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分散系(1)专项测试(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12644 上传时间:2019-12-2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分散系(1)专项测试(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分散系(1)专项测试(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分散系(1)专项测试(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分散系(1)专项测试(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一分散系(1)专项测试(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分散系(1)1、关于分散系,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状态不同(固、液、气),它们之间可有9种组合方式B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分散系可分为溶液、胶体、浊液C溶液是稳定的分散系,放置后不会生成沉淀;而胶体是不稳定的分散系,放置会生成沉淀D溶液中通过一束光线没有特殊现象,胶体中通过一束光线出现光亮“通路”2、下列现象或新技术应用中,不涉及胶体性质的是( )A.在饱和氯化铁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使用微波手术刀进行外科手术,可使开刀处的血液迅速凝固而减少失血C.清晨,茂密的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从枝叶间透过一道道光柱D.肾功

2、能衰竭等疾病引起的血液中毒,可利用血液透析进行治疗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血液透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B.向沸水中逐滴加入少量饱和溶液,可制得胶体C.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现象,不属于胶体D.依据丁达尔现象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与浊液4、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B.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C.胶体不能透过滤纸D.往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2 mL FeCl3饱和溶液,可以制得Fe(OH)3胶体5、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悬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时都有一定的溶解度

3、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A.B.C.D.6、下列关于溶液和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溶液是显电中性的,胶体是带电的B.般情况下,通电时,溶液中的溶质粒子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C.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有规律,而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无规律,即作布朗运动D.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光亮的“通路”,前者则没有7、溶液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 面粉与水混合可形成溶液C 稀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 D 溶液的上层浓度小,下层浓度大8、下列关于胶

4、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产生的现象相同 DFe(OH)3胶体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9、关于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的说法: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溶液时纯净物,而胶体、浊液是混合物;在溶液中化学反应通常进行得比较快;在河海的交汇处易形成沙洲(如珠江三角洲);浊液中分散的都是固体小颗粒;浊液都是不均一、不稳定的;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溶液静置多久都不分层;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既可作溶质,也可作溶剂;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可制得

5、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胶体、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胶体最稳定。正确的组合是( )A. B. C. D.10、下列有关分散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盐卤可用于制豆腐;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不属于胶体;向饱和的FeCl3溶液中滴加稀氨水(弱碱)可以制备胶体;生活中的豆浆、鸡蛋清加适量水所得的混合物都是胶体;用FeCl3溶液涂抹伤口能止血是利用了胶体的聚沉性质;工厂的电除尘器是利用了胶体电泳的性质;FeCl3溶液与Fe(OH)3胶体两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为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A.B.C.D.11、纳米级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磁性材料,同时也可用作催化剂载体和微波吸收材料。纳

6、米级有多种不同制法,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I.下图是用共沉淀法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流程。II.制备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另一种流程如下图所示。1.除外铁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中在空气中性质比较稳定的是_(填化学式),该物质的用途是_ (任写一种)。2.实验室保存溶液B 时为了防止出现浑浊通常采用的措施是_ 。3.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的操作是_ 。4.写出该方法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 。5.实际生产中为提高产率,起始所用和 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原因是_。6.写出第2 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其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 。7.纳米投入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是_。12、今有两瓶标签模糊不清,只知

7、道分别盛有淀粉溶液和氯化钠溶液,试用两种方法对其鉴别_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2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A项为,即生成沉淀而非胶体;血液是胶体,B项是胶体的聚沉;C项为胶体的丁达尔效应;D项为血液的渗析,有毒物质可透过半透膜与血液分离,而血液中蛋白质等分散质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仍留在血液中。 3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根据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D项错误。 4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胶体中的胶粒可以透过滤纸,但是不能透过半透膜,所以胶体的提纯应用渗析法,A正确,C错误;胶体、溶液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B正确;Fe(

8、OH)3胶体的制备方法是往沸水中逐滴加入 FeCl3饱和溶液,D正确。 5答案及解析:答案:A解析:悬浊液可过滤分离;有些物质如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存在溶解度问题;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但不同温度下则不一定;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100 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 综上分析可确定,A项正确。 6答案及解析:答案:D解析:溶液显电中性,胶体的胶粒由于吸附作用而带有电荷,但胶体整体是不带电的.A项错误;通电时,溶液中溶质产生的阴、阳离子分别向两极移动,胶体中的分散质粒子向某一极移动.B项错误;溶液中溶质粒子的运动及胶体中分散质粒子的运动都无规律.即作布朗运动,C项错误;

9、胶体会产生丁达尔效应,而溶液不会,故当一束光线分别通过溶液和胶体时,后者会出现光亮的“通路”,前者则没有,D项正确。 7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 8答案及解析:答案:C解析: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在10-910-7m之间,即1nm100nm,故A正确;B光线透过胶体时,胶体中可发生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特有的性质,故B正确;C用平行光照射NaCl溶液和Fe(OH)3胶体时,Fe(OH)3胶体中会产生光亮的通路,产生丁达尔现象,NaCl溶液无此现象,故C错误;DFe(OH)3胶体粒子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使水中悬浮的固体颗粒沉降,达到净水目的,故D正确;故选C 9答案及

10、解析:答案:C解析:错误,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错误,溶液、胶体、浊液都是分散系,是混合物;正确,在溶液中的化学反应,参加反应的粒子的接触面积比较大,所以反应速率较快;河水中含有泥土颗粒,形成胶体,胶体遇到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形成沉淀;浊液分为悬浊液和乳浊液,乳浊液中分散的是小液滴,故错误;浊液是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故正确;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静置不会沉淀,故正确;由水和其他物质形成的溶液中,水是溶剂,所以由水和酒精构成的溶液中,酒精只作溶质,故错误;向稀盐酸中滴加硅酸钠可制得硅酸胶体,胶体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nm之间,故正确;溶液属于稳定体系,胶体是较稳定体系,浊液不稳定,则胶体、

11、溶液和浊液属于不同的分散系,其中溶液最稳定,故错误。 10答案及解析:答案:B解析: 11答案及解析:答案:1. Fe2O3 ;红色油漆、涂料、炼铁 2.加盐酸少量3.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盐酸酸化,滴加氯化钡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4.Fe22Fe38OHFe3O44H2O5.反应过程中部分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6.6FeOOHCO=2Fe3O4CO23H2O ; 1:27.胶体解析:1. FeO(氧化亚铁)是一种黑色粉末,不稳定,在空气里受热,就迅速被氧化成Fe3O4,所以,除Fe3O4外铁的两种常见氧化物中在空气中性质比较稳定的是Fe2O3,Fe2O3用途是红色油漆、涂料、炼铁

12、;2.实验室保存溶液B(FeCl3)时为了防止水解出现浑浊,通常采用的措施是加盐酸抑制FeCl3水解生成Fe(OH)3沉淀;3.证明沉淀已经洗涤干净,只要检验洗涤液中是否含硫酸根离子,操作是:取少量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盐酸酸化,滴加氯化钡溶液,不产生白色沉淀;4.该方法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22Fe38OHFe3O44H2O ;5.实际生产中为提高产率,起始所用FeSO47H2O和FeCl36H2O的物质的量之比大于1:2,原因是反应过程中部分亚铁离子被氧气氧化为铁离子;6.第2步反应FeOOH吸收CO,生成Fe3O4,化学方程式:6FeOOHCO=2Fe3O4CO23H2O ;其中氧化产物为CO2和还原产物Fe3O4的物质的量之比等于方程式中的计量数之比,为1:2;7.纳米四氧化三铁的粒子大小在1纳米和100纳米之间,所以Fe3O4投入分散剂中形成的分散系是胶体。 12答案及解析:答案:在水平方向上用激光笔照射两个试剂瓶,若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的是淀粉,余者为氯化钠溶液。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取1mL未知溶液,然后分别滴入1-2滴硝酸银溶液,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氯化钠溶液,余者为淀粉溶液。(其它合理的方法都可以)解析: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化学 > 化学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