一分,我们一起顶住!”“我们有那种不服输的劲儿,不管怎么着也得顶住!”“女排精
39、神就是不放弃,能顶住!”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赢得中国代表团“分量最重”的一块金牌后,女排教练员和运动员在接受采访时也送给我们一块沉甸甸的人生“金牌”人生需要“顶住”。赛场是最高强度的比拼,是精神意志的较量。对于人生而言,“顶住”,是行稳致远的“压舱石”和“发动机”。“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人与人之间最小的差距是智商,最大的差距是坚持。“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说的是成功的偶然性。然而,这种“不费功夫”的偶然,却存在于“吾将上下而求索”“众里寻他千百度”“为伊消得人憔悴”之中,是千辛万苦付出后的某种必然。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40、。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年复一年的“顶住”,最终才能积跬步以至千里。“顶住”是毅力,坚忍不拔。前进路上,艰难困苦是“灭顶石”还是“垫脚石”,关键看能不能“顶住”。袁隆平培育出高产杂交稻,屠呦呦提炼出青蒿素,说到底都是一个屡败屡试、愈挫愈奋、不断“顶住”的过程。成功路上,不仅要能吃得了“坐冷板凳”的寂寞之苦、“三更灯火五更鸡”的勤勉之苦,还得能受得了“衣带渐宽终不悔”的坚忍之苦。无数事实证明,面对困难时选择“顶住”,一个个失败、挫折和困难,就会从“绊脚石”变为砌筑人生进步的“垫脚石”。“顶住”是定力,坚定不移。
41、当年长征,尽管起初红军不知道战略转移最终去往哪里,但大家坚信“只要跟党走,跟着抗日救国的理想走,就会有前途”。正是因为对这一目标的坚定不移,才使红军把二万五千里的艰辛远征,化作了地球上最绚丽的红飘带。志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凡事咬定一个目标,矢志不渝,必会凌绝顶而览众山。的确,在人生的道路上,难免会有各种难题和压力,但只要我们选择“顶住”,有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劲头,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态度,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执着,就一定能收获人生的“金牌”。14简要分析文章第段在文中的作用。(4分)15结合全文,谈谈你对第段画线句的理解。(4分)16文章第段画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2、4分)14【答案】列举女排能顶住而获得金牌的事例,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引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观点),人生需要“顶住”;同时又作为事实论据, 具体有力地证明了论点 (4分) 来源:Zxxk.Com【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议论文开头的作用。议论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1)引出文章的话题。(2)作为论据证明论点。(3)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本文第自然段写中国女排在第三十一届奥运会上因为“顶住”而获得冠军这一事例提出中心论点“人生需要顶住”, 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同时也可以作为论据证明论点。15【答案】人如果具备“顶住”(执着、毅力、定力)的精神,就会沉着稳定,稳妥前行,同时也会获
43、得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人生之路就会走得更稳更远 (4分) 来源:学科网ZXXK【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重点词语的理解和把握。此处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本体是“顶住精神”,喻体是“压舱石和发动机”生动形象的表现了顶住是人生能够成功的动力和稳定的根本。16【答案】 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曹雪芹著红楼梦钱穆著书立说的例子,有力地论证了只有坚持不懈的执着才能成功的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 服力。 (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论证方法及作用的把握,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常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结合“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 字字看来 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国学大师钱穆虽居乡僻,未尝敢一日废学,一生
44、著书立说达1700万言,还探索出一套独特的治学方法和治学门径。”分析,采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有力的证明了“顶住”是执着,坚持不懈。增强了说服力。来源:学。科。网【苏州】(三)阅读“奔驰车主哭诉维权”有关新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12分)材料1,事件背景:西安w女士购买奔驰汽车后,还没开出4S店的门,就发现车辆发动机漏油。随后交涉过程中,经销商一再推脱,一开始同意换车,到后来变成只能更换发动机。迫不得已,w女士通过坐上汽车引擎盖、拍视频上传网络的方式维权。视频很快传遍网络并引热议,相关部门启动调查程序。漩涡中心的w女士从最初的躲着、觉得丢人,到站出来发声、澄清,并提出8点诉求维权,剑指案例自身和
45、行业乱象。材料2,舆论情况:一段“奔脸丰主哭诉维权”的视频,让经销商与奔驰中国陷入舆论漩涡。大数据分析显示,“傲慢”“推诿”等成为网民对涉事店家评价的高频词。此外,车主有理有据思路清晰的维权视频、诉求清单引发网民强势围观,“哭诉维权”“消费者权益保护”成为热词。材料3,奔驰方面致歉公开信:昨日,我司代表与西安车主进行了面对面的坦诚沟通,并协调其与相关授权经销商达成了谅解共识。我们为此事再次向客户诚挚道歉,也感谢她继续信任奔驰品牌。此事让我们看到我司工作流程上所存在的问题,对此,我们吸取深刻教训并将立即采取整改措施相关经销商的行为辜负了客户、广大消费者及我们自身对品牌体验的期许,对此我们非常失望
46、。我们也将以此为教训,积极提升服务水准、完善客户体验。我们再次对此事给公众及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诚挚道歉。材料4,相关评论:要解决消费者维权难,必须大大提高商品有质量问题时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赔偿金额。只有赔偿金额大大高于维权成本,消费者才有动力积极维权;也只有大大提高赔偿金额,才能提高商品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违法成本,迫使其专注提高商品质量。同时要允许专业机构代理消费者维权,收取一定报酬,只有这样,专业机构才有动力帮助消费者维权。也许那时候,消费者就能够体面地维权了,甚至可能已经不需要维权了。材料5,W女士回答媒体采访:现在杜会进步了,文明了,就意味着咱们解决问题不需要诉诸武力,和平解决。我就不能理解
47、,为什么人是受过教育的文明人,社会也在进步,我还是得诉诸暴力才能解决问题?在这次事件中,舆论起了敦促问题解决的正面作用,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支持。但从本质上,舆论确实是一种强力。4月13日我不接受4S店的退款,就是希望就事论事,而不是他们迫于舆论压力给我退款。那样,我也成使用暴力、压制别人的人了。遇迫没有意义,因为我们不是没有法律,没有什么是应该、需要诉诸武力解决的。国家也好,世界也好,不应该只依靠暴力解决问题。我也希望从我以后,我们国家不再有女孩予需要通过坐在引擎盖上哭来维护自己的权利,我希望我们能够优雅地解决问题。知果再有一次,我不会坐上引擎盖。(根据南方周末报道资料整理)12请阅读材料二中
48、的两幅图表,回答问题。(4分)(1)请就图1“事件词云”的创意谈谈你的理解。(2分)(2)图2“舆情信息统计”能说明什么问题?(2分)13请根据材料4的评论,提炼作者的主要观点。(2分)14现让你就有关材料内容跟帖留言,你会做出怎样的评论?(6分)(1)材料1: (2)材料3: (3)材料5: 12【答案】(1)用相关“热词”组成车辆模样,新闻焦点一目了然。(2分)(2)事件持续发酵(事件持续引起舆情关注)(2分)【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分析图1,图1是一辆车,车上贴满了关于此事件的“关键词”。故词云可以理解为:用相关“热词”组成车辆模样,新闻焦点一目了然。(2)仔细分析,时间轴和信息轴,此事件一经传出,网络信息的关注度一直在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