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带回去,只上交答题卡。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道德是民族之根,文明之本。在历史发展的长河里,道德如同阳光、空气、水,滋养着中华民族,让炎黄子孙从漫漫长夜里走向黎明、走向辉煌,在生死存亡之际获得新生、永续发展。道德是国家之基。为政以德,以
2、德治国,这是传统中国治理的根基。以德治国,强基固本,乃是国家、民族长盛不衰,长治久安的良方。章炳麟说:“道德衰亡,诚亡国灭种之根基。”稍稍浏览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史就可知道,封建王朝没落之际,莫不是礼崩乐坏,道德式微,统治者腐朽无德,官僚集团贪婪无度,人心涣散,民意背离。“重莫如国,栋莫如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失去了道德的支撑,那就如房屋缺了栋梁,必定是墙倾垣颓,大厦将危。纵观历史,我们这个民族在每一个关键之处、每一个挫折时刻,都深深地刻着“道德”二字。近代以来,中国陷入到前所未有的危困之局,面临着亡国灭种的险境。尤其是抗日战争,这是民族历史上的大悲壮、大苦难,也更是民族精神的大觉醒、大挣
3、扎、大振作。从政要到平民,从军人到妇孺,无数仁人志士投入到救亡图存的历史洪流中,不屈不挠者大有之,以身殉国者大有之,埋头苦干实干者大有之他们是民族的脊梁,撑起风雨飘摇的旧中国。新中国成立后,雷锋、焦裕禄等闪耀在新时代的道德星空图上,他们是德之楷模,国之栋梁。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而道德是为人之本,处世之基。范晔在后汉书崔实列传里说:“刑罚者,治乱之药石也;德教者,兴平之粱肉也。”西方哲语亦云:“修养之于心地,其重要如同食物之于身体。”两者都不约而同地把道德的教化与修养比作精神的食粮。法律、刑法、准则等都是药石,而人是不能靠吃药来维持生命的,因而它们必须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
4、今日之中国,欲民族复兴,首在立人。立人之道,首在立德。这个“德”,不是假仁假义,不是作秀与点缀,不是“吃人”的虚伪的“道德”,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理想追求,是以人为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与信仰,是“为天下之忧而忧,为天下之乐而乐”的精神境界,是舍我其谁,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担当,是“修齐治平”的道德实践和人生磨砺。道德没有大小高下之别,只要抱有善念,不舍善行,人人皆可圣贤,人人皆可舜尧。(摘编自管斌道不孤单,德不孤行)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道德是国家的基石,而以德治国则是治理国家的根基,也是一个国家实现
5、长治久安的良方。B从我国古代朝代更替史中可以看出,一旦道德由盛转衰,统治者就会腐朽,王朝就会没落。C在中华民族的发展进程中,道德如同阳光、空气、水,滋养着中华民族,是民族之根。D“栋莫如德”意思是道德如同国家的栋梁,一个国家如果失去这个栋梁,那它必定亡种。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文章立足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高度,开篇表明道德在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B文章论证道德在国家、民族发展中的作用时,既摆事实讲道理,又注重正反对比。C文章结尾强调个人立德重要性,并认为个人只要注重道德修养,就可以做个贤人。D文章在论述“人无德不立”时,先引用他人言论,后辅以形象的比喻,说服
6、力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因为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所以人不能离开道德这个社会基础,更不能依靠“吃药维持生命。B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也曾遭遇黑暗,但是道德让中华民族走向黎明、走向辉煌。C道德对于人和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当然这个“道德”不是伪道德,而是崇高的道德。D无论是抗日战争这样的苦难时刻,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新时代,我们不缺少道德的楷模。(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2019年春节档,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熊出没原始时代等多部影片同场竞技,将今年春节假期中国电影票房推升至58.4亿元的高度,观影人次
7、达1.3亿,据国家电影局的初步统计,仅正月初一的单日票房就高达14.43亿元。被誉为大陆首都“硬科幻电影”的流浪地球,改编自“雨果奖“得主刘慈欣的同名小说,讲述在遥远的未来,太阳急速膨胀将要吞噬地球,人类为自救开启“流浪地球”计划、带着地球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的故事。春节档期叫好又叫座,短短5天,票房逾14亿元。这部电影以其大胆想象和充满中国特色的叙事手法,为世界提供了观察中国文化和中国发展的独特视角,让世界感受到了“充满未来感”的中国带来的感染力。流浪地球一上映在豆瓣网拿下8.4的高分,影院排片率从第四逆袭到第一,猫眼专业版对流浪地球的票房预测是人民币53.34亿元。 (摘编自第一财经日报)
8、材料二:国内票房突破40亿,电影流浪地球“黑马式”突围让市场预言: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中国科幻经过几十年艰难发展,培养出刘慈欣等科幻名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更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扛鼎者。往前追溯20年,中国科幻文学因缺乏好作品,一直不被外界熟知,最顶尖的作品在国外最多也只有几千本销量。因此当刘慈欣的三体获得“雨果奖”并在海外热销时,人们将其称为中国科幻文学的转折点。而三体同样令中国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王晋康、刘慈欣等科幻作家的作品版权被诸多投资方争抢。但王晋康却认为,这把火似乎烧得有点虚热:“流浪地球是一部里程碑式的伟大作品,但我们不能忽略它作为一部硬核科幻的不完美。
9、无论是祖孙三代矛盾逻辑的不流畅、剧本上的科学硬伤,还是演技上的不足,目前想打动外国人,还是有一定困难。”王晋康认同中国科幻电影己走入元年,但在他看来,这其实与国家发展息息相关。即便流浪地球失败,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最迟也只再延迟五年。而流浪地球的成功更多的是让资本更早地涌入,科幻作家有了培育的土壤,即便后续跟风的科幻电影失败,也不会让中国科幻热再次断流。“中国与美国科幻电影之间,是工业化的差距。美国领先中国不止十年。科幻电影烧钱,同样需要烧时间。”而谈及何时中国科幻电影可以与美国并称“双雄”,王晋康坦言,是早晚的事,但保守估计仍需十年。(摘编自新京报:王晋康:美国科幻片领先中国不止十年)材料三:新
10、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流浪地球表面上描绘末世的凄凉景象,骨子里却含着积极的正能量。影片传播了“命运共同体”、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国特色价值观,这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截然不同。美国纽约时报称,这是中国即将推出的一系列大制作科幻电影中的一部,这类电影无论从技术上还是投资上,都是中国大多数制作人目前还无法企及的。流浪地球与嫦娥四号着陆在时间上的“巧合”,让人联想到中国在太空实现里程碑式跨越的时代背景。人民日报刊文称,在电影流浪地球中,我们还能看到许多熟悉的中国元素。不仅是地下的北京、冰封的上海,甚至是对“流浪”与“回家”这一组关系的理解,都充满了“中国式”对家的向往、对故土的眷恋。应该说,相对影视
11、经典、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还有一些差距。我们要既看到长处也看到短板,既不捧杀也不棒杀,才能激励文化产品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摘编自参考消息)材料四:在航天科技硬实力取得重大历史性突破的时候,体现我国软实力的科幻大片流浪地球隆重上映,让戏内情景与戏外现实交相辉映。这背后是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全面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国家不断培育电影新的人才、技术、市场等力量所产生的令人欣喜的成果。如此视觉奇观式的庞大制作凸显了这些年我国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中国有尚古的文化传统,在影视创作中,历史剧、古装剧,都一直是很有影响的题材,即便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总是缺少一些面向未来,
12、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而流浪地球突破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 (摘编自人民日报)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从材料二看,电影流浪地球的成功,标志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巨大发展,乐观地估计,中国科幻电影在十年之内就能比肩美国。B. 流浪地球传播的向往家园、眷恋故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核心价值观与美国科幻片标榜的个人英雄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截然不同的。C. 流浪地球在春节档与多部影片同场竞技时脱颖而出,好评如潮,仅仅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14亿元,实现精彩逆袭。D. 过去20年中国科幻文学很少被外界关注,刘慈欣的三体使中国科幻文学发生转折,并令中国
13、迅速进入科幻电影时代。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电影流浪地球虽然在剧本内容、科学设定、人物表演等方面存在着令人遗憾的瑕疵,但是总体质量还是被认可的。B. 春节档国产电影票房与观影人次的增长,既反映出中国电影市场的繁荣,也说明了中国科幻电影取得的初步成就。C. 中国电影要想继续走创新道路,就需要在坚持文化传统的同时,多面向未来思考,少涉及穿越、幻想等尚古题材。D. 流浪地球中人类到太阳系外寻找新家园与中国航天实现里程碑式跨越交相辉映,让人联想到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6. 电影流浪地球取得成功的时代意义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综合材料内容概括说明。(6分)(三
14、)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背叛炊烟胡宗波“背叛”炊烟,需要勇气。生活在鄂西南山区的人,似乎从出生之日起,就已被命运圈养在了重重大山怀抱里,整日里要和炊烟相依为命。或许是命运的驯化,温顺的山区人顾家,更恋家。每天,村人执拗地在炊烟上挂满家的味道,倔强地把炊烟定格成为家的方向。一天天,一年年,炊烟被雕琢成了人们心灵的归宿,剪不断,理还乱。很多人甚至一辈子都没走出炊烟划出的半径。在我眼里,炊烟就是宣布吃饭的口令。在那个饥肠辘辘的年代,对于还是个孩子的我来说,食物散发出的诱惑,无疑令我无法抗拒。至于下顿将着落在哪儿,我大抵是不会去理会的。我心里只有炊烟。发展
15、到了最后,就算全村的炊烟同时升起,哪一道炊烟是自家的,我能一眼分辨出。那时,炊烟不仅滋润了我的肠胃,也滋润了我的梦。可我从来不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相反,我回报给炊烟的,大多是怨,是恨:恨它营养不够丰富,恨它花样太过单一,更恨它有时还填不饱我肚子。与我对炊烟的矛盾态度相比,父母从来怀着一颗虔诚之心。炊烟生病了,父母精心呵护着,助它早日康复;炊烟失落了,父母安慰开导着,帮它尽快振作。炊烟有灵性。虔诚的心,换来了炊烟的信任。它配合着父母,苦苦支撑着摇摇欲坠的日子。然而,在父母虔诚的背后,其实也蜷缩着一颗不安分守己的心。父母领着我在日子里摸爬滚打的同时,矢志不渝送我去读书。他们已领教了日子的苦。他们不
16、想将这种苦留成“财产”,等我去继承。为了孩子长远计,父母替我谋划着对炊烟的“背叛”。背叛,是需要勇气的;勇气,则需要成本。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搀扶起勇气,父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瞪大疲惫的眼睛,在日子里翻拣着能对抗生活的元素。其间,父母还要顶住村人随手扔来的冷嘲热讽。那大都是些认为读书没用的村人。站在父母的“背叛”上,我把父母的期望打包,系在肩膀上,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干年后,我彻底“背叛”了炊烟,走出了乡村。在异乡,任我踮脚眺望,却看不到一丝炊烟。内心的空虚惆怅如同滚着的雪球。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一个人,一生里烙印着三条根,那是从国别、地域、家庭三者文化
17、差异中沉淀出来的。“背叛”了炊烟,就斩断了地域和家庭这两条根,我这一生,注定将处于失根后的无根状态。这时,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回去。每一年,我都会回故乡,只为亲手摸摸升腾的炊烟。摸着它,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了的内心踏实。这些年,每次回去,家乡都有变化。村人的生活水平真正像是芝麻开花。在欣慰的同时,我却觉得与故乡又生疏隔膜了几分。现代化的炊具,不断打压着炊烟氤氲的范围。我希冀的炊烟,越发地单薄瘦削。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再也看不到炊烟。我更知道,一缕缕炊烟,
18、终会在我记忆的窖藏中酝酿成一种乡愁,继而在我的记忆里,站成一道道风景,更站成一位位亲人。背叛,总是要付出代价。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再也没有远道而来的消息,能把一种叫幸福的感觉催生。失去了炊烟,我们注定还有别的希望。 (有删改)7.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开头点出炊烟,总领全文,交代特定的地点与独特的地理环境,引出下文对炊烟的“背叛”。B. 面对村人的冷嘲热讽,父母冷静坚决,更能表现出父母对生活的深层理解和对我的殷切期望。C. 作者在痛苦挣扎后背叛了炊烟,文章以悠远复杂的笔触通篇叙写了作者逃离故乡的全过程。D. 作者将记忆里的炊烟比作家
19、书,将思念化作邮戳,形象而别致地写出了对故乡的难忘之情。8. 结合文本,赏析画线句子“我知道,终有一天,故乡会被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改写”。 (6分)9. 作者在文中写到,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背叛”了炊烟,结尾又说“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及进士第,知翼城县,通判绛州,为监察御史,转殿中侍御史。西方用兵,偏校有临阵先退、望敌不进者,大将守著令皆申覆。彦博言:“此可施之平居无事时尔。今拥
20、兵数十万,而将权不专,兵法不峻,将何以济?”仁宗嘉纳之。黄德和之诬刘平降虏也,以金带赂平奴,使附己说以证。平家二百口皆械系。诏彦博置狱于河中,鞠治得实。德和党援盛,谋翻其狱,至遣他御史来。彦博拒不纳,曰:“朝廷虑狱不就,故遣君。今案具矣,宜亟还,事或弗成,彦博执其咎。”德和并奴卒就诛。与枢密使庞籍议省兵,凡汰为民及给半廪者合八万,论者纷然,谓必聚为盗,帝亦疑焉。彦博曰:“今公私困竭,正坐兵冗。脱有难,臣请死之。”其策讫行,归兵亦无事。丁母忧,英宗即位,起复成德军节度使,三上表乞终丧,许之。初,仁宗之不豫也,彦博与富弼等乞立储嗣。仁宗许焉。彦博既服阕,复以故官判河南,有诏入觐。英宗曰:“朕之立,
21、卿之力也。”彦博竦然对曰:“陛下入继大统,乃先帝圣意,皇太后协赞之力,臣何闻力之有?”帝曰:“备闻始议,卿于朕有恩。”彦博逊避不敢当。寻除侍中,徙镇淮南、判永兴军,入为枢密使、剑南西川节度使。熙宁二年,相陈升之,诏:“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遇贤之意。”彦博曰:“国朝枢密使,无位宰相上者。臣忝知礼义,不敢紊乱朝著。”固辞乃止。以太师致仕。卒年九十二。谥曰忠烈。(节选自宋史卷三百一十三列传第七十二)【注释】偏校:地位不高的武官。朝著:即朝班,古代群臣朝见帝王时按官品分班排列的位次,此指官阶品级高低秩序。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彦博字宽夫
22、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B.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C.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D. 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其先本敬氏以避晋高祖及宋翼祖讳改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服阕,又叫做除服,指守丧期满了,除去孝服。B. 皇太后,是皇帝母亲尊号,皇帝父亲称为太上皇。C. 除,是拜授官位,即除去旧职,授予新的职位。D. 太师,即太子太师的简称,是太子的道德老师。1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文彦博功成不居。英宗继位,他出力甚
23、多,但归功于人,谦逊而不贪功。B. 文彦博勇于担当。他独自提议裁减兵员八万,然反对者中,他独揽责任。C. 文彦博大胆进谏。他发现将权不专、军法不肃、及时上书,被朝廷采纳。D. 文彦博秉公办案,他奉诏查办黄德和诬陷刘平案,顶住压力,秉公办案。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句各5分)(1)公私困竭,正坐兵冗。脱有难,臣请死之。(2)彦博朝廷宗臣,其令升之位彦博下,以称遇贤之意。(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旅宿杜牧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远梦归侵晓,家书到隔年。湘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
24、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塑造了一位独在异乡,没有良友相伴,专注幽独,黯然伤神的诗人形象,全诗浓厚的思乡之情也油然而生。B颔联描绘出一幅寒夜孤客思乡图景:寒夜孤灯,诗人思念故乡旧年往事;窗外孤雁鸣叫,加上被贬谪,诗人深愁难眠。C尾联为虚写,描写了可望而不可即的家乡美景和闲适生活,实际上表达的是诗人思乡的愁苦之情。D全诗情感至深,含蓄蕴藉,既抒发了诗人在外旅况的落寞、凄凉的内心情愫,也表达了深切的思乡之情。15、请从虚实的角度鉴赏这首诗的颈联。(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计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赤壁赋中,面对自然风物,苏轼以“_
25、,_”两句,表达了江山无穷,风月长存,天地无私,声色共享的随缘自适的襟怀。(2)) 在诗经氓中,女主人公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并在自省之后指出夫妻关系破裂的原因是“_,_”。(3)、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认为国家之所以灭亡,是因为“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早春江上雨初晴,杨柳丝丝夹岸莺。画舫烟波双桨急,小桥风浪一帆轻。”人工智能机器人“九歌”_,创作了这首清新别致、朗朗上口的小诗。“九歌”创作之所以能信手拈来,是因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它储存了从初唐到晚清的30万首诗篇,然后通过深度学习模型,(),按照主题需要解码输出一首完整的诗。 如今,人工智能
26、技术_,各式各样的智能机器人早已各显神通,“张小明”是国内第一款综合大数据分析、自然语言处理与机器学习技术的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最终_,一战成名。“强大的人工智能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我们应该竭尽所能,确保它的未来发展对我们和环境有利。”斯蒂芬霍金生前如是警醒。当诗歌创作这一人类精神文化最后的堡垒被逐渐攻破,你我手中的饭碗岂不是岌岌可危?不过也有专家认为这是_。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 初露锋芒日新月异众望所归杞人忧天B. 初露锋
27、芒蒸蒸日上不负众望庸人自扰C. 牛刀小试日新月异不负众望杞人忧天D 牛刀小试蒸蒸日上众望所归庸人自扰18.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B. 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C.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古诗中的“潜规则”被掌握D. 摸索出一套作诗的规律,自己学习古诗中的“潜规则”19.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 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B. 俄罗斯在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
28、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C. 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以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D. 在俄罗斯举办世界杯足球赛期间,“张小明”记者16天撰写了450多篇体育新闻,并与直播同步的速度发布。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类比是中国人的基本思维模式之一。以树木作类比,一个事物之中,主要且重要的部分称为本,不重要的、附属的称为末。但是_,则须由作此类比的人来作价值判断才可确定。一旦本末确定,也就形成了本末的两重关系。从重要性来说,_;从
29、相关性来说,两者是连带、因果关系。如果掌握了本,末也就自然得以掌握,这就是俗话说的“擒贼先擒王”;反之,_,这就是俗话说的“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这个思维架构,显示了中国人重根源、重本质、生基础的态度。21. 现在不少大学生在课堂上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不想动笔记。但很多世界知名的大学有明确规定,课堂上禁止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针对这一问题,大家有不同看法。为此雪莲中学某班安排了一次辩论赛,围绕“大学生在课堂上应用/不应用手机拍摄教学内容”这个观点展开辩论。下面是正方的观点,请你针对正方的表述,作为反方进行反驳。要求: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00个字。(5分)正方:大学生在课堂上应用
30、手机拍摄教学内容。因为有时候老师讲的内容很多,我们的记录速度有限,无法抄全老师留在黑板上或PPT上的内容。如果用手机拍下就能很好弥补,而且还可以多次回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反方:_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新中国成立70年,改革开放40年,我们的一个个梦想成为现实。历史见证了旧中国的积弱积贫,也见证了“中国人民站起来”;历史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也见证了“改革开放富起来”;历史见证了经济短缺的拮据,也见证了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70年,时光带走了许多,也带来了许多。作为新时代的你们,可曾了解过那些沧桑巨变的细节、那些改天换地的故事:从泥泞的土路到平整的柏
31、油路,从吃不饱到减肥茶,从笔墨书信到智能手机,从遥望天空到载人航天见证是一种经历,也是人生、社会记忆的凝聚。在生命历程中,我们见证了人生的悲喜、社会的变迁;在历史长河中,许多人或事物又成为历史的见证。今天,在“中国梦”指引下的中国人,将会有更多的奇迹见证于世界请以“见证与愿望”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不要套作,不得抄袭。高三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一)1C 2D 3A详解详析1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A项,“以德治国则是治理国家的根基”错,原文说“为政以德,以德治国,这是传统中国治理的根
32、基”。B项,“一旦道德由盛转衰,统治者就会腐朽,王朝就会没落”错,这三者之间不是条件关系,前两者是并列关系。D项,“一个国家如果失去这个栋梁,那它必定亡种”错,原文说“如果失去了道德的支撑,那就如房屋缺了栋梁,必定是墙倾垣颓,大厦将危”。2此题考核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为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D项“先引用他人言论,后辅以形象的比喻”错,引用的言论本身就是形象的比喻。3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
33、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A项,“因为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所以人不能离开道德这个社会基础,”的表述强加因果,原文只是说“人是社会的基本元素,而道德是为人之本,处世之基”。(二)、4.D 5.C 6. 电影(文化)发展:为中国科幻作家的培育提供了土壤,促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国家形象展示:凸显了我国综合国力提升背景下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世界观察中国、了解中国提供了独特视角;文化精神展现:突破了中国电影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如“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要求选出“正
34、确的一项”,然后浏览选项,到材料中圈出相关的内容,进行比对,做出判断。A选项 篡改原文,“乐观地估计”错误,根据原文“但保守估计仍需十年”可知是“保守估计”,而不是“乐观地估计”。B选项“流浪地球传播的向往家园、眷恋故土和集体主义精神等核心价值观”错误,根据原文“影片传播了 命运共同体、集体主义精神等中国特色价值观”可知,没有传播“向往家园、眷恋故土”的价值观。C选项扩大范围,“仅仅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14亿元”错,“正月初一单日票房就超过14亿元”的是流浪地球疯狂的外星人熊出没原始时代这四部共同的票房,而不是流浪地球这一步电影。故选D。【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文本信息的能力。解答此
35、题时要在原文中找对应句。先在选项中选定需要“定位”的关键词语,依据选定的“关键词”寻找、确定选项在原文中的对应句。其次将选项与对应句进行比较,比较选项和对应句时,应找到二者表述存在差异的地方,符合原文意思的是正确选项,否则是错误选项。C选项“少涉及穿越、幻想等尚古题材。”错误,原文“即便不少幻想类、穿越类的作品,也往往向过去穿越,向古代穿越,总是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这句只是客观的叙述,只是说缺少一些面向未来、基于科学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没有说少涉及穿越、幻想等尚古题材,所以选项C不正确,故选C。【6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能力。解答此类题型,考生通读所有材料
36、,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对材料进行筛选整合。此题要求结合材料分析,原文“中国科幻经过几十年艰难发展,培养出刘慈欣等科幻名家,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王晋康更是中国科幻文学界的扛鼎者。”“国内票房突破40亿,电影流浪地球“黑马式”突围让市场预言:中国科幻电影的春天来了。”这两句可以看出为中国科幻作家的培育提供了土壤,促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为中国科幻作家的培育提供了土壤,促进了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这句我们可以分析出我国综合国力提升背景下电影工业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世界观察中国、了解中国提供了独特视角。“而流浪地球突破了中国电影的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可以分析出突破了中国电
37、影时空观,展现了想象和创新的文化精神。【点睛】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归纳,首先浏览选项标敏感点,敏感点就是题干要求的“内容”“艺术特色”等。其次回归原文找对应句,根据选项内容回归原文寻找对应句,筛选信息类要注意是否改变了原文判断,评价赏析类的选项要特别关注标注的敏感点是否有原文依据。最后排除定答案,根据“知识性错误”优先的原则,先将有“知识性错误”的选项挑选出来,然后再考虑赏析不当的选项,最后确定答案。(三)、7.C 8.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故乡传统农耕生活必然会被占据绝对优势的富裕先进的现代化生活取代。这句话蕴含作者对这种变化既欣慰、期望,又充满伤感,留恋
38、的矛盾复杂的情感。 9. 不矛盾,炊烟原本是故乡特有的景致,但故乡生活的艰辛使得作者产生了逃离贫穷的家乡、追求富足的生活的念头,并付之行动。而故乡的炊烟又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游子心中永远的原点,是家和温暖的隐喻,没有炊烟也就没有了家和温暖。这样写表现了作者虽然在行为上离开了故乡,但在内心深处却对故乡永存着深沉的爱。【7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要求选出“不恰当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本题
39、中,C项“通篇叙写了自己逃离故乡的全过程”错,文章前半部分写作者逃离故乡饮烟,后半部分写对故乡炊烟的思念和牵挂。【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本语句内容赏析。赏析句子,我们应该从修辞、语言、表现手法、思想感情等方面去考虑。看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方法,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深刻含义,语言上有怎样的特点。“膀阔腰圆趾高气扬的现代化日子”,拟人。结合文本内容“改写”“我也知道,总有一天,我再也看不到炊烟”分析,故乡传统农耕生活必然会逝去,最终被占据绝对优势的富裕、先进、现代化的生活取代。结合文本内容“村人的生活水平真正像是芝麻开花。在欣慰的同时,我却觉得与故乡又生疏隔膜了几分。现代
40、化的炊具,不断打压着炊烟氤氲的范围。我希冀的炊烟,越发地单薄瘦削”分析可知,表达欣慰、期望,又充满伤感、留恋的复杂情感。【9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解答此类试题,需要明确观点,结合文本内容分析。题干问的是“作者在文中写到为了实现父母的期望,我背叛了炊烟,结尾又说,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是否矛盾”,需要明确观点,不矛盾。分别分析“背叛了炊烟”“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的原因。此题要找准答题区间,即从文章的“为了抵抗不断膨胀的生活,搀扶起勇气,父母几乎把腰弯得和大地平行在背叛的道路上愈走愈远。若干年后,我彻底背叛了炊烟,走出了乡村”等叙写
41、加以概括回答,炊烟原本是故乡特有的景致,但故乡生活的艰辛、贫穷使得作者产生了逃离贫穷的家乡、以知识改变命运、追求富足的生活的念头,并付之行动。“没有了炊烟也就失去了故乡”,结合文本内容“在炊烟的浸泡里长大的人,炊烟就是他的根”“在记忆里存活的新鲜炊烟,仿佛一封封家书,用眼眸盖上思念的邮戳,不时呼唤着我回去”“摸着它,我才能暂时找回丢失已久的乡音,才能短暂回收久违了的内心踏实”等内容分析可知,故乡的炊烟又有着丰富的内涵,是家和温暖的隐喻,这样写都表现了作者对故乡深沉的爱。【点睛】这道题综合性比较强,既涉及到了对文中字词句段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对文章主旨的探究,还涉及到了对文章结构、手法的把握。解答
42、这类题的方法是:(1)快速通读全篇,抓住中心句关键句理清全文结构。(2)认真品读重要段落,抓住关键段把握全文情感主旨。(3)吟咏精读主体段落,抓住表现形式鉴赏评价语言与情旨。(4)细致咀嚼重要语句,抓住关键词句揣摩挖掘作者情感内蕴。(5)对照选项一一排除得出答案。考生可以按照上述方法逐一分析即可得出答案。答案及解析:10.C 11. D 12.B 13. (1)现在国家财政困难,就是因为兵员过多。假使这些裁撤的兵士要作乱,我死也要把这事平定下去。(2)文彦博是朝廷世所敬仰的名臣,令陈升之官位在文彦博之下,以符合朕礼待贤士之意。【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时抓住句子中的重要名词和虚
43、词,根据其在句子文中充当的成分和在句子中所起到的作用,可以判断出断句的正确划分;同时注意句子中对仗的地方,根据句式特点断句是最简洁的方法。 “敬氏”乃姓敬之意,所以“敬氏”不能断开,排除选项BD,“以避讳”是“改”之原因,作 “改”的状语,不能断开,排除选项A,故选C。【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D选项“太师,即太子太师的简称”错误
44、,“太师”初为三公,后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并无实职。与“太子太师”并不是一回事,“太子太师”不能简称“太师”。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选项内容多是命题者对原文的概括、转述和分析,所以首先要理解文意,通过对比法把选项与原文进行细致的对比、分析,从中发现选项与原文意思不一致的地方,进而找出选项的干扰之处。B选项“他独自提议裁减兵员八万”错,原文“与枢密使庞籍议省兵,凡汰为民及给半廪者合八万”,是与枢密使庞籍一起商议的;裁减及支付半饷的士兵共八万。故选B。【13题详解】此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
45、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赋分点:(1)坐:因为。冗:过多。脱:假使。(2)宗臣:敬仰的名臣。称:符合。遇:礼待。【点睛】文言文翻译记清两原则,一是直译为主,字字落实。所谓“直译”就是字字落实,不可凭大意去翻译。所谓“字字落实”,就是在翻译时,要将文言语句中的每个词都落实到译文中去,这是文言文翻译的最基本的要求。“直译为主”是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也是保证达到“字字落实”这一基本要求的最佳方法。“直译为主”是说对于大多数句子、大多数词语,可以采取直
46、接翻译的方式来进行。二是意译为辅,文句通顺。所谓“意译为辅”就是在难以直译或直译后难以表达原文意蕴的时候,酌情采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文句通顺是语言表达的一般要求,凡是语言表达都必须遵从。考生一定要养成推敲语句的习惯。翻译成现代汉语以后一定要读一读,看看是否通顺、流畅。如果不通顺、不流畅,就要对它进行修改、润色,适当的进行意译。翻译:文彦博字宽夫,汾州介休人,他的祖先本姓敬,因避晋高祖石敬塘和宋翼祖的名讳而改姓文。文彦博考中进士后,为翼城县知县,通判绛州,后被任命为监察御史,并升为殿中侍御史。当时西部边疆连年交战,军队中若有副将临阵先退、望敌不进的,按照常规,大将应向朝廷请示后才作处理。文彦博说“:这种办法在平居无事之时还可行。但现在连年作战,将领带兵数十万,如果没有权力自主处置这些事情,将权不集中,军法不严峻,怎么能成功呢?”宋仁宗认为他说得很有道理,吸取他的意见。当时黄德和与刘平有矛盾,诬告刘平投降于辽朝,并用金带贿赂刘平的奴仆,使他附和己说证实刘平投敌。刘平一家二百多人因此而被捆起来投入监狱。宋仁宗命文彦博在河中设法庭进行审理。通过仔细审查,文彦博了解了事情的真相。但黄德和的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