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23843 上传时间:2020-03-0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4(3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C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5(3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古都北京,笼罩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阴影下。B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C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D“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6(3分)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

2、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欣赏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7(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

3、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阻遏()锐不可挡B歼灭(qin)心潮彭湃C击溃(ku)豪情万丈D冠军(gun)震耳欲聋(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遗嘱鼓励英姿B遗愿奖

4、励雄姿C遗愿奖励英姿D遗嘱奖励英姿(3)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追思与缅怀光荣与梦想决心与信念B光荣与梦想决心与信念追思与缅怀C追思与缅怀决心与信念光荣与梦想D光荣与梦想追思与缅怀决心与信念8(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B执法人员近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

5、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9(10分)古诗文默写。(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   ,   ;   ,   。(2)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   (3)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   (4)   ,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5)   ,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6)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   ,   。10(3分)将“河水”、“天空”、“人们”三个词语

6、组合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生活画面。(不超过30字)二、阅读11(30分)阅读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给加横线字注音并解释。先自度其足   吾忘持度   宁信度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而置之其坐   同   反归取之   同   (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何不试之以足?及反,市罢,遂不得履。(4)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

7、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   、   。(5)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   (6)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   而忘操之   反归取之   何不试之以足   12(20分)阅读春中的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

8、,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

9、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5)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A、描写质地的:   B、描写色泽的:   C、描写生长旺盛的:   (6)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的想象。请摘抄下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三、写作(共1小题,满分30分)13(30分)请以“我敬爱的老师XXX”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20

10、18-2019学年黑龙江省伊春市铁力四中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共42分)1(3分)下列词语中画线字的注音完全准确的一项是()A颁(bn )发       翘(qio )首     仲(zhn )裁      殚(dn )精竭虑B荒谬(mio)      箱箧(ji)         肃穆(s)            脂粉(zh)C溃(ku)退 &n

11、bsp;      轻盈(yn)       桅(wi )杆         眼花缭(lio )乱D要塞(si )       镌(jun )刻      遗嘱(sh)           重岩叠嶂(zhn)【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解答】A错误,“翘首”的“翘”应读“qio”;B错误,“荒谬”

12、的“谬”应读“mi”,“箱箧”的“箧”应读“qi”;C正确;D错误,“要塞”的“塞”应读“si”,“遗嘱”的“嘱”应读“zh”;故选:C。【点评】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2(3分)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呈报  头衔  澄清  静谧B纳凉  霎时  惊惶  瞭乱C宽恕  笑柄  荡漾  贪婪D忙碌  祷告  妥当  柳絮【分析】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难度不大。【解

13、答】A正确;B“瞭乱”写作“缭乱”;C正确;D正确;故选:B。【点评】对课文中出现的字,而且大多是生活中常见又易写错的基础字,要重点识记、积累。3(3分)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锐不可当(抵挡)         摧枯拉朽(腐朽)B翘首而望(抬起头来)  屏声敛息(收敛)C引吭高歌(喉咙)         所向披靡(倒下)D一丝不苟(敷衍了事)  殚精竭虑(尽)【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字词解释能力,要注意根据成语的含义来推断解释判断。【解答】A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势力或事物很容易被摧毁。朽:

14、朽烂的木头,不是腐朽;B解释正确;C解释正确;D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词离不开句,结合语境准确释词,要根据具体的语境去理解词语的意思。学生平时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这方面知识的积累,加强记忆。4(3分)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8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声敛息的一刹那。B这两位美术家的绘画都非常好,画法各有千秋。C比赛即将拉开帷幕,队员们彼此发出海誓山盟,立志夺冠。D舰载战斗机上舰,中国白手起家,一切从零开始。【分析】此题考查成语的使用,首先学生要理解成语的意思,其次有些成语还要知道由哪些典故、文章演变流传而来,再次要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解答

15、】A使用正确,屏声敛息:形容静悄悄不出声息B使用正确,各有千秋:千秋:千年,引伸为久远。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C使用有误,海誓山盟:指着山、海发誓;订立盟约。表示要象高山大海一样永恒不变。多指男女相爱相许时的誓约。球员们之间不是恋爱关系,使用该成语不恰当。D使用正确,白手起家:比喻原来没有基础或条件很差而创立起一番事业。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5(3分)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古都北京,笼罩在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阴影下。B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

16、的渡江区域。C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将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D“甲午国殇民族复兴”主题教育基地的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分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引号、书名号、省略号、顿号是考试的重点。【解答】A正确;B正确;C双引号改为书名号;D正确。故选:C。【点评】引号的作用1、引文独自成句,意思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且引号前用冒号。   如: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2、引文不完整,或引文虽然完整,但只作为整句话的一部分,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17、,且前面不用冒号。6(3分)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欣赏有误的一项是()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是唐代诗人王湾的作品。此诗以准确精练的语言描写了冬末春初时作者在北固山下停泊时所见到青山绿水、潮平

18、岸阔等壮丽之景,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开头以对偶句发端,写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情怀;次联写“潮平”、“风正”的江上行船,情景恢弘阔大;三联写拂晓行船的情景,对仗隐含哲理,“形容景物,妙绝千古”,给人积极向上的艺术魅力;尾联见雁思亲,与首联呼应。全诗用笔自然,写景鲜明,情感真切,情景交融,风格壮美,极富韵致,历来广为传诵。译文:客行在碧色苍翠的青山前,泛舟于微波荡漾绿水间。潮水上涨,两岸更显开阔;风势正顺;白帆高高扬起。残夜将去,旭日初升海上;一年未尽,江南已初入春。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家乡。【解答】本诗尾联是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意为身在旅途,家信何传?还是

19、托付北归的大雁,让它捎到远方的家乡。两句紧承三联而来,遥应首联,表达了作者羁旅漂泊思乡之情,而非D项所说的“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所以D错误。故选:D。【点评】“一帆悬”中“悬”字是本诗用的妙字,写船帆笔直高挂,富有形象感,以小见大,表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佛、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画面。7(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我们领略了战士们冲破敌人重重阻遏,歼灭和击溃一切顽抗敌人的气势,那气势只能用“锐不可挡”来形容;学习首届诺贝尔奖颁发,我们了解诺贝尔奖是根据诺贝尔的(遗嘱/遗愿)设立的,是为了(

20、奖励/鼓励)那些为人类做出最大贡献的人;朗读“飞天”凌空,我们仿佛又看到了中国姑娘吕伟在第9届亚运会中夺得10米高台跳水冠军的(雄姿/英姿),仿佛又听到了观众那震耳欲聋的掌声和欢呼声;朗读一着惊海天,我们心潮彭湃,豪情万丈,在同一时刻汇聚:我们的祖国真正强大起来了!(1)文中加点的词语的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CA阻遏()锐不可挡B歼灭(qin)心潮彭湃C击溃(ku)豪情万丈D冠军(gun)震耳欲聋(2)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DA遗嘱鼓励英姿B遗愿奖励雄姿C遗愿奖励英姿D遗嘱奖励英姿(3)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A追思与缅怀光荣与梦想决心与信念B光荣与梦想

21、决心与信念追思与缅怀C追思与缅怀决心与信念光荣与梦想D光荣与梦想追思与缅怀决心与信念【分析】第一题考查字音字形。第二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第三题考查句子排序。【解答】(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项中“挡”应为“当”;B项中“歼”应读“jin”,“彭”应为“澎”;D项中“冠”应读“gun”。故选C。(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遗嘱是人临死前的交待。遗愿是临死前的愿望。根据语境可知,第一处应填遗嘱。奖励侧重于物质方面,鼓励侧重于精神方面。根据语境可知,第二处应填奖励。雄姿是雄壮的身姿。英姿是英武的身姿。根据语境可知,第三处应填英姿。故选D。(3)本题考查句子排序。按照“思考怀念满怀希望满

22、怀信心”的逻辑顺序可知应选A。答案:(1)C(2)D(3)A【点评】第一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不能根据自己的感觉随意作答,要重点关注同音字和形近字,要借助工具书来作答。8(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本着“服务G20,奉献G20”作为目的,杭州市政府发出志愿者征集令,希望广大市民以主人翁姿态踊跃报名。B执法人员近加大了对上市蔬菜抽样检测,以防止不合格农产品出现在百姓的餐桌上,确保舌尖上的安全。C史铁生以亲身经历为基础,描写了他多年来在地坛公园观察到的风景、世态以及对人生独特而深刻的感悟。D一篇有关中国人在5000年前就酿制啤酒的论文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发表,第

23、一作者是位90后的杭州姑娘。【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解答】A搭配不当,应该把“作为目的”改为“的宗旨”。B搭配不当,应该在“检测”后加上“的力度”。C搭配不当,应该在“以及”后加上“抒发了”。D正确。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要明确病句的原因,并学会从不同角度辨析修改,此外还要做练习加以巩固。9(10分)古诗文默写。(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2)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

24、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夜上受降城闻笛(5)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闻王昌龄(6)次北固山下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的句子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的积累。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内容,以及平时的积累与巩固。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解答】答案:(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注意“汉”的书写)(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25、。 (注意“雁”的书写)(4)不知何处吹芦管。(5)杨花落尽子规啼。 (注意“杨”的书写)(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注意“生”的书写)【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10(3分)将“河水”、“天空”、“人们”三个词语组合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生活画面。(不超过30字)【分析】本题考查选词造句,注意先理解所给词语的含义,然后设想一定的情景把词语连缀起来即可。【解答】这里要求将“河水”、“天空”、“

26、人们”三个词语组合成一段话,描绘一幅生活画面。可以设想为河水边、天空蔚蓝、人们休息等统一画面,然后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即可。答案示例;河水泛着微光,天空蔚蓝而辽阔,人们三三两两在树下歇息,好不惬意。【点评】造句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添加一定的成分,联想一定场合造句,注意合情合理。二、阅读11(30分)阅读郑人买履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1)给加横线字注音并解释。先自度其足测量吾忘持度拿宁信度相信(2)指出下

27、列句子中的通假字。而置之其坐坐同座反归取之反同返(3)在横线上用现代汉语表述下边句子的大意。何不试之以足?及反,市罢,遂不得履。(4)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守株待兔、狐假虎威。(5)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做人要学会变通,不能死守教条(6)探究:文中“之”字共出现五次,它们的意思一样吗?请分别解释而置之其坐代词,代指尺码至之市到而忘操之代词,代指尺码反归取之代词,代指尺码何不试之以足代词,代指鞋子【分析】译文:      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

28、尺码。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句意: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度:测量句意: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持:拿句意: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信:相信(2)本题考查通假字的辨析,解答时根据句意。回顾所学认真作答即可。句意:然后把量好的

29、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坐通“座”,座位。句意: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反:通假字,同“返”,返回。(3)本题主要考查点是对句子翻译。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具体到某一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何:为什么  之:代词  以:用句意: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重点词有:及:等到  市罢:集市散了  遂:于是句意: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4)本题考查学生成语积累,解答这类题主要

30、依靠的是平时的积累,做有心人,平时学习中多多积累。(5)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心的理解,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故事具体情节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抓住关键句子“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6)本题主要考查点是一词多义。为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句意: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之:代词,代指尺码句意:等到了集市。之:到句意: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之:代词,代指尺码句意: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之:代词,代指尺码句意: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之:代词,代指鞋子答案:(1)测

31、量 拿 相信(2)坐通“座”,座位  通假字,同“返”,返回(3)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4)守株待兔,狐假虎威(5)做人要学会变通,不能死守教条(6)代词,代指尺码;到;代词,代指尺码;代词,代指尺码;代词,代指尺码【点评】“之”的用法:而置之其坐(之:代词)吾欲之南海,何如?(之:往,到去)水陆草木之花(之: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之:补充音节)孔子云:“何陋之有?”(之:宾语前置的标志)马之千里者(之:定语后置的标志)12(20分)阅读春中的两段

32、文字,回答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象火,粉的象霞,白的象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赖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1)第一段画线句写了什么内容?请用一句话概括,并说明这样写的好处。(2)想象一下“小草偷偷地从

33、土里钻出来”描绘了这样的画面?下边的诗句哪一句描写的画面与它最接近?A、春风又绿江南岸(王安石船泊瓜州)B、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C、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D、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3)“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这一句中的“闹”字换成“叫”字好不好?为什么?(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这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5)从第一段中找出描写小草的质地、色泽和生长旺盛的词语。A、描写质地的:嫩嫩的,软绵绵B、描写色泽的:绿绿的C、描写生长旺盛的: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6)第二段有一处是作者展开

34、的想象。请摘抄下来,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分析】略【解答】(1)人们在草地上愉快地活动;间接地写出了春草的茂盛与可爱。(2)C。(3)不好;叫只是单纯的声音上的感受,“闹”不仅有声音上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内涵要丰富得多。(4)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的写出了百花竞相开放,充满勃勃生机情景。(5)质地:嫩嫩的,软绵绵色泽:绿绿的旺盛: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6)“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展现了未来的美好生活,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言之有理即可)【点评】略三、写作(共1小题,满分30分)13(30分)请以“我敬爱的老师XXX”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

35、2)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字数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分析】【审题立意】这是全命题作文。审题可知,本文应是要求学生以某一位老师为写作对象,通过记叙老师在教学和生活中的一件或几件小事,表现老师的某种优秀品质,刻画老师形象。本文表现的主旨应是对老师的敬爱之情。这个题目贴近学生生活,写作难度不大。从生活中选取真实事件,写出真情实感,以真情打动读者和评卷老师。【文体选择】记叙文。【思路点拨】文首以题记的形式点明题旨,表现老师的某种优秀品质或对老师的敬爱之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彰显自己的写作功底和思想深度。文中则写人记事,围绕能体现老师某种品质的一件或几件小事来展开故事情

36、节,应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写出真情实感。文末则以议论或抒情升华主题,总结全文,并与文题或文首形成前后呼应,使全文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解答】【例文】我敬爱的老师张老师苗条的身材,一头乌黑光亮的长发下镶嵌着一双黑宝石般明亮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嘴巴。这就是我敬爱的老师张老师。张老师是我转学过来,第一位担任我班主任的老师。我记得刚转来的时候是默默无闻的,别的同学问我叫什么名字,我也是小声的回答。在这个陌生的班级中,我没有朋友,不敢

37、与周围的同学交谈,在加上自己非常胆小,使我变得自卑、没自信。在我转过来的第二天,老师让我上台做自我介绍,那时的我紧张的要命,周围同学们的目光,都“刷刷”地往我这看齐,使我更加紧张、惊慌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这时不知是在谁的带动下,鼓起了热烈的掌声!我慢慢地抬起头来,与老师那宝石般的眼睛对上了目光,它似乎在说:“来,鼓起勇气,大胆点!没关系的!”顿时我感到体内流动着一股暖流,流遍了全身!我鼓起了勇气来,走向了讲台,结束了一场精彩的自我介绍。还有一次张老师生病了,语文课迟迟没有来。此时我的心里十分焦急,恨不得立刻飞到老师面前,看看老师怎么了?是生病了?还是遇到了麻烦?就在我焦急万分的时候,张老师的

38、背影突然出现在班级的门口,紧接着,张老师走进了教室。坐在第一排的我清楚地看到:老师的脸色脸色有些苍白,嘴唇上没有一的血丝;还有平时那黑宝石石般明亮的眼睛,也失去了原来的光彩。但老师却勉强的挤出了一丝笑容来面对我们,是想让我们不要为她担心吧。在这节课上,同学们没有了以前的喧哗、吵闹,只是在安安静静地听老师讲课。我正认真地听着老师那绘声绘色的课时,忽然发现老师的额头角边渗出了几颗豆大的汗珠,接着讲课的声音也低了下来,在黑板上写字的手也不停地颤动着。突然老师双手撑着讲桌上,好像在看教材,但我从间清楚的看到:老师眉头紧皱,汗珠从额头滚落下来。同学们互相看了看,都很担心张老师过些日子,张老师的病渐渐地好了起来,还与我们玩起了“老鹰捉小鸡”的游戏。老师当老鹰,我们则是一群调皮、可爱的“小鸡”。我们玩的好不乐乎!您就像一朵纯洁的百合,默默的开放。既没有茉莉花那浓郁的芳香,也没有水仙花那潇洒的风韵;既没有杜丹那华贵的盛装,又没有菊花那飘逸的气质。但您以自己独特的美姿,创造了我心中一道最亮的光芒!我敬爱的老师。【点评】这篇文章叙述了张老师对我的鼓励和带病坚持给我们来上课,文中自始自终充满着对张老师的尊敬与感激。文中的事例描述生动、具体,很好地突出了中心,写得很是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