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6914 上传时间:2020-01-1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85.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六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单元检测试卷(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单元检测(六)(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这表明()A.向社会主义过渡具有历史必然性B.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C.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D.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全国各地方未能实行普选以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人大的职权,政治协商会议是最高权力机关,与材料“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和它的地方委员会分别执行全国和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相符,故C项正确。答案C2.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时,6位副主席中党外人士有3位,

2、56位政府委员中党外人士有27位。这说明新中国建立了()A.无产阶级专政 B.政治协商制度C.民主联合政府 D.人民代表制度解析根据材料,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党外人士有3位政府委员中党外人士有27位”,体现的是多党民主联合的建国特色,故C项正确。答案C3.(2015湖南学业水平考试)下图是某位同学的课堂笔记。其中空白处应是()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B.“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C.“九二共识”的达成D.“村民民主自治制度”的建立解析图片显示的是新中国初期的三大政治制度建设,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答案A4.政治民主化是近现代国人的不懈追求。新中国成立后,颁

3、布的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是()A.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C.五四宪法 D.八二宪法解析临时约法是1912年中华民国颁布的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故A项错误;共同纲领不是宪法,它在过渡时期代行宪法的职能,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特色,故B项错误;五四宪法是1954年为保证国家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而颁布,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故C项正确;八二宪法也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但颁布于1982年,晚于五四宪法,故D项错误。答案C5.右图是一本残缺的历史著作“”十年史封面。封面设计者将“历史”的拼音“Lishi”颠倒设计,以表达某种暗喻。据此推断,这个“十年”应是()A.19561966年B.19

4、661976年C.19271937年D.19771987年解析观察图片以及题干中的“Lishi”颠倒设计,可以联想到这是一个“颠倒黑白”“是非不分”的时代,应当是“文化大革命”的十年。答案B6.下面是新中国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此图表明新中国()A.政协制度形成经历了长期的过程B.爱国统一战线力量逐步发展壮大C.联合一切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D.在民主政治建设上已经较为完善解析历届政治协商会议代表人数示意图反映的是政协代表人数越来越多,与该制度的形成过程无关,排除A。政协代表人数越来越多,说明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人数的增多,说明爱国统一战线力量逐步发展壮大,B正确。选项C中“一切力量”与

5、题意无关,排除。选项D“较为完善”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B7.(2016江苏南京学业水平)1998年11月4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这部法律的颁布()确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消灭了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 B. C. D.解析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法律体系形成并不断完善,“确立”的表述是错误的,故A、C两项错误。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就是改造农村落后的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故B项错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推进了农村的民主制度发展,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故D项正确。答案D8.据统计

6、,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以坚决果断的态度依法纠正12起重大的冤假错案,原案犯多因“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改判无罪。这从本质上表明新时期我国()A.坚决纠正冤假错案 B.法制建设日益完善C.严格司法审判程序 D.司法过程贯彻民主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2014年人民法院和检察院依法纠正冤假错案,原案犯多改判无罪”可知新时期的法制建设日益完善,故本题应选B项;A项发生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早于题目中的时间“2014年”,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司法审判程序和司法过程,故排除C、D两项。答案B9.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选项材料结论A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我国确立了民族区域自

7、治制度B“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彻底破坏C1982年,中共确立与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形成D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我国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和扩大解析我国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1954年宪法中,故A项错误;“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未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只能说明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遭到践踏和破坏,但不能说彻底破坏,故B项错误。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初步建立,故C项错误。1998年中华人民共

8、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获得通过,标志着我国的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和扩大,故D项正确。答案D10.20世纪80年代后,台湾的报刊上人们经常能读到类似“近乡(大陆)情更怯”的文章,胆大者更写出同大陆子女亲人如何在海外见面的感人情节。此状况()A.说明两岸对抗关系已出现缓和B.推动了“和平统一”方针的提出C.客观上有利于两岸坚冰的打破D.表明台湾民众支持“一国两制”解析据材料台湾报刊描述同大陆子女亲人海外见面的情景,主要是要求官方放开民众赴大陆探亲的思想,这一状况有利于两岸坚冰的打破,故C项正确。答案C11.(2017福建省普通高中学业基础会考)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下图所示的历史事件发生于() A.19

9、49年 B.1992年C.1997年 D.1999年解析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答案为C项。答案C12.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这反映出我国民主政治()A.保障人民民主权利B.保障人民政治权利C.保障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D.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人民主体地位”“人民主人翁精神”“保障人民权益”“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等

10、信息综合分析可知,我国民主政治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答案D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新中国的成立为妇女参政事业建立了优越的制度。共同纲领中首先声明妇女在政治上拥有与男子相同的权利。1953年2月1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22次会议通过并公布的选举法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是我国妇女第一次获得有选举法保障的选举权。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再次重申了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材料二“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

11、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1)概括材料一中新中国初期提高妇女地位的途径。(4分)(2)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初期实现“民治”的表现。(12分)(3)综合两则材料,概括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特点。(4分)答案(1)通过立法的形式提高了妇女的地位(或从制度上保障妇女地位)。(2)说明:召开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任答三点即可)(3)特点:妇女政治地位得到提高;不断健全法

12、律制度,保障民主政治。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之。(清)康熙帝材料二毛泽东说:“民国元年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那个时期是一个比较好的东西;当然,是不完全的、有缺点的,是资产阶级性的,但它带有革命性、民主性。”材料三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1)依据材料一概括清朝政治体制的特点并指出其弊端。(4分)(2)依

13、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怎样理解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带有革命性、民主性”?(4分)(3)依据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怎样的原则?其根本目的是什么?(6分)(4)综合上述材料,简要谈谈你对我国政治制度发展的认识。(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反映的是皇权至上的政治制度,第二小问学生答出该制度弊端即可。第(2)问,根据题目要求“革命性、民主性”,结合临时约法的意义回答即可。第(3)问,第一小问学生从材料中“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概括,第二小问学生答出本质目的是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第(4)问属于开放性试题,学生围绕着从专制到民主、符合国情等进行论述即可。答案(1)特点:皇权至上或君主专制。弊端:易产生政治腐败,阻碍社会进步。(2)革命性和民主性:从法律上彻底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民主共和制。(3)原则: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根本目的:保证人民当家做主。(4)认识:从专制到民主;在探索中不断发展完善;必须符合本国国情;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人民才能当家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岳麓版 > 必修1 政治文明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