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2484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2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两只筒子,两匹布。”这是自元代流传下的一首民谣,表达人们对黄道婆的感念之情。黄道婆杰出贡献在于A. 棉纺织业B. 丝纺织业C. 麻纺织业D. 毛纺织业【答案】A【解析】材料反映了黄道婆的棉纺织业技术,黄道婆的脚踏三锭纺车推动棉纺织业发展,故A项正确。在上古时代,人们已经学会缫丝技术,且与题意不符,排除B。材料强调黄道婆推动棉纺织业技术发展,与麻纺织业不符,排除C。材料没有涉及毛纺织业的信息,而是强调黄道婆推动棉纺织业技术发展,排除D。2.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根据当时的制度,下列不符合其生产特征的是A.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大规

2、模的作坊生产B. 产品质量较高,技术精湛,但传承封闭,往往失传,难以推广C. 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D. 产品大多非常精美,畅销海内外,极受青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及其状况,旨在考查学生依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首先应明确材料中提到的江宁织造局的性质,这是解读本题的关键所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由官府控制经营,从原料的进入到产品的产出,不通过市场环节,其产品质量代表了同一时期手工业的最高水平,其产品供皇室使用。综上可知,A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B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C项符合史实,不符合题干要求,排除;

3、D项表述错误,符合题干要求。故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官营手工业及其状况3.在中国古代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 商朝B. 唐朝C. 南宋D. 明中叶以后【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叶以后,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中,民营手工业甚至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故排除ABC,所以选D。4.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长期领先世界。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两宋时期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 唐代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 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五大名窑D. 商周时

4、期青铜制造业发达【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明朝中后期的江南地区的纺织业部门,故A项错误,符合设问,所以选A。隋唐瓷器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生活用品,唐代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故B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宋代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地方瓷窑,其中以五大名窑最为闻名,故C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艺已经相当成熟,数量多,种类齐备,故D项正确,与设问不符,排除。5.元朝立国,将民间工匠强制征调,为官府服务,编入“匠籍”。清初宣布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乾隆帝说:“国家兴修工作,雇募人夫,原欲小民实授价值,以为赡养身家之计一”。这一变

5、化A. 打破了官营手工业的垄断地位B. 有利于小农经济的巩固C. 限制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D. 促进了民营手工业发展【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官营手工业的地位,与材料中“民间工匠”“匠籍”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中“工匠”表明是手工业而非小农经济,故B项错误;材料中“废除匠籍,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有利于手工业发展,而不会“限制了”,故C项错误;材料中“工匠在法律上获得了一般民户的地位”“国家雇募人夫,原欲小民以为赡养身家”表明有利于民营手工业,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民营手工业6.史学家樊树志在专著

6、晚明大变局一书中指出: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而不是孤立的“点”。这说明A. “苏湖熟,天下足”格局正在形成中B. 晚明政局变化影响了江南经济地位C. 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最大的优势D. 专业化市镇兴起促进了区域市场化【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苏湖熟,天下足”指的是南宋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的发展,与题目中的江南市镇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江南市镇的发展状况,没有体现出江南经济的地位与政局变化的关系,故B项错误;大运河航运是江南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但是不能反映材料中江南市镇呈现“网络”的特点,故C项错误;从题干材料江南市镇的优势在于它是一个“网络”可以体现明代江南市镇发展到一定

7、规模,向专业化发展,从而推动了区域市场的发展,故D项正确。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商业的发展晚明时期商业的发展7.明朝初年,商业发展出现了“燕赵、秦晋、齐梁、江淮之货日夜商贩而南;蛮海、闽广、豫章、楚湘、瓯越、新安之货日夜商贩而北”的现象。这概括描述了当时A. 地域性商人群体活跃B. 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C. 全国性市场开始形成D. 南北方商品流通活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题干中的信息“日夜商贩而南”、“日夜商贩而北”,指的是当时发达的长途贩运贸易,这种贸易促进了南方和北方之间商品流通的活跃,所以应选D。材料中并未提及南北方贸易

8、的活跃是由某地区的商人群体促成的,A错误。材料中仅提及了南北方的贸易,全国性的统一市场从战国以后就出现了,C项错误。B项材料中并未体现。考点: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中国的商业经济明代商品流通活跃8.有学者认为,从经济近代化的角度来看,明清时期已处在“近代的前夜”。下列史实能证明这一论点的是A. 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B. 世界贸易中白银一半以上流入中国C. 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D. 苏州等地丝织行业出现“计日受值”【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近代的前夜指的应是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阶段;明中叶以后,苏州丝织业出现了雇佣关系,这种生产方式具备了资本主

9、义生产关系的基本特征,故D项正确。租佃制经营方式已经推广到全国不是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表现,排除A。白银流入中国说明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顺差,货币经济发展,但与设问不符,排除B。制瓷冶铁纺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也不具备向近代转变的特征,排除C。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理解“近代的前夜”的内涵,二是紧扣经济近代化的角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9.共产党宣言中写道:“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工场手工业再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这句话强调了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哪一因素A. 资本原始积累B. 技术革新C. 市场需求D. 自然资源【答案】C【

10、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市场的扩大,需求的增加,引起了工业革命”,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是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故选C。A项“资本原始积累”和B项“技术革新”、D项“自然资源”材料中都没有涉及,故排除ABD。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原因和条件10.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授予东印度公司皇家特许状,给予它在印度贸易特权,控制英国与印度等殖民地的商贸关系,这一公司在1874年被解散。导致其被解散的主要原因是A. 当地人民反抗B. 内阁权力高压C. 工业革命影响D. 自身经营不善【答案】C【解析】材料没有涉及到

11、当地人民的反抗,故A错误;英国实行的是责任内阁制,内阁受议会的制约,内阁权力高压不符合英国实际,故B错误;东印度公司是属于私立的垄断性贸易公司,是英国早起殖民扩张的产物,是商业资本下的产物,是资本原始积累下的产物,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前期的工业革命后,工业资本占据主导地位,对外殖民扩张变为掠夺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故解散了东印度公司,故C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东印度公司自身经营不善的相关信息,故D错误。11.在英国近现代史上,伦敦曾多次发生烟雾事件,一度被称为“雾都”。伦敦被称为“雾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A.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时期B.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时期C.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

12、形成时期D.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时期【答案】B【解析】“雾都”是因大规模燃烧化石燃料所致,这种情况始于工业革命中蒸汽机的发明,而蒸汽机及相关发明的应用推动了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B项正确。A项发生于蒸汽机发明前,错误;C、D项均发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不是源头,故排除。12.我们习惯上把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分别称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这样划分的主要依据是A. 产业结构不同B. 生产方式不同C. 主要动力不同D. 交通工具不同【答案】C【解析】“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主要说的是依据什么样的动力来进行生产,这是决定时代面貌的根本性因素。故选D。有什么样的动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通

13、讯工具、交通工具等,因此ABC不是主要的依据。 点睛:两次工业革命都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依据主要动力的不同,称之为“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与此相关的两次工业革命的成就、需要掌握。13.蝴蝶效应是指在一个动力系统中,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是一种混沌现象。即“蝴蝶拍-拍翅膀,地球的另一端就产生一场风暴”。下表中最符合该现象的是选项蝴蝶拍翅膀产生的风暴A社会风俗的变革辛亥革命爆发B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C英国等完成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D资本主义世界出现1929年的大危饥苏联工业建设取得巨大成就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根

14、据题干关于蝴蝶效应的阐释“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说明整个系统联系紧密,美德等完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联系更加紧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故选C;社会风俗的变革不是辛亥革命爆发的主要推动力,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产生的风暴是经济危机,经济大危机和苏联工业建设的巨大成就不存在根本联系,排除ABD。14.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认为:“(英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展的英国还拥有更多,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作者主要探究了工业革命的哪些前提和条件A. 原料,资本,劳动力B. 政治制度,劳动力,资本C.

15、技术条件,劳动力,资本D. 市场,资本,劳动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英国通过殖民战争,先后战胜西班牙、荷兰和 法国,市场不断扩大;由题干中“商业利润”一词可知英国资本雄厚;由“对传统的条块农 田的圈占”可知圈地运动为英国提供了劳动力。所以答案选D项。点睛:英国工业革命的条件包括政治制度、劳动力、市场、资本和技术;而材料中只反映了市场、资本、劳动力。15.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两家棉纺厂,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以上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 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C

16、. 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 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答案】D【解析】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但珍妮机的使用仍然需要人力,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已经逐渐被淘汰,不可能如此巨大地推动棉纺业的发展,故A错误。18世纪80、90年代,瓦特完成改良蒸汽机,蒸汽动力得到普遍推广,人们开始使用蒸汽动力取代人力或水力进行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从而促进棉纺业的迅速发展,故D正确。铁路的修建与棉纺业的快速发展无直接关系,故C错误。英国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是在鸦片战争以后,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故B错误。16.1831年,英国出版的机器的成绩一书中写道:两个世纪以前一千

17、人当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殖民扩张和掠夺B. 电力的广泛应用C. 工业革命的进行D. 垄断组织的形成【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工业革命的内容。从材料中“没有一个人穿袜子”到“没有一个人不穿袜子”反映的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再根据“1831年”、“机器的成绩”可以看出该现象发生于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故选C。BD项发生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A项明显不是主要原因。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名师点睛】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人类进入到了“蒸汽时代”;工业革命改变了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存状态

18、,工厂制度的产生,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阶级关系的出现,自由经营、自由竞争、自由贸易理念的传播,都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业革命还带来社会经济结构形式的变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国际化大生产初见端倪,工业文明逐渐成为社会的主导。17.费尔兰布罗代尔的一堂历史课中写道:“技术是女王,借用这个比喻,我想补充说,若不与女王相匹配,科学还迟迟不肯展露风采。”二者“相匹配”开始于A. 工场手工业时期B. 第一次工业革命C. 第二次工业革命D. 第三次科技革命【答案】C【解析】 材料认为科学与技术相结合始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选C;AB时期科学与技术尚未紧密结合,排除;第三次科技革命虽然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但不符

19、合时间限定,排除D。18.1895年美国300家大垄断公司联合组成“全国制造商协会”。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并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这反映了A. 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产生B.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C. 垄断资产阶级干预国家政权D. 美国民主政治不断发展【答案】C【解析】从材料“1895年”、“协会设有各种常务委员会研究对内对外政策”、“由顾问委员会同政府联系”可以表明第二工业革命时期,垄断资本家开始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故C项正确;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模式的特点是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AB错误;材料信息与美国民主政治无

20、关,排除D。19.如图中四条曲线反映了我国18401956年四种经济成分的发展变化情况,其中D曲线代表的是何种经济形式A. 自然经济B. 官僚资本主义经济C.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知识点,旨在考查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住图中曲线起止坐标的年代,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认知。D条曲线开始于19世纪60、70年代,结束于1956年,可知描述的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C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A条曲线代表的是封建自然经济,排除A;B条曲线代表的是官僚资本主义经济,排除B;C条曲线代表的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排

21、除D。故选C。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概况;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经济结构变动概况20.史学界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根本依据在于A. 洋务运动把西方先进生产力引入中国B.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C. 洋务运动开中国近代教育改革之先河D.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外交机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近代化的理解。近代化指的是政治民主化与法制化、经济工业化、思想科学化与理性化。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指的是经济工业化,就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BCD属于洋务运

22、动在军事、教育和外交方面近代化的表现,但不属于最佳答案,因此选A.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21.下列近代中国企业性质相同的一组是A. 福州船政局,继昌隆缫丝厂B. 天津机器制造局,发昌机器厂C. 继昌隆缫丝厂,发昌机器厂D. 湖北织布局,贻来牟机器磨坊【答案】C【解析】C项中的两个企业都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性质相同,故C正确;A项中福州船政局是洋务企业,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性质不同,排除;B项中天津机器制造局是洋务企业,发昌机器厂是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性质不同,排除;D项中湖北织布局是洋务企业,贻来牟机器磨坊是民族资本主义

23、企业,性质不同,排除。22.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说;“洋布、洋纱、洋花边、洋袜、洋巾入中国,雨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该材料从本质上表明A. 商品输出是列强侵华的主要方式B. 列强侵华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C. 西方侵略造成中国社会矛盾日趋激化D. 列强侵略导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答案】D【解析】由材料外国纺织品的输入导致“女红失业”,煤油等产品的输入导致“桕树皆弃为不材”,即传统手工业日益破产,可以看出中国的自然经济在外国的经济侵略下逐渐解体。所以答案为D。AC项材料未体现;B项说的是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的民族工业的产生,但是材料也并未体现。【

24、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洋布、洋纱、入中国,雨女红失业;煤油、洋烛、洋电灯入中国,而东南数省之桕树皆弃为不材。”,可知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中国的自然经济解体。23.鸦片战争后,中国家庭棉纺织业的“纺”与“织”分离,农家的“织”与“耕”分离。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A. 自然经济的解体B. 列强的经济侵略C. 洋纱和洋布的涌入D. 商品经济的发展【答案】B【解析】列强的经济侵略促使中国传统经济小农经济解体,B正确;A属于现象;C属于B项内容;D不符合材料主旨。24.鸦片战争以后至新中国成立前,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实现富国之梦兴办实业,试图以经济振兴实现民族独立,结果都失败了。这一现象说明了A.

25、 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B. 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先天不足C. 封建专制统治是近代化的主要障碍D. 思想解放是开始近代化的先决条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所述的是近代中国人掀起的“实业救国”浪潮,其失败说明只有获得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富强,即实现民族独立是发展近代化的前提。考点: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点评:本题属于由现象得出认识,要求认真分析材料,找出符合题意的认识。25.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的中国商务报报道:“风气忽开,大为更变,商务则砖瓦丝茧,官事则邮政银行铁路,一时间景运更新,中国变动之机,从未有如此之速者。”从中可知戊戌变法推动了经济发展清政府放宽对民

26、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短暂的春天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是发生在1898年,与题干中时间为“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故错误;据时间信息及“风气忽开,大为更变”可判断是当时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从而使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符合题意;“短暂的春天”是发生在一战时期,在时间是不合题意,不合题意。故C项正确。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26. 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曾出现三次热潮: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工业获得初

27、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这“三次热潮”的相同作用是()A. 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生产方式和政治制度B.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C. 一定程度上瓦解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经济D. 为辛亥革命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和阶级基础【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历史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方面民族工业的产生是在中国自然经济初步解体的基础上发生的,同时产生后又进一步促进了自然经济的解体;另一方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推动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变革,但其出现并未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

28、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不是其共同作用所在,且A项表述错误,B项发生在第三次热潮时期,D “第三次热潮”开始时辛亥革命已经结束。考点: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工业的兴起27. 下列各项中,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几次会议内容的表述错误的是A. “八大”: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方针B.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改革开放战略C. 十四大: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目标D. 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所学可知确定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方针是在1958年,而八大是在1956年,A项表述错误,故A项符合题意;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29、故B项排除;十四大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故C项排除;十四届三中全会勾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故D项排除考点: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中共八大28.我国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实质是A. 引导农民走集体化的道路B. 个体手工业联合在集体合作社C. 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D. 变革生产关系的社会主义革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此题属于分析运用思维层次,考查学生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内涵、外在表现之间相互关系的掌握。学生首先需要把握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是借鉴苏联工业化模式“通过所有制形式的变革,建立高度集中的计

30、划经济体制,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建设的高速度,立足国内积累建设资金,力争短期内实现国家工业化,维护民族独立,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物质基础”。在这个前提下,不难判断A、B、C都是生产关系社会主义变革的手段和表现,得出答案为D。考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9.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面临的主要困难是“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一状况,中国政府( )A. 实施“一五”计划B. 组织人民公社C. 进行三大改造D. 发动“大跃进”【答案】A【解

31、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初期为了改变“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状况,中国实施了“一五”计划,建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故A项正确;人民公社是在1958年,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三大改造是对生产关系的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故C项错误;“大跃进”运动是在1958年,不符合“20世纪50年代初”的信息,故D项错误。30.1978年下半年,广东又现“逃港”高潮,仅8月份人数达6709人,逃出1814人,1979年春节过后又出现群体性“逃港”局面,这一现象影响了A.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B. 深圳经济特区的创办C. 中英两国外交关

32、系恶化D.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答案】B【解析】群体性“逃港”局面导致了中国政府长期的反偷渡斗争,中央领导人认识到,光靠严防死守是不可能有效地遏制偷渡的,1980年经济特区在“逃港”最严重的深圳市率先建立,故B项正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限于广东地区,故A项错误;“逃港”高潮与中英两国外交关系没有直接联系,故C项错误;城市经济体制的改革开始于1984年,故D项错误。故选B。二、材料题31.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经济联系不断加强,经济格局也在发生变化,对人类的生活产生深远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854-1856年英国进出口贸易统计表原材料食品工业制造品出口贸易7%8%85%进口贸易

33、61%33%6%材料二  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一场生产工具和动力机制的革命19世纪70年代前的英国,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曾慧琴“世界工厂”的内涵变迁和生命周期论材料三  德国作曲家费利克斯门德尔松把蒸汽船的噪音变成音乐。英国作家塞缪尔斯迈尔斯宣称“我们只是把蒸汽机看作是人类发明的最高贵的机器”。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材料四  1835年,法国作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访问英国城市曼彻斯特时对于工业“殿堂”的气氛深为厌恶,他写道“这些巨大的建筑物,高耸于人们

34、的住所之上,隔绝了空气和阳光;它们像不散的浓雾一样包裹着人们。城市的这一边住的是奴隶,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之上。”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19世纪中期,英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居于什么地位?(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明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原因。(3)材料三和材料四对工业化的态度有何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享各自的理由。【答案】(1)地位: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经济霸主(2)成因:政治:英国较早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市场: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日不落帝国的建立);劳动力:圈

35、地运动;技术:工场手工业时期的积累资本:海外掠夺(3)不同:材料二:肯定(歌颂、乐观);材料三:厌恶理由:材料三:蒸汽船便利了交通;蒸汽机提供了动力材料四:造成环境污染;贫富差距扩大(两大阶级矛盾激化)【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能力,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的表格以及二中的信息“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信息作答;(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以及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一中“第一次科技革命,以蒸汽机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引发了一场生产工具和动力机制的革命19世纪70年代前的英国”

36、以及所学工业革命知识从“政治、市场、劳动力和技术资本”等角度思考作答。(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获取信息以及分析论证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二中“仅占世界人口2%左右却掌握了世界工业生产的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世界贸易的五分之一到四分之一。”说明态度;依据材料三中“那一边住的是老爷;那一边属于富裕的少数人,这一边属于贫穷的绝大多数人男人、女人和儿童都被绑在永不疲倦的机器之上。说明否定态度”;第二小问理由结合工业革命史实从积极和消极角度论证。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新航路开辟影响;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名师

37、点睛】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要突出“市场”概念,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线索,串起整个专题的内容,明确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而掌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的过程。二要注意总结规律,如工业革命的原因可从资本、劳动力、市场等角度分析,通过知识迁移了解英国率先进行工业革命的原因和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展的条件。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材料二  观察下面“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图中ABCD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基本发展脉络。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曲线图(1)根据材料一,分析鸦片战争后我国出现

38、了什么新的经济现象?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结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材料二中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出现B点、D点变化的原因有哪些?(3)民族企业与明朝“机房”相比,两者最大区别是什么?(4)民族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列举两件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后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事件。【答案】【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的新变化,根据材料一表格的内容可以看出新变化是大量外国商品涌入中国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或逐渐解体.第二小问的影响,结合所学可以知道,影响是外国资本主义企业在中国出现:洋务企业的创办、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2)本小问的原因,根据材料二的图示可以知道,B点是1919年,处于一战时期,D点是1956年,处于三大改造时期,结合所学可以知道,B点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民国的建立扫了一些封建阻碍;民国政府采取了奖励发展实业的措施;群众的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D点的原因是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完成。(3)本小问的区别,结合所学可以知道,“机房”主要是手工劳动;民族工业是机器生产。(4)本小问的事件,结合所学可以知道,事件有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20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中试卷 > 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