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诗歌鉴赏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9189 上传时间:2018-08-29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7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诗歌鉴赏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诗歌鉴赏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诗歌鉴赏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诗歌鉴赏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分项版解析汇编(第02期)专题13:诗歌鉴赏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 13 诗歌鉴赏一、 【2018 年中考北京卷】阅读次北固山下 ,完成下面小题。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诗人离乡远游,来到北固山下,看到残夜未尽而旭日已经升起、旧年未逝而春意已经显现,生发了_的感慨。他想托鸿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问候家乡的亲人。8阅读画线诗句,观察下面两幅图画,简要说明哪一幅能够表现这一联诗句所描绘的景象。9这首诗描写了长江的风光。在我国古代诗词中,还有许多含“江” (长江)的诗句,其中,你读过的两句诗是“_”和“_” 。 (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

2、音替代)【答案】7寄回家乡的书信何时才能送达。 8图一,描绘一幅潮水上涨,湖面与两岸齐平,孤舟悬帆与湖面之上的景象。正体现诗句“潮平两2岸阔,风正一帆悬”中“潮平” “岸阔” “风正” “帆悬”的意象。而图二中的潮落、水浅、帆停的景象与原诗句不符,故选图一。 9 (1)不尽长江滚滚流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解析】7该诗写冬末春初、作者舟泊北固山下时看到的两岸春景。先写青山重叠,小路蜿蜒,碧波荡漾,小船行江中,帆正迎风飘扬。而图二则是水落石出,明显与诗句内容不符。9考查对诗句的积累。只要写出的诗句包含“江”或与“长江”有关,书写不出现错字即可。二、 【2018 年中考福建福州卷】

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4下列对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东临碣石”中的“临” ,写诗人登高观沧海,起笔气势不凡。B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写水波和山岛。C诗中描写了萧瑟的秋风、汹涌的波涛,营造悲凉伤感的意境。D本诗寓情于景,体现诗人博大的胸襟和建功立业的豪迈情怀。5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描绘怎样的景象?请简要分析。【答案】4C 5大海吞吐日月星辰,景象壮丽。 【解析】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

4、歌内容的理解。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虽是秋天的典型环境,却无半点萧瑟凄3三、 【2018 年贵阳安顺卷】阅读蒹葭 ,完成下面小题。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9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0你如何理解这首诗所抒发的感情?11重章叠唱是诗经典型的艺术特色,请简要分析这首诗重章叠唱的表达效果。【答案】9在这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萧瑟、凄

5、清(或冷寂、萧索、凄凉)的晚秋画面 10对美好爱情(恋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 11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唱的形式,一唱三叹,节奏鲜明,旋律优美,而且还显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层加深,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景物的内容和作用的分析能力。对诗歌画面的理解,首先要对诗句内容有清楚四、 【2018 年中考贵州黔东南、黔南、黔西南卷】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山行留客张旭4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注释】物态:景物的样子,这里指(山中的)景色。便拟归:就打算回去。9这首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10请品味首句中“弄”字的妙处【答案】9表

6、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情。 10 “弄”字用拟人手法,化静为动,将万物沐浴在春光中的静景写活了,给景物注入了无限的生机与活力【解析】9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希望友人留下共赏美景的真情。五、 【2018 年中考海南卷】古诗词阅读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

7、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6词中小序(小记)交代了这首词创作的_和_。词中加点的“此事”指的是_(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7下列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 “转” “低”是指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无眠”表示离情正浓。整句话既写月,也写月下离人。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两句中,苏轼把酒问天,将青天视为自己的朋友,显示了他豪放的性格和不凡的气魄。C词的上阕写月下饮酒,由幻想超脱尘世转化为喜爱人间生活。下阕写对月怀人,由伤感离别转化为对离人的祝福。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5

8、D这是一首中秋咏月兼怀亲人的抒情之作。整首词深沉婉曲,流转自如,以美丽的想象,明睿的哲理,创造出幽远高深的境界,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答案】6 (1)时间缘由 (2)人有悲欢离合, (3)月有阴晴圆缺。 7C【解析】6试题分析:考查对词中小序和诗句内容的理解。苏词多为感事之作,此词采用词题小序的形式确定表现的内容,交代创作动机。 “丙辰中秋”是交代时间;“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是作词的缘由。“此事古难全”的“此事”指上文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答案就在问题处。读懂此句是作答的关键。7试题分析:C 项“全词以消极悲观的情绪作结”关于这首词的赏析有误。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9、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 ,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 ,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表达了作者的祝福和对亲人的思念,表现了作者旷达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六、 【2018 年中考河北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列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

10、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杜甫因所住茅屋被秋风吹破引发感慨而写下的脍炙人口的不朽诗篇。B诗人对南村群童公然抱茅逃进竹林的行为无可奈何,只好拄杖归来,独自叹息。C布衾如铁,屋漏床湿,雨脚如麻长夜难眠,表现出诗人穷困苦痛的生活状况。D这首诗最后一段运用叙述抒情的表达方式,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6请对这首诗中加线的

11、句子进行简要赏析。【答案】5D6该句主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通过“卷” 、 “飞” 、 “渡” 、 “洒” 、 “挂罥” 、 “飘转”组成了一幅幅鲜明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暴风对茅屋的肆虐,表现出作者生活处境的艰难以及焦灼苦闷心情。【解析】65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和诗人情感的能力。体会诗词情感的方法: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七、 【2018 年中考黑龙江哈尔滨卷】对下面这首元曲理解有误的一项是()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A这首元曲借凭吊潼关古迹,抒发了作者的感慨。B “聚” “怒”从视觉

12、和听觉两个方面写出潼关的险要。C “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D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意思是: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 项“只有改朝换代,人们才能摆脱痛苦的生活”对这首元曲理解有误。 “兴,百姓八、 【2018 年中考湖北黄冈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回答后面小题。【甲】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乙】战城南杨炯塞北途辽远,城南战苦辛。幡旗如鸟翼,甲胄似鱼鳞。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寸心明白日,千里暗黄尘。【注】白日:喻指君主。典出宋玉九辩:“

13、去白日之昭昭兮,袭长夜之悠悠。 ”719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通过描写出使塞上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的爱国之情。同时“单车” “征蓬” “归雁”等也传达了内心的忧郁和激愤。B甲诗尾联既是实写,又暗示了边塞将士紧张的战斗生活,表达了作者对将士们戍守边关、奋勇杀敌的敬意。C乙诗以征战者的口吻记述戍边生活,将战场的血腥与残酷场面写得淋漓尽致,读者从诗句里可以感受到将十内心的低落与哀怨。D乙诗颔联通过典型景物“幡旗” “甲胄”来描绘战场景象。战旗猎猎,盔甲似鱼鳞,不但写出了军队威武,而且写出了士兵斗志。20乙诗尾联表达了征战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1两首诗颈联都描写了边塞景色,请结合

14、诗句简要分析景色的特点。【答案】19C20尾联揭示了征战者光明的内心世界。尽管征尘千里,遮天蔽日,但征战者心中始终充满明亮的阳光,心系祖国,怀着必胜的信心,视死如归,报效君王(国家) 。 21甲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放眼望去,广阔无垠的大漠上,远处烽火台-缕孤烟直上云霄;杳无尽头的黄河横贯其间,天空中挂者一轮圆圆的落日。此句选取了塞外特有的景物“大漠” “长河”“孤烟” “落日” ,描绘了雄浑寥廓、奇特壮丽的塞外风光。乙诗:“冻水寒伤马,悲风愁杀人。 ”冰冻的水寒冷得使马受了伤,悲凉的北风倍添征人思乡怀归的愁绪,此句抓住冬天的景物“冻水” “悲风” ,极言天气之寒,突出了寒冷、萧瑟

15、凄清的边塞景色。【解析】19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的内容的理解、手法运用的分析和思想感情的把握,我们解答时要结合整首九、 【2018 年中考湖北黄石卷】阅读下面两首古代诗歌,完成后面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8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3下列对两首古代诗歌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渔家傲秋思围绕“异”字写出了塞外的萧瑟荒凉,体现了将土们生活的艰苦。B “小桥流水人家”呈现一派清雅,安适的景象,使

16、沦落异乡的游子更添悲然。C 天净沙秋思意在描绘一幅深秋晚景图,人在其中起陪衬作用。D两首诗歌,一首是宋词,一首是元曲,都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14这两首古代诗歌皆以“秋思”为题,请指出它们所表达的“秋思”有何不同。【答案】13C14 渔家傲秋思表达的“秋思”是身处边寒的征人之情:既有建功立业的情怀,又有功业难成、有家难归的愁绪。 天净沙秋思表达的“秋思”是天涯论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羁旅之愁)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对诗歌的字词理解、词句赏析、词语作用、主要内十一、 【2018 年中考湖北荆州卷】古诗赏析:下面对望岳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

17、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首二句远望泰山。大笔勾勒泰山横亘绵延之势,亦显惊叹仰慕之情。B三、四句近看泰山。细笔描写泰山神奇秀丽景色和巍峨高大的形象。C五、六句细赏泰山。工笔描摹山中云气升腾,林中群鸟还巢的美景。9D末两句登山感怀。诗人登临绝顶俯视群山,顿生壮志凌云之慨叹。【答案】D十二、 【2018 年中考湖北随州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 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 凭阑 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 还无味。衣带渐宽 终不悔,为伊消得 人憔悴。【注释】柳永,北宋词人,婉约派

18、代表人物。其词多写羁旅、思人之苦。望极:极目远望。会:理解。阑:同“栏” 。强(qing)乐:勉强欢笑。强,勉强。衣带渐宽:指人逐渐消瘦。消得:值得。1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片写凭栏望远,以景物描写渲染悲凉气氛,抒发愁思苦绪。B “拟把”三句,写诗人狂饮高歌, “一醉”而“春愁”尽消。C最后两句为千古名句,反映出诗人对心上人忠贞执着的感情。D全词语言新颖工巧、清新流畅,表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12王国维认为,古今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境界,他以“农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为第二境。请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由此获得的启示。【答案】11B12要点:在学习(生

19、活)中,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念,执着的精神。 (意近即可)【解析】11本题考查诗词关键句赏析,诗词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词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十三、 【2018 年中考湖北咸宁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10次北因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20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A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 一联也是对仗的。B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 ,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末联的“乡书” “归雁” ,遥相照应

20、。C领联的“潮平两岸阔” ,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D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21请赏析颔联第二句“风正一帆悬” 。【答案】20D21 “正”是指风顺而不猛, “悬”是端端直真地高抹着的样子。 “风正一帆悬”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写出了小船在江面上顺风前行的样子。【解析】20试题分析:D 项“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对这首诗解说错误。应该是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21试题分析:赏析颔联第二句“风

21、正一帆悬” 。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可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悬”是端端正正地高挂着的样子。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 ,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但还不仅如此,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的大景也表现出

22、来了。 十四、 【2018 年中考湖北襄阳卷】古诗词赏析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0词的上下片都用了一个“射”字,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前者突出表现的是作者的_,后者抒11发的是强烈的爱国情感。11词中“又何妨!”一句反问语气强烈,感情丰富。联系上下句,说说该句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答案】10少年狂气(狂气) 11自己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希望朝廷能够重新重用自己,给自己机会去建功立业。【解析】10试题分析:考查词句抒发的情感。 “为

23、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十五、 【2018 年中考湖北孝感卷】古诗词赏析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8本诗表达了诗人_的情感。9明代胡应麟在诗薮内编里说,本诗颈联“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能从炼字上说说它妙在哪里吗?【答案】8思乡 9妙在诗中用“日” “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并且用“生” “入”两字使之拟人化。【解析】8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十六、 【2018 年中考湖南衡阳卷】阅读归园田居(其三)

24、完成下列小题。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7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二句中“盛”与“稀”前后对比,突出南山下的土地的荒芜,侧面写出诗人的灰心丧气12B三、四句写一早就去除草,直到黄昏月出才扛着锄头回家。截取两个片段,归纳一天劳动的辛苦。C五、六句承上而来,描绘了道路狭窄、草木丛生、夕露沾衣的画面,写出了诗人垦荒劳动的艰辛。D最后两句“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卒章显志,表达出作者的心愿。8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什么?【答案】7A8指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解析】7试题分析:考查对诗句的

25、理解。作答本题要在理解全诗内容和主旨的基础上分析作答。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作者躬耕劳动的生活的情况,为后面的“但使愿无违”表达做铺垫,这里并不是表现出诗人的“灰心丧气” 。据此理解,答案为 A。8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诗歌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归隐后的生活和感受,抒发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愉快心情和乡居乐趣,从而表现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同时又隐含了对官场黑暗腐败的生活的厌恶,表现了作者不愿同流合污的心愿。对于诗人来说,人生的道路只有两:一条是出仕做官,有俸禄保证其生活,可是必须违心地与世俗同流合污;另一条是归隐田园,靠躬耕劳动维持生存,这样可以做到坚持操守。当他辞去彭泽县令解绶

26、印归田之际,就已经做出了抉择,宁可肉体受苦,也要保持心灵的纯洁。据此,这里的“愿”具体指的是诗人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愿。十七、 【2018 年中考湖南怀化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0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中“长烟落日孤城闭” ,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相似。B词的下片中“羌管悠悠霜满地” ,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C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

27、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带不同。D “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崇山峻岭。11这首词的上下片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0B11上片侧重描写;下片侧重抒情。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功业难成(壮志难酬)的哀伤,有凄清悲凉之感,也含蓄地表达了他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之情。 【解析】1310本题考查诗词关键句赏析,诗词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词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十八、 【2018 年中考湖南岳阳卷】阅读王维的少年行(其二) ,完成下面小题。少年行 王维(唐)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22诗中少年形象具有怎

28、样的特征?23最后一句“纵死犹闻侠骨香”中运用“_”和“_”两词,以顿挫的用笔,更有力度地展示了少年的内心世界。【答案】22慷慨从军、英姿勃发、不畏艰难、视死如归、充满豪侠气概和英雄主义精神。 (围绕“侠骨豪情”“英雄气概” “爱国精神” ,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 23 (1)纵、 (2)犹【解析】22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这四句诗的意思:刚刚离家就当上了皇家禁卫军的军官,随后又跟从骠骑大将军参加了渔阳大战。谁不知道奔赴边疆从军的艰苦和危险呢,但是为了国家纵然战死也无悔无怨。塑造了一个侠骨豪情、英姿勃发、视死如归的少年英雄的形象。点睛:分析诗歌的形象特

29、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中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这些诗人绝大多数在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品,但一般十九、 【2018 年中考江苏淮安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14浣溪沙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5上片写“潇潇暮雨”有哪些作用?6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和“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 (宣宗宫人题红叶 )都写了流水,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答案】5写“潇潇暮雨” ,创设了一种凄厉、伤感的情境,从反面烘托了下阕“

30、谁道人生无再少”的人生态度。 6下片“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写流水,是借水能西流,抒发人不应为年华老大而悲哀之情。 “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写流水,以表达宫人在宫中的怨情。【解析】5试题分析:考查诗歌景物描写的作用。 “潇潇暮雨”是纯粹的环境描写。可从创设情境,从反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态度的角度考虑答案。一般诗歌前面几句写景,是为了介绍所处环境,烘托气氛,再触景生情,很自然地过渡到后面的自我感情抒发上。 6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中重要诗句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把握。读懂诗句是作答的关键。要分析好“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中的“休将白发唱黄鸡”一句,很明显抒发的是不要为韶光易逝、青

31、春不再而悲哀的思想态度。同时,要分析好“流水何太急,深宫尽日闲”中的“深宫尽日闲”一句,表达的是“宫怨”之情。二十、 【2018 年中考江苏无锡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秋兴八首(其一)杜甫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注】此诗是诗人 55 岁时,于安史之乱后大历元年(766)旅居夔州时的作品。(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2)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答案】 (1)首联描写了阴沉萧瑟的秋景,烘托了诗人伤感抑郁的心情,奠定了全诗忧愁凄凉的感情基调。 (2)表达了诗人暮年飘零的孤

32、独愁苦之情,对故园的思念之情,对国家动荡时局的担忧之情。15【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诗歌大意,理解相关诗句的二十一、 【2018 年中考山东滨州卷】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8赏析“儿童偷把长竿”中“偷”字的妙处。9这首词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答案】8 “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一群馋嘴的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一边扑打着梨枣一边东张西望随时准备拔腿逃跑,形象地写出了孩子们的顽皮、天真、可爱,也表达了词人对孩

33、子们的喜爱之情。9对松竹的赞赏之情;对生活的满足之情;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悦之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闲适之情。【解析】8本题考查诗歌的炼字。解答时结合诗句的意思来品味关键词,要分析怎样写、写得怎样和写出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儿童偷把长竿” ,是词人所见的一个场面:一群儿童,正手握长长的竹竿在偷着扑打梨、枣。 “偷“字极有趣味,使人仿佛看到了这群馋嘴的儿童,一边扑打着梨、枣,一边东张西望地提防随时准备拔腿逃跑。一个“偷“字,写出了贪嘴孩子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表达了词人对孩子们的喜爱之情。9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对诗人思想感情的把握。回答此题时,需要掌握句子翻译

34、,从而理解诗词内容,体会诗人的感情。词上片描写安居乐业的农村生活景象,烘托静谧和谐的氛围。下片摄取一个情趣盎然的生活镜头直接入词,更使此词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据此可知诗歌抒发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满足之情;与邻里相处融洽的愉悦之情;对丰收的喜悦之情;对儿童的喜爱之情。二十二、 【2018 年中考山东济宁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窘况为许衡州 赋16郑燮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縫好苍苔。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塾师 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注】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塾师:指郑燮。9分析诗中“竹” “梅” “菊”等意象的作用。10尾联表达了诗人怎

35、样的感情?【答案】9一方面用来表现许衡州生活的困窘,另一方面喻指困境中保持高洁情操的追求。 10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心体贴之情。【解析】9本题考查理解诗歌意象及其作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描写的二十三、 【2018 年中考陕西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小题。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21这首诗通过哪些意象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22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答案】21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22诗人喜爱枫林的原因是:深秋枫林红叶要比江南二月的春花还要火红,使秋天更富有

36、生机。这体现了诗人一种豪爽向上的精神。【解析】21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歌意象的提取能力。读懂诗句是作答是关键。如可从“远上寒山石径斜”提取“寒山” “石径” 。从“白云生处有人家”提取“白云” “人家” 。从“停车坐爱枫林晚”提取“枫林” 。从“霜叶红于二月花”提取“霜叶” 。17二十四、 【2018 年中考新疆卷】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小题。行路难(其一)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9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采

37、用乐府古题“行路难” ,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 “拔剑四顾” ,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C “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 ,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10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9C10这两句话充满对现实理想的坚定信念;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求的豪迈情怀。【解析】10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现了诗人积极进取、执着追

38、求的豪迈情怀。二十五、 【2018 年中考乌鲁木齐卷】对下面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18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A首联以简练的笔墨写自己奉命出使。 “单车”是说随从不多,规格不高。 “欲问边” 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即前往边塞慰问将士。B颔联两句一虚一实,既叙事又写景。诗人将自己比作飘飞的蓬草、北归的大雁,暗写了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飘零、孤寂之感。C颈联历来为人称道。 “孤烟”本显苍凉, “直”却给人劲拔、坚毅之态;“落日”本带给人伤感之情, “圆”字却又显得亲切温暖。D尾联巧用“燕然”的典故,既感慨自己遭逢种种厄运、不得朝廷重用的境遇,又赞扬 了将士们奋勇杀敌、以身报国的爱国热情。E这首诗角度新颖,艺术构思不落俗套,语言自然精练,写景状物逼真传神,抒发情感深沉饱满,情景交融,内蕴丰富,意境雄浑。【答案】B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语文中考 > 分类汇编