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3851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第7题每空1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o) 镌刻(jun) 抑扬顿措(cu)B慷概(ki) 谦逊(xn) 寻声望去(xn)C畸形(j) 绯红(fi) 振耳欲聋(zhn)D落第(d) 桅杆(wi) 殚精竭虑(dn)2(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日,山西省临汾市发生冰雹灾害,冰雹最大直径大约有3厘米左右。将“直径”和“最大”互换位置。B考生要整体感知选文内容,读懂原文,切忌不要仅仅把注意力放在答题上。删掉“不要”。C由于

2、市团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删掉“由于”或“使”。D红楼梦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封建家族由盛转衰。句末加“的过程”。3(3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僧恨逐孙悟空西游记B关羽温酒斩华雄三国演义C李逵怒杀阎婆惜水浒传D阿廖沙寄居外婆家童年4(3分)对唐诗使至塞上理解有误的一项的是()A首联交代作者此次出行的目的和路经的地方。B颔联诗人借“蓬草”和“归雁”自喻,包含着自己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孤苦和惆怅、飘零之感。C颈联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视野开阔,意境雄浑。D尾联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又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美之情。5(3分)诗人余光中生前参加一次文艺

3、颁奖晚会,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余光中先生是白发老者。于是,在致辞时,余老先生用风趣的话语赢得了台下观众的喝彩。先生是这样说的()A我这老头子能和年轻人一同获奖,可以证明评委是公正的,是一视同仁的。B这次颁奖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人能赶上我,我很欣慰啊!C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明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一同获奖,说明他尚未落伍。D我虽然老了,但我的心态年轻,我不服老,所以能和年轻人同台获奖。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昨天,我去拜访夏洛克。福尔摩斯。我见到他时,他正在和一位老先生深谈。我为自己的唐突表示歉意。正当我想退

4、出来的时候,福尔摩斯出其不意地_,_,_。A把我拉进房间 一把将我拽住 随手把门关上B一把将我拽住 随手把门关上 把我拉进房间C随手把门关上 一把将我拽住 把我拉进房间D一把将我拽住 把我拉进房间 随手把门关上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1) ,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2)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崔颢)(3) ,悬泉瀑布, 。(三峡)(4)东皋薄暮望, 。(野望王绩)(5)钱塘湖春行中中,作者通过描绘莺与燕的活跃动态中展现早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的句子是: , 。二、阅读(45分)8(12分)阅读短文两篇,回答下列各题甲段: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

5、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段: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文中加点字颓: 与: 户: 念: (2)翻译下列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阅读两篇短文,展开联想与想象,体会两位作家所寄寓的情感分别是怎样的?甲: 乙: 9(10分)阅读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一文,回答下列各

6、题。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作者:王元红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的水位上涨了7米,

7、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增加近140亿立方米容量。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

8、化量。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这些冻土在低温状态下,长期以冰的形态存在。气温升高后,特别是冬季气温加快上升,冻土开始融化。这些融化的水也会注入地势较低的纳木错湖中,造成湖水水位上涨。通常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水体蒸发量加大。然而,研究表明,蒸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气象要素,

9、伴随气温的升高,水体的蒸发量不一定随之增加,它还与云量、日照、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笔者曾与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康世昌谈起过纳木错湖水蒸发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分析和研究,在水位上涨的那几年,纳木错地区的云量,特别是低云量增加了,但纳木错地区的蒸发量相比之前反而减少了。这意味着,蒸发量的减少也是造成纳木错水位上升的一个原因,但与冰川和冻土对湖水水位的影响相比,这一因素要弱得多。说到这里,大家基本上就明白纳木错的湖水水位为什么升高了。归根结底,这种情况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因此,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重大。(选自2017年1月百科知识,有删改)(1)本文第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

10、 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 。(2)概括纳木错湖越变越大的三点具体原因。(每点用四个字概括)(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纳木错湖越变越大,归根结底是气候变化导致的。B本文是按由主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纳木错湖水位上涨原因的。C第段提及的湖水上涨的两种猜想,就是为了告诉读者牧民十分愚昧。D第段加点词语在文中起限定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4)作者在文尾说“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重大”,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能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做哪些事情?(试举四例)10(12分)阅读背影选段,回答下列各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

11、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

12、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概括本段内容。(2)文段中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3)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4)选文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这段文字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前一次写得详细,后一次写得简略的原因是什么?11(11分)阅读囚首垢面的鲁迅,回答下列各题囚首垢面的鲁迅 (1)有人说鲁迅是“一身补丁,一团

13、漆黑,一头直竖”。补丁指的是他身上的衣裳打着补丁,漆黑是指他皮肤黑黑,直竖当然是指他的头发鲁迅的一头“冲冠怒发”,无人不晓。 (2)你见过爱因斯坦头发顺顺的照片吗?似乎没有。那是因为他头发总是乱蓬蓬的。他舍不得花时间梳下头发。他对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让他获得崇高的荣誉,但他看得很淡,生活依然极其朴素。应邀访问比利时,国王派专车以最高礼节迎接,然而接到的是一个头发乱蓬蓬,拎着一个旧皮箱的老头。一个对全人类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却要求逝后将骨灰撒在不为人知的地方,不发讣告,不建坟基,不立纪念碑,免除所有宗教仪式,免除鲜花和音乐。他的心,是一滴清水,无论外界如何烟霭迷蒙,清者自清。 (3)“囚首垢面而

14、谈诗书”,这是古人的一句话,拿来形容鲁迅是很恰当的。沉迷于自己的理想生活的人们,对于物质生活是淡泊的。鲁迅对于衣服极不讲究,据他自己说,小的时候,家里人叫他穿新衣,又怕新衣弄脏,势必时常被监视警告,于是坐立都不自由了,这是一件最不舒服的事。因此,他宁可穿得坏些,布制的更好。方便的时候,譬如吃完点心糖果之类,他手边如果没有抹布,也可以很随便地往身上一揩。初到上海的时候,穿久了的蓝布夹袄破了,友人曾买到蓝色的毛葛换做一件,做好之后给先生送去,他无论如何也不肯穿上身,说是滑溜溜的,不舒服。没有法子,这件衣服只好转赠别人。直到最后一年,身体瘦弱得很,经不起重压,特做一件丝棉的棕色湖线长袍,但是穿不到几

15、次,就变成临终穿在身上的殓衣。这恐怕是成人以后最讲究的一件了。鲁迅先生的一条棉裤还是三十年前留学时代的,已经补过了很多回,周老太太有一次实在看不过去了,叫周太太做了一条棉裤,等鲁迅上衙门的时候,偷偷地放在他的床上,希望他不留神能换上,万不料竞给他捧出来了。 (4)对生活极不讲究的鲁迅,对书事却极为认真。少年时因为一本新买的毛诗品物图考上有一点点墨痕,他不辞麻烦地跑去书店,换了几遍,直到书店伙计厌烦了,对他戏说这比你姐姐的脸还白呢。从此他再也不去那家书店。成为文坛中心人物后,他为身边的文学青年的书稿做编辑校对工作,其认真程度,至今仍值得每一个编辑学习。对自己著述或所编辑图书杂志的装帧设计、编校质

16、量,他用心之考究,几乎达到吹毛求疵的程度。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 (5)鲁迅幼年丧父,靠母亲和姐姐给人洗衣度日,所以物质上清苦点,对他来说,已不算什么折磨。物质上清苦的鲁迅,用毕生心血垒砌了一座精神的丰碑鲁迅全集,它就像一幢巨大建筑,是由零碎的一石一木累叠而成的。 (6)德国哲学家西关尔说,货币只是一条通往最终价值的桥梁,人永远无法在桥上栖居,最终能够让人安然栖居的,是自己的心灵。 (7)虽然囚首,虽然垢面,但先生的心灵,永远是清水一滴。(1)文章第2段用整段文字写爱因斯坦。为什么?(2)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他的心,是一滴清水,无论外界如何烟霭迷蒙,清者自清。人永远无法在桥上栖居

17、,最终能够让人安然栖居的,是自己的心灵。(3)鲁迅“对书事极为认真”,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4)本文赞扬了鲁迅先生怎样的精神?三、作文12(50分)作文。 人生是一次远航。起锚时的林林总总,那岸上的斑驳,那港湾的纷杂,深深烙进你的心底。当你在漫无边际的海上漂浮,从心底荡起的思绪便来慰劳你的寂寞;当你在翻腾咆哮的浪谷间争斗,从心底迸发的潜力便来支撑你的肌骨。人生历程像一本本日历,不同时间段折合成册。初中毕业在即的你,在装订你的这段历程时会梳理出怎样的册页呢?请以“总有一种记忆值得珍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可以写你的经历、见闻,也可以写你的感悟、认识。(2)文章不少于600字。(

18、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一中八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五四学制)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5分)1-6题各3分,第7题每空1分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翘首(qio) 镌刻(jun) 抑扬顿措(cu)B慷概(ki) 谦逊(xn) 寻声望去(xn)C畸形(j) 绯红(fi) 振耳欲聋(zhn)D落第(d) 桅杆(wi) 殚精竭虑(dn)【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注意读音、字形,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读音及书写。【解答】A有误,“翘首

19、”的“翘”应读作“qio”,“抑扬顿措”应写作“抑扬顿挫”;B有误,“慷概”应写作“慷慨”,“寻声望去”应写作“循声望去”;C有误,“振耳欲聋”应写作“震耳欲聋”;D正确。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平时要注意积累,读准字形、字音,标准调号。拿不准的字要查字典。做字音题,要积累词语,注意声调。特别是多音字在应用时非常容易混淆,因此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记扎实。2(3分)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近日,山西省临汾市发生冰雹灾害,冰雹最大直径大约有3厘米左右。将“直径”和“最大”互换位置。B考生要整体感知选文内容,读懂原文,切忌不要仅仅把注意力放在答题上。删掉“不要”。C由于市团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

20、,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删掉“由于”或“使”。D红楼梦生动地讲述了一个封建家族由盛转衰。句末加“的过程”。【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语意重符,可将“大约”与“左右”去掉一个;BCD正确;故选:A。【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

21、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3(3分)名著中的人物和情节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僧恨逐孙悟空西游记B关羽温酒斩华雄三国演义C李逵怒杀阎婆惜水浒传D阿廖沙寄居外婆家童年【分析】本道题考查名著中与人物有关的情节,需要根据阅读积累作答。【解答】ABD正确;C有误,“怒杀阎婆惜”的是宋江。故选:C。【点评】名著阅读注意有关作品内容的知识。如名家名篇中的人物形象、情

22、节安排等。4(3分)对唐诗使至塞上理解有误的一项的是()A首联交代作者此次出行的目的和路经的地方。B颔联诗人借“蓬草”和“归雁”自喻,包含着自己被排挤出朝廷后内心的孤苦和惆怅、飘零之感。C颈联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视野开阔,意境雄浑。D尾联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又流露出作者对都护的赞美之情。【分析】使至塞上是唐代诗人王维奉命赴边疆慰问将士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诗,记述出使塞上的旅程以及旅程中所见的塞外风光。首联两句交待此行目的和到达地点,诗缘何而作;颔联两句包含多重意蕴,借蓬草自况,写飘零之感;颈联两句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境界阔大,气象雄浑;尾联两句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

23、叹。此诗既反映了边塞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由于被排挤而产生的孤独、寂寞、悲伤之情以及在大漠的雄浑景色中情感得到熏陶、净化、升华后产生的慷慨悲壮之情,显露出一种豁达情怀。【解答】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ABC正确;D错误,尾联虚写战争已取得胜利,流露出对都护的赞叹。故选:D。【点评】如何鉴赏诗歌:一要知人论世。读懂一首诗,首先要了解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二要把握形象。诗是通过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抒发感情,阅读、鉴赏诗歌就要通过认真分析、品味,理解和把握这种形象。三要理解情感。感情是诗歌的生命和灵魂,只有很好地体会诗人在诗中的感情和基调,才能准确理解诗歌的主旨。5(3

24、分)诗人余光中生前参加一次文艺颁奖晚会,获奖者大都是黑发晚辈,只有余光中先生是白发老者。于是,在致辞时,余老先生用风趣的话语赢得了台下观众的喝彩。先生是这样说的()A我这老头子能和年轻人一同获奖,可以证明评委是公正的,是一视同仁的。B这次颁奖可谓是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年轻人能赶上我,我很欣慰啊!C一个人年轻时同老头子一同获奖,表明他已经成名;可年老时还能同小伙子一同获奖,说明他尚未落伍。D我虽然老了,但我的心态年轻,我不服老,所以能和年轻人同台获奖。【分析】本题考查语言得体判断。语言是否得体,主要是考虑说话者的语言是否符合“身份”“场合”“情景”“情感(语气)”方等方面的要求。【解

25、答】A这里强调评委公正,无法凸显获奖者的特点,不够得体;B该句突出年轻人赶上自己,强调自己,不够得体;C该句不但夸赞了年轻人,也恰当的评价了自己,风趣幽默,非常得体;D该句重在强调自己不服老,不得体。故选:C。【点评】这是一道关于语言得体的试题,“得体”指的是能够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6(3分)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昨天,我去拜访夏洛克。福尔摩斯。我见到他时,他正在和一位老先生深谈。我为自己的唐突表示歉意。正当我

26、想退出来的时候,福尔摩斯出其不意地_,_,_。A把我拉进房间 一把将我拽住 随手把门关上B一把将我拽住 随手把门关上 把我拉进房间C随手把门关上 一把将我拽住 把我拉进房间D一把将我拽住 把我拉进房间 随手把门关上【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简明、连贯、得体。解答此题,要通读全句段,理解大意,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辨析作答。【解答】第一空,根据前面的“出其不意地”,可知填“一把将我拽住”。第二空,根据前面的“将我拽住”,可知填“把我拉进房间”,第三空,根据前面的“把我拉进房间”,可知填“随手把门关上”。本题按照动作的先后顺序填写。故选:D。【点评】此题解答时要注意结合上下文的内在联系,在具体语境中选择合适

27、的答案。要细心读题,从题干中提取关键信息7(7分)按课文原文填空(1)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李白)(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崔颢)(3)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三峡)(4)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野望王绩)(5)钱塘湖春行中中,作者通过描绘莺与燕的活跃动态中展现早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的句子是: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诗词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答案:(1)仍怜故乡

28、水(注意“怜”的书写)(2)芳草萋萋鹦鹉洲(注意“萋、鹉、洲”的书写)(3)绝巘多生怪柏;飞漱其间(注意“巘、漱”的书写)(4)徙倚欲何依(注意“徙、倚”的书写)(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注意“啄”的书写)【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二、阅读(45分)8(12分)阅读短文两篇,回答下列各题甲段: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

29、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乙段: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1)解释文中加点字颓:坠落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户:门念:考虑、想到(2)翻译下列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阅读两篇短文,展开联想与想象,体会两位作家所寄寓的情感分别是怎样的?甲: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带有自豪之感。乙:微妙而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

30、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分析】【参考译文】【甲】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谈赏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苍青的密林和碧绿的竹子,一年四季常青葱翠。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脱衣入睡,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

31、照在庭院里像积满的清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句意: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颓:坠落;句意: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与: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句意:恰好看到这时月光从门户照进来。户:门;句意:考虑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念:考虑、想到。(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

32、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歇,消散。乱,此起彼伏。句意: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重点词:空明,清澈透明。交横,交错纵横。盖,承接上文,解释原因,表示肯定,相当于大概,这里解释为原来是句意: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3)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根据具体内容分析。答谢中书书以感慨发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有高雅情怀的人才可能品味山川之美

33、,将内心的感受与友人交流,是人生一大乐事。作者正是将谢中书当作能够谈山论水的朋友,同时也期望与古往今来的林泉高士相比肩。接下来的十句,作者便以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文章是作者寄给谢微谈山水之美的一封信笺,反映了作者娱情山水的清高思想。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解衣欲睡”的时候,“月色入户”,于是“欣然起行”,月光难得,不免让人欣喜。可是没有人和自己共同赏月,只好去找同样被贬的张怀民,这里面有多少贬低的悲凉与人生的感慨呀!两人漫步中庭,又是悠闲的。自比“闲人”,则所有意味尽含其中。对澄澈透明的美妙的月色作了生动 形象的描绘,透露出作者在贬低中虽感慨幽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文

34、章表达了作者对月光的爱慕 抒发了作者自解、自矜、自嘲,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欣赏,和用与“闲人”相对的“忙人”(朝廷官员小人)的鄙夷与讽刺。作者的情感微妙而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答案:(1)坠落;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门;考虑、想到。(2)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猿、鸟此起彼伏地鸣叫着。庭院中的月光如积水般清明澄澈,仿佛有藻、荇交错其中,大概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吧。(3)甲: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闲适自得之情,带有自豪之感。乙:微妙而复杂,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点评】“之”的用法:旁人皆为

35、之感怆(之:代词)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与民同游观之乐(之: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9(10分)阅读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一文,回答下列各题。纳木错湖为什么越变越大作者:王元红自本世纪以来,居住在纳木错湖畔的牧民们发现,纳木错的湖水在一点一点向他们的居住地靠近,甚至有的牧民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的家已经和湖水挨在了一起。对此,各种说法在牧民中流传,有人说,这是“天湖”之神被惹怒了。因为牧民不注意卫生,使得一直都爱干净的纳木错仙女发

36、怒,才将湖水涨起来,把湖边的人家给淹没。还有人说,天上的神仙发怒了,下了大雨,下得太多,湖水自然就上涨了。纳木错的湖水上涨这一现象不仅引起当地政府和牧民的关注,也吸引了科学家的目光。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纳木错综合观测站的工作人员观测后发现,在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的水位上涨了7米,湖面海拔从4718米变成现在的4725米,整个湖水增加近140亿立方米容量。纳木错湖水为何会突然上涨?那些增加的水是从哪里来的?带着这些疑问,让我们一起查找资料,走访村民,拜访专家,揭开问题背后的真相。在西藏地区,全球变暖导致的最为显著的变化就是冰川融化。我们知道,冰川是雪域高原的固体水库,

37、在高原的水循环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纳木错周围,有很多白皑皑的雪山,这些雪山实际上就是冰川。这些冰川每年都在融化,向下游补给水源,又在每年冬天的时候通过降雪补充冰川的消融量,最终形成一种动态平衡。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这种动态平衡被打破,冰川融化速度加快,而冰川通过降雪所获得的补给量远远少于融化量。这样一来,冰川不断退缩,冰川融化的水大部分注入纳木错湖中,最终造成湖水水位上涨。除此之外,纳木错湖水水位上涨还受其他一些因素的影响。纳木错周边地区的海拔高度基本都在4000米以上,属于高寒地区,地表在常年低温的作用下形成一层厚厚的冻土。 中国科学院的研究人员挖掘后发现,这些冻土层中甚至

38、有一层很厚的冰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高原水循环的一部分。这些冻土在低温状态下,长期以冰的形态存在。气温升高后,特别是冬季气温加快上升,冻土开始融化。这些融化的水也会注入地势较低的纳木错湖中,造成湖水水位上涨。通常情况下,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水体蒸发量加大。然而,研究表明,蒸发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气象要素,伴随气温的升高,水体的蒸发量不一定随之增加,它还与云量、日照、辐射等因素密切相关。笔者曾与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康世昌谈起过纳木错湖水蒸发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分析和研究,在水位上涨的那几年,纳木错地区的云量,特别是低云量增加了,但纳木错地区的蒸发量相比之前反而减少了。这意味着,蒸发量的减

39、少也是造成纳木错水位上升的一个原因,但与冰川和冻土对湖水水位的影响相比,这一因素要弱得多。说到这里,大家基本上就明白纳木错的湖水水位为什么升高了。归根结底,这种情况是由于气候变化所导致的。因此,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重大。(选自2017年1月百科知识,有删改)(1)本文第段主要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具体准确地说明了纳木错湖水上涨了很多。(2)概括纳木错湖越变越大的三点具体原因。(每点用四个字概括)(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纳木错湖越变越大,归根结底是气候变化导致的。B本文是按由主到次要的逻辑顺序来说明纳木错湖水位上涨原因的。

40、C第段提及的湖水上涨的两种猜想,就是为了告诉读者牧民十分愚昧。D第段加点词语在文中起限定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4)作者在文尾说“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非常重大”,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能为保护我们的家园做哪些事情?(试举四例)【分析】本文段,由纳木错民众的猜测,引出本文说明的对象;段,具体分析纳木错湖水的上涨原因;段,总结全文,强调气候变化是导致纳木错湖水上涨的主要原因,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意义重大。【解答】(1)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解答此题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

41、来表达其作用。文章第段除了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很明显还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将19702009年的近40年时间里纳木错湖水量进行比较,突出水量增加的多。(2)本题考查说明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首先要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说明内容,理清作者说明的思路,将关键内容进行分点概括。文章在第三至十段具体分析纳木错湖水上涨的原因,第段重点分析第一个原因:全球变暖;第段重点分析第二个原因:冻土融化;第段则重点分析第三个原因:蒸发减少。要注意按题目要求,分别用四个字来概括。(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可从文中找出四个选项相对应的内容,进行仔细的分析比对,即可作出正确的选择。其中分析有误的是C,结合

42、全文内容来看,第段提及的湖水上涨的两种猜想,是为了引出说明的对象,并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4)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解读。这是一道开放题,结合生活实际,举出我们可以保护家园的四个实例即可。答案:(1)作比较;纳木错湖水上涨了很多。(2)全球变暖冻土融化蒸发减少;(3)C(4)关注气候、关注我们居住的地球可以从小事做起,我们每天上班上学可以骑自行车,尽量做到绿色出行;拒绝使用塑料袋;节约用水用电;将垃圾分类。【点评】本阅读第(1)题是说明文阅读的典型题,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事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

43、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_和_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打比方:将_比作_,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10(12分)阅读背影选段,回答下列各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

44、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概括本段内容。(2)文段中为什么要写父亲的穿戴?(3

45、)选文中说父亲“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写出了父亲怎样心理?(4)选文中,“我”的两次流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5)这段文字两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前一次写得详细,后一次写得简略的原因是什么?【分析】语段出自朱自清先生散文名篇背影。选段主要描写父亲到车站送我,为我买桔子爬月台的背影。全文正是以”背影“为主线,通过一系列小事的描述,表现父子间的深情,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概括能力。解答此题要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先用简洁的句子概括内容,再加以压缩美化即可。可以概括为:买橘送别(或望父买橘)。(2)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作用分析。此题要结合全文来考虑,从父亲的外貌描写,可以看出父亲穿戴的俭朴,家中境况的惨淡,这样照应了文章的开头;同时又与上文我的穿戴紫毛大衣形成对比,在细节处表现父亲对我的爱之深。(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解答此题关键要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根据上下文内容及文章主旨去判断。从前文内容来看,父亲此次去买橘子并不轻松,但作者说“他很轻松似的”,指的是父亲的心情,他此时身体虽然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