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编选题4新人教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3530 上传时间:2019-12-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编选题4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编选题4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编选题4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编选题4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编选题4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高考历史一轮优编选题(4)李仕才一、选择题1、(2018衡水模拟)汉语中,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这与英语中将自己父母的兄、弟统称为“uncle”完全不同。可见,这些汉语称谓语体现出()A明亲疏的家族追求B辨等级的阶级理论C重家庭的人伦观念D别长幼的宗法意识解析:选D明亲疏并不是古代中国的家族追求,故A项错误;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并不代表等级上的差别,故B项错误;中国的多种称谓与西方的统一称谓,其差别并不在于对家庭重视程度的差异,故C项错误;古代中国之所以会有诸如对父亲的兄、弟有伯、叔等不同的称谓,就是源于西周时期别长幼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故D项正确。2

2、、2016年习近平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六次会议上指出,“2015年,中国同其他成员国贸易总额,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之初的7倍”。“针对恐毒合流现象突出,中方建议赋予地区反恐怖机构禁毒职能”。据此可知,上海合作组织()A发挥了经济区域组织作用B以经济和安全先行为宗旨C凸显中俄两国的主导作用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解析:选C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于2001年,由中国倡导成立并发挥了主导作用,其成员有俄罗斯及中亚各国,“2015年,中国同其他成员国贸易总额,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之初的7倍”“中方建议赋予地区反恐怖机构禁毒职能”,可以看出上海合作组织凸显中俄两国的主导作用,上海合作组织并不是一个区

3、域经济组织,故A项错误;上海合作组织的宗旨和原则,集中体现在“上海精神”上,即“互信、互利、平等、协商、尊重多样文明、谋求共同发展”,加强成员国的相互信任与睦邻友好,故B项错误;凸显中俄两国的主导作用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其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立,故D项错误。3、1757年,乾隆降旨限定广州一口通商,并从乾隆中期开始,清廷相继制定了防范外夷规条、交易章程等一系列全面约束管制外商活动的正式章程。该政策()A旨在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B养成了国民的妄自尊大心理C客观上迟滞了近代化起步D成为近代列强侵华的导火索解析:选C民族工业是中国近代的产物,故A项错误;清朝国民自大心理一定程度上促成了

4、“闭关锁国”的对外政策,故B项错误;“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中外交流,阻碍中国社会向近代化转型,故C项正确;列强侵华的导火索是中西贸易逆差,故D项错误。4、(2018唐山模拟)下图为“卢德分子”破坏工厂机器的场景,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A劳力相对过剩,部分工人失业B生产技术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C新的部门出现使就业机会增加D贫富分化加剧,阶级矛盾尖锐解析:选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工业革命时期,机器生产逐渐排斥手工劳动使大批手工业者破产,工人失业,工资下跌,卢德运动是英国工人以破坏机器为手段反对工厂主压迫和剥削的自发工人运动,故A项正确;生产技术改进提高了生产效率不是卢德运

5、动发生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新的部门出现会使就业机会增加,故C项错误;卢德运动为代表的早期工人运动,处于自发阶段,工人尚未认识到贫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故D项错误。5、1954年到1957年间苏联农业投资达754亿卢布,比第二、第三、第四个五年计划及第五个五年计划前3年投资总和还多100亿卢布。这表明()A斯大林体制的弊端得以纠正B苏联试图解决农业落后问题C赫鲁晓夫改革取得显著成效D苏联对农业的投资超过工业解析:选B根据时间,1954年到1957年是赫鲁晓夫推行改革时期,赫鲁晓夫试图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但是并没有突破斯大林模式,故A项错误;通过苏联对农业的投资,可以看出苏联针对农业问题

6、,提出改革措施,故B项正确;材料中强调的是赫鲁晓夫的改革措施、结果,未涉及成效,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工业的状况,无法比较,就史实而言斯大林模式下,苏联依然以工业为重,故D项错误。6、(2018达州模拟)美国在20世纪先后有两次美元与黄金的脱钩,而1944年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又明确指出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其政策调整()A均是因为经济危机而引发的B均是为了保持美国经济优势C均是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D体现了通货管理制度的灵活解析:选C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美元与黄金的脱钩、挂钩均是为了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C项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不是因为经济危机而引发的,其它两

7、次是为摆脱经济危机,排除A项。布雷顿森林体系中美元与黄金挂钩是为了保持美国经济优势,其它两次不是,排除B项。美元与黄金的脱钩、挂钩均是为了美国国家利益的需要,无法体现通货管理制度的灵活,排除D项。7、(2018合肥模拟)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题不断变革。从“中体西用”到“全盘西化”,再到 20世纪30年代的“充分西化”,40年代则演变为“现代化”。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A并不适合中国国情B与救亡图存相结合C逐渐趋向于理性化D由器物深入到制度解析:选C变化过程中,有的适合国情,故A项错误;都与救亡图存相关,不是变化,故B项错误;从内容看,这种变化反映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在逐渐立足国

8、情,避免“全盘西化”,趋向理性化,故C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的“充分西化”,已经深入到文化层面,故D项错误。8、(2018唐山模拟)1960年美国举行大选。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当时,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展现在荧屏上的共和党候选人尼克松因疾病缠身,显得老气横秋神情疲惫。最终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这反映了()A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B民主党比共和党更得人心C科技发展影响了政治生活D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解析:选C材料没有涉及到美国民主制度的虚伪本质,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到两党的民意测验,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电视台首次直播两位

9、总统候选人的辩论场景。当时,民主党候选人肯尼迪给电视机前的选民留下年轻有为整洁干练的形象最终肯尼迪以微弱优势当选总统”得出科技发展(电视)影响了政治生活(竞选结果),故C项正确;电视辩论决定了大选结果,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2018邵阳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封日本“劝降书”(节选)大日本海军司令官中将伊东祐亨致书与大清国北洋水师提督丁军门汝昌麾下: 时局之变,仆与阁下从事于疆场,抑何其不幸之甚耶?然今日之事,国事也,非私仇也,则仆与阁下友谊之温,今犹如昨。仆之此书,岂徒为劝降清国提督而作者哉?大凡天下事,当局者迷,旁观者审清国海陆二军,连战连北之因,苟使虚心平气

10、以查之,不难立睹其致败之由,以阁下之英明,固已知之审矣。至清国而有今日之败者,固非君相一己之罪,盖其墨守常经,不通变之所由致也。夫取士必以考试,考试必由文艺,于是乎执政之大臣,当道之达宪,必由文艺以相升擢。文艺乃为显荣之梯阶耳,岂足济夫实效?当今之时,犹如古昔,虽亦非不美,然使清国果能独立孤往,无复能行于今日乎? 前三十载,我日本之国事,遭若何等之辛酸,厥能免于垂危者,度阁下之所深悉也。当此之时,我国实以急去旧治,因时制宜,更张新政,以为国可存立之一大要图。今贵国亦不可以不去旧谋新为当务之急,亟从更张,苟其遵之,则国可相安;不然,岂能免于败亡之数乎?与我日本相战,其必至于败(亡)之局,殆不待龟

11、卜而已定之久矣 谨布上文 伊东祐亨顿首 明治二十八年一月二十日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对这封劝降书进行评析。(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史实准确。)解析:先选一个角度,如果从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评析,具体原因包括,材料“盖其墨守常经不谙通变之所由致也”,中国社会固守传统、不思进取;“考试必由文艺”,科举考试落后,重视不实用的文艺,不重视科技;“我国实行急去旧治”,日本明治维新较为彻底,清朝不能像日本一样进行彻底的改革等,以上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比较客观。也可以从战争性质角度分析,揭示他回避了日本侵略战争的本质。答案:角度一:伊东祐亨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清朝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

12、因。(2分) 理由:他认为中国社会固守传统、不思进取;科举考试落后;重视不实用的文艺,不重视科技;闭关锁国、腐败落后;不能像日本一样进行彻底的改革等。(任意写出其中四点得8分) 总结:以上对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分析比较客观。(其他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2分) 角度二:伊东祐亨的信是日本军国主义、殖民主义思想厚颜无耻的体现。(2分) 理由:他以强凌弱;盛气凌人;目空一切;薄情寡义;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典型体现等。(任意写出其中四点得8分) 总结:他回避了日本侵略战争的本质。(2分) (其他从日本取得胜利原因、对丁汝昌等北洋海军将领的讽刺、促进中华民族的觉醒、见证近代中国的屈辱血泪史等角度分析也可

13、以酌情给分。)2、(2018湖北新高考联盟测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入世是指步入社会和投身社会。 著名教授樊和平先生认为,人生的安身立命,需要一种良好的人文素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具有“血缘、情理、入世”三大基本要素,构成传统文化与现代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儒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政治思想到伦理思想,乃至人生哲学,无不体现着一种积极的入世精神。中国古代士人都是在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下成长起来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入世思想是大多数古代士人共同的人生目标,而“兼济天下”与“独善其身”互补的人生价值取向则是他们共同的心态,“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

14、,为万世开太平”就成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古代士人的人生哲学。摘编自刘恒山儒家入世精神及现代价值等 解读材料,围绕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提炼出一个观点,并运用中国思想文化史的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解析: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强调儒家的入世精神,首先表明观点。对儒家入世精神给予解释和表明态度。论述要结合阶段发展的特征,以典型人物的事例和行为进行说明,如孔子主张“仁”的思想在当时不受重视,但是“明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积极周游列国,宣扬其思想;后世汉代的董仲舒、宋明时期理学家都秉承了这一精神,积极的面对现实社会,积极入世,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最后,进行总结升华即可。

15、答案:观点示例: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出了个人与社会,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高度统一;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反映了儒家学者关心现实,关心民生,爱国忧民的政治情怀。(其他观点言之成理,亦可。)参考答案示例: 观点:儒家文化的入世精神,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改革精神。(2分)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孔子在政治上主张“克己复礼”,实行“仁政”,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等级制度;在人际关系上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主张宽恕与和谐。体现出了儒家思想直面社会变革、积极入世、力图改造社会的政治主张。后世的孟子,董仲舒和朱熹的思想都继承了这一传统。(8分) 总结:儒家文化的这种入世精神反映出士人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政治追求。(2分)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