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这个世界的音乐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根据国际发展形势提出了我国国际战略思想的核心,即韬光养晦,历史证明这一思想符合当时的国际大环境。每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之际,人民大会堂的台阶上都会站满严阵以待的中外记者,他们时刻准备着向外界传递“中国声音”。历史上的祢衡是一位天才型的文学家,有一次黄祖大宴宾客,指着一只鹦鹉让祢衡就地作文,祢衡文不加点,一会即写成文学史上有名的鹦鹉赋。自从微信在三年前上线红包项目以来,这项来自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数字化变体曾一度风靡大江南北,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发红包已意兴阑珊。由于缺乏资金
2、支持和管理经验,我们向先进学校学习的过程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起初只能是邯郸学步,但最终必然会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旅法侨界代表在法国华侨华人会会所举行座谈会,对法国政府漠不关心张朝林被殴打致死一事进行了深入讨论,决定近期举行街头抗议活动。A. B.C. D.答案B解析韬光养晦:比喻隐藏才能,不使外露。使用正确。严阵以待:摆好严整的阵势,等待来犯的敌人。使用对象错误。文不加点:形容写文章很快,不用涂改就写成。使用正确。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已失的样子。使用正确。邯郸学步:比喻模仿别人不成,反而丧失了原有的技能。贬义词。不合语境。漠不关心:对人对事感情冷漠,一点儿也不关心。后面不能带宾语。2.下列各
3、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企图赋予这种特别的声音以某种具体的意义,那显然是有风险的,整个生物声学领域都存在这类问题。B.我不能想象,甚至在我们最古老原始的时代,当一些天才画家在洞穴里作画,附近就没有一些同样具有创造才能的人在创作歌曲。C.但音乐还是有的。在警告、惊叫、求偶、宣布领地、征募新友、要求解散等词汇的背后,还有大量的、重复出现的美妙音乐,说这些是8小时以内的事务性语言是难以讲通的。D.假如像我所相信的那样,制造某种音乐的驱力如同我们其他的基本生物功能一样,也是我们作为生物的特点,那么其中必有某种道理。答案B解析B项成分残缺,“当作画”后缺少“之时”之类词。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
4、,最恰当的一组是()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同龄人的观点_是不相上下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想要拉开差距靠的就是语言了。_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语言的形成和构建,核心_来源于阅读,实际取决于考生视野的宽度和思维的深度。_语言的锤炼比较难,_只要平时用心,多阅读多积累,提高语言能力_是有路可循的。A应该而仍然尽管但也B一定当然/因为所以就C可能但是必然虽然那么仍D尽量/最好即使也都答案A解析该题考查虚词,包括副词和关联词的用法。六个空格考了四处关联词,可见关联词相当重要。结合语境,“面对同一个作文题目”“想要拉开差距靠的就是语言了”第一处是“应该”,即常理推测是这样。第二处“语言的锤炼,非一日之功”表
5、明语言表达能力也并非一日之功,和前文有转折。据此可选出答案。4.给下面描写音乐的语段补充几个事例,使之描述更具体,更有说服力。一般能打动心情的音乐就算是好音乐了,但极品的音乐能打动人的灵魂,总让人一“听”钟情。还记得_答案(示例一)(还记得)电影上甘岭中的一条大河那首难忘的歌曲吗?那场景、那岁月、那心情,浸泡在那醉人的乐曲中,灵魂得到了升华。还记得梁祝小提琴协奏曲吗?以悠扬的曲调传唱着千古爱情传奇,撞击着人的灵魂深处,让人心驰神往。(示例二)(还记得)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吗?那轻快、清新、旋风式上扬的节奏把心灵的褶皱慢慢抚平。还记得比才萨拉沙泰的卡门序曲吗?那强劲引入、阶梯式升温、回环反复的节
6、奏充满了引人入胜的风景。还记得中国古曲将军令以及由之改编的男儿当自强吗?那铿锵有力、激越、奔腾的气势让人热血沸腾。解析 补充事例扩写训练,要选取自己熟悉的极品音乐,要写出音乐的名称(歌曲名字),还要写出该音乐的审美效果(凭什么“打动人的灵魂”,让人一“听”钟情)。5.给下面一段文字加一个标题。(不超过10个字)有人发现,音乐能够影响人们的感觉、思维、行动。最近的科学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即当音乐的声波传入人们的耳朵,耳鼓振动产生机械能,机械能随之转化为电能,电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抵达人们的大脑,刺激各神经系统,影响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由于不同的音乐产生的声波不同,各类神经系统受到的刺激也就不同,所以人
7、们听音乐时,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感受。音乐产生的声波是非常和谐、有规律的,正确地选择音乐来聆听,一般都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在加利福尼亚大学进行的一项试验发现,在对该校的大学生进行空间推理测验前,先让他们听莫扎特的D大调钢琴协奏曲,结果发现其智商平均提高了9分。这意味着,听好的音乐可以使人的“大脑软件”升级,重新编排人的思维方式,提高人的智力。影响人类精神状态的脑电波有4类:A波、B波、C波和D波。A波有助于人安静,精力集中;B波可促使人对外界事物迅速作出反应以尽快解决问题;C波有助于人减少紧张情绪,提高创造力;D波可帮助人有个良好的睡眠。音乐通过刺激这4类脑电波,进而影响人的精神状态。答: _答案
8、音乐的妙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先对每段进行压缩,然后综合即可。第一段写音乐对人的正面的积极的影响,第二段举例说明音乐能提高人的智力,第三段仍介绍音乐对人的正面影响,故可总结出答案,注意字数要求。二、审美鉴赏与创造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音乐与教育柏拉图知道要一个国家的政治合于理想,先要使它的教育合于理想,所以他主张一个人在二十岁以前只消有两种教育工具体操和音乐。因为体操讲究好了,身体可以健全;音乐讲究好了,心灵可以和谐。音乐是一种最原始最普遍的艺术。飞禽走兽大半借歌唱表现生命的富裕和欢乐,同时借歌舞把在生活中所领略得的乐趣传给同类,引起交感共鸣。人类在原始阶段也还保持着这本能的
9、音乐嗜好,但人类到了开化以后,小孩到了成年以后,往往逐渐丧失音乐的嗜好。这是一个极严重的损失,而且是违反自然本性的。不仅如此,音乐更是最完美的艺术,可以普及深入一般民众,从根本上陶冶人的性格。与其他艺术不同,音乐完全融化实质与形式的分别,实质即形式,形式亦即实质,内外一致,天衣无缝。它是纯从感官打动人心的,耳里听到,心里就起哀乐共鸣。如果要教育的力量普及而又深入,舍音乐还有什么其他途径呢?音乐对于人生至少有三重大功用。第一是表现。情感思想都需要发扬宣泄。音乐的表现是最正常的康健的表现,因为它是人类的普遍嗜好,而同时它的命脉在和谐。音乐对于人的情感不仅能“发散”而且能“净化”,就因为它本身是和谐
10、,对于人的心灵自然能产生和谐的影响。有听音乐经验的人都知道在凝神静听之后,全体筋肉脉搏都经过一番和谐的震荡,心灵仿佛在困倦之后洗过一回澡,汗垢尽去,血液畅通,有心旷神怡之乐。如果我们不仅是欣赏,自己能歌唱弹奏,除了这种生气洋溢的乐趣以外,我们还可以得到人生最大的快慰,成就一种作品的感觉。其次是感动。音乐直接打动感官,引起生理的反应,所以感人最普及而深入。中西神话和历史上不乏音乐感动力的传说。人类情感有许多花样,每种花样在脉搏呼吸和筋肉运动上都有一个特殊的节奏、特殊的模型。音乐的抑扬顿挫,长短急舒,往往与这种节奏和模型相称。某一种乐调在生理上激起某一种节奏和模型,就引起某一种情调。所以在听音乐时
11、,实在有两种乐调在进行。一是外在的,耳朵听的;一是内在的,听者身体在无意中所表演的。人类生理构造大致相同,所以一个乐调可以在无数听者的心弦上引起交感共鸣。音乐是极强烈的同情媒介,也就因为这个缘故。第三是感化。感动是暂时的,感化是久远的。音乐由感动至感化,因为它的和谐浸润到整个身心,成为固定的模型,习惯成为自然,身心的活动也就处处不违背和谐的原则。内心和谐,则一切不和谐的卑鄙龌龊的念头自无从发生,表现于行为的也自从容中节。中国先儒以礼乐立教,就为明白了这个道理。乐的精神在和谐,礼的精神在秩序,这两者中间,乐更是根本的,因为内和谐外自然有秩序,没有和谐做基础的秩序就成了呆板形式,没有灵魂的躯壳。内
12、心和谐而生活有秩序,一个人修养到这个境界,就不会有疵可指了。孔子谈政教何以那样重诗乐?诗与乐原来是一回事,一切艺术精神原来也都与诗乐相通。他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又说“温柔敦厚,诗教也”,都是看到了诗乐对于情感教育的重要。一个民族的性格常表现于音乐,最显著的是中西音乐的分别。西方音乐偏于阳刚,使听者发扬蹈厉;中国音乐偏于阴柔,使听者沉潜肃穆。这各有所长,我们用不着偏袒。我们所最忧虑的是我国一般民众,尤其是士大夫阶级,大半没有真正的音乐的嗜好。这似乎表现了民族精神的衰落。我个人认为人心的污浊与社会的腐败都种根于此。我深深感觉到我国必须普及音乐教育,尤其是要把国乐本身大加一番整理
13、洗刷。但是制礼作乐是盛业也是美名,须拿出一副极严肃的态度来应付这问题,前途才有希望。(选自朱光潜谈美,有删改)6.下列根据文中所论音乐的三重功用,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古希腊人用一种音乐医治精神病,这是音乐“表现”功用的体现。B.实验证实对牛弹琴并非毫无影响,这是音乐“感动”功用的体现。C.音乐会过程中听众共赏且同哀乐,这是音乐“感化”功用的体现。D.孔子视诗乐为教育和政治的基础,这是音乐“感化”功用的体现。答案C解析原文有“感动是暂时的,感化是久远的”之表述,音乐会过程中的哀乐情绪表现限于当时。7.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柏拉图认为音乐是使一个国家“教育合于理想”的有效工具之
14、一。B.音乐的原始性和普遍性表现为动物的本能与人类原始阶段的嗜好。C.音乐之外的其他艺术全都是实质与形式完全分离的,和谐性不足。D.音乐常表现一个民族的性格,西方音乐偏阳刚,中国音乐偏阴柔。答案C解析C项表述以偏概全,原文虽有“与其他艺术不同,音乐完全融化实质与形式的分别”的表述,但并未对“其他艺术”进行正面阐述。8.时下,中国的视听传媒热衷于举办各种声乐大赛节目,这些节目受到学生乃至全民的热捧。请结合文中观点对这一现象作简要分析评价。答:_答案“如果要教育的力量普及而又深入,舍音乐还有什么其他途径呢?”(观点),声乐大赛具有参与的广泛性和作品的严肃性,在一定程度上能肩负起教育的使命。“音乐对于人生至少有表现、感动和感化这三重大功用”(观点),人的情感思想需要发扬和宣泄,人的感官需要打动和满足,人类社会需要秩序与和谐,而声乐大赛恰恰能满足这种需要,弘扬正气传播正能量,从而引导社会向良性发展。“制礼作乐是盛业也是美名,须拿出一副极严肃的态度来应付”(观点),故声乐大赛不能哗众取宠,不能唯利是图,尤其不能格调低下;必须培养民族和民众的“真正的音乐的嗜好”以防“民族精神的衰落”,从而达到涤荡人心的污浊遏制社会的腐败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