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日喻 学案(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14188 上传时间:2019-12-31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63.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7课 日喻 学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7课 日喻 学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第7课 日喻 学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第7课 日喻 学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7课日喻从文章结尾“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作日喻以告之”来看,苏轼此文显然带有针对王安石“以经术取士”做法的不满与批评之意在内。在苏轼看来,北宋前期以“声律(诗赋)取士”的做法固然有导致士人“不志于道”的弊病,而自王安石变法,改为“以经术取士”的做法以后,却又导致了另一种空谈“道”而不讲求实际学问,亦即“不务学”的弊病。因此本文的主旨,即在于纠正后一种“不学而务求道”的倾向。苏轼之文长于说理,往往“昭晰无疑”(艺概文概),长篇论说文是这样,短小精悍的杂说也莫不如此。而且杂说较之正式的议论文更灵活,笔调更从容,“能道意所欲言”(答王庠书),充满了诗一

2、样的情趣和哲理,愈加耐人寻味。本文就是其杂说中的代表作。本文继承了战国议论文的优点,以寓言作为论据,使行文简洁明了,形象生动。正如王文濡所评:“文以道与学并重,而譬喻入妙,如白香山诗,能令老妪都解。”(评校音注古文辞类纂卷三十二)此文作于元丰元年(1078),时苏轼任徐州知州。文章旨在说明求知不可像眇者猜日,脱离实际,自以为是,而应像南方弄潮儿与水居那样,从学习和实践中求得真知。本文拿“眇者猜日”作比喻,使说理深入浅出。文章昭示人们:要想学有所得,必须亲身实践,日积月累,水到渠成,如其没有或不肯下苦功,只是拾人牙慧,道听途说,再加上主观臆测,则必然闹笑话,出偏差。这些对今天的读者也还是有启发意

3、义的。1读准字音(1)扪烛而得其形(mn)(2)他日揣籥(yu)(3)巧譬善导(p)(4)转而相之(xin)(5)百工居肆(s)(6)南方多没人(m)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1)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能潜水的人(2)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步行渡水(3)今者以经术取士:对儒家经典的理解和解释技巧,这里指经义文(4)转而相之,岂有既乎:相,同“像”,作比;既,尽、完3解释下列多义词的意思(1)经(2)闻(3)过(4)之(5)以(6)也4说出下列古今异义词的古义和今义(1)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古义:用来的办法。今义:表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语。(2)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古义:指诗赋。

4、今义:诗、词、歌、赋在语音上的要求,格律。5说出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活用类型,并解释其义(1)或即其所见而名之:名词用作动词,解释(2)或莫之见而意之:名词用作动词,揣测(3)善战者致人: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致(4)日与水居也:名词作状语,每天(5)故凡不学而务求道:名词用作动词,致力于6说出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1)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者也”表判断的判断句(2)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于”表被动的被动句(3)或莫之见而意之:宾语前置句,“莫之见”应为“莫见之”,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要前置(4)问于没人:介词结构后置句,应为“于没人问”7翻译下列句子(1)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

5、学没者也。译文:_ (2)今者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译文:_答案(1)所以凡是不想学习却一心求道的,其实都像北方人学潜水一样。(2)现在用经义文考试录取士人,士人明白要追求儒道却不肯专心学习。日喻1日喻是一篇赠言,但不仅仅是一篇赠言,而是另有深意。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答:_答案作者写此文,除正面鼓励吴彦律外,另有两层意思。一是告诉吴彦律“道可致而不可求”,即希望他注意两点:(1)求学必须有目的,这目的就是“求道”;(2)自己要下真功夫,下苦功夫,要有真才实学,要亲自实践。二是批评当时科举“以经术取士”之弊和当时社会“士知求道而不务学”的风气。2日喻中运用了哪两个寓言故事?用课文中的语

6、句分别概括这两个寓言故事所说明的道理。答:_答案“盲人识日”和“北人学没”。“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3作者举“南方多没人”与“眇者”的例子是不是为了说明同一个问题?该如何理解?答:_答案是为了说明同一个问题,但“南方多没人”这一段的道理又深入一层。苏轼告诉我们:所谓“学”要有实际经验。我们现在叫做实践。“没人”能潜入水里是怎么练的呢?天天同水在一起生活。一个人能长时间潜在水里,这哪儿是随随便便就做得到的,一定得对水的规律有所了解、有所掌握才行。一个北方的勇士只靠向南方的“没人”打听到一些空洞的理论,真要按照他的话

7、去河里试试,那非淹死不可。这样,作者又得出一个结论:“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意思是:一个人不踏踏实实做学问而专门好高骛远去寻求什么高深的抽象的“道”,那就跟北方学“没”的人一样,早晚是要吃亏的。4“道可致而不可求”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致”与“求”有怎样的区别?答:_答案其意是:道可以循序渐进,自然获得,而不可以不学而强求。这里的“致”是一种循序渐进,平时积学,学至而道自致;“求”是一种不经过“学”的强求,一种靠捷径、投机取巧的追求。本文善于运用比喻说明道理,使文章能深入浅出,生动形象。请找出文中所用的四个比喻,分别说说其作用。答:_答案第一个比喻是“盲人识日”,从反面着笔,引出

8、了下文的“道”。第二、三个比喻是借用古人(孙武、子夏)的话作比,显得经济、准确,使之为自己的观点服务。第四个比喻是“北人学没”,从正反两面着笔,夹叙夹议,即在故事性比喻中夹以作者的论断。第一、四个比喻是作者创造的,形象性强,有感染力。东坡月蔡尚伟中国最圆的月亮属于中秋,中秋最圆的月亮属于东坡。密州一夜月,照亮了中国文学史。密州月将中国人最细密俊逸深沉的情思舒展至今,这是东坡的月。东坡也如一轮圆月,悬在中国历史的天空,照亮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照例是把酒,照例是问月,如李白。面对圆月,中国人有太多要倾诉。东坡的感情也是微妙的:如此圆月,为何偏偏照着这离别之时我这不团圆的人?但东坡毕竟是东坡,别样情

9、怀恰如一月从阴翳的情绪中升起,照得海天澄澈、千秋光明:“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既如斯,不妨顺其自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时空为我们而拓展,婵娟可共情可共,似可无憾。于是欢饮达旦,于是大醉。大醉的东坡使死眉烂眼的人们在月光下显得很小。弟弟子由是要怀念的,用很深的情,况且已有七年未曾见面,在这样的夜晚想念,心是会很痛的。苏轼却从不纵容自己的心痛。苏轼的人生充满感情,却又同样充满理智。他是那样看重“昆弟之近”,而他当初赴密州就任时,首先接近子由所在的齐州,却“过其门而不入”,径往密州。在密州两年,也未乘兴上马,驶往近在咫尺的齐州去与弟弟见上一面。因为他知道,朝中形势复杂,

10、他不能够凭感情的冲动而行事。要是都如贾谊那样情感直露,能干得了什么样的事业!“夫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成者大,则必有所忍。”东坡的心中,忘不掉“羽扇纶巾,谈笑间、樯虏灰飞烟灭”的“雄姿英发”,哪怕华发早生,人生如梦。东坡相信:“非才之难,所以自用者实难。”贾谊这个书生呢,着实可惜。“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中国这样的书生也太多了,他们的理想都十分的好,却不太在意“中国国情”,感情真挚而热烈,但不懂韬晦之术,不善于搞好和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不愿意遵循世代相传的游戏规则,不理睬人们心领神会的种种禁忌,结果只能赍志而殁。苏轼在宦海多年,自信在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状况之间已经找到了一条连接的通道,只要自己“默默以待其变”,则“可以得志”。只要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浓烈的感情,可以暂放一放,或深藏在自己的世界里就足够了。苏轼在屈原、贾谊这样的书生衬托下,确实显得十分的成熟。(有删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