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9764 上传时间:2019-11-1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记念刘和珍君【教学目标】1.通过文本的阅读,学生能了解刘和珍烈士的生平及死难经过,由此初步认识反动政府的残忍行为以及御用文人的无耻行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自己的思想、行为准则,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苏教版教材教学要求:“在阅读中,能够通过人生的生死苦乐顺逆等问题,引发对人生的严肃认真的思考。”2.在进一步理解文本内涵的基础上,学生能充分认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进而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苏教版教材教学要求:“思考人生意义和人生价值问题;提升人生境界。可以通过理解作品的

2、思想、道德、理性等人生哲学命题的深刻内涵,了解伟大的思想家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看法,从而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观。”3.通过对文本的阅读分析,学生能够明确课文的写作线索,即悼念烈士、痛恨反动政府的悲愤之情。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通过阅读和鉴赏,深化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趣,提高道德修养。”苏教版教材教学要求:“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丰富多样的思想情感和艺术魅力。”4.通过文本重点内容的问题探讨,学生能够理解部分关键语句的含义。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高中语文的课程目标”:“ 增强文化意识,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尊重和理

3、解多元文化,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学习对文化现象的剖析,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苏教版教材教学要求:“还要通过文章解答问题,把握作者的观点思想,作为思考的素材、回答的理由,让文本学习通过问题探讨生成丰富的意义,提高语文学习的效率。”【教学重点、难点】1.通过阅读分析,理解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2.理解课文部分关键语句的含义。【教学方法】问题探讨【教学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在我国文学史上闪耀着一颗璀璨的巨星鲁迅先生,他领着我们回过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看了社戏,了解了一件小事。今天,我们再随着他重温“三一八”惨案的历史,一起记念刘和珍君。2.同学们,发生在1926年的三一

4、八惨案是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的段祺瑞政府屠杀爱国请愿人民的血的历史,是二百多名请愿群众倒在血泊中的惨烈的一幕,更是中国人残害中国人的一场罪恶、一场悲哀、一场耻辱!路,还没有开始就走到了尽头,梦,还来不及做就永远不再醒来,刘和珍,这位年仅22岁的女大学生就这样倒在了反动派的枪弹之下。在惨案发生后的第六天,鲁迅先生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悲愤,毅然写下了这悲愤沉痛的悼念文章记念刘和珍君,以此来警醒中国人民永远记住这笔血债!二、作者介绍: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一生有大量的创作,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有巨大的影响。其创作方面最杰出的是杂文创作。鲁迅的杂文“

5、象投枪,象匕首,直刺向黑暗势力”。作品主要有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以及大量的杂文集,如:坟、而已集、二心集、华盖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等。已学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自传、社戏、一件小事、故乡、孔乙己、论雷峰塔的倒掉、“友邦惊诧”论、藤野先生、祝福等。纪念鲁迅的文章:一面(阿累)、同志的信任(唐弢)、早(吴伯萧)、拿来与送来(林默涵)、有的人(臧克家)等。三、背景介绍: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

6、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在这一惨案中,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刘和珍遇难了!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

7、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四、文章内容:介绍写作缘由。交待写作目的。回忆认识过程。抒写惊愕、义愤。叙述遇难经过。总结经验教训。热情讴歌赞颂。1.“痛心的回忆”(1、2、3部分)2.“愤怒的控诉”(4、5部分)3.“深沉的思索”(6部分)4.“热烈的讴歌”(7部分)五、问题探讨:范例:(一)第一、二部分1.文章为什么要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明确:文章从追悼会上程君请求作文写起,交待写作此文的缘由。“我”因无法承受追悼会的悲凉,独自到礼堂外徘徊、思索;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我”对烈士的悲痛的忆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也”字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

8、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记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的请求才引起的。2.作者为什么要反复说“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又要反复说“无话可说”?明确:“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因为“我已经出离愤怒了”这是为什么至今还“没有”写出文章的原因。“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而反动派的“下劣凶残”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这怎不令人“出离愤怒”?“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已经“使我艰于呼吸视听”,又怎么能说出话来呢?文章的第二部分,表达了作者的无限感慨,提到“写一点东西的必要”要写一点东西,揭去“许多东

9、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有必要提醒人们,也提醒自己不要忘记烈土的鲜血。六、难句解析:本文有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对待这样的句子,我们要运用高一所学的揣摩语言的方法,即把握文意、联系上下文认真分析。下面是对本文一些语句的分析,请结合上述方法进一步加以体会: (1)“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作者为什么用“中华民国”纪年方式来表示时间? 用“中华民国”来纪年,表现了作者的愤怒与讽刺。所谓“中华民国”,早已不是人民的国家;所谓“民国政府”,那是屠杀人民的机器,所谓“执政府”,完全是民众的敌人,屠杀人民的刽子手! (2)“在四十余被害的青年之中,刘和珍是我的学生她不是苟活到现在

10、的我的学生”这样说前后不矛盾吗? 事实上,刘和珍确是鲁迅的学生,但鲁迅时时严于解剖自己,认为自己做得太少,为此深感愧疚,认为自己“苟且偷生”,无法与临难从容、为国捐躯的刘和珍君相提并论,更愧为师长,所以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表现了鲁迅先生严于律己的精神。 (3)“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这里“中国人”指什么人? 这里“中国人”泛指所有中国人,而不是特指“反动派”。从这时鲁迅总的思想倾向来,他还处于进化论、个性解放、改造“国民性”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的影响之下,在对待人民群众的态度上,往往过多地看到愚昧、落后、冷漠、软弱等“国民劣根性”。这里“中国人”不仅指反动

11、派,而且包括一般中国人,这是符合鲁迅当时思想的。 (4)“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如何理解这句话的语气? 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伟大”是反语,用来讽刺段祺瑞卫队对请愿爱国青年施行的“攒射”;另一种认为是赞颂,因为“这”指代的是介词结构“当时候”中的“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语句的重点是“三个女子从容转辗”,而非“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这里用“三个女子”的从容、沉静、友爱反衬杀人者的所谓“文明人”的野蛮、凶残、卑劣,控诉反动派的暴行! (5)“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

12、缕血痕抹杀了。”这句话中“武功”和“伟绩”具有怎样的感情色彩? 这里的“伟绩”“武功”是反语,用来讽刺中外反动派的暴行。 (6)文中“庸人”“苟活者”“无恶意的闲人”都是指什么人? “庸人”即平庸之人,平平常常无所作为的人。这种人对反动派的暴行有所不满,对死难的烈士有所哀痛,但他们不敢“直面惨淡的人生”,“正视淋漓的鲜血”,他们容易忘却历史教训。他们苟且偷生,客观上起着维持这“似人非人世界”的作用。 “苟活者”指有一定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他们“在淡红的血色中,会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有走向斗争的可能。 “庸人”和“苟活者”有所不同,“席人”是作者批评的对象,“苟活

13、者”则是被烈士们的斗争勇气、牺牲精神所感召,并能看到希望的人。“苟活者”中包括“苟活到现在的我”,是作者的谦词,是为了反衬刘和珍“为了中国而死”的光荣。 “无恶意的闲人”指一般庸俗的市民,他们尽管在政治上和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有恶意的闲人”)有根本的区别,但他们对世界的态度极端冷漠,甚至把烈士的鲜血当作茶余饭后的谈资。对这种人,作者几乎不寄希望。 (7)作者引用陶潜的诗,用意是什么? 文中所引的四句诗是陶潜挽歌三首中第三首的最后四句,这是诗人死前两个月为自己写的挽歌,从中看到诗人面对死亡无忧无惧、处之泰然的态度,与一般挽歌哀伤的情调不同。从课文上下文来看,鲁迅引陶诗意思是说:烈士的死能得到“亲族、师友、爱人”的悲悼也就够了,因为徒手请愿而流血是不值得的,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产生影响,倘若活着的人能永远纪念死者,记住这次惨痛的教训,那么烈士的血就不会白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苏教版 > 必修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