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模拟演练(岳麓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7975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模拟演练(岳麓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模拟演练(岳麓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模拟演练(岳麓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模拟演练(岳麓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7讲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模拟演练(岳麓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第17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中国共产党1(2017海南11)1927年,一位国民党领导人说:“现在可有一种危险,是国民党差不多专做上层的工作,中央党部、国民政府都是国民党的同志多。至于下层的民众运动,国民党员参加的少,共产党员参加的多,因此形成一种畸形的发展。”由此可知,当时 (C)A工农运动决定战争走向B国民革命运动已经失败C国共合作存在分裂隐患D国民党开始重视工农运动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专做上层工作,共产党参加下层民众运动,这一“畸形的发展”会导致国共合作的分裂,故C项正确。2(2017江苏8)1922年9月,中共机关刊物向导发文指出,在军阀割据的现状下,战乱是不可避免的,只有建立“统

2、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这表明,“打倒军阀”正在成为 (A)A人民的迫切愿望B国民政府的执政理念C知识分子的共识D全体国民的共同选择解析材料中“建立统一全国的中央政府,然后国内和平才能够实现”与当时中国革命的目标相差甚远,只能是人民的一种愿望,故A项正确;当时是北洋军阀执政时期,B项说法错误;C项中“知识分子”的说法太过局限;D项说法过于绝对。31928年中共六大通过的政治议决案指出:各省自发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的城市的新的革命高潮相联结起来”,才可能变成“全国胜利的民众暴动的出发点”。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 (B)A主张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B坚持以城市为中心

3、的革命模式C重视农民战争与城市暴动的结合D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解析本题考查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炼和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材料信息的准确把握。题干中的“农民游击战争只有和无产阶级城市革命相联结、才可能成为胜利的出发点”等关键信息反映出当时中共中央仍然坚持苏俄的革命道路:城市中心论。因此正确答案选B;A项明显与题干信息不符;C项与题干反映的主旨不符;D项题干材料信息不能体现。本题对于题干材料中农民战争与城市革命的关系把握不到位,理解不透彻则易错选C。4(2016全国卷29)1930年,鄂豫皖革命根据地英山县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增加二三成,有的甚至达到五成,出

4、现“赤色区米价一元一斗,白色区一元只能买四五升”的情况。这主要是因为根据地 (A)A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高涨B红军英勇奋战保卫农民生产C政治主要精力用于增产D人民打破国民党的经济封锁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根据地的水稻产量大大提高,米价较国统区低。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根据地进行土地革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A项正确;B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说法错误,当时根据地政府的主要精力是粉碎国民党的围剿;D项“打破”说法错误,排除。5(2015新课标30)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重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

5、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B)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解析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在19331937年,在战略要地和重要城市以及交通线布置防御工事,结合背景,其在实质上反映出国民政府对日持久作战的战略意图,故选B项;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红军、各地军阀等所在的主要位置与题干中所指工事位置不符,排除A、C、D三项。6(2017江苏10)1937年8月,毛泽东强调要“发挥红军的特长”,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在此原则指导下,人民军队 (B)A粉碎了第三次

6、“围剿”B变敌后为抗日的战场C赢得长征的伟大胜利D取得台儿庄战役大捷解析“创建根据地,开展游击战,钳制与消灭敌人”说明毛泽东领导人民军队开展游击斗争,实行敌后抗战,故B项正确;A、C两项发生在国共十年时期,D项属于正面战场取得的胜利。7(2017新课标卷30)陕甘宁边区政府在一份文件中讲到:“政府的各种政策,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凡是只对一阶级有利,对另一阶级有害的便不能作为政策决定的依据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这一精神的贯彻 (B)A推动了土地革命的顺利开展B适应了民族战争新形势的需要C巩固了国民革命的社会基础D壮大了反抗国民党政府的力量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

7、知,陕甘宁边区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共中央所在地和抗日根据地,再根据“应当根据各阶级的共同利害出发”“现在则工人、农民、地主、资本家,都是平等的有权利”可知,这一文件的颁布有利于团结全民族一切力量抗战,故B项正确。土地革命发生在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民革命发生在1924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时期,都属于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而不是民族战争时期,排除A、C两项;当时的首要任务是打败全民族共同敌人日本侵略者,而不是反抗国民党政府,排除D项。8(2017新课标卷30)抗日战争胜利后,山东根据地已有农会、工会、妇女会、青年团、儿童团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达404万人,占根据地总人口的

8、27%;中共党员占总人口的1%左右,几乎村村有党员。这反映出 (D)A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已经形成C统一战线范围进一步扩大D国共力量对比变化趋势加强解析从材料反映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群众组织成员的人数和所占人口比例的增加可以看出,抗日战争后国共力量对比的变化趋势不断加强,故答案为D项。抗日战争胜利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仍然未能彻底解决,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尚未完成,不存在革命工作中心转移的条件,排除A项;工农武装割据局面的形成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从时间上可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力量的壮大,不是统一战线,排除C项。9(2018沧州)下表为世界不同地区反法西斯军队

9、平均毙伤一敌所耗弹药统计表 (C)中国战场八路军、新四军30发子弹、7枚手榴弹国民党军队2000发子弹、12发炮弹、30枚手榴弹欧洲战场苏军30发炮弹、1300发子弹、230公斤航空炸弹太平洋战场美军3000公斤炸药上表数据主要反映出A武器装备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B法西斯军队作战顽强C中国抗战尤其是敌后抗战的艰难D反法西斯战争耗费巨大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可知,中国战场坚持抗战的艰难,正面战场也不能像英美那样以大量火炮弹药杀伤敌军,可见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付出了巨大的牺牲,C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武器装备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排除。表格信息无法体现法西斯军队作战顽强,而是强调中国抗战尤其是敌

10、后抗战的艰难,排除B项。题干强调中国抗战尤其是敌后抗战的艰难,而不是反法西斯战争耗费巨大,排除D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10(2016全国卷30)1943年8月,国民党颁布抗战期间宣传名词正误表,把“亲日派”“长征时代”“争取民主”“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等归为“谬误名词”,禁止刊载。这反映了国民党 (D)A努力缓和与其他党派的矛盾B竭力塑造战时政府的形象C与中共争夺抗战的领导权D力图维护一党专政的局面解析由材料可知,国民党想通过这一举措巩固自己的专制统治,并不是为了塑造政府形象,故D项正确,排除B项;材料中国民党的做法会激化与其他党派的矛盾,排除A项;抗战领导权在形式上本来就

11、属于国民党,排除C项。11(2018衡水金卷)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时邮政总局发行邮票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两套邮票相比,后者 (D)A突出中共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B强调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C肯定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历史作用D呈现了抗战中不同力量的历史地位解析后者的邮票不仅体现出国民党抗战,还体现出中国远征军的入缅作战以及华侨华人的贡献,这些邮票呈现出不同力量的抗战地位,故D项正确;前者主要是中共抗战,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

12、现出美苏对中国抗战的支持,故B项错误;后者只是提到国民党抗战,还有其他方面的抗战史实,故C项错误。12(2017新课标卷30)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 (B)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渡江战役即将发起”“英国军舰擅自闯入”“要求英、美、法迅速撤离”可知,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是对中国主权的维护和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B项正

13、确。A、D两项发生于新中国成立后,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材料信息并未表明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C项错误,排除。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下面是1960年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抗日战争”内容的目录摘编。第二十章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第二十一章两条路线、两个战场1抗日战争中的两条路线2国民党军队的大溃退3平型关大捷4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和迅速发展第二十二章毛主席论持久战的发表和中国共产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第二十三章国民党反共高潮的被击退和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第二十四章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第二十五章解放区的巩固和发展第二十六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和民主运动的开展第二十七章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1

14、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2解放区军民大反攻和日寇的无条件投降3抗日战争胜利的伟大历史意义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需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答案理由:淞沪会战是抗战初期中、日双方的重大战役,中国军队顽强抵抗日军侵略,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企图。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应予增加,才能反映出抗战全貌。解析本题以历史教材为切入,考查抗日战争,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信息的准确判断,并做到史论结合。可结合抗战是全民族抗战这一结论进行补充论证。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历史高考 > 一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