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l**** 文档编号:99558 上传时间:2019-11-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728.0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江苏省泰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泰州市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调研测试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60分)1、 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辗转迂回间,我忽然明白,我看到的,其实都是时间, 的展品,其实都只是时间的各种幻象.只有经历过时间, 后,其中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才被保留下来,或者,再往遥远的将来想一想,最终,这些有幸保留下来的展品或许也会 。A.形形色色 洗心革面 风流云散B.形形色色 洗尽铅华 烟消云散C.形神兼备 洗尽铅华 风流云散D.形神兼备 洗心革面 烟消云散2.下列各句诗文所对应的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七条丝上寄深意,涧水松风

2、生十指。一一古琴B.龙虎惭因点画生,雷霆却避锋芒疾。-国画C.南征北战急先锋,万里界河任尔通。一一象棋D.世人但学兰庭面,欲换风骨无金丹,一一书法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千百年来,书法的生命力始终是旺盛的,虽然当下写毛笔字的人少了,但是, 。因此,在书法文化融入校园文化的建设中要对书法持有敬畏之心。书法的产生发展 汉字不灭,书法不灭 少了不等于没有 是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需要 可以肯定地说现在书法研究的队伍在不断地壮大A. B. C. D.4. 下列选项中,对漫画意图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 高度决定格局B.视野决定未来C.人不能做金钱的奴隶D.只有不

3、停攀登,才能到达光辉的顶点2、 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叔父铁君先生事略(清)贺涛先生讳锡珊,姓贺氏。先生有异稟,举作不轻同于人,喜读书,通其大指,曰:“学以经世也,吾取其有益于世者而已。”于世儒所谓义理、考据、词章之学,一不厝意,至论古今世运兴坏之由、贤不肖之别,抉幽觑微,剽剥剖攻,杂以恢诡偏宕之词,云幻波激,莫测所来,虽善辨者莫能穷也。所为文闳奇肆,不中有司度程(格式,标准)。以诸生应乡试,连不得志,乃益厌薄举业,并力于所谓经世之学,性刚直,不谐于俗,既不得志,愈抑郁不能平,并世人少当意者。尝显刺过于稠人广坐之中,其人羞赧汗喘,犹痛绳之(针砭)不已,于公卿贵人诋之

4、尤甚,以为若辈豢养富贵而令时势败坏至此,咎将安归?众骇怪,莫敢置对,则又发怒骂之日:“君辈庸下,非解此者。”吾父尝戒之,以为非处世之道。先生语人曰:“吾兄之言是也,然吾性实然,吾制之不能克也。”先生既抱异材伟略,无所籍以泽斯世,苟可为于乡里者无不为,以谓吾期于济人而已,远近大小一也。同治初,土匪滋事,先生略仿戚氏练兵之法,编乡落以守,境赖以安,光绪三年,岁大饥,官给钱买谷以振,先生自贩籴于数百里外,自冬徂夏,往返者数矣。舟车饮食取诸私,不縻官一钱。广立章约,纤曲悉当,邻境咸取以为法。经营奔走,无间寒暑昼夜,惫心疲力,至辍餐寝。长老叹嗟曰:“自吾所闻见,百年来未尝有也”未几,大疫,人多死。先生慨

5、然复思有以拯之,而先生亦竟染疫以卒,时光绪四年六月十二日也,春秋四十有二.以是年十二月某日葬,会葬者千余人争挽柩车,道路阗塞至不得行。 (选自桐域派名家文集第15卷,有删改)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一不厝意 厝:安放 B. 岁大饥,官给钱买谷以振。 岁:每年C. 尝显刺过于稠人广坐之中 刺:指责D. 不縻官一钱 縻:消耗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贺锡珊稟赋与众不同,行事方式也与其他人全不一样,比如读书,他只求了解大意,不求甚解。B. 贺锡珊批评人不留情面,他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人,弄得人家十分狼狈,他还不肯罢休。C. 闹土匪

6、时,贺锡珊效法威继光,把乡民组织起来进行训练,结果真的保境安民,这是他学以济世的一次成功实践。D. 贺锡珊造福乡梓,闹灾荒时购粮济民,还用自家的钱贴补,一年四季为乡里奔走,最后在想办法解除流疫的时候不幸染疾身死。7. 把文中画线的向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 若辈豢养富贵而令时势败坏至此,咎将安归? (2) 广立章约,纤曲悉当,邻境咸取以为法。 8. 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實锡珊为人的特点。(4分) 3、 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水调歌头同徐师川泛太湖舟中作张元干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百二山河空壮,底事中原尘涨,丧乱几时休,泽畔行吟

7、处,天地一沙鸥。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临风酹酒,堪笑谈话觅封候。老去英雄不见,惟与渔樵为伴,回首得无忧,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注:底事:何事。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三国陈登(字元龙)瞧不起许汜,许汜拜访时,元龙不与其交谈,自己睡上大床,许汜只能睡小床。许汜把不愉快告诉刘备,刘备说,要是我,就睡楼上,让你睡地下,谁让你只顾自己购田置房无计救天下呢。9.开头两句的描写的景色有何特点?这样的景物描写在词中起什么作用,请作概括说明(6分) 10.纵观全词,作者抒发了哪些情感?(5分) 4、 名句名篇默写(8分)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2)

8、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3)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4)寄蜉蝣于天地, (苏轼赤壁赋)(5)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 (韩愈师说)(6)水击三千里, ,去以六月息者也。(庄子道遥游)(7) ,开国何茫然。(李白蜀道难)(8)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靡有朝矣。(诗经氓)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214题。三更月鸣咽肖建国 那年秋天,我在湘西一个叫瓦拿的小山村住了几天。“瓦拿”是方言,意思是赏穷的山坳。我从小镇翻山越岭、涉水过河来到这里。墙是土墙,瓦是灰瓦,斑驳的木门吱呀作响。室内简洁、干净。两把竹椅,一张方桌,还有朴拙厚实的木床。这是老洼经营的

9、“客栈”。我到达时,太阳西料。空空荡荡的院子里,除了树外,就是风。老洼对我说,村里全是老骨头,年轻人都出去捞世界了,孩子们则在山下上学。老洼五十出头,腿有残疾,出不了远门,就紧跟形势,把村民废弃的房屋租过来,翻修一新,办起客栈。有人笑他,这穷乡僻壤的,会有人来吗? 老洼回应道,现在都进入渔网时代了,那么多的鱼挤在一个网里,这里的荒凉,说不定就是风水室地呢。老洼把一张张图片抛到网上。枯藤老树昏鸦,古道西风野花,小桥流水人家,这里应有尽有。于是,就有人舟车劳顿来了。熟悉一下环境,天色已暗,袅袅升起的炊烟让小山村活跃起米。隔壁一老叟佝偻着腰,敲着木盆,发出咚咚回响,呼着山坡上晚归的牛羊。整个傍晚,我

10、看到六七位老人,他们行动迟缓。见到我,脸上都露出木然的笑。夜里,我在半醒半梦间,隐隐约约听到一阵哭声。刚开始嘤嘤呜呜,噪音嘶哑,持续低沉,像是用手掌捂着嘴巴,不敢让悲痛之声放肆开来。间或有些哽咽,顿几下后,伤心的抽泣则更加凄切。最开始是一个人哭,紧接着是两个、三个苦声渐渐有了力量,越显悲壮,我在这悲社的力量中,由迷糊变为清配。咬咬舌头,疼! 我明白,这不是梦,而是真实的存在。人一清醒,恐惧便袭遍全身。我轻轻侧转身,那哭声就像看着我似的,忽然由高变低,混合的悲伤又变成了单一的呜咽。如泣如诉,凄凄惨惨,我浑身起满鸡皮疙瘩。这半夜三更的,难道有鬼不成? 伸手拉灯,却停电了,虽然老洼曾交代过,夜里会停

11、电,但在这个鬼魅迷离时刻,任凭我内心如何坚定,也有些不寒而栗。我索性坐起来。这时哭声稍弱,透过窗子,我看到半轮秋月浮在云雾缥缈的西天。西天很低,紧扣在屋檐下,哭声就好像从那里传出,丝丝缕缕传入耳膜,钻进脑海,那月牙儿也对我发出清冷的笑,隐约可见的凤眼中,忽地涌出大片雪白的泪。我骇然。哭声戛然而止。这一夜,无法入眠。第2天, 我问老洼,可曾听到哭声?老洼愣怔片刻,把头摇得如同拔浪鼓似的说,没!我在诧异中感觉到,要么他在说说,要么我真的是出现了幻觉。第二天夜里,哭声再次响起。刚开始旧是嘤嘤鸣鸣,有些强忍住似的,慢慢地又有哭声加入,我翻身起床,蹑手蹑脚走出小院,循着哭声,我轻轻来到老人的泥墙外,果然

12、不错,有七八位老人坐在院中,正在默默哭泣。有的哽咽,有的抽搭,有的独自抹泪,院里院外,没有言语,只有嘤嘤嗡嗡、咿咿唔唔的哭声,哭到惨痛处,吓得半边月亮赶紧躲入云层,天地为之一暗。夜虽不凉,我却瑟瑟发抖。老人们哭过一阵子后,你拉我一把,我拽你一下,互相搀扶着站起身来,然后各自蹒跚着回家。我揉揉双眼,静静心神,突然感悟自己冒昧地出现在这里,确实很不厚道。第三天夜里,我期待哭声再次响起,可惜没有。第四天依旧没有。第五天,我要返回小镇,老洼来送我。走了很长一段土路,老洼才开口说话。他说得很缓慢: 好多年了,都已成了习惯。人越老,越是想念外出的子女。特别是到了晚上,更觉得孤零零的无所依靠。刚开始,只有老

13、叟因思儿哭泣。没想到这一哭,就好像在朦胧的泪水中见到儿子一样,思念之情顿时有所缓解。其他老人听到后,纷纷仿效。经多年验证,老人们在三更之月思念亲人,则子女感应更加灵验,都会及时打回电话。于是乎,这就成了老人们想见子女的一种习惯。我听完,默不作声,突然问:这两天,小山村的电话多吗老洼一脸苦相地说:没有。不过旋即补充道,我说的这些话,你别当真,只当是一场梦好了。(选自作品,2018年第12期,有删改)12.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小说标题富有意蕴,“三更月呜咽”,画面感极强,暗示出清冷、凄惨的氛围,也奠定了全文的情感基调。B. 小说描写夜半哭声时,写“月牙儿

14、对我发出清冷的笑,忽地涌出大片雪白的泪”,意在突出小说的荒诞色彩。C. 小说中“老洼”与其他留守老人有着明显的不同,他思维活络,办客栈,凭借山村自然资源在网上利用网络招徕生意。D. 小说最后写我听完“老洼”道出原委后“默不作声”,情感内敛,起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13.简要概括“我”遭遇夜半哭声时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6分) 14.请探究文章结尾所蕴含的作者情感。(6分) 5、 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正视人工智能对艺术的挑战卢文超近日,署名“夏语冰”的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多幅绘画作品引起关注,该智能机器人在对过往400年艺术史上236位画家画作进行学

15、习后,原生绘画创作能力已经具备一定水准。人工智能技术在进入文艺领域之后,凭借超强学习能力、记忆能力和迅捷高效的创作优势,正在拿出越来越多的作品成果,显露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文艺生产方面的诸多可能。与此同时,“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创作吗?”正成为一些人焦虑的问题。每当人们谈起人工智能时,往往想到科幻小说中的强人工智能,它们具有人类一样的情感和体验,和人类一样生活,看起来似乎会取代人类; 然而,目前我们实际拥有的是弱人工智能,它具备人类一些高端技能,但在情感、意识等方面与人类差之千里。即便如此,人工智能的进入依然促使我们反观人类自身创作的特点与优长一一越是面临技术冲击越要端正和坚定本体价值,同时在文艺观

16、念和创作实践上越要有新的突破和追求。不妨设想一下,如果一个人工智能机器人想要成为诗人徐志摩,它需要做些什么? 它要拥有徐志摩的阅读量,最大限度接近他的创作素材:其次,它要学习徐志摩同时代其他诗人的诗,必须掌握当时其他诗人的特点,才能更好凸显徐志摩的诗歌特质。但这样,它就能创作出徐志摩的诗了吗?不,它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徐志摩的人生经历。所谓“功夫在诗外”,无论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还是“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无不来自诗人自身的生平际遇。人工智能只有具备徐志摩的人生经历,还原他的所有体验,才有可能真正创作出类似徐志摩的诗来。我们读杜甫的诗很感动,是因为

17、他的诗与他坎困顿的人生经历联系在一起:我们听贝多芬的音乐很感动,是因为他的音乐是他与悲剧命运抗争的真实写照,试想一下,如果人工智能创作出杜甫的诗和贝多芬的音乐,但背后没有思想和情感,我们如何欣赏它、解读它?没有人生,我们无法理解诗和艺术。人工智能正是在这里遭遇滑铁卢。尽管人工智能具有令人炫目的高超技能,却根难模仿人类基本、无意识的直觉。它可以轻易学会下棋,但一个婴儿都可以做到的感知世界,人工智能却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艰难训练,甚至即便如此也未必学会,文艺创作就是这样一座人工智能很难翻越的山峰。创作并非仅仅是遣词造句,它建基于生命体验之上,来自人生际遇和内在情感,基底是整个人生和人所处的整个世界。

18、在形式层面,人类未必会比人工智能厉害,但是将形式与生命体验深切关联在一起、创造出更优美、更有冲击力的作品,人工智能没法与人类相比。这是人类创作的不可替代性,是人类创作的真正尊严。机器人写诗不是要代替人写诗,而是帮助人把诗写得更好。人工智能和人类在创作上各有优劣,就像以往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将推动艺术创作革新一样,这一次,我们获得了一个比以往所有工具都更强大和更方便的工具。它将重塑艺术创作格局,也将重塑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从长远来看,这场巨变难以避免。我们刚刚接触到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在不久的未来,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会对我们的观念和实践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正视扰战,在挑战中抓住机遇,发掘价值,必将

19、带来文艺创作的新变化新收获。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06月07日,有删改)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人工智能机器人“夏语冰”在对过往400年艺术史上236位画家画作进行学习后,原生绘画创作能力已具备一定水准。B. 人工智能的发展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它促使人类端正和坚定本体价值,在文艺观念和创作实践上要有新的突破和追求C. 仅拥有徐志摩的阅读量、掌握同时代诗人的特点还不行,还必须具备他的人生经历,智能机器人才能写出徐志摩的诗。D. 人工智能将重望我们对艺术的认识和理解,未来人工智能的艺术创作必将会对我们的观念和实践带来越来越多的挑战。16.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

20、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好的文学作品一定能和人类情感共鸣,而涉及情感和价值判断人工智能目前尚难逾越,“人工智能取代人类创作”的焦虑无现实意义B. 一篇完整有感情的文章并非仅仅是遣词造句,因此,人工智能还需要不断进行完善,才有翻越文艺创作这一山峰的可能性C. 人类创作的自身尊严与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并非简单的二元对立,文学创作者应抓住这一机遇,正视挑战,在挑战中发据价值。D. 和每一次技术革新都将推动艺术创作革新一样,人工智能技术将重塑艺术创作格局,必将带来文艺创作的新变化新收获。17.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方面有哪些优势和劣势?请简要概括。(6分) 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

21、章,完成18-20题陆谷孙:一遇词典误终身孙丽萍词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基石与抵达其它文化的桥。正是在这个少有人喝彩的领域中,陆谷孙先生投入40余年,浑然忘我,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一与时间赛跑编词典,用生命诠释了何谓学术界的“匠人精神”。1970年,陆谷孙被“发配”去编典,由此参与英汉大词典筹备和编写全过程。编词的冷板発太难坐。陆陆续续,最初关在一起编英汉大词典的108人,高考,考研、出国,几乎走光。唯有陆谷孙把板坐穿,且坐出了滋味。1986年陆谷孙出任英汉大词典主编,承诺“一不出国,二不兼课,三不另外写书,全身心投入,其中甘苦难对人言,直到1991年英汉大词典大功告成,陆谷孙才幽默地表示,自己终于得

22、以“痛快地睡了一觉”,1500万字的英汉大词典,是中国学人独立研编的第一部大型综合性英汉词典,更被选入联合国必备工具书。一遇词典误终身,2000年,朋友鼓励陆谷孙效仿林语堂、梁实秋等前辈编纂英汉,汉英工具书并举。考虑到全球兴起“中国热”更需要汉英字典,陆谷孙又“自讨苦吃”启动了中华汉英大词典编篡工作,历时15年,直到2015年这部辞典才告完成,这是一部1600万字的“重磅”工具书,它内客兼收并蓄,例证亦庄亦谐,从中医穴位到阴阳八卦都以英文译尽诠释.学界认为,它深度打通中英两种文化,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编词典,是窺一斑而见全豹,其中处处可见文化态度和价值观。陆谷孙是英语痴人,深爱莎士比亚,却

23、也为中华传统文化醉心;他编纂的词典“简繁兼顾”,目的是“希望通过英语,让两岸三地的文化身份慢慢趋同。”他编词典,态度民主、包容并蓄,尽量不用一锤定音式的单一答衆,而是把众多实例收录其中,让人对词语的色彩斑感受深刻,但他态度蛘明,拒绝让词典成为“网民的涂鸦场”,“小鲜内”“直男癌”等词语,他坚决不收。长期研究莎士比亚的陆谷孙,是外国文学的“知音”,但他要求学生热爱母语:“在学好英语的同时,一定要把汉语作为维系民族精魂的纽带,”他时常为学生朗诵杨绛的一段文字,“我们爱祖国的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 陆谷孙说,翻译是从一种文字出发,去“抵达”另一种文字的彼

24、岸,他的学生说,先生内心深处的治学理想,是从另一种文化抵达中华文化,擦去中华传统文化上的灰尘,让它们映照世界。陆谷孙先生淡然拒绝了“泰斗”和“大师”的美誉。他的一生,不当挂名编委白拿稿费,不出席商业活动和荣誉须奖典礼,幽居斗室,皓首穷经,琢磨中英互译的美妙,其乐无穷地编纂词典。陆谷孙先生最为享受的身份是一一“教书匠”。复旦大学数千名研究生评选“十大杰出教校”,陆谷孙以最高分位列首,每逢他上课讲莎士比亚,四面八方赶来的学生如同盛会,而陆家的餐桌,也是另一个传递人文思想的所在,格外今学生们留恋。早在一两年前,陆谷孙先生开始交代后事,自己珍藏的书籍和存款,不仅留给子女,也留给学生。当时代很浮躁的时候

25、,先生始终保持着内心的宁静,知道自己从哪里来,往哪里去,知道白己的文化担当与使命,陆谷孙先生不愿做大师,他乐为“匠人”,对这样的精神贵族,最好的写照,便是哈雷特的“身虽囿核桃,心为无限王”。(选自环球,2016年第16期,有删改)【相关链接】他这些年把全部心思和精力都用在中华汉英大词典上了。一个七十多岁的人,每天对着满稿纸密密麻麻的中英文,真是太辛苦,可是他乐在其中,常常说起他想到一个对译中文俚语成语典故的绝妙英文表达,就张开嘴大乐,对于英汉之间的“转换”他真的是乐在其中。 (选自2018年8月24日葛兆光的微博悼念陆谷孙先生)1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陆谷孙一

26、生与时间赛跑编词典,用生命诠释了何谓学术界的“匠人精神”。B. 词典是少有人喝彩的领域,最初一起编英汉大词典的108人因功利驱使最后只剩陆谷孙一人坚守。C. 中华汉英大词典内容兼收并蓄,例证亦庄亦谐,学界认为,它深度打通中英两种文化。D.陆谷孙先生编词典兼收并蓄,但是有自己的价值取向,拒绝让词典成为“网民的涂鸦场”,拒收“小鲜肉”“直男癌”等词语。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陆谷孙先生居功至伟但拒绝“泰斗”和“大师”的美誉,不愿做大师但乐为“匠人”这种“倔强”精神令人饮佩。B. 陆谷孙先生是外国文学的“知音”。但他同时醉心中华传统文化,这是他能成功地从一种文字出发“抵达”另一种文字彼岸的重要保证。C. 陆谷孙“自讨苦吃”启动中华汉英大词典的编纂工作,但是他对于英汉之间的“转换”工作始终乐在其中。D. “一遇词典误终身”,“误终身”表明作者在赞美陆谷孙先生的同时对其甘作精神贵族颇有微辞。20.结合全文概括当代学人如何才能做到“身虽圃核桃,心为无限王”。(6分)八作文(70分)2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节制是态度,是为人处事方式,更是智慧,有人说,若要有所成就,就要懂得节制对藏在灵魂中的野马来说,须有一条绳,你只有将它套在马的身上,马才会听你指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