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7009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75.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同步练习(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基础达标1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段的耕作工具有()石斧耧车骨镰曲柄锄A B C D答案A解析耧车和曲柄锄都是出现在汉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材料中要求的是“刀耕火种”阶段,是原始农业时期,故A符合题意。2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对中国古代农业发展影响深远。这一耕作方式形成于()A西周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C秦汉时期 D隋唐时期答案B解析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发达地区已经采用了牛耕技术和铁制农具,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开始形成,故B项正确。3某学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下列史实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2、()A县制的出现 B铁农具的使用 C都江堰的修建 D一牛挽犁的出现答案B解析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实现了革命性的突破,故B项正确。4管子轻重记载:“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鎒、一椎、一铚,然后成为农。”其中并未提到犁,对此的合理解释是()A井田制已经瓦解B铁犁牛耕尚未普及C土地私有成为主流D青铜农具仍在大量使用答案B解析材料中列举了当时农民常用的木制、铁制农具,但所列农具中没有犁,说明当时铁犁牛耕尚未普及,故B项正确。5它在唐朝已经使用,“是古代中国耕作农具成熟的标志,其优点是深浅自如、轻便省力”。该“耕作农具”是()A BC D答案D解析曲辕犁安装

3、了犁评,可以调节犁耕的深浅,使耕作更自如、更轻便,标志着我国犁耕技术的成熟。6(2017四川学业水平测试)战国时期,李冰在成都平原主持修筑的一项著名水利工程是()A都江堰 B郑国渠C灵渠 D“井渠”答案A解析战国时期,李冰在成都平原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7(2017山西学业水平考试)中国古代流传有“湿耕泽锄,不如归去”“肥是农家宝,庄稼不可少”“且溉且粪,长我禾黍”等谚语。这些谚语反映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C注重把握农时 D注重使用肥料答案A解析材料指出古代农业生产中耕作、施肥、灌溉等技术要点,表明这些谚语强调了中国古代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特点。8(201

4、8益阳调研)观察下图,它反映了()A我国古代小农经济十分发达B我国古代手工业十分发达C我国古代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D我国古代男女的社会地位答案C解析图片反映了男耕女织,这是小农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故C项正确。9(2017北京学业水平考试)唐诗田家中写道:“倚床看妇织,登垅课儿锄。”这反映了()A农村商品经济的发达 B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C家庭手工业规模扩大 D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答案B解析这首诗中的“妇织”“儿锄”指的是妇女从事纺织、男子从事农耕的社会分工,由此可知诗歌反映了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10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杀鸭子,鸭子叫

5、的嘎嘎的。”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C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答案C解析“吃燃面,打鸡蛋”反映了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说明A项不正确;民谣反映的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生活需要的生产方式。故选C项。能力提升11(2017南宁联考)先秦时期的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文献中有“百谷”“九谷”“六谷”“五谷”的演变。这表明先秦时期()A农业走向衰退 B外来作物引进C作物历经选择 D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解析农作物品种经历了一个由多到少的过程,表明长期农业实践中存在培

6、优选优,故C项正确。12下图是甲骨文的“年”字,该字由两部分组合而成,上部为“禾”。卜辞中常见“有年”“大有年”的记载。据此,“有年”的意思应是()A人寿年丰 B六畜兴旺C庄稼收获 D祭祀谷神答案C解析注意材料中的“年”字,上部为“禾”,因此卜辞“有年”的含义应该与“禾”相关联,而“禾”主要体现为庄稼收获。13吕氏春秋任地记载:“五耕五耨(锄草),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滋润的土壤)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害虫)。”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 B男耕女织C铁犁牛耕 D土地私有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五耕五耨”“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可知,农业种植需要深耕、勤除草、除害虫

7、等,这是精耕细作的表现,故A项正确。14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先秦时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茹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这表明当时的农业生产注意()A精耕细作 B自给自足C农林牧业相互补充 D生产结构完备答案B解析由材料中“种谷必杂五种”“树桑”“菜茹”“瓜瓠果蓏”“鸡豚狗彘”等信息可知,当时的农业生产注重满足自身生活所需,即自给自足,故选B项。15(2018朔州高一检测)“俗语云:百年田地转三家。今则不然十余年间,已易数主。”由此可见,古代小农经济的一个特点是()A封闭性 B落后性C脆弱性 D分散性答案C解析材料中文字描述的是小农经济下土地的频繁

8、流转,因为小农在遭遇灾难时除土地外并无其他财富可以抵御各种灾害,这说明小农经济抵御风险的能力较低,具有脆弱性的特征,故选C。16中国是世界农业发源地之一,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先民们创造了辉煌的农业文明。某博物馆拟举行“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主题展览,邀请中学生参加展览的筹备工作。展览一灿烂辉煌的农业成就(1)该展厅设置了农具的逐步改进和水利设施的完备两个版块。请你选取中国古代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成就充实展览内容。展览二男耕女织的经营方式(2)该展区展览了反映古代劳动人民生活状况的耕织图,如果你是解说员,请对这种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作简要评价。展览三历史悠久的中国农业,形成了独特而优良的生产模式。它特

9、别重视在单位面积土地上进行最大限度地投入。讲究轮作、复种、加强管理;非常注重兴修水利和改进技术,以期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3)请你根据以上材料,为展览三拟订一个恰当的标题。(4)当今中国农民生活条件急需提高,如何处理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课题。回顾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历程,结合本次展览的内容谈谈你的看法和建议。答案(1)改进农具:曲辕犁和筒车的创制等。兴修水利:春秋时期的芍陂,战国时期的都江堰、郑国渠,两汉的漕渠、白渠等。(2)男耕女织式的小农经济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生活比较稳定,农民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它妨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到封建社会后期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3)精耕细作的生产模式。(4)继承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完善水利设施;增加农业的科技含量。解析第(1)问可结合我国古代改进农具和兴修水利方面的成就作答。第(2)问主要从进步性和局限性两个方面对小农经济予以评价。第(3)问须准确解读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得出“精耕细作”这一主要特征。第(4)问要综合材料内容并结合中国古代农业的特征提出合理建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岳麓版 > 必修2 经济成长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