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核舟记ppt课件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7955 上传时间:2020-01-17 格式:PPTX 页数:20 大小:791.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 核舟记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11 核舟记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11 核舟记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11 核舟记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11 核舟记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课件PPT,11 核舟记,课件PPT,课时目标,1.积累一些文言词汇、句式。 2.学习掌握本文运用说明和描绘相结合的笔法。 3.理清文章的整体思路,探究主体部分的说明顺序。,课件PPT,情境导入,1995年10月27日文汇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惊现宁波,消息传出后,文物界、收藏界趋之若鹜。据专家鉴定,这是迄今发现的世上仅存的明代果核雕刻品。今天,我们有幸一睹芳容,让我们一同走进魏学洢的核舟记去开开眼界。,课件PPT,作者档案,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浙江嘉善人,著有茅檐集。核舟记选自清朝人张潮编辑的虞初新志。,写作背景,宋神宗元丰二年(

2、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说他所作诗文有毁谤朝廷的意图,被捕入狱半年。次年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职。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字词清单,器皿 罔不因势象形 贻 八分有奇,不属 诎 椎髻 舟楫 篆,二黍许 篛篷 髯 石青糁之,mn,wng,y,yu,sh,ru,rn,sn,zh,q,chu j,j,zhun,6,课件PPT,课文解析整体感知,1.结合课下注释与课前预习,把握课文大意; 2.圈画出自己难以理解的字、词、句。,课文解析整体感知,课件PPT,通假字,“有”

3、通“又”,还有零头。,为字共三十有四,“诎”通“屈”,弯曲。,诎右臂支船,“衡”通“横”,横。,左手倚一衡木,课文解析整体感知,课件PPT,一词多义,奇,有,为,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罕见。,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有。,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通“又”。,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中轩敞者为舱,是。,课文解析整体感知,1.这是一篇古代的说明文,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有何特征? 2.说明顺序是什么?请具体说一说。 3.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课文解析精研细读,说明对象的特征:,体积上:小,构思上:巧,雕刻的人、物、字数量上:多,奇巧,核舟,课件PPT,

4、课文解析精研细读,1.空间顺序(中头尾背): 2.逻辑顺序: 先整体后局部先写舟的尺寸大小,后写船舱、船头及船尾。 先主后次正面是主,背面是次,所以先写正面,后写背面。 船舱是主,船头、船尾是次。 船头是主,船尾是次。 苏东坡是主,黄鲁直、佛印是次。,课件PPT,课文解析拓展延伸,列数字:“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 核舟体积有多大,长有多少,高多少,船舱部分雕刻了多少东西,都各有其数,读来一目了然。,课文解析拓展延伸,作比较: “通计一舟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与“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

5、艺。,2020/1/17,课文解析拓展延伸,课文如此细致地介绍核舟这雕刻品的艺术形象,说明了什么?,说明雕刻家构思的巧妙,显示出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赞美了我国古代劳动者的高超技艺。,课文解析拓展延伸,本文题目有“记”字,是否意味着是记叙文?它与桃花源记是不是同一种文体?,从对象看,桃花源记记的是事,是记叙文;而核舟记记的是工艺品,是说明文。 从语言看, 桃花源记多用描写;而核舟记则多用说明。,课件PPT,结构图示,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船头坐三人,中轩敞者,舟尾横卧一楫,其船背稍夷,整体,局部,中间,两边,船背,逻辑顺序,空间顺序,主次,主题概括,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课堂小结,这是一篇介绍事物的说明文。题目中的“记”在这里是描述、摹写的意思。文章全面而真实地描述了雕刻在核舟上的人和物,活灵活现,使人能领会神奇的雕刻技巧。,课件PPT,课时训练答案,1.(1)无 没有 顺着 就着 (2)赠 (3) 用箬竹叶做的船篷 (4) 靠近(5)举 (6)平 2.B 3.核舟。 4.技亦灵怪矣哉。 5.核舟是“大苏泛赤壁”,苏是中心人物。 6.扣“泛赤壁”,不是过江,所以放舟江上,不必撑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部编人教版 > 八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