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 古代诗歌鉴赏(词曲鉴赏)学生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94613 上传时间:2019-10-26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96.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 古代诗歌鉴赏(词曲鉴赏)学生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 古代诗歌鉴赏(词曲鉴赏)学生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 古代诗歌鉴赏(词曲鉴赏)学生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 古代诗歌鉴赏(词曲鉴赏)学生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20届高三精准培优专练十 古代诗歌鉴赏(词曲鉴赏)学生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精准培优专练2020届高三好教育精准培优专练培优点十 古代诗歌鉴赏(词曲鉴赏)一、培优典例分析典例1.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双调】小圣乐绿叶阴浓元好问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老燕携雏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人生百年有几,念良辰美景,休放虚过。穷通前定,何用苦张罗。命友邀宾玩赏,对芳尊浅酌低歌。且酩酊,任他两轮日月,来往如梭。【作者简介】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北魏鲜卑族拓跋氏,唐诗人元结后裔。工诗文,在金元之际颇负重望;诗词风格沉郁,并多伤时感事之作。此篇作于元初,正是作者失意落

2、拓之时,所以曲子在下半阙抒发了作者深深的苦闷。【注】海榴:即石榴。撒:撒落。几:几许,此处指多长时间。穷通前定:意为失意得意命运的好坏由前生而定。命友:邀请朋友。芳尊:美酒。尊,即“樽”,酒杯。1下则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此曲上片写景,渲染盛夏园中一片清新俊雅的美好景象,曲子下片抒怀,宣扬命运早已注定入生何不浅斟低唱,及时行乐的思想。B本首诗主调低沉,消极,作者意在抒发自己在失意落拓时内心的苦闷,故而在明艳的盛夏美后,特地写了一阵突来的骤雨。C上片景色富有生机,石榴怒放,蝉儿欢唱,更有那春天的乳燕雏莺,声声雅嫩可喜,这一片新生命的合唱给池塘水间添了生趣。D从用笔上

3、看,上片大笔着色,细细描绘,可谓浓墨重彩;下片则一洗上片的丹青笔法,直抒胸臆,感慨悲歌,显得沉郁苍凉。2请简要赏析上片写景的特色。二、对点增分集训(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虞美人秦观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注】秦观:“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首句以“天上”一词先声夺人,写碧桃如同天上和露而种的花卉一般,不同凡响。上句正面见意,下句反面强调,正反相济,褒扬至极。B.过片细雨如烟,轻寒恻恻,这盈盈如画的

4、花显得更加脉脉含情,无奈春光不由人遣,无法把留,叹息之中尽显伤春之情。C.尾末两句承上句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以排遣愁绪的想法,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D.全词情感发展万转千回,深沉蕴藉。每一份情感后都紧紧地跟随着对它的否定,最后,在“断人肠”的怨叹声中词情戛然而止。2“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请简要分析。(二)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诉衷情晏殊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玉楼春无名氏东风杨柳门前路。毕竟雕鞍留不住。柔情胜

5、似岭头云,别泪多如花上雨。小楼画幕无重数。听得楼边车马去。若将眉黛染情深,且到丹青难画处。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二句,面对烂漫春光,主人公不是览景生欢,而是情态异常,“香阁浓睡”,一“恼”字,承上贯下,使词意陡生顿挫。B.“一春芳意”与“三月和风”为对偶句,同是“牵系人情”的景物。“牵系”既形象地表现了柳丝的特点,同时也是对“眉叶细,舞腰轻”的照应。C.“柔情胜似岭头云”与“别泪多于花上雨”两句中,情是泪的内源,泪是情的外现,一情一态,两个比喻,对仗工致,且曲尽传神写照之妙。D.“若将眉黛染情深,直到丹青难画处”上句变实为虚,抽象的感

6、情成了可染可画的形象体。下句既实又虚,“丹青”既指图画,也喻忠贞不渝之情。2两首词在开篇都写到“东风杨柳”,请分别简析其中“柳”的形象、人的形象有怎样的特点,柳对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怎样的作用?(三)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以下问题。六州歌头少年侠气【宋】贺铸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似黄粱梦。辞丹凤。明月共。漾孤篷。官冗从。怀倥偬。落尘笼。簿书丛。鹖弁如云众。供粗用。忽奇功。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

7、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注】五都:泛指北宋的各大城市。鞚:有嚼口的马络头。斗城:汉长安故城,这里借指汴京。嗾:指使犬的声音。冗从:散职侍从官。倥偬:事多、繁忙。鹖弁:本义指武将的官帽,指武官。笳鼓:都是军乐器。渔阳:安禄山起兵叛乱之地。此指侵扰北宋的少数民族发动了战争。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上片回忆青少年时期在京城的任侠生活。“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是对这段生活的总括。以下分两层来写:“肝胆洞,矜豪纵”是一层,着重写少年武士们日常行为的“侠”。“轻盖拥,狡穴俄空”是又一层,侧重描写少年武士们性格上的“雄”。B.下片开头“似黄粱梦”过渡自然。既承接了上片对过去

8、的回忆,又把思绪从过去拉回到今天的现实中来。过去的生活虽快乐,然过于匆匆,如梦一样短暂。C.“思悲翁”,一个“思”字,写尽了对自己被迫半生虚度、寸功未立的感慨。当年交结豪杰、志薄云天的少年武士,如今锐气已销磨许多,然而也成熟许多。D.全词叙事、抒情结合紧密,笔力雄健劲拔,神采飞扬,而且格律颇为谨严,句短韵密,激越的声情在跳荡的旋律中得到体现,两者臻于完美的统一。2.本词上、下两片运用何种表现手法突出构思,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四)阅读下面的词,按要求作答。祝英台近北固亭【南宋】岳珂淡烟横,层雾敛。胜概分雄占,月下鸣榔,风急怒涛飐,关河无限清愁,不堪临鉴。正霜鬓、秋风尘染。漫登览。极目万里沙场

9、,事业频看剑。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全词写景视听结合,鸣榔声、风涛声交汇,淡烟层雾,意境朦胧,烘托了诗人内心的苦闷。B.“频看剑”,与辛词“看吴钩”的心境相似,而一个“频”字,更能看出词人内心情感的浓烈。C.词人登临北望,此时有美妙的新声传来,词人的情感因此而由悲转乐,构思巧妙。D.“历历数西州更点”,可见词人深夜未眠,内心的苦闷久久不能排遣,以景结情,但景语亦情语。2.词中写“关河无限清愁”,词人心中有哪些愁?请结合全词简要概括。(五)阅读下面这首词,按要求作答。南乡子南北短长亭刘秉忠【注

10、】南北短长亭,行路无情客有情。年去年来鞍马上,何成!短鬓垂垂雪几茎。孤舍一檠灯,夜夜看书夜夜明。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注】刘秉忠:元代前期政治家。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古诗词中“长短亭”的意象历来是与羁旅漂泊之意连在一起的,本词中作者又进而在前面加了“南北”二字,使这长长的“行路”更显得漫漫不尽令人生愁了。B.“灯”照明的不仅是羁旅中的孤舍,实际上更有主人公那颗孤寂的心。有了这“一檠灯”,整个凄寒的词境也顿然增添了几分暖意。C.本诗尾句与李清照声声慢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都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D.羁旅

11、之感是唐宋词中最常见的内容之一,不过这首小令不同于那类情事虚拟化的作品,词中所写实为作者数十年鞍马劳顿、漂泊天涯的生活感受,自然也就显得格外亲切和感人。2.“竹”的意象耐人寻味,请赏析。(六)阅读下面这首明曲,完成下面小题。【双调】玉江引农家苦冯惟敏倒了房宅,堪怜生计蹙。冲了田园,难将双手杌。陆地水平铺,秋禾风乱舞。水旱相仍,农家何日足?墙壁通连,穷年何处补?往常时不似今番苦,万事由天做。又无糊口粮,那有遮身布,几桩儿不由人不叫苦!1下列对这首散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曲前四句描绘了一幅农村水灾图:洪水冲倒了房屋,冲毁了田园,农家生活困窘,实在可怜。“堪怜”二字直抒胸臆,表达

12、作者感情。B散曲“往常时不似今番苦,万事由天做”两句写过去没有今年苦,含蓄地表明往年其实也苦,只不过今年因为天灾更苦,意蕴丰富。C散曲最后一句感叹农家人叫苦,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在天灾时亳无作为的愤恨之情,既照应了题目“农家苦”三字,又收束了全篇。D散曲运用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极为朴素的民间口语、典型的场景描写,从农家吃穿住三个方面写出了农村水灾的严重情况。2“水旱相仍,农家何日足?墙壁通连,穷年何处补?”有什么妙处?请结合全曲简要赏析。(七)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中吕】满庭芳京口感怀汤式残花剩柳,摧垣废屋,新冢荒丘。海门天堑还依旧。滚滚东流,铁瓮城横刺着虎口,金山寺高镇着鳌头

13、。斜阳候,吟登舵楼,灯火望扬州。【注】京口,今镇江,是长江下游的重镇,古都金陵的门户。汤式,字舜民,元末明初重要散曲作家。海门,长江镇江以下江面开阔,古人称之为海,其地成为海门。1下列对本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残花”三句展示了元末动乱后一派满目疮痍、凄凉颓败的景象,由自然及人事,表达了作者深沉的感慨。B“滚滚东流”承接“海门天堑”暗寓大浪淘沙之意,与辛弃疾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用意相同。C“铁瓮城横刺着虎口,金山寺高镇着鳌头”对仗工整,意境雄浑,音节响亮,“横刺”显其开阔,“高镇”绘其雄峙。D最后三句描写作者在夕阳西斜中,登上舵楼放眼眺望对岸扬州灯火,慷慨浩荡

14、之情融于暮霭之景。2“海门天堑还依旧”一句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曲词分析。(八)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越调】柳营曲叹世马谦斋手自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多。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今日个,平地起风波。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首小令叙议结合,风格冷峭。作者按时间顺序记叙人生历程,抒发对人生世事的感慨。B诗人隐去个人仕途的具体经历,抓住“青镜摩挲”这一细节表现出了主人公的复杂情感。C“忙忙的”“急急的”运用叠词,描写出了一种紧促急切的心情,用语通俗又富有形象感。D“风波”一词运用借代交代“逃

15、”“隐”的缘由,含蓄表现出官场的险恶难测,令人深思。2这首元曲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特点?请结合元曲句子作简要分析。(九)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各题。【正宫】塞鸿秋凌歊台怀古薛昂夫凌歊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去。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青山太白坟如故。【注】凌歊台:遗址在今安徽当涂小黄山,相传为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青山,安徽当涂东南。太白坟:李白坟。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正宫”是宫调,“塞鸿秋”是曲牌,“凌歊台怀古”是题目,此曲是一首登高吊古之作,全曲紧切题意“怀古”展开。B“望夫山下乌江渡”指的是项羽当年兵败垓下,在乌江自

16、刎的历史事件,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C“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引用了杜甫春日忆李白的诗句,直接抒发了对李白的怀念之情。D作者选用刘裕亡家、项羽自刎,而李白遗泽长存的史实,使之形成对比,引发读者思考。2请赏析“凌歊台畔黄山铺,是三千歌舞亡家处”二句的妙处。参考答案培优点十 古代诗歌鉴赏(词曲鉴赏)一、培优典例分析典例1. 【答案】1B2内容方面:上片写盛夏纳凉,流连光景的赏心乐事,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大好时光的喜爱珍惜之意。看作者铺叙的层次,可说是渐入佳境:绿叶繁茂一片浓阴,池塘中布满水阁,这里最凉快。石榴花刚开,妖娆艳丽散发扑鼻的香气。老燕携带着小燕,叽叽地说着话,高高的柳枝上有蝉鸣相和。骤

17、雨刹时飞来,像珍珠一般乱洒,打遍池塘里一片片新荷。艺术特色上巧用色彩对比,视听、动静结合以及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方法。作者先用大笔着色铺写。然后,在此万绿丛中,点染上朵朵鲜红,令读者顿觉其景照眼欲明,进而,用拟人手法写鸟语蝉鸣,衬托环境的和谐美好,雨珠像珍珠一样晶莹剔透,洋溢着盛夏时节的自然情趣。结构方面,作者妙笔生花,引人联想想象,富有诗情画意。作者描绘出一幅盛夏美景图,为下片借景抒情张本铺垫。【解析】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考生应看清题目要求,如本题“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选出不正确的一项,然后通读全诗把握诗歌内容,最后把四个选项对比分析。B项,“本首

18、诗主调低沉,消极,作者意在抒发自己者失意落拓时内心的苦闷,故而在明艳的盛夏美后,特地写了一阵突来的骤雨。”曲解文意,不合行文逻辑,上片写盛夏美景,是乐景,所以先写雨打荷叶的画面,表达作者对妙趣横生的美景的无限喜爱珍惜之情,而到了下片才直抒及时行乐的思想,选项把因果关系导致,时间错位,先下雨然后才托出失意情绪。故选B。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主旨、结构以及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考生应看清题目要求,“请简要赏析上片写景的特色”,然后认真阅读诗歌上片,找出写了什么景,结合诗句翻译。其次指出手法,“绿叶阴浓,遍池亭水阁,偏趁凉多”,从远景写起,宏观着眼,铺写出池塘水阁的一片绿荫,并以“偏趁凉多”四字,

19、轻轻点出夏令。“海榴初绽,朵朵簇红罗”是写在此万绿丛中,点染上朵朵鲜红如罗的石榴花,令读者顿觉其景照眼欲明,再运用拟人修辞写到“老燕携雏弄语,对高柳鸣蝉相和”,写景顺序上由远及近。“弄语”“相和”将燕、蝉拟人化,为画面平添生趣。“骤雨过,珍珠乱撒,打遍新荷”描绘出一幅雨打新荷、妙趣横生的盛夏美景图。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夏日一场骤雨过后,荷叶上洒满雨珠,清亮的雨滴像珍珠一样在叶面跳动,洋溢着盛夏时节的自然情趣。二、对点增分集训(一)【答案】1C2“一枝如画”写出了碧桃的美丽;在乱山深处这样荒凉的处境中“为谁开”,表现了它生长环境的恶劣和不得意的遭遇。词人以花自喻,寄托了无人赏识,怀才不遇

20、的身世之感。【解析】1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仔细阅读原诗和所给选项,结合作者身世及写作背景做出判断。C项,“想沉醉又不能沉醉的矛盾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分析错误。结尾两句“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意思是就算为君沉醉一场又何妨?就怕我酒醉醒来,而花已凋残,惜花心情无处寄托,要使柔肠寸断了。应该是矛盾的情感以“只怕”二字委婉道出,而不是“以何妨二字委婉道出”。故选C。2此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形象、语言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的具体要求。本题有两问,第一问要求答出“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考生可仔细阅读

21、诗句,抓住关键词来分析。这两句诗写了在乱山深处萦回盘绕的溪边,一枝碧桃盛开,美丽如画,却没有人来欣赏。其中直接描写碧桃的内容就是“一枝如画”,突出了碧桃美丽的特点。第二问要求答出“这样写有什么用意”,考生需要结合词人的身世及诗句的内容来分析。从内容上来看,“乱山深处水萦回”写的是碧桃和生长环境,说明地处荒僻环境恶劣;“为谁开”说明碧桃盛开却无人欣赏,表明碧桃是孤独寂寞无人赏识的,写出碧桃不得志的境遇。再联系词人秦观的身世,由注释可知,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才华横溢,然而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可见词人此时是以碧桃自比,寄托了自己无人赏识,怀才不遇的感慨。考生依据上述分析,可概括出本题答

22、案。(二)【答案】1D2(1)前词开篇所写之柳是雨初霁后的青青杨柳,柳丝纤细,柳烟疏淡,景象清新柔美,所写之人是因柳惹起无限愁思的闺中女子,柳是情感的触发物,同时对人物形象起到反衬的作用。(2)第二首开篇所写之柳是门前路旁在东风中摇曳的柳,所写之人是与远行之人在门前话别,依依不舍、留恋而又无奈的女子,柳是情感的寄托物,想“留”毕竟留不住,对人物形象起到正衬的作用,柳依依,情依依。【解析】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如

23、本题的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本题D项,“上句变实为虚”错误,“若将眉黛染情深,直到丹青难画处”,倘若能用画眉的黛粉将这缱绻情愫染到更深更浓的话,那我定把这忠贞情意的画图渲染到无法渲染时为止,上句变虚为实。故选D。2此题考查把握诗歌的形象中的景物形象及其作用、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分析形象特点方法有分析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分析人物所处的环境,包括时间、地点、周围景物等。分

24、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要知人论世,了解相关背景资料。本题,诉衷情,“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先绘出一幅如画春景:东风吹温送暖,催引生机;杨柳因春风吹拂而萌发春意,虽未青青成阴,却染得人满眼春色;柳丝纤细,柳烟疏淡,似有若无,自有一种迷蒙意态;一番春雨初霁之后,柳色显得倍加清新,翠意撩人,秀色可餐。这两句将春风、春柳,春雨、春晴,编织一起,色彩明媚,春意盎然,令人心醉神迷,所写之人是因柳惹起无限愁思的闺中女子。这首词,上片以景衬情,下片则描绘人物时蕴情会意。全篇借春风杨柳绘写浓春美景,衬比香阁女子的绰约风姿,曲传离思别意,景与情谐,物与人合,宛转含蓄,情致

25、缠绵。玉楼春“东风杨柳门前路”,想来他已在情人楼上与之作过一番缠绵悱恻、难分难舍的话别,踟蹰来到门前路边,东风轻拂着袅袅柳枝,使人想起古人折柳赠别之说,更撩拨着他伤别的心灵一这是一个充满离别气氛的景。接着,笔锋突然凭空一转,“毕竟雕鞍留不住”。“雕鞍”,指马,实又指他自己。这里不言其欲留,只言留不住,尤其领之以语气绝重的“毕竟”,这就婉曲且极传神地折映出他在门前长久延宕、徘徊不肯遂去的神态和欲去不忍、欲留不能的微妙心境。“留”而不得。(三)【答案】1.A2.对比、先扬后抑(抑扬)、衬托(反衬)、排比铺陈,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无奈与悲愤。【解析】1.本题综合考查了诗歌的内容、表达技巧、

26、思想情感、语言。每个选项一个考点,每个选项对应一联,注意结合诗句分析。主要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语言主要是风格不正确,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A项第一层主要写性格上的“侠”,第二层写的是日常生活中的“雄”。2.本题考查诗歌的表现手法以及情感。考生需明确表现手法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包括抒情方式,描写手法,结构方式,修辞手法等。注意本题强调构思技巧。构思技巧有抑扬、铺垫、伏笔照应、以小见大、以景结情、卒章显志、结构对比、无理而妙等。此词上片回忆青少年时期在京城的任侠生活,下片开头“似黄粱梦”过渡自然。既承接了上片对过去的回忆,又把思绪从过去

27、拉回到今天的现实中来,是古今对比的手法。上片意气相投,肝胆相照的快乐任侠生活是“扬”,下片报国无门,郁郁不得志是“抑”。上片“轻盖拥,狡穴空”描写少年武士们日常行为上的“雄”。他们驾轻车,骑骏马,呼朋唤友,活跃在京城内外,有时,他们又携带弓箭,“呼鹰嗾犬”,到郊外射猎,各种野兽的巢穴顿时搜捕一空。作者在描述他们行为的时候可谓极尽铺陈之能事。同时此处写他们武艺高强,更衬托出他们的雄壮豪健。这两层互相映衬,写品行的“侠”寓含着行为的“雄”,而写行为的“雄”时又体现了性情的“侠”。情感的把握需要联系全篇以及结合重点语句分析。要注意诗歌是有多种情感还是相对比较单一。有多重情感需要结合诗句一句句分析。本

28、题情感主要结合下片,“思悲翁”,一语双关;既是汉代有关战事的乐曲名,又是词人自称。四十岁不到,他却感到自己老了,一个“思”字,写尽了对自己被迫半生虚度、寸功未立的感慨。“不请长缨,系取天骄种”一句,不是“不请”,而是“不能请”,或“请而不用”。于是词人只有满怀悲愤,恨恨地登山临水,将忧思寄于琴弦,把壮志托付给远去的鸿雁。其哀、其愤非常幽深。因为这是一个忧国忧民、报国无门的志士的无奈与悲愤,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四)【答案】1. C。2.年华逝去,壮志难酬,山河破碎,朝廷偏安。【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

29、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词人的情感因此而由悲转乐”错误。“倚楼谁弄新声,重城正掩”,在这夜深人静的时候,作者倚楼聆听,居然听到还有人在“弄新声”,作者不禁感慨系之地问道,在这山河破碎,生灵涂炭,国家处在危急存亡之秋的情况下,还有人在“弄”新声。这里用语含蓄,耐人寻味,谈到这里,会自然地想起那“隔江犹唱后庭花”的商女,想起那“直把杭州作汴州”的达官贵人。“重城正掩,历历数、西州更点”,这句是说夜深人静,西州城中敲更之声声声在耳,历历可数

30、。这一结句是景语,但景语亦情语也。词人情感并未转乐。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扣住词句中的关键字,如“正霜鬓、秋风尘染”,年华易逝鬓霜满头之愁;“事业频看剑”,无处用武功业无成之愁;“极目

31、万里沙场”,山河破碎时局动荡之愁;“极目万里沙场,事业频看剑”,即登楼北望中原,都是作战的沙场,自己想要为国建功,所以频频地看着所带的宝剑。宝剑本是战场上杀敌的锐利武器,但现在却闲置身旁,无处用武,这就把作者空有沙场杀敌的雄心壮志,竟是英雄无用武之地的苦闷也烘托了出来。“古往今来,南北限天堑”,这时说自古到今,长江天堑把南北分开。眼前偏安江左的南宋统治者正是把长江作为“天堑”,不思收复中原,有朝廷偏安不思收复之愁。(五)【答案】1.C2.比喻或象征,以竹喻人,以竹显志;赋翠竹以寄情,表现了词人情致的高雅不俗。【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

32、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本提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C项,“表达的情感是一致的”解读有误,结合诗歌,情感不完全相同。李词表达的是国破家亡的愁苦之情,本词传达出的是词人不惧孤寒不夺雅志的精神。故选C。2.本题考查诗歌中意象的作用。解答此类题目,考生首先需要了解意象的有关知识,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古诗形成了一些规律:有些形象经常用来表达一些特定的情感;而有些情感经常用某些特定的形象来

33、表达。在以象寓意的纯意象诗中,意象是给情思一个载体,其作用在于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在直抒胸臆的点缀性意象诗中,意象是作为情思的装饰和诗美的印证。本题要求赏析“竹”的意象耐人寻味。首先需要了解“竹”意象的一般含义:象征高风亮节的品德,表现谦虚的品格,赞扬坚忍不拔的毅力,表现气冲云霄的志气,表现勃勃生机和昂扬的气概,颂扬顽强的生命力,表现闲适隐逸的君子之风。然后结合诗歌具体分析,词中写“竹”的句子是“窗外几竿君子竹,凄清,时作西风散雨声”。“凄清”一词很准确地道出了竹子那身处孤寒之境却不失清雅风韵的品质,词人在此直接说“君子竹”,便在于表达对不为时困而凛然有节的古君子之风的仰慕与追求。所以此处写竹

34、,是比喻也是象征,以竹喻人,以竹显志;赋翠竹以寄情,表现了词人情致的高雅不俗。(六)【答案】1C2写水灾连着旱灾,农家没有富足的日子,百姓家墙壁破洞相连,灾年时没有能力修补,表达了作者对农家悲惨生活的同情。运用反问的手法,加强语气,强烈的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承上启下:由上文对灾患场景的描写转入下文对“往常时不似今番苦”的议论。【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

35、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C项,“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在天灾时毫无作为的愤恨之情”错误。“往常时不似今番苦”,一句话含蕴丰富:平常没有天灾时日子也不好过,如今却是难上加难。作者没有明言“往常时”的“苦”,但不难猜到那是“人祸”,即官府的百计诛求。而如今,则是人祸加天灾,百姓生计无疑是雪上加霜。只能是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这样的生活由不得不叫苦。从曲中看不出对统治者在天灾时毫无作为的愤恨之情。故选C。2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诗句的内容,使用的手法,表达的效果及作用。答题模式基本是,该联(句)使用了什么手法,然后结合具体内容一一分析其手法的具体表现,

36、再次写使用该手法所传达出的效果,最后指出其表达的情感。“水旱相仍,农家何日足?墙壁通连,穷年何处补?”,用反问手法,想想水旱相继,百姓的日子什么时候不知何时才能富足。大水过后的残墙败屋,也不知怎么才能修补。作者此时已完全站在乡亲百姓的立场上,把灾后百姓的困苦心境刻画得非常真实。结合“倒了房宅,堪怜生计蹙。冲了田园,难将双手杌。陆地水平铺,秋禾风乱舞”“往常时不似今番苦”等分析,开篇“倒了房宅”,可知水灾之大,使百姓只好流离失所;而大水又“冲了田园”,连赖以谋生的庄稼也不复存在了,这两种最基本的生活和生产资料的丧失,使灾民无处安身,也无田可种。“往常时不似今番苦”,平常没有天灾时日子也不好过,如

37、今却是难上加难。由上文对灾患场景的描写转入下文对“往常时不似今番苦”的议论。(七)【答案】1B2此句描写镇江江面广阔,万古奔流的场景,紧承前三句之景;“天堑还依旧”以大自然之永恒反衬世事无常,兴亡之事难免,寄寓作者无限感慨;引出下文,突出“感怀”的主旨,表达作者物是人非的感伤之情。【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B项,“暗寓大浪淘沙之

38、意”“用意相同”错误。本曲主要抒发了作者对沧桑兴替、物是人非的感伤之情。此处没有大浪淘沙之意,辛弃疾的用意是指人物的历史沧桑,这里是历史的变化,用意也不相同。故选B。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曲中语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首先明确语句的内容,然后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语句的位置,开头主要是统领全曲,奠定情感基调,和标题、结尾相照应,引起下文,为下文做铺垫等;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标题、开头和卒章显志等。答题时结合具体的题目具体分析,此题是开头,注意从开头的作用分析。“海门天堑还依旧”,结合注释内容分析,描写镇江江面广阔,万古奔流的场景。结合后面“滚滚东流,铁瓮城横刺着虎口灯

39、火望扬州”分析,引出下文,抒发了作者对沧桑兴替、物是人非的感伤之情,突出“感怀”的主旨。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抓住“还依旧”分析,以大自然的永恒反衬世事无常,寄寓作者无限感慨。(八)【答案】1D2胸怀抱负,积极进取,渴求建功立业。“手自搓,剑频磨”写出诗人青年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有成为顶天立地“大丈夫”的抱负;壮志销残,年岁已高却一事无成。诗人揽镜自照已是两鬓斑白,纵有廉颇、萧何的才华也不得赏识;选择远离官场,归隐山林。“逃”“隐”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意,表达对官场黑暗、仕途险恶的愤懑不满之情。【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

40、。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本题是对元曲的赏析,D项,“风波一词运用借代交代逃隐的缘由”分析错误,运用的手法是“借喻”手法,不是“借代”。故选D。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形象的能力。解答时先概括形象特点,然后结合诗句分析,最后分析形象的意义及表达的情感。本题中,“手自搓,剑频磨”写出诗人青年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有成为顶天立地“大丈夫”的抱负,表现

41、了作者胸怀抱负、积极进取、渴求建功立业的思想情怀。“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诗人揽镜自照已是两鬓斑白,纵有廉颇、萧何的才华也不得赏识,表现了作者壮志销残,年岁已高却一事无成。“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逃”“隐”直接写出作者的心意,表达对官场黑暗、仕途险恶的愤懑不满之情。表现了作者选择远离官场、归隐山林的思想情感。(九)【答案】1C2凌歊台畔黄山铺,是曾有千百歌女却终究灭亡了的南朝故地。虚写了南朝宋曾经的繁华,实写了登临古遗址后满眼所见的苍茫景象。作者抒发了朝代兴替、昔盛今衰的感慨。借用南朝宋刘裕所建的凌歊台怀古抒情,奠定了全曲感情基调。【解析】1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

42、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文章的思想内容,每一个选项都是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注意:错误的地方一般有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意或只答表层含义,或故意拔高等,一般都存在明显的错误。C项,杜甫春日忆李白原句为“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此处为化用,而不是引用;且“直接抒发”说法也错误。故选C。2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诗句的内容、手法、情感的能力。赏析诗句一般分三步走:第一步,指出诗句的内容;第二步,结合诗句具体内容分析诗人是运用的表达技巧

43、是什么;第三步,指出该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由注释可知:凌歊台相传为南朝宋武帝刘裕所建。首句借用南朝宋刘裕所建的凌歊台怀古抒情,奠定了全曲感情基调。首句中的“凌歊台畔黄山铺”是指早已经灭亡的南朝故地。“三千歌舞”虚写了南朝宋曾经的繁华,实写了登临古遗址后满眼所见的苍茫景象,作者抒发了朝代兴替、昔盛今衰的感慨。“望夫山下乌江渡,是八千子弟思乡去”该句指的是项羽当年带领家乡八千子弟起家,后来兵败垓下,在乌江自刎,表达了对英雄末路的感慨。“江东日暮云,渭北春天树,青山太白坟如故”该句化用杜甫春日忆李白的诗句抒发对李白的怀念。作者选用刘裕亡家、项羽自刎,而李白遗泽长存的史实进行对比。全曲紧切题意“怀古”展开。抒发诗人登高吊古之情。1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语文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