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 5.国家机构有哪些(第一课时)身边的国家机构 教案

上传人:可** 文档编号:98964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 5.国家机构有哪些(第一课时)身边的国家机构 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 5.国家机构有哪些(第一课时)身边的国家机构 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 5.国家机构有哪些(第一课时)身边的国家机构 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题:5.国家机构有哪些 第一课时 身边的国家机构科目:道德与法治教学对象: 六年级上学生课时:1课时提供者: 单位:一、教学内容分析(简要说明课题、学习内容、这节课的价值以及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本课是六年级上册法治专册中第三单元的第一课“国家机构有哪些”。国家机构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而建立起来的一整套国家机关体系的总称。我国宪法的第三章,就明确介绍了中国的国家机构的组成。从行使职权的性质上看,可以把它们分为国家权力统一原则下的权力、行政和司法等机关;从行使职权的地域范围上看,可以把它们分为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在本册法治专册中,此课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课的内容简要介绍了宪法第三章中的内容

2、。宪法以法律形式确认了中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总共四章,而本课所讲授的内容就涉及到宪法第三章“国家机构”中的内容,可见本课的重要性。本课时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并初步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帮助学生对我国主要国家机构有初步认识。本课时通过“活动园”(黄海洋同学的一个星期六)情景再现,了解国家机构,通过“知识窗”认识国家机构,再通过“活动园”联系学生身边熟悉的国家机构进行交流,进一步巩固对国家机构的初步认识。二、教学目标(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该课题预计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做出一个整体描述)知识与技

3、能:1.从生活出发,初识国家机构。2.通过学习能说出国家运转、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家机构;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过程与方法:1.运用观察、查阅资料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2.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3.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以小组式学习、交往式学习等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掌握所学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基本的法治观念,以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等来面对生活。2.通过学习,学生初步形成法治意识,养成基本公民观。三、学习者特征分析(说明学习者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等三个方面的学习准备(学习起点),以及学

4、生的学习风格。最好说明教师是以何种方式进行学习者特征分析,比如说是通过平时的观察、了解;或是通过预测题目的编制使用等)通过对六年级学生的观察,与六年级老师的交流,了解到,六年级学生有了一定思辨能力,但能否理清层次脉络还有一定的困难。此时的六年级学生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初步时期。教学时,须紧扣社会热点,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的困惑点搭建思辨平台,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层层点拨和引导,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提炼为理性总结,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感悟、构建并丰富学习经验,真正实现知、情、行的统一。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初步认识主要国家机构,让学生养成基本公民义务观。学

5、会了法律,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帮助的,形成正确的维护权力的观念和能力。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说明本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主要采用的教学与活动策略)通过指导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充分发挥高年级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学习,更利于把抽象、枯燥的知识变为简单、易懂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吸收。提供材料,让学生阅读后辨析、理解,真正做到知识内容于心,指导于行。把学习内容运用于学生的平时生活之中。五、教学重点及难点(说明本课题的重难点)1.了解宪法是确定国家机构的最高法律依据;国家的正常运转需要通过国家机构实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 2.通过学习,能辨别出日常生活中

6、所遇到的于国家机构。六、教学过程(这一部分是该教学设计方案的关键所在,在这一部分,要说明教学的环节及所需的资源支持、具体的活动及其设计意图以及那些需要特别说明的教师引导语)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学习生活了六年的校园对我们来说很熟悉了,那你知道,学校有哪些部门吗?每个部门都担负着什么职责呢?1.学生同桌可以交流一下,再回答。对于学生交流的学校部门,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这个部门在学校中所担负的职责是什么。负责学校事务领导及协调的部门(校长室)、负责教学的部门(教导处)、负责德育的部门(德育处)、负责学校后勤管理的部门(后勤处或总务处)了解学生熟记的事物,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7、2.是呀,真是因为这么多部门,担负着各自特定的职责,才保证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同样的道理,我们一个国家的正常运转是不是也需要不同部门的保障呢?把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与本课所要了解的国家机构联系起来,让学生对于不太熟悉的知识点初步建立亲近感。3.你知道,保障国家正常运转的部门叫什么呢?4.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国家机构的保障。今天就让我们要一起走进第五课“国家机构有哪些”,来认识一下身边的国家机构吧。(出示课题 PPT)知道“国家机构”这个名词二、认识身边的国家机构1.有一位同学,叫黄海洋,他在星期六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办事,过了一个非常充实的一天,让我们来了解一下 。 1.了解了黄海洋一

8、天所经历的事,学生分小组讨论,黄海洋去了哪些地方,其中属于国家机构的有哪些?(学生把自己的交流结果,在书本P42上用“”来表示。)各小组学习讨论时,进行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2. 小组汇报各自交流结果,重点陈述判断理由。对于学生的交流汇报,教师及时进行评价。模拟场景,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勾连到日常生活中,帮助学生理解。初步的认识,让学生自己先判断哪些属于国家机构,在辨析中,不断明确认识,理清思路。2.同学们的陈述很热烈,也都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很清楚,那谁对谁错,其实我国的法律中已给出明确的说明。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一书3.同学们,这是我们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我国现行宪法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

9、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建设社会主义的长期实践经验,于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在实施过程中,已经多次修正,最近一次是在2018年3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老师手里的这一本宪法就是最新版。宪法第三章 “国家机构”介绍了我国的国家机构有如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1. 学生朗读知识窗中的介绍:国家机构包括中央国家机关和地方国家机关。前者在全国范围内行使职权,后者代表国家在所在区域内行使职权。2.学

10、生翻看手中的宪法,简单了解其中的第三章“国家机构”。3.小组再次交流,重新确定黄海洋同学,一天去过哪些国家机构,评价自己之前的判断,作出最新调整。各小组学习讨论时,进行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4.交流。派出所、民政局、监察委员会是国家机构。对于学生的交流,教师及时进行评价。提供给学生宪法中的明确规定,通过研读,对国家机构的介绍有明确认识,再反观自己刚才的判断,就更容易帮助学生认识哪些属于国家机构。真理越辩越明,道理才能越讲越清。三、寻找身边的国家机构1.了解了国家机构,那你知道自己所在地区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吗?学生与同桌交流后,集体交流。同桌学习讨论时,进行

11、自我评价和生生互评。检验学生所学知识点是否掌握。2.出示学生交流到的相关地方的图片 (可以利用各自所在地方实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发现图片上,国家机关都会悬挂国徽等代表国家的标志。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国家机构的认识。四、结束语:1.今天我们初步认识了我国国家机构,了解了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国家机构。关于这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我们下一节课继续学习。2.布置拓展实践任务:1.2小题,选择一项完成,3小题必须完成。(完成“我的课外收获卡”)(1)回家询问父母或长辈,查阅资料,去了解一下每个不同的国家机关的职权是什么,我们下一节课一起交流。(2)从家到学校途中,你遇到了哪些国家机构,请一一寻找出来,并了解一

12、下他们的职权有哪些。(3)阅读最新修正版宪法第三章,了解国家机构及其它们的职权。学生回家进行资料的收集,了解国家机关的职权,并完成“我的课外收获卡”,下一节课进行交流。学生完成课外收获卡时,进行自我评价,并邀请家长对其进行评价。布置相关学习任务,提升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的能力,也为学生下一节的学习做铺垫。七、教学评价设计(创建量规,向学生展示他们将被如何评价(来自教师和小组其他成员的评价)八、板书设计(本节课的主板书)5.国家机构 身边的国家机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国务院 宪法 第三章 中央军事委员会 根本大法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 监察委员会 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我的课外收获卡国家机构名称该国家机构的职权我了解到的国家机构及其职权(拓展任务1、2题)阅读最新修正版宪法第三章我的收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道德与法治(思品) > 人教版(部编) > 六年级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