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阶段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1087 上传时间:2018-09-0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阶段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阶段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阶段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阶段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7-2018学年高中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习题:阶段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 4 章 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时间 60 分钟,满分 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 2.5 分,共 50 分)1到南极进行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为了保护环境,除了必须把塑料以及金属类废弃物带离外,还必须把人的尿液、粪便等带离,这是因为南极( )A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B缺少生产者C没有消费者 D分解者很少解析:有机物、水分和适宜的温度是细菌与真菌生存的必备条件。受低温条件的影响,南极地区分解者很少。答案:D2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分别是( )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C生态系统

2、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答案:C3(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的现象,可以说明能量流动的特点B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只有太阳能C食物链各营养级中 10% 20%的能量会被分解者利用D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解析:富营养化水体出现蓝藻水华现象,未涉及沿食物链进行的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初始来源也可能是化学能,如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等;能量流动是单向递减的,每个营养级有 10%20%的能量流向下一营养

3、级,而不是有 10%20%的能量被分解者利用;无机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如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根的吸收等进入生物群落被生物利用。答案:D4如图所示食物网的生态系统中,能正确描述各种成分和彼此间关系的是( )A因为老鼠是蚂蚁的天敌,所以老鹰也是蚂蚁的天敌B蚱蜢的数量显著减少时,蜥蜴种群较老鼠种群所受的影响大C老鹰可以吃蛇,但是蛇无法吃老鹰,因此蛇与鹰是共生关系D仙人掌是生产者,老鹰是消费者,蚂蚁是分解者解析: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食物链,蚂蚁被老鼠捕食,但老鹰与蚂蚁之间不存在捕食关系。因为老鼠为杂食性,当蚱蜢减少时受的影响较小,而蜥蜴只以蚱蜢为食,蚱蜢减少的较多时对其影响最大。老鹰与蛇为捕

4、食关系。蚂蚁以矮灌木等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答案:B5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共含有 5 条食物链,桉树、合欢树属于生产者B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C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D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蜜雀解析:分析题图,共有 8 条食物链,图中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营养级越高获得能量越少,袋鼬的营养级最高、能量最少。答案:D6(全国卷)下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也是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使能量能够循环利用D

5、多途径利用农作物可提高该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能循环利用;该系统中,沼气池中的微生物能利用农作物固定的太阳能,属于分解者;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减少了能量的流失,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答案:C7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不同(如下表) :生态系统 热带雨林 温带草原 北方森林 冻原分解达 95%所需时间(年)0.5 2 14 100造成这种分解率差异的非主要影响因素是( )A光 B微生物C湿度 D温度解析:枯枝落叶中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通过细胞呼吸氧化分解。分解率的大小与微生物的种类、温度和湿度有着直接的关系。答案:A8(海南高考)关于生态系统的

6、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得到的能量必然大于消费者得到的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对所有捕食者都必然有利的C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大D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体型必然越小解析: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能量在各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0%20%,故 A 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可能只对捕食者有利;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营养级的高低与体型大小没有必然联系。答案:A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关于此食物网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食物网共有 4 条食物链B野兔、鹿及昆虫均为初级消费者C狼和云豹

7、在不同食物链上均属于同一营养级D野兔和鹿的关系为竞争关系解析:从食物网可知,其中有 6 条食物链。昆虫、野兔、鹿为初级消费者。狼和云豹都属次级消费者(第三营养级)。答案:A10一个池塘中有生产者(浮游植物 )、初级消费者(植食性鱼类)、次级消费者( 肉食性鱼类)和分解者( 微生物)。其中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为 a,流入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和分解者的能量依次为 b、c 、d,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abd Ba bdCabd Dacd解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量在沿各个营养级流动的过程中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因为每个营养级的生物因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不能流

8、到下一个营养级或分解者体内,且不是每一个生物都能被下一营养级的生物所捕食。答案:B11夏季既是鱼类摄食与生长的旺季,又是昆虫大量滋生的季节。有些养鱼专业户发明了一夜间在鱼塘水面上方安装黑光灯诱集昆虫喂鱼的好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昆虫的什么特性,给昆虫传递的是何种信息( )A趋光性 物理信息 B向光性 物理信息C趋光性 行为信息 D向光性 化学信息解析:这种方法利用的是动物对光信息的一种反应,是趋光性,属于物理信息。答案:A12(天津高考)图 a、b 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 (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

9、结构均由 3 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任一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图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不能反映其营养结构组成,且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是均由 3 个营养级组成的;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城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人为输入。答案:A13(江苏高考)有人发起:“多吃素食、少吃肉食”的运动,以支援粮食短缺地区的灾

10、民。运用生态学知识对此的合理解释是( )A多吃肉食会增加心血管病的发病率B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将消耗生态系统更多的能量C多吃肉食比多吃素食消耗的粮食总量更多D节省的肉食可以帮助灾民提高营养水平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要紧抓住题干中“运用生态学的知识进行合理解释”中的“生态学”这一关键词。A 项是从人体物质代谢的角度来描述的;直接以低营养级的生物为食,由于能量传递经过的营养级少,损失的能量少,可利用的能量应该较多;C 项是从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角度合理解释题干中的观点;D 项是从营养的角度而非生态学的角度进行解释。答案:C1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中有四种生物构成食物关系,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

11、(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 (相对值)如右下表所示,则甲、乙、丙、丁构成的食物关系可表示为( )生物种类甲 乙 丙 丁有机500 75 506 11A甲乙丙丁B丙甲乙丁C丁乙甲丙D解析:甲和丙所含有机物的量接近,应处在同一个营养级上。答案:D15(海南高考)某地区常年栖息着 30 万只鸟类,其中灰椋鸟占了最大优势,数量达 10 万只之多。灰椋鸟是农林害虫的天敌,喜好群体活动,常集结成庞大的鸟群在天空盘旋,形成壮观的风景。该地区为打造灰椋鸟品牌,计划在林区大规模清除其他树种,并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欲招引 20 万只以上灰椋鸟,该计划的实施将使该区( )A灰椋鸟种内竞争必然减弱B鸟的种类

12、必然增加C农林害虫数量必然大幅度上升D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解析:清除其他树种,改种灰椋鸟喜居的树种,这样会使生物多样性降低,灰椋鸟种群密度增大,种内竞争增加。农林害虫的数量因天敌的增加而下降,但鸟的种类减少,由此生态系统的结构必然发生变化。答案:D16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其主要原因是( )A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B能量的收支随季节而波动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解析:生态系统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关键是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通过自身的调节,可使自己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答案:D17我国多数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

13、原因是( )A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B掠夺式的开发和利用C环境污染D外来物种的入侵物量解析:我国多数野生生物濒危或灭绝的主要原因是人为因素的干扰和破坏,使生物生存环境的改变和破坏。答案:A18有的蛇有毒,并且偶尔会伤人,但蛇都是受我国法律保护的野生生物,下列关于保护蛇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保护物种的多样性 B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C保护基因的多样性 D保护有害动物的多样性解析: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答案:D19下列哪一措施最可能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不相符合( )A森林的采伐量小于生长量B人工鱼塘生产者的能量小于消费者的能量C农田通过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

14、充的氮素D向农田施用的无机氮肥多于生物固定的氮肥解析:农田通过作物输出的氮素多于补充的氮素,使土壤氮的含量减少,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答案:C20下列关于生态系统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只能来自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B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实现反馈调节的前提C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循环流动是物质循环的动力D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是单向的解析: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还可来自自养型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能量不能循环流动。信息传递往往是双向的。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1(12 分)(全国卷 )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

15、羔。第 5 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第 6 年,野兔种群暴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回答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_,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_。(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3)人登岛后的第 5 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竞争强度 _(填“增加、减小、不变”)。(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_( 填“增强、减弱、不变”)。解析:(1)人吃兔,狐也吃兔,人同时也捕食狐,所以人和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关系。病毒与宿主是寄生的关系,故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寄生关系。(2)见答案。

16、(3)人登岛以后,狐狸濒临灭亡,野兔数量大大增加,导致食物空间等竞争加剧,则兔子种内竞争强度增加。(4)捕食者种群密度增加,导致野兔数量呈下降趋势,流行病传染程度减弱。答案:(1)竞争和捕食 寄生 (2)见下图 (3) 增加(4)减弱22(10 分) 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1)图中的_箭头是不应存在的。(2)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初级消费者自身生命 活动所消耗的能量是_。(3)食草动物排出的粪便中仍含有部分能量,这部分能量被分解者 所利用的过程应属于哪个箭头?_。(4)图中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有_个营养级。属于第三营养级的是 _。(5)图中所指的是_,E

17、代表的成分是_。(6)中的能量大约只有中能量的_ 。(7)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 。解析:从图解可知 E 为分解者,生产者不能从分解者获得能量,故不应存在。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初级消费者自身呼吸消耗的能量为。食草动物的粪便中残留的能量并未曾流入初级消费者,仍属于生产者的残体,它被分解者利用的箭头为。食物链一般是指捕食链,图中食物链为 ABCD,共 4 个营养级,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为 C。为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 中的能量约为 的 10%20%。答案:(1) (2) (3) (4)4 C (5) 生产者呼吸消耗的能量 分解者 (6)10%20% (7) 单向流动

18、、逐级递减23(10 分)(海南高考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_的形式进行。驱动整个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源于_的太阳能。(2)分解者通过_和_的方式将有机物分解成 CO2 等释放到无机环境中。(3)右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_条食物链,其中初级消费者是_。(4)如果环境中的某种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既不能分解,也不能排出体外,则该物质经_的传递后,便可在不同的生物体内积累。因此,通常生物所在的_越高,该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的积累量越大。解析:(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主要以 CO2形式循环,驱动生态系统运转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绿色植物(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2)分解者通过有氧呼

19、吸和无氧呼吸两种方式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3)图中显示了 3 条食物链,兔、鼠为初级消费者。(4)有毒难溶物质沿食物链具生物放大作用,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有毒物质在其体内积累量越大,对其毒害作用越强。答案:(1)CO 2 绿色植物固定( 或光合作用固定)(2)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或发酵 )(3)3 兔和鼠 (4) 食物链 营养级24(10 分) 如图 A 为碳循环示意图,图 B 为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是_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有图中的_( 填图 A 中的编号)等过程。(2)图 B 所示生态系统的成分还应该有_。(3)若中的种群及相互关系如

20、图 B,既具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的生物是_。(4)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 15 g,假设鹰的食物来源是均等的,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_g。解析:图 A 中表示光合作用, 为动物摄食,是动植物的呼吸作用,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为化学燃料的燃烧。图 B 中,鹰的食物有三个来源,若鹰体内有机物增加 15 g,且各食物来源是均等的,求至少消耗的植物量,能量传递效率应按 20%计算。答案:(1)光合 、 (2)非生物成分( 或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 (3) 鹰与蛇 (4)87525(8 分) 为加强水体治理,珠江流域某城市构建了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1)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如下图。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2)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和鸭,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请写出可能存在的食物链(两条) 。解析:(1)碳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主要以 CO2的形式进行循环。 CO2通过黑藻、绿藻等呼吸作用及分解者(如好氧细菌、厌氧细菌 )的分解作用,由生物群落进入无机环境。(2)由“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 可知,轮虫与绿藻之间为捕食关系,鸭捕食鱼,鱼捕食黑藻。答案:(1)如下图所示(2)绿藻轮虫鱼 黑藻鱼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生物 > 北师大版 > 必修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