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黄陵县二校联考高新部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3165 上传时间:2019-11-30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黄陵县二校联考高新部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县二校联考高新部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县二校联考高新部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县二校联考高新部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陕西省黄陵县二校联考高新部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陕西省黄陵县二校联考高新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分封制又叫“分土封侯制”,是古代中国帝王分封诸侯的制度。由此可推断()A分封制产生于东周 B古代历朝都实行分封制C分封的核心是土地 D封侯有义务保护周天子2我们中国人自古就有“同祖同宗”“认祖归宗”“寻根问祖”“叶落归根”等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A夏王位世袭制 B周分封制C周宗法制 D唐科举制3一位西方学者评价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

2、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系与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 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 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4春秋晚期,晋国卿大夫之间举行盟誓时记载誓词的文书。其誓词为:一定要“忠心事主”,决不“与贼为徒”,否则夷灭氏族,绝子绝孙。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A宗法制度的严酷苛刻 B分封制遭到了破坏C卿大夫对诸侯的忠诚 D中央集权得到加强5“秦汉帝国的结构并不是任何人设计的,而是经过旧中国时代的列国纷争、一个个国家个别尝试,又互相模仿,方出现了秦汉帝国所承袭的国家形态。”以下最能反映

3、该观点的是()A王位世袭制度 B皇帝制度C“推恩令”制度 D郡县制度6“秦廷有集议之制君臣集议,犹与春秋列国贵族世卿之世略似。亦非一君权专制独伸之象。”材料认为秦朝政治制度()A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B承继先秦的分封制度C有效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D强化君主个人独裁7唐代名臣范祖禹说:“中书造命,门下审覆,尚书奉行,机事往往留滞,上意亦颇以为悔。”由此可知,范祖禹认为三省六部制()A易形成冗官现象 B降低了行政效率C减少了决策失误 D加强了君主专制8资治通鉴唐纪:“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中书侍郎、中书令省审之,给事中、黄门侍郎驳正之。上始申明旧制,由是鲜

4、有败事。”这一举措()A解决了相权与皇权的矛盾 B使得君主专制走向顶峰C分工合作减少决策失误 D导致了中书省一省独大9清朝某学者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制度时,称这一制度导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极”。这一制度是()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C科举制 D八股取士10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下列诗句与“此项制度”直接相关的是()A“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B“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C“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11秦朝建立了完备

5、的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两千石违公不比,阿附豪强,通行货赂”列为监察内容;明太祖除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百姓进京上访。这从实质上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A内容、范围不断扩大 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 D首要任务是加强管理官吏12秦朝的郡县制比西周的分封制更能适应封建集权政治的需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A郡县官吏必须对上一级负责 B郡县是管理地方行政的机构C郡县官吏与皇帝是臣与君的关系 D郡县官吏由中央和皇帝牢牢控制13“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或父死子握其兵而不肯代;或取舍由于士卒,往往自择将吏,

6、号为留后,以邀命于朝。”这一现象表明当时()A封国势力对朝廷构成威胁 B由中央委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C节度使发展成割据势力 D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大权14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表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15史书云:“(宋)太祖鉴前代之失,集精锐于京师。”“禁兵者皆以守京师,备征伐。”这表明当时的战略方针及其主要意图是()A分化事权强化皇权 B守内虚外消灭割据C重文轻武中央集权 D精兵简政抵

7、御外患16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这反映出()A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 B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C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断扩大 D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17军机处刚成立,雍正皇帝就规定,不管有多少公文,必须在当天完成。即便一天的奏折多达几百件,也必须连夜处理完毕。其所反映的特点与如下军机处所为相一致的是()A不识字小太监任服务人员 B大臣职务由皇帝临时交办C章京年初一也须当差入值 D大臣膝处用圆布中置棉絮为衬18.“据统计,当时希腊共有300多个城邦,其中90%左右的小邦都是弹丸之地

8、,人口不超过几千,面积不过几十平方千米或更小。”这段材料能够说明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独立自治B小国寡民C封闭保守 D彼此隔绝19.“(在古希腊)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它是自由和平等的现实基础。”这实质上反映了( )A地理环境对政治文明的影响B地理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C地理环境对经济生活的影响D经济生活对政治生活的影响20.古希腊时期的雅典人普遍认为,他们的身体“是给他们的城邦使用的,好像不是他们自己的一样”;而他们培养自己的智慧,“其目的也是为着要给他的城邦做一点显著的事业”。这主要说明( )A.民主政治牺牲了人的个性 B.雅典人公民意

9、识强烈C.雅典公民的素质有限 D.城邦是民主政治基础21.有一个关于陶片放逐法的传说:一位不识字农夫请人代写他觉得应该放逐的人的姓名,代写者问农夫要写谁的姓名,没想到农夫说出的正是代写者的姓名。后者问为什么,农夫答:都说他优秀,所以他危险。该传说反映了陶片放逐法( )A.具有抑制和打击杰出者的一面B.具有保护民主政治免受破坏的一面C.操作程序粗陋被人利用的一面D.公民间为泄私愤而打击报复的一面22.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宣称:“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法律的格式均以会议与民众决定的字样开头。”这表明( )A.雅典居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雅典重视民主和法治C.雅典立

10、法权属于全体居民 D.雅典不存在阶级差别23.梭伦执政时曾经立法规定:任何人当发生内争之时,袖手不前,不加入任何一方者,将丧失公民权利,而不成为国家的一分子。这一规定旨在( )A.维护公民的自由平等权利 B.借机打击氏族贵族势力C.激励雅典人积极保家卫国 D.强调公民的社会责任感24.罗马十二铜表法规定:“用人为的方法变更自然水流,以致他人财产受到损害时,受害人得诉诸赔偿”“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这反映了( )A.平民的利益得到维护 B.贵族的利益得到维护C.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D.帝国的稳定得到保障25.世界文明史中说:“后来,(罗马)立法机关所通过的法律,法官们所制定的

11、法律,皇帝所颁布的法律如此之多,以至最有学问的法学家也常常被难住了。”出现这种状况是因为( )A.统治范围扩大,罗马法不断充实B.维系帝国统治,十二铜表法颁布C.阶级矛盾缓和,法律体系完备D.罗马帝国建立,开始依法治国26.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A.注重实际不崇尚理论 B.主要是私法而非公法C.奠定近代欧洲法律基础 D.需要不断发展完善27.商品经济有所发展之后,罗马人口剧增,出现了“高楼大厦”,而意大利半岛又经常发生大风,因此在阳台上、屋檐下堆置、悬挂物件

12、往往造成人畜伤亡和财产的毁损。所以大法官规定只要有人在房屋堆置或悬挂物件,即使尚未造成伤害,市民也都有权告发,法官可以判处房屋的居住者向告发者支付一万银币的罚金。对材料理解最准确的是( )A.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 B.社会发展促进罗马法的完善C.罗马法重视经济安全 D.罗马公民法已发展为万民法28汤因比曾评价说,“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是在评价()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建立C法国共和制战胜君主制 D中华民国的建立29.下面的“思维导图”说明英国民主政治的确立具有()A

13、多样性B渐进性 C曲折性 D落后性30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说明这一时期英国()时间被修正总数年平均数18671869年17项5.7项18801885年11项1.8项18961900年1项0.2项A.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B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C政府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D统治阶级政策完全一致31梁启超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这主要是指美国实行()A议会制 B联邦制C总统制 D三权分立32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联邦政府的组

14、成 B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制衡C联邦法律至上 D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33“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对“新的、不同类型”的正确理解是()A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 B实现了民族的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的原则 D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341787年宪法“采取了比人类迄今所建立的任何政府所采取的还要多的防范和其他难以逾越的措施,以防止走向暴政”。其中最主要的措施是()A允许各州有自治权 B保障人民基本权利C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D实行民主共和制度351890年,在德国主政28年的宰相俾斯麦因与年轻的德皇威廉三世政见不合

15、而辞职,这表明当时德国( )A宰相应对议会负责 B宰相对皇帝负责C实行君主专制政体 D宰相是权力中心36在学习了政治文明历程中的“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体的建立”后,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首相由议会多数党领袖担任B美国总统由选举产生,权力不受任何制约C法国总统由参议院依多数票选出D德意志帝国宰相主持帝国议会,不对皇帝负责3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在第17条中规定:皇帝的所有命令,无论口头还是书面,均应由首相副署,若皇帝与首相意见相左,首相意见更具决定性。这说明()A德国皇帝已成为虚位君主 B首相拥有国家最高行政权力C德国政体具有一定的民主性 D皇帝与首相间权力争夺激烈38英、法、美、

16、德四国建立的近代资产阶级政治体制的主要共同点是()A国家元首都由选举产生B总统或首相都拥有最高行政实权C都实行了严格的三权分立的原则D形式上代表民意的议会行使立法权39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了不尽相同的政体。下列文献与政体对应正确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联邦共和制B美国1787年宪法君主立宪制C德意志帝国宪法君主立宪制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联邦共和制40从英国权利法案到美国1787年宪法,再到德意志帝国宪法和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这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过程中的一个突出特点是()A反封建性 B法制化C渐进性 D普选制第卷(非选择题,共4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3分,第

17、42题12分,第43题15分,共40分。)41.(13分)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材料一 下表所示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前451年)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罗马统一意大利(前270年左右)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前202年公元184年)罗马强盛时期(前201年公元192年)公元3世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184280年)西晋统一王朝(280316年)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年)罗马帝国中兴(284336年)公元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

18、下中原东晋南迁(317420年)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公元56世纪南北朝对峙(420589年)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一,概括至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5分)(2)对比各个时期的特征,由此你发现了什么现象?(2分)材料二 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周公制礼,礼刑互补。秦朝制定秦律,以“轻罪重刑”为指导思想,刑罚名目繁多。唐朝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规定了严惩十恶:

19、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成为中国古代法成熟的标志和中华法系的代表。自此,“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息讼无讼,实现社会和谐等成为古代中国基本的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影响后世。而古罗马法,私法(保护私人利益有关所有权、债权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发展异常充分,以个人权利为本位,权力服从于法律,公开审判,追求正义,法治精神贯穿于罗马法律体系之中。改编自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研究(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华法系和罗马法的差异。(6分)42.(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寡人

20、以眇眇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其议帝号。” 史记材料二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 明史职官志材料四(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1)材料一中的“寡人”是谁?他在中央和地方推行哪些政治制度?(3分) (2)材料二所示的中央官制在历史上被称作什么制度?是什么时候(朝代)设置的?(2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明太祖为加强皇权采取了哪些措施?

21、(2分) (4)根据材料四指出,军机处何时设立军机处设立的主要影响是什么?(3分) (5)综合以上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演变的趋势。(2分)43(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世界文明史材料二从美利坚合众国形成的过程和背景来看,美国的立国经验是

22、独特的。首先,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不一样,美利坚合众国的建立不是自上而下,而是自下而上完成的,国家体系的形成是先有州而后才有国家。其次,“州”的地位的演变,一直是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州先由殖民地上升为独立之“邦”,后又降格为从属于联邦的成员,不管其地位如何演变,但始终都保持着相当的独立性。再次,由于合众国直接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因此这种联合的程度和方式作为一种标志,不仅划分了这个国家形成过程中的不同阶段,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组织和结构的形式,而与其他任何国家不同。何顺果美国史通论材料三法国之所以要用暴力革命来克服专制王权,原因就在于法国专制主义过于强大,王权与贵族坚决捍卫旧制度,不

23、愿作出任何妥协,对立双方只好兵戎相见。然而,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社会持续动荡,经济发展速度受到影响,工业化进程缓慢。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法国人开始用协商手段逐步建立起民主制度。钱乘旦世界现代化进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权利法案使英国的王权发生了什么变化?18世纪,英国王权是如何被进一步限制的?(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独立后的美国实行联邦制的原因,并分析该制度的特点。(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试述法国代议制建立的特点及

24、成因。(5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CCABDABCBDBDCA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ACBDBABDCAABAB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B DACBACDC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41题13分,第42题12分,第43题15分,共计40分。) 41(13分)(1)特征:两者都制定了法律。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两者都进入强盛时期。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

25、统一或中兴。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5分)(2)现象:两者虽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2分)(3)差异:中华法系礼刑结合(侧重公法),维护国家、家族利益;古罗马法私法发达,保护个人权利。中华法“法”自君出,权尊于法,人治;古罗马法权力服从于法律,法治。中华法系侧重于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古罗马法追求正义。(6分)42(12分)(1)“寡人”:秦始皇;(1分) 政治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2分)(2)制度:三省六部制; 时间:隋朝设置,唐朝完善(2分)(3)措施:废除丞相、设殿阁大学士(2分)(4)时间:雍正年间;(1分)影响: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中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2分)(5)趋势:君权日益加强,相权日益削弱,直至被废除(2分)43(15分)(1)变化:王权受到法律和议会的制约。(2分)限制:逐渐形成责任内阁制,内阁掌握行政权。(2分)(2)原因:美国脱胎于“联合殖民地”,州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松散的邦联难以应对危机;启蒙思想的影响。(任答两点即可)(4分)特点: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2分)(3)特点:曲折反复。(2分)成因:封建力量非常顽固,而民主力量也非常强大;两者的矛盾冲突总是以暴力斗争的形式来解决。(3分)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