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文本13想北平 语言素养专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方_的土地。得意时想到它,失意时想到它。逢年逢节,_,随时随地想到它,海天茫茫,风尘碌碌,酒阑灯灺人散后,良辰美景奈何天,洛阳秋风,巴山夜雨,都会_地惦念它。离得远了久了,使人_:“客舍并州数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无端又渡桑乾水,却望并州是故乡。”好不容易能回家了,偏又忐忑不安:“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异乡人这三个字,听起来音色苍凉。()。人生旅途崎岖修远,起点站是童年。人第一眼看见的世界几乎是世界的全部,就是生我育我的乡土。他开始感觉饥饱寒暖,发为悲啼笑乐。他从母亲的怀抱、父亲的眼神、亲族
2、的逗弄中开始体会爱。但懂得爱的另一面憎和恨,却须在稍稍接触人事以后。而且可能祖祖辈辈都植根在这片土地上,有一部悲欢离合的家史。邻里乡亲,早晚在街头巷尾、桥上井边、田塍篱角相见,音容笑貌,闭眼塞耳也彼此了然,横竖呼吸着同一的空气,濡染着同一的风习,千丝万缕沾着边。一个人为自己的一生定音定调定向定位,要经过千磨百折的摸索,前途充满未知数,但烙印的童年,却像文身的花纹,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春蚕作茧,一辈子附在身上。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朝思暮想触景生情身不由己愁肠寸断B.魂牵梦萦 触景生情 情不自禁 愁肠百结C.朝思暮想 感同身受 情不自禁 愁肠寸断D.魂牵梦萦 感同
3、身受 身不由己 愁肠百结答案B解析朝思暮想:形容时刻想念。魂牵梦萦:形容思念情切。根据语境,应选“魂牵梦萦”。触景生情:受到当前情景的触动而产生某种感情。感同身受:原指感激的心情如同亲身受到对方的恩惠一样(多用来代替别人表示谢意),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根据语境,应选“触景生情”。身不由己:身体不由自己做主。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根据语境,应选“情不自禁”。愁肠寸断:愁的肠子都断成一段段的,形容忧愁到了极点。愁肠百结:忧愁苦闷的心肠好像凝结成了许多的疙瘩,形容愁绪郁结,难于排遣。根据语境,应选“愁肠百结”。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4、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这种感情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B.这种感情不会因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而褪色:这就是乡土情结C.乡土情结是一种感情,不会因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而褪色D.辽阔的空间,悠邈的时间,都不会使乡土情结这种感情褪色答案A解析本题重在考查语句的强调重点和语境的关系,填入的文句是在强调“乡土情结”;而且括号前的两首诗,第一首与空间有关,第二首与时间有关,因此括号里应该先说“辽阔的空间”再说“悠邈的时间”,最后引出“乡土情结”。故选A。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文身的花纹,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春蚕作茧,附在身上一辈子。B.但烙印
5、的童年,却像文身的花纹,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春蚕作茧,附在身上一辈子。C.但童年的烙印,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一辈子附在身上。D.但烙印的童年,却像春蚕作茧,紧紧地包着自己,又像文身的花纹,附在身上一辈子。答案C解析A、B两项中,“文身的花纹”和“春蚕作茧”应互换位置,才能和后面的语句搭配。B、D两项中,“烙印的童年”语序不当。4.请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两个结构相似的句子,表达思乡之情。例句:我是一条漂泊他乡的船,家乡是我宁静的港湾。答:_答案(示例)我是一只离巢的燕子,家乡是我永远的乐园。我是一只飘游的风筝,家乡就是那根长长的丝线。5.结合下面这首短诗的题目和表达特点
6、,在空缺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使其前后呼应,衔接自然,点明题旨。望海比岸边的黑石更远,更远的是石外的晚潮; 比翻白的晚潮更远,更远的是堤上的灯塔; 比_更远,更远的是堤外的货船; 比出港的货船更远,更远的是_; 比沉沉的汽笛更远,更远的是海上的长风; 比浩浩的长风更远,更远的是天边的阴云; 比黯黯的阴云更远,更远的是_。答案孤立的灯塔船上的汽笛楼上的眼睛 审美素养专练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乡下的雨游宇明自从有城市开始,人就分为城里人与乡下人,雨就分成城里雨与乡下雨。观察某个人是不是乡下人,不必刻意调查什么,看其外表就足够了。城里人多半白白净净、细皮嫩肉;乡下人往往黑黑黄黄、皮肤粗糙。看
7、一种雨是不是乡下雨,则更简单,只要留心一下它是落在城市的高楼还是乡下的旷野就行,乡下雨跟城里雨的一切差异都因此而产生。我进城将近30年了,在乡村只生活过18年,但我最爱的还是乡下雨。城里雨无论下在屋顶上还是街道上,声音都是钝钝的,像一个风烛残年的老人。乡下雨的声音则像音乐一样悦耳。下在屋瓦上是清脆的高音,像年轻的女歌星唱的美声;下在水塘里是悠扬的中音,有点儿像原生态的山歌;下在树林木花朵上是浑厚的中音,颇类似于我们在晚会上听到的通俗歌曲。郑板桥的诗云:“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这首诗世人多半解为郑板桥因听到风吹竹叶之声而思民间之疾苦,我独以为那晚肯定是
8、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乡下雨,正是这场雨使竹叶声显得分外清脆。说雨不大,是因为郑板桥卧在衙斋内还能听到竹子的枝叶之音;说雨不小,是因为它能将竹枝击打得噼噼啪啪。想想看,风雨之夜,一灯如豆,官舍安安静静,只有窗外一丛楠竹在风雨中低低地倾诉,那是一种如何动人的意境!小时候遇到下雨,我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去家门前的池塘边看雨。一个人打着伞站在塘坝上,看着千万条雨线在空中舞蹈之后,一一跳进塘里,变成一个个规格大致相同的圆圆的水圈,水圈中间是凸起的水粒,旁边的水纹一圈圈由低到高、由大到小剧烈地波动,实在是好看极了!我最喜欢的乡下雨下在两种时候,一是夏天的插秧季节,一是某些干旱的秋季。湘中的夏插一般是在七月底,天
9、气奇热,我们在稻田里劳动,汗水经常把眼眶泡得生疼。老天怜悯我们,不时会下一会儿阵雨。天一下雨,气温立马下降,无论怎样做事,都不再出汗,眼睛也开始变得清爽。秋旱在我们那种以石山为主的山区是常事,按年头算,概率达到了三分之一。遇上干旱年份,晚稻的叶子会由葱绿变成黄绿,干燥得似乎一把火就可以将它们点着,稻田会裂开一条条食指宽的土缝。农民是指望着田地吃饭的,摊上旱灾,心里那个急啊!父母急,我们自然也跟着急。一旦下雨,尤其是下一场大雨,田里的禾苗重新昂首挺胸,父母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我们跟小伙伴也就在雨中玩得格外开心。现在一年到头难得回一趟老家,回了也未必能碰到下雨,观赏一场乡下雨,比看一场城里的歌剧难
10、得多。我聊以欣慰的是,这些年老家一直没有建化工厂、造纸厂之类的高污染企业,乡人煮饭什么的还能用山里的自然水,山上的树木花草也保护得很好,雨依然下得像我小时候的一样清清亮亮。(有删改)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郑板桥的诗有独到的解读,虽然不一定准确,但从主题表达的角度来说是允许的,加入郑板桥的诗作,丰富了文章的内容,给文章增添了文化气息。B.作者对乡下雨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虽然进城将近30年了,但“我”最爱干的事儿还是去池塘边看雨。C.文章善用修辞,语言生动活泼,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田里的禾苗重新昂首挺胸”一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活了雨后禾苗的精气神
11、。D.作者的家乡一直没有建化工厂、造纸厂等高污染企业,山上的植被也保护得很好,所以雨水依然很干净,下得清清亮亮。答案B解析“虽然进城将近去池塘边看雨”于文无据,“去池塘边看雨”是“我”小时候最爱干的事情。2.文章题为“乡下的雨”,为什么开篇却写城里人与乡下人外表的差别?答:_答案先写城里人与乡下人外表的差别,意在引出城里雨和乡下雨的差别,仍然是为写乡下雨服务的。这样开篇显得更加朴实、自然。解析不同位置的语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不同的,文章开头往往有引题、入题的作用。这篇文章开篇先写人的差别,实际上是为了引出城里雨和乡下雨的差别。3.结合文章内容,试探究“我”为什么最爱乡下雨。答:_答案乡下雨的声音
12、像音乐一样悦耳动听;“我”在池塘边赏雨景,与小伙伴在雨中玩耍,乡下雨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乡下雨帮劳作的人们祛暑,滋润了干旱中的禾苗;没有污染,雨水清清亮亮;在“我”心中,乡下雨已经跟故乡、亲人联系在一起。解析解答此题,需立足文本,着眼全篇,明确乡下雨的特点和作者对乡下雨的态度。文章题为“乡下的雨”,文中将乡下雨与城里雨放在一起比较,主题是表达作者对乡下雨的喜爱之情。理由散见于文中,要在把握关键语句的基础上得出自己的观点。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被时间打败的故乡王波从未想过自己会在故乡无路可走,但眼前的事实差点儿就是这样。通往老房子的三条路,有两条已完全被草木封锁,仅剩的暂且可绕
13、行的路,竟也荒草丛生。实际上,5年前情况就已经这样了。只是今年,有个女人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棍儿站在山坡上,当她远远地有气无力地喊我的小名时,我才认出她是当年村里公认最壮实的女人。看到比我母亲略年长的她,刚刚年届六十已衰老至此,我忍不住一阵心酸,随即无可奈何地意识到,我的故乡彻底被时间打败了。时间先是打败了老房子。在倚山而居的自然村落里,我们家位于最靠近山脚的一条居住线上。1984年夏秋之际,开始有人家搬进城,这条线上前前后后住过的12户人家,如今空无一人。除了有两三处房子勉强可以住人,剩下的老房子,或摇摇欲坠,或已坍塌,或早已变为菜地、麦田和桔园。在植物恣意生长的土地上,外人丝毫不会看出这里曾经
14、有人居住的痕迹。时间随后打败了老房子的主人。在回乡上坟的车上,父亲一路讲的是村里村外同龄人的死讯,大都因癌症而不治。我对这些人的记忆,停留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前。而能被记住的,大多是方圆几十里呼风唤雨或性格突出的“人物”。他们有些人进了城,有的人依旧留在农村,但他们结局大致相似当年的狂放、不羁乃至霸气,先后都被时间抹去,归拢于山坡上一座座小小的坟头里。时间也打败了老房子主人们的恩怨。这些曾经在乡间田头为了一棵树、一厘地而寸步不让的男人女人们,先后成了“城里人”。置身于陌生而广阔的城市空间里,他们觉得天地顿然开阔。再回望与自己几无利益瓜葛而草木依旧的乡村时,他们像城里人一样,看到的不再是残酷的丛林法
15、则,而是温情的丛林记忆。那些当年抄起铁锹在房前或垄间打得头破血流的人们,在城市街头偶遇或回乡祭祖重逢后,已然能微笑致意;他们的后代则继续在城市里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嘲笑父辈们的目光短浅和不识时务。留在村里的为数不多的人家,反倒一如既往,偶尔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不肯在村里村外丢面子,有时会找到城里的旧人来求证论理、主持公道。“城里人”自然知道,农村没有一些城里人想象的那般诗意、淳朴和美好,甚至更多的是丛林法则式的愚昧、狭隘和残暴,但他们仍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导执拗不化的乡亲,今天所有的斤斤计较,将来都会云散烟消,被时间一一打败。的确,在他们成群结队决定告别农村生活的那一刻起,故乡就注定要
16、被时间打败了。越来越多的人搬进城后,村里再也组织不起护渠、引水、修路、挖井的队伍。半山腰处,夏有蛙鸣冬有薄冰的池塘最终干涸,山脚下的溪边再也不见用棒槌捶打衣物的女人,通往田地的道路逐年垮塌荒废,村头洼地的水井渐渐被淤泥石块填埋。时间打败了这些属于农村的公共设施,也就从根基上瓦解了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即便是村里最强势的男人和最壮实的女人,也只能自生自灭。被扼住咽喉的故乡,只能苟延残喘。“村上死个人,眼瞅着就抬不上山了。”在他们这茬人嘴里,这是形容故乡衰落的最有力道的话;而在心里,这句话也时时让步入晚年的他们不安和恐惧。时间就这样打败了他们这代人,也打败了故乡吐故纳新的能力。我一度以为,逃离农村
17、的人们会摆脱被打败的命运。只是现在我才发现,告别乡村进入城市的我们,其实和他们一样被时间打败得溃不成军。不满三岁的女儿,不知祖坟为何物,站在坟前喜笑颜开,徒留我和父亲神情凝重;望着车窗外连绵不断的丘陵山峰,她随口而出的是“小乌龟爬山坡”;望着那个喊我乳名的老奶奶,她一脸茫然。眼前的老人孩子,对她来说,全是陌生人,倒是邻居养的一只踱步的公鸡和几只母鸡以及拴在树下的山羊令她兴奋,那是她在电视和手机视频里认识已久的“朋友”。她不知道,在故乡被时间打败之后,我和她都将成为回不去故乡的人。(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对于故乡被时间打败始
18、终感到无可奈何。B.本文环境、人物描写和情节的推进,都能很好地为表现主题服务。C.作者将客观叙述描写和主观感受抒写相结合,笔调凝重深沉。D.作者内心苦苦挣扎,对故乡被时间打败心有不甘。答案B解析本文不是小说,没有情节。5.第段中的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反衬(或“对比突出”)了女儿对于故乡的人、事、物的陌生和淡漠,更加突出表现了作者面对面目全非的故乡所感受到的无奈和失落。6.清代文华殿大学士(相当于宰相)张英得知在安徽桐城老家的家人与邻居争墙基地界的事后,写了一封信给家人,该信是一首诗:“千里修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便拆墙,后退三尺让路。请联系这个故事与本文内容,简要说说本文第段画线句子的内涵与张英诗句的内涵有何异同。答:_答案(1)相同点:都是说风物长宜放眼量(不值得为眼前利益斤斤计较)。(2)不同点:张英诗句主张强势一方应该主动作为,谦让友善(态度主动退让,与邻为善);第段画线句子的意思是争执双方的任何得失都经不起时间消磨,无须斤斤计较(态度消极无奈,在时间面前人很可怜,任何争斗都没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