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巩固训练(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4272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69.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巩固训练(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巩固训练(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巩固训练(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17课 战国策目录序》巩固训练(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7课战国策目录序一、基础巩固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偷为一切之计而已偷:暗暗地B亦将因其所遇之时因:根据C盖法者所以适变也所以:用来的D然后以戒,则明则:就答案A解析偷:苟且。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B然后以戒,则明C卒至苏秦、商鞅、孙膑、吴起、李斯之徒以亡其身D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答案B解析B项没有活用,明白,明确。A项形容词用作动词,阐明。C项使动用法,使丧命。D项数词用作动词,保持一致。3下列句子中“于”字的用法,表被动的一项是()A则可谓惑于流俗B而不笃于自信者也C固将明其说于天下D莫善于是答案A解析A项表被动。4

2、下列各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则可谓惑于流俗B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C外欺于张仪,内惑于郑袖D臣访之士大夫家答案D解析D项为省略句,A、B、C三项皆为被动句。5翻译下面的句子。(1)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译文:_(2)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译文:_(3)载其行事,固不可得而废也。译文:_答案(1)也应该按照他们所遇到的时代、所遭受的变故,制定出当世的法规。(2)道德准则是用来确立根本的,不可以不保持一致。(3)记载了其中发生的大事,实在是不该废弃的。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向叙此书,言“周之先,明教化,修法度,所以大治。及其后,谋诈用

3、,而仁义之路塞,所以大乱”。其说既美矣。卒以谓“此书战国之谋士度时君之所能行,不得不然”。则可谓惑于流俗,而不笃于自信者也。夫孔、孟之时,去周之初已数百岁,其旧法已亡,旧俗已熄久矣。二子乃独明先王之道,以谓不可改者,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亦将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为当世之法,使不失乎先王之意而已。二帝三王之治,其变固殊,其法固异,而其为国家天下之意,本末先后,未尝不同也。二子之道,如是而已。盖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此理之不易者也。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能勿苟而已矣。可谓不惑乎流俗而笃于自信者也。6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其/后,谋/诈

4、用,而仁义之路/塞B去/周之初/已数百岁C岂将/强天下之主/以后世之所不可为哉D故/二子者/守此,岂/好为异论哉答案A解析应为:及/其后,谋诈/用,而仁义之路/塞。7清人恽敬曾说:“曾子固文章自儒家人,故其言温而定。”这句话说出了曾巩行文从容、气韵尔雅的特点,你觉得这一特点在节选的第段是如何体现的?答:_答案这一段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说“其说既美矣”,肯定了刘向对战国时代特点的分析,然后批评刘向的错误观点,显得公允得体。对刘向的观点也没有进行锋芒毕露的指斥,而是说他被流行的习俗迷惑,从而不能对自己的见解有坚定的信念,遣词委婉。8第段中加点的“然”字,作何理解?曾巩指出刘向的哪一个观点是错误的?

5、答:_答案(1)“然”是“那样做”,具体指“用阴谋欺诈的权术”。(2)曾巩认为刘向说“战国时期的策士们为了迎合时君而不得不用阴谋欺诈的权术”是错误的。9结合第、段考虑,曾巩强调了怎样的本末先后关系?答:_答案曾巩强调“道”的不可变易的一贯性,而“法”却可“因其所遇之时、所遭之变”而有所变化,但任何“当世之法”都不能“失乎先王之意”,“道”为“本”为“先”,“法”为“末”“后”,二者的“本末先后”关系,是不可更改的。三、延伸阅读(2019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宗子相集序(明)王世贞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角立。

6、爰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挟吴生暨天目徐生来。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泠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镬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碔。余则无以难子相也。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

7、子相欲逾津而弃其筏。然雅非子相指也。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驷,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今其篇章具在,即使公、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子相独不然。为考功郎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闽藩。属有岛寇事,衽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一方冠。既又

8、佐其臬为儒生师帅。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怿,谓:“麒麟凤皇,宁能并鸡犬用乎?不得之,不能为圣世。吾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凤言,三叹加飧食。”其曹偶持论若此。(选自弇州山人四部稿,有删节)注宗子相:宗臣(15251560),字子相,与李攀龙(字于鳞)、王世贞、吴国伦等六人合称明代“后七子”。矩镬:犹规则、法度。碔:似玉的石头。考功郎:吏部官员。参:这里指担任布政参议。岛寇事:指倭寇侵扰福建沿海。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叩之泠然中五声 中:符合B余则无以难子相也 难:诘问C字不得累句 累:积累D以不能附会 附会:依附(权贵)答案C解析

9、累:牵连。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B.C.D.答案A解析A项中的两个“而”都是连词,表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然而”。B项结构助词,的/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C项介词,凭借/连词,因为。D项动词,成为,是/介词,替。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起笔就勾画了从建安到盛唐群雄争胜的诗坛景象,为下文高度评判宗臣的才华和成就提供了一个气势恢宏的文学史背景。B宗臣凭着才气能做到“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而李攀龙和王世贞都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所以宗臣对他们两人很不屑。C宗臣也有治世才能,任职地方能保境安民,又能“为儒生

10、师帅”。他曾担任的考功郎属于京官,“出参闽藩”是离开京城到福建任职。D文章将议论与描写结合,使阐发主张和塑造人物相得益彰。对宗臣与人论诗时动作的描写,虽只寥寥数笔,其形象就跃然纸上。答案B解析B项对应的文字是第二段中间的部分。从原文看,李攀龙、王世贞并不是不能达到那样的境界,而是“不敢”;宗子相也不是对他们二人不屑,而是对他们的做法不以为然。13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以 子 相 之 诗 足 无 憾 于 法 乃 往 往 屈 法 而 伸 其 才 其 文 足 尽 于 才 乃 往 往 屈 才 而 就 法 而 又 不 假 年 以 没 悲 夫 然 具 是 不 朽 矣答案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

11、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夫/然具是不朽矣解析解答此类题,可先根据标志性词语和结构特点将能断开的先断开;然后抓住句中的动词寻找主语、宾语,以此断句;最后再根据对文段的理解来破解难点。本题中,可以先根据文言虚词来断句,“悲夫”前后要断开。“于”为介词,后面的“法”“才”为引出的对象,“乃”不能跟在“于”后,所以“乃”前都应断开。再从文段意思来看,“其文”是“足尽于才”的主语,所以“其文”前应断开。从句子结构的对称来看,“而伸其才”和“而就法”对应,所以“而就法”后应断开。“以子相之诗”后面可断可不断。1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则岂尽人力哉

12、?盖亦有造物微旨矣。译文:_(2)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薄文士无毛发之用。译文:_答案(1)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吗?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图吧。(2)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解析翻译时,要有“得分点”意识,要先圈画出句中的重点字词。比如:第(1)题中的“岂”“造物”“微旨”,第(2)句中的“尚”“显”“讥薄”。翻译时,尽量直译,在此基础上保证句意通顺。参考译文啊!这是广陵人宗臣宗子相的诗文选集。武昌人吴国伦为它作注释,吴郡人王世贞为它写序言,说:当年建安时期,曹操曹植父子奋发有为,刘桢(字公)卓然特立。至于潘岳、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二人

13、)则辞藻十分华丽,左思(字太冲)善于修饰文章质地,沈佺期、宋之问诗风靡丽,杜审言(字必简)词风挺立,李白、杜甫并驾齐驱,王昌龄(曾任龙标尉)洒脱不羁。古代文辞出众的人,往往彼此志气一致却互不谦让,精神气质不能彼此投合却能互相为用,那么难道都是人的力量(造成的)吗?大概也有上天精妙的意图吧。某天,我和李攀龙李于鳞在燕地游乐,宗子相带着吴先生和天目徐先生来了。宗子相文才高超,气魄雄健,很能自我欣赏。他曾经跟吴先生多次谈论诗歌,敌不过吴先生,就把酒杯倒扣在桌上,(差不多)把牙齿都咬碎了,回家后从早到晚都在思考这件事,(最终竟然)到了喀喀吐血的地步。当他尽心尽力时,神思与才力能互相依附,灵感自然就产生

14、了,敲打一下(便发出)清脆激越(的声音),非常符合五声的韵律,(写完)诵读,就好比清风吹在腋下、甘露滴到咽部,非常爽快舒畅。然而,当他费尽心力还不能停下来,那么所论述的道理就不一定是天地间所有的,言辞也不一定是千古以来人们已经说过的,也偶尔能得到。李攀龙那么有才华,但还不敢完全抛开写文章的规则来撰写他喜好的文章,更何况是我王世贞呢?只有宗子相常常很轻视这些,说宁愿要有瑕疵的玉也不要似玉的石头。我没有办法来诘问宗子相了。那些赞许宗子相的人,认为宗子相已经跳过了渡河的木筏而上了岸;而那些说宗子相是是非非的年轻人,说宗子相想渡河却抛弃了木筏。但这向来不是宗子相想做的。完全发挥我写文章的才思,穷尽我的

15、才华,凭借(它们)跟外物环境相会。跟外物环境相合那我就收取所有宝玉,不相合我就姑且收取宝玉而丢弃有瑕疵的玉。单字不能连累句子,句子不能连累文章。我经常坐良马拉的车,(却)用次马拉的车来跟天下中下乘的马车比快慢,有一次没有取胜,但不会再次不获胜,就是这样罢了。现在,宗子相的文章都在这里,即使刘桢、左思、杜审言、王昌龄等人稍微自我贬损一下,而(将他)附在这些杰出人才之间,宗子相也是心甘情愿的吧。宗子相在文笔方面尤其奇特,他的笔力足够来破除冗长陈腐(的文坛之气),自成体系,超越天下人的所见所闻,而主要的旨趣就在李梦阳那里。宗子相的诗歌,在诗歌的规则方面没有什么问题,但多数时候要放宽规则来彰显他的才华

16、。他的文章也足以完全显现他的才能,但多数时候却压抑他的才华来符合规则,然而(上天)竟然不给他时间就让他离世了。真是悲痛啊!但这也是能永存于世的啊!世间那些成就功业名声、崇尚通达显赫的人,常常讥笑鄙视文人没有丝毫的用处。宗子相独独不是这样的。他担任考功郎的时候颇有声名,因为不愿依附权贵,不久就出京到福建担任布政参议。(他)管辖的地方有倭寇入侵,(他)安置吏民,筹调军粮,规模是一地之首。不久,他又辅佐提刑按察使,成为当地儒生的表率。他快去世的时候,家里人祭祀时都哭了起来,而宗子相脸上一直露出不高兴的神色,说:“麒麟凤凰,难道能和鸡犬一起被任用吗?不能得到任用,就不能开创圣明的世道。我很讨厌我像鸡犬一样(被任用),我将要走了。”李攀龙很赞赏他,写了一首诗说:“一次为了麒麟凤凰咏叹,多次为衣食而感慨。”他的同辈也是持类似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