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 唐诗五首》课时作业(含答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100589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4课 唐诗五首》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第14课 唐诗五首》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第14课 唐诗五首》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第14课 唐诗五首》课时作业(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唐诗五首一、语言建构与运用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山居秋暝暝:晚竹喧归浣女 浣:洗(衣)B.随意春芳歇 随意:任凭万里悲秋常作客 作客:当作客人C.山围故国周遭在 周遭:周围渚清沙白鸟飞回 渚:江中的小沙洲D.此情可待成追忆 可待:岂待锦瑟无端五十弦 无端:没有理由答案B解析作客:寄居在别处。和“做客”意思不同。2.下列诗句中,加点的词属于活用的一项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C.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D.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答案B解析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昏暗。3.请在下面的横线处以“读李商隐”为内容再仿写

2、三个句子,构成排比句。翻阅中国灿烂的文化长卷,先哲们深刻的思想、真挚的情感令我们有所感,有所悟。读李商隐,我懂得“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是一种缠绵的思念;读李商隐,_;读李商隐,_;读李商隐,_。答案(示例)我懂得“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一种无私的奉献我懂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是一种心灵的契合我懂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是一种智慧的借鉴4.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几个短句,要求以“绝句”二字开头,不改变句子原意,语言连贯、通顺。王维把绝句这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答:答案

3、绝句是一种最能展示人的性情、气质、素养和才思,最难出珍品的诗歌体裁,王维却把它运用得出神入化,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传世佳作。解析长句变短句,关键在于先拆分出主干句,从题干看“绝句是的诗歌体裁”是首句,然后陈述王维是怎样变化运用绝句的,即“把运用得”“写下了”二、文化传承与理解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_,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_。(王维山居秋暝)(2)_,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_。王昌龄从军行(之四)(3)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_,_。(杜甫登高)(4)_,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_。(李商隐锦瑟)答案(1)明月松间照莲动下渔舟(2)青海长云暗雪山不破

4、楼兰终不还(3)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4)沧海月明珠有泪只是当时已惘然三、审美鉴赏与创造(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67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6.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二句写山中秋景。“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暗示了傍晚的到来。B.三、四句中的“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C.第七句中“复”是“更加”的意思,“值”是“正碰上的时候”,这一句表示作者既赏佳景,更遇良朋的喜悦心情。D.接舆是春秋时代楚国的狂士,五柳指陶渊明。这里

5、作者均用来自比。答案D解析D项诗人自比陶潜,而把沉醉狂歌的裴迪比作接舆。7.尾联刻画出了作者与裴秀才迪怎样的形象?答:_答案接舆,是春秋时代“凤歌笑孔丘”的楚国狂士,诗人将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并以陶潜自况,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形象。(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无题二首(其一)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注】送钩,也称藏钩。古代的一种游戏,分二曹(二组)以较胜负。把钩互相传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射覆,在覆器下放着东西令人猜

6、。兰台,即秘书省,掌管图书秘籍。李商隐曾任秘书省正字。这句从字面看,是参加宴会后,随即骑马到兰台,类似蓬草之飞转,实则隐含自伤飘零意。8.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追忆昨夜参与的一次贵家后堂之宴,表达了与意中人席间相遇、旋成间阻的怀想和惆怅。感情雄伟壮阔。B.首联置身“画楼西畔桂堂东”,看到的“星辰”、沐着的“风”都和“昨夜”一样。表达了作者感慨物是人非、怅然若失的思想感情。C.“身无”“心有”,一退一进,相互映照,是间隔中的契合与沟通、怅惘中的喜悦与慰藉,表现了诗人对这段美好情缘的珍视和自信。D.尾联回忆今晨离席应差时的情景和感慨。昨夕的欢宴彻夜到晓,楼内笙歌未歇,楼外鼓

7、声已响,诗人自叹像随风飘转的蓬草,身不由己。答案A解析A项,应是“感情深挚缠绵”。9.结合全诗,请你对“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进行赏析。答:_答案紧承“心有灵犀一点通”,并将其场景化;营造一种融洽醉人的氛围,寄寓诗人对热闹和谐生活的向往;想象中的热闹与现实的凄清寂寞形成对比,更增添了诗人的怅然孤苦与自伤飘零之感。解析颈联写送钩、射覆、酒暖、灯红之乐。送钩与射覆两个游戏都是需要多人参与配合才能完成的,与前两联诗联系起来,前面还是星辰高挂、冷然清风的空旷夜幕,这里却人影憧憧,酒暖灯红。“暖”字和“红”字,一个形容春酒,一个形容蜡灯,充溢着恣荡欢笑,一派和谐景象。前后对比,令人心生不安;满堂的红影衬托出作者的萧索孤独,诗人的寂寞,是深藏在热闹里的寂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粤教版 > 必修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